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登录

专家登录

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18
上一期   
  • 工作综述
    唾液腺肿瘤诊治研究进展
    俞光岩, 彭歆, 高敏, 叶鹏, 葛娜, 贾梦琪, 李炳雨, 唐祖南, 胡耒豪, 章文博
    2025, 57(1):  1-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 (69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敲减NPTX1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帅婷, 郭艳艳, 林春平, 侯晓玫, 金婵媛
    2025, 57(1):  7-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56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究神经元正五聚体1(neuronal pentraxin 1,NPTX1)基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成骨分化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BMSCs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0、3、7、10、14 d)收集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成骨分化调控相关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以及NPTX1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构建NPTX1 shRNA慢病毒并感染hBMSCs,建立NPTX1稳定敲减的hBMSCs细胞系;采用ALP染色、茜素红(alizarin red,AR)染色和qPCR等方法检测敲减NPTX1对hB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体外诱导hBMSCs成骨分化时,随着成骨诱导时间的延长,与第0天相比,成骨基因RUNX2ALPOCN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NPTX1表达量明显降低(P < 0.01)。慢病毒感染hBMSCs 72 h后,qPCR结果显示NPTX1敲减效率高于60%。hBMSCs敲减NPTX1后,将敲减NPTX1组(sh NPTX1组)及其对照组(shNC组)在普通增殖培养基下进行培养后提取RNA,qPCR结果显示和shNC组相比,sh NPTX1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表达量显著增高(P < 0.01)。ALP染色试验显示成骨诱导7 d时,sh NPTX1组较shNC组显色明显加深;AR染色试验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sh NPTX1组较shNC组矿化结节明显增多。结论: NPTX1对hBMSCs成骨分化具有调控作用,且其敲减可促进hBMSCs的成骨分化,该结果提示NPTX1可能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等成骨异常疾病的潜在靶点。

    RELT基因移码突变导致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
    张真伟, 徐欣然, 高学军, 董艳梅, 田华
    2025, 57(1):  13-1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 (260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纳入1例临床特征和遗传方式符合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的患者家系,在中国人群中发现RELT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相关,分析其突变效应,探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等生物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 WES),分析其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利用SIFT、PolyPhen-2等网站预测突变的致病性;利用Uniprot网站对比不同物种的蛋白序列,分析蛋白保守性; 利用Alphafold 2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蛋白在三维结构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先证者表现为典型的钙化不全型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磨耗重,釉质较软,表面粗糙着色,部分釉质丧失,其他家系成员不具有类似的口腔表现。WES和Sanger测序结果表明该先证者携带RELT基因的纯合移码突变,即NM_032871.3: c.1169_1170del,其父母均为携带者,该突变被预测为能致病。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蛋白三维结构预测显示,与野生型RELT蛋白相比,突变蛋白p.Pro390fs35构象提前终止,影响该蛋白正常功能。结论: 通过对一个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进行表型分析、基因测序及功能预测等,发现RELT基因的纯合移码突变可造成蛋白结构异常,导致钙化不全型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

    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徐励, 史闻, 李月华, 沈亚俊, 谢尚, 单小峰, 蔡志刚
    2025, 57(1):  19-2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 (440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LIM and calponin homology domains 1,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全转录组测序结合GO(Gene Ontology)、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使用12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表达趋势,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等探究关键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及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细胞系DO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并采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21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数据分析关键基因与患者临床疾病信息的关联, 同时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方法分析结果辅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探究关键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测序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P<0.001)及蛋白质(P<0.0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Cal27中LIMCH1低表达组24 h内划痕愈合面积大于高表达组(P<0.01),72 h内增殖能力高于高表达组(P<0.01),24 h凋亡率高于其高表达组(P<0.05),而DOK中LIMCH1低表达组与其高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LIMCH1低表达与患者较差的远期预后(P=0.013)及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5)相关。对于LIMCH1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究中明确其并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途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结论: LIMCH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

