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2, Vol. 34 ›› Issue (1): 11-14.

• 获奖工作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原发性小血管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靶抗原的系列研究

赵明辉,王海燕,刘玉春,章友康,邹万忠,刘娜,辛岗,姜筠,周福德,马圣清,刘新光   

  1. ^A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肾脏病研究所,北京,100034^B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北大医院)^C1447
  • 出版日期:2002-02-28 发布日期:2002-02-28

  • Online:2002-02-28 Published:2002-02-28

摘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80年代中期发现的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 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该类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肾受累后多进展迅速,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发展为肾衰竭.80年代我国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未诊断1例小血管炎引起的肾损害.10年来作者开展了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及ANCA靶抗原的系列研究.(1)8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建立并逐步规范了ANCA的检测方法.(2)系统地研究并报道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一系列疾病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方法.(3)发现了两种新的ANCA靶抗原: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天青杀素(azurocidin).(4)开展了其他ANCA阳性疾病的靶抗原研究,证明组蛋白酶G是SLE-ANCA最为重要的靶抗原并证明抗组蛋白酶G抗体与狼疮肾炎的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在国内率先研究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靶抗原.上述工作填补了国内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上的空白,提高了临床危重急症的救治水平,为进一步研究ANCA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血管炎/诊断学,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靶抗原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三. 中文标题测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1): 1 -10 .
[2] 赵磊, 王天龙 . 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监测用于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88 -191 .
[3] 万有, , 韩济生, John E. Pintar.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376 -379 .
[4] 李岳玲, 钱秋瑾, 王玉凤.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37 -340 .
[5] . 书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25 -328 .
[6] 牟向东, 王广发, 刁小莉, 阙呈立.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46 -350 .
[7] 燕太强, 杨荣利, 郭卫, 沈丹华. 胫骨平滑肌肉瘤伴全身多发骨转移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69 -373 .
[8] 常杏芝, 卢红梅, 张月华, 秦炯. 以高血压与红斑肢痛为主要表现的汞中毒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77 -380 .
[9] 李西慧, 肖锋, 李岩, 杜迎利, 宋乃庆, 张明礼. 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81 -384 .
[10] 郭艳红, 李黔, 于海奕, 高炜. 增殖抑制基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94 -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