    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微管形成的影响
    马民英, 晁晓芹, 赵扬, 赵国廷
    2025, 57(1):  26-3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60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miR-520c-3p、RAB22A mRNA水平及其相互间关系。将OSCC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20组、sh-SNHG20+anti-NC组、sh-SNHG20+anti-miR-520c-3p组, 检测OSCC细胞EMT蛋白表达,检测微管形成数量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OSC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O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SNHG20、RAB22A mRNA上调表达,miR-520c-3p下调表达(P < 0.05);LncRNA SNHG20与miR-520c-3p、RAB22A与miR-520c-3p之间均有结合位点;与sh-NC组相比,sh-SNHG20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多,微管结构不完整且结节数量较少,LncRNA SNHG20、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下调表达,miR-520c-3p、E-cadherin上调表达(P < 0.05);与sh-SNHG20+anti-NC组相比,sh-SNHG20+anti-miR-520c-3p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多,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少,微管排列较紧密,微管结节数量较多,miR-520c-3p、E-cadherin下调表达,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上调表达(P < 0.05)。sh-SNHG20组比sh-NC组OSCC移植瘤体积较小,质量较低,LncRNA SNHG20、RAB22A下调表达,miR-520c-3p上调表达(P < 0.05)。结论: 抑制LncRNA SNHG20表达能够靶向调节miR-520c-3p/RAB22A通路抑制OSCC细胞EMT和微管形成。

    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效果评价
    石宇彤, 危伊萍, 胡文杰, 徐涛, 张浩筠
    2025, 57(1):  33-4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10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下颌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微创拔牙后进行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micro crestal flap-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MCF-ARP)或仅清创处理后自然愈合分为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组(MCF-ARP组)和自然愈合组。通过对拔牙前或拔牙即刻(作为基线)及种植前(拔牙愈合后)拍摄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配准后分析骨高度、宽度和体积及其变化,并比较两组种植时同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比例。结果: 共纳入87例患者96颗下颌磨牙,MCF-ARP组愈合后拔牙窝底中心处距离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的高度(中心骨高度)平均增加了(8.34±2.81) mm,自然愈合组平均增加了(3.82±3.58)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MCF-ARP组高骨壁骨嵴顶下1 mm处的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了(3.50±4.88) mm,自然愈合组牙槽嵴宽度减少了(0.16±5.70)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CF-ARP组愈合后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均大于8 mm,其中97.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自然愈合组愈合后有23.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 < 8 mm,仅61.5%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愈合后MCF-ARP组牙槽窝总体积、颊侧体积和舌侧体积增加量及增加比例均大于自然愈合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MCF-ARP组68颗种植体有5颗(8.3%)种植同期进行GBR,自然愈合组26颗种植体有8颗(30.8%)种植同期进行GB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对于罹患重度牙周炎的下颌磨牙,如果拔牙前拔牙窝底中心处距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距离较小(<7 mm)时,临床医生可考虑进行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为未来种植治疗时提供充足的骨量,减少种植同期进行引导骨再生的比例,降低种植治疗的难度与风险,提高种植治疗的安全性。

    浓缩生长因子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联合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疗效:临床和影像学评价
    王昕莹, 程雪原, 张勇, 李菲, 段晋瑜, 乔静
    2025, 57(1):  42-5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217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为载体]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骨下袋缺损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CGF+CPC进行治疗(n=18),对照组单独使用CPC进行治疗(n=18)。在基线和术后1年时评估两组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硬组织充填情况,比较CGF和血清中主要生长因子的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 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CBCT硬组织充填测量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CBCT硬组织充填测量值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 < 0.05)。CGF+CPC在探诊深度降低[(4.5±1.3) mm vs. (3.2±1.1) mm]和临床附着获得[(3.8±0.9) mm vs. (2.0±0.5) mm]方面比单独使用CPC更有效(P < 0.05)。与单纯CPC组相比,CGF+CPC组CBCT显示硬组织充填程度明显增加[骨袋深减少(3.9±1.2) mm vs. (2.1±0.7) mm, P < 0.01]。术后1年时,CGF+CPC组CBCT显示骨下袋体积减少(0.031 8± 0.004 1) mL,显著优于单纯CPC组[(0.019 7±0.001 2) mL, P < 0.05]。此外,CGF中主要生长因子的含量高于血清(P < 0.001)。结论: 术后1年的观察结果显示,CGF可显著促进CPC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效果。

    隐形矫治重度牙周炎患者前牙区病理性移位患牙的临床疗效
    李敬谦, 朱子璐, 焦剑, 施捷
    2025, 57(1):  51-5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8    
    摘要 ( )   HTML ( )   PDF (220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隐形矫治在重度牙周炎伴前牙区病理性移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和正畸科同时就诊的重度牙周炎伴前牙区病理性移位的患者共26例,患者定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维护,均采用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利用软件测量口腔扫描数据,比较正畸前后病理性移位患牙的咬合分布和邻面接触评分,同时评价牙周治疗前和正畸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病理性移位的前牙共217颗,其中105颗在牙周治疗前存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 5 mm的牙周袋。隐形矫治后,咬合评分由10.35±8.61提高至23.62± 9.73(P < 0.001),邻面接触评分由13.62±4.73提升至31.62± 10.37(P < 0.001)。牙周治疗前(T0),患牙的平均PD中位数为3.33 mm [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0.92];正畸治疗前(T1),PD降至2.50 mm (IQR=0.67,P < 0.001);隐形矫治后(T2),PD仍维持在2.50 mm (IQR=0.50),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T1与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 隐形矫治对重度牙周炎伴前牙区病理性移位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临床效果。

    骨瓣重建颌骨区域角化黏膜增量术后软组织愈合效果分析
    聂骏男, 董佳芸, 路瑞芳
    2025, 57(1):  57-6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45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量手术(keratinized mucosa augmentation, KMA)术后受区、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与天然颌骨牙龈移植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术后维护提供指导,同时分组比较临床经验对KMA术后愈合评价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完成颌面部肿瘤切除、腓骨瓣或髂骨瓣重建及种植修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转诊牙周科行角化黏膜增量手术,拍摄重建区域游离龈移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周和术后3个月的口内像,拍摄腭部供区术前、术后3周的口内像。由4位低年资医师(工作经验 < 10年)和3位高年资医师(工作经验≥ 10年)作为评分者,运用早期愈合指数(early healing index, EHI)、早期伤口愈合评分(early wound healing score, EHS)及粉红美学评分(the pink esthetic score, PES)根据所得口内像对重建区域软组织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由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作出10分制评价。结果: 26位颌骨重建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34.2±10.2)岁,男11例,女15例,其中腓骨瓣重建13例,髂骨瓣重建13例。平均每位患者种植体数目为(3.2±0.7)枚。在受区,术后3周EHS评价体系得分为7.0 (4.0, 9.0),其子项——临床再上皮化征象(clinical signs of re-epithelialization, CSR)得分为6.0 (3.0, 6.0),凝血情况(clinical signs of haemostasis, CSH)得分为1.5 (1.0, 2.0),炎症表现(clinical signs of inflammation, CSI)得分为1.0 (0.0, 1.0)。这说明纳入患者术后3周受区伤口整体表现为切缘基本合并,切口处有少量纤维蛋白线同时伴有一定的红肿。EHI在受区得分为2.0 (1.5, 2.5),表示术后3周切口基本闭合且有少量纤维蛋白线。远期愈合评价体系PES [2.5 (2.0, 3.0)],以及其子项颜色[1.0 (1.0, 1.5)]、质地[1.5 (1.0, 2.0)]与天然颌骨周围软组织相比略有差异。在腭部供区,术后3周EHI [1.3 (1.0, 2.5)]得分较低,EHS [8.5 (6.0, 10.0)]得分较高,说明供区软组织愈合较好。在不同年资医师间,受区愈合评价中除CSI项低年资组高于高年资组,其余项为高年资组显著高于低年资组,EHS评价体系的子项CSH则在不同年资的分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的十分制评分结果为8.5 (7.5, 9.5),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0.892;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791~0.949],提示KMA术后愈合效果欠佳。结论: 颌骨重建区域KMA术后愈合相对较慢,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后管理,临床经验对颌骨重建患者KMA术后伤口愈合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

    下颌磨牙穿龈形态设计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王鹃, 邱立新, 尉华杰
    2025, 57(1):  65-7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0    
    摘要 ( )   HTML ( )   PDF (249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下颌磨牙区种植修复体不同穿龈形态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患者(44例单颗磨牙种植修复),按黏膜厚度分为厚黏膜组(A组,黏膜厚度≥2 mm)和薄黏膜组(B组,黏膜厚度 < 2 mm),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制愈合基台穿龈形态的修复体设计(A1、B1组),试验组修复体的颊侧穿龈形态设计基于软组织宽度和高度比(width-to-height ratio, W/H)为1.3 ∶ 1的生物学比例进行设计(A2、B2组),A2组的修复体穿龈形态设计为微凹形,B2组修复体的穿龈形态为微凸形。在修复体戴入前(T0)、戴入后1个月(T1)和戴入后12个月(T2)时进行评估。通过口内扫描获得软组织和修复体的信息,将不同时间点的口内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后,测量黏膜W/H、修复体穿龈角度(emergence angle,EA)和颊侧软组织边缘退缩(buccal mucosal margin recession,ΔGM)。结果: 戴牙后1年,试验组(A2和B2组)的ΔGM显著低于对照组(A1和B1组)。在厚黏膜组,A2组的ΔGM显著低于A1组(P=0.033),薄黏膜组B1组和B2组的Δ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的W/H在戴牙后1个月时显著增加,但在戴牙后1年保持稳定;A1组的W/H从初始到戴牙后1个月变化不大,但在戴牙后1年时,W/H显著增加。B2组的W/H从初始到戴牙后1年均保持稳定,B1组的W/H在戴牙后1个月变化不大,但在戴牙后1年时有显著增加。结论: 当黏膜厚度≥2 mm时,基于W/H生物学比例设计的微凹型的修复体穿龈形态,可以更好地维持颊侧黏膜水平;当黏膜厚度 < 2 mm时,修复体轮廓的调整对ΔGM的影响不大,但微凸形设计的修复体可以更好地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W/H。

    氟保护漆抗牙根面酸蚀脱矿的耐久性体外研究
    田洪琰, 蔡雪, 王晓燕
    2025, 57(1):  73-7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1    
    摘要 ( )   HTML ( )   PDF (355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牙根面应用氟保护漆的抗酸蚀脱矿作用的耐久性。方法: 制备人离体牙冠部和根部样本,涂布多乐氟形成保护膜,对保护膜-牙本质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氟元素含量能谱分析,比较氟保护漆在冠和根上应用的差异。制备人离体牙根面样本,涂布多乐氟形成保护膜,在常温去离子水中放置14 d使其发生老化,然后用pH 4.5的乙酸脱矿4 d,再对保护膜-牙本质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氟元素含量能谱分析,并与未使用多乐氟的脱矿样本和使用多乐氟但未经过老化的脱矿样本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乐氟的即刻渗透深度在冠部牙本质较强,在根部牙本质较弱。未使用多乐氟的对照组样本经酸蚀后发生明显脱矿。使用多乐氟的样本不经老化时,酸蚀后未发生脱矿,多乐氟中的氟元素渗透达界面下方(76.00±8.94) μm; 经过老化再酸蚀,保护膜结构破坏,但牙本质未发生脱矿,界面下方(5.00±3.53) μm处仍存留有氟元素。结论: 多乐氟在牙根面具有抗酸蚀脱矿作用,此种作用在失去保护膜结构后仍可发挥一段时间,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可用于预防根面龋。

    即刻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的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
    康一帆, 葛严军, 吕晓鸣, 谢尚, 单小峰, 蔡志刚
    2025, 57(1):  78-8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2    
    摘要 ( )   HTML ( )   PDF (464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使用即刻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的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的临床效果,探讨本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即刻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的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的患者10例,患者术前活检病理均确诊为良性肿瘤。通过三维色谱分析评价术后下颌骨重建的精确度,通过测量颈部平台偏差、根尖偏差、颈部平台深度偏差、角度偏差评价术后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通过计算种植体累积生存率及测量术后颈部骨吸收情况评价远期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共植入38枚种植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3.5个月,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钛板暴露、钛板折断、种植体松动、种植体折断、基台折断以及义齿折断等术后并发症。术后下颌骨表面偏差≤1 mm的区域占67.82% ±10.16%,≤2 mm的区域占82.14% ±6.58%,≤3 mm的区域占90.61% ±4.62%;平均最大表面偏差为(6.10±0.89) mm,整体平均表面偏差为(1.14±0.31) mm;术后种植体颈部平台偏差为(2.02±0.58) mm,根尖偏差为(2.25±0.66) mm,颈部平台深度偏差为(1.26±0.51) mm,轴向角度偏差为1.84°±1.10°。随访期内有1例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炎,4例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存留率为100%,种植体的累积生存率为97.37%,种植体颈部平均骨吸收为0.94 mm。结论: 使用即刻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的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和更长期的术后随访。

    口腔即刻种植时动态导航系统的种植精度分析
    李虹, 马斐斐, 翁金龙, 杜阳, 吴彬彰, 孙凤
    2025, 57(1):  85-9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3    
    摘要 ( )   HTML ( )   PDF (210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动态导航系统在种植外科中广泛应用,种植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植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精度,探讨即刻种植对动态导航下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97例病例(男性53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14±11.99)岁,共97枚种植体,其中51枚为延期种植,46枚为即刻种植。通过测量种植体植入三维位置与术前种植计划的偏差,对延期种植及即刻种植的精度进行定量对比评价。选择角度误差、植入点三维误差和根尖点三维误差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将植入点的水平误差、末端点的水平误差、植入点深度误差以及末端点深入误差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纳入的种植修复体的一年留存率和成功率均为100%,无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整体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46±0.458) 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76±0.526) mm,角度误差为3.022°±1.566°。延期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57±0.478) 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85±0.481) mm,角度误差为2.936°±1.470°;即刻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34±0.440) 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65±0.780) mm,角度误差为3.117°±1.6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9、0.850、0.575)。结论: 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的精度与延期种植相似,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韩莹, 赵璞, 刘宏伟
    2025, 57(1):  91-9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4    
    摘要 ( )   HTML ( )   PDF (135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口腔白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LA-PDT治疗,试验组先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再接受常规ALA-P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测量病损面积,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单位面积病损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等,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对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1例,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5%和36.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7.9%,无缓解率分别为0%和5%;总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分别为100%和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1,P=0.456)。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位面积病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05±5.74) min/cm2和(21.38±15.44) min/cm2,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2.36±0.67)次和(3.58±1.57)次,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5,P < 0.05;t=-2.932,P < 0.05)。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再次证实预处理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P < 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针扣刺预处理并没有增加ALA-PDT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 细针扣刺预处理后行常规ALA-PDT对于口腔白斑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医疗成本。

    基于细胞生长与成骨分化的不同孔径生物支架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
    胡轶博, 吕伟佳, 夏炜, 刘亦洪
    2025, 57(1):  97-10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5    
    摘要 ( )   HTML ( )   PDF (595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相同孔隙率、不同孔径的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PMS)螺旋形(Gyroid)多孔支架模型,模拟体内微环境,通过比较不同孔径支架的流体流速、壁面剪切应力、渗透率等相关参数变化,分析不同孔径的多孔支架对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 利用nTopology软件建立3组孔径的Gyroid多孔支架模型,支架尺寸为10 mm×10 mm×10 mm,孔径大小分别为400、600、800 μm,内部结构为各向同性。利用ANSYS 2022R1软件划分为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网格总数300+万。设定边界条件,流场域入口速度分别为0.01、0.1、1 mm/s,出口压力为0 Pa。根据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流体流经支架时的压力、流速、壁面剪切应力,根据达西定律(Darcy’ s law)计算渗透率,使用ANSYS 2022R1软件中的Static structural模块对上述3种孔径支架的结构模型进行抗压强度分析。结果: 当入口流速分别为0.01、0.1、1 mm/s时,壁面剪切应力与流体流速呈线性关系,流速增加会导致壁面剪切应力增大。在0.1 mm/s流速下,当流体流经孔径为400、600、800 μm的3组支架时,压力呈梯度分布并逐渐减小,入口端压力依次为0.272、0.083、0.079 Pa;平均流速依次为0.093、0.078、0.070 mm/s;平均壁面剪切应力依次为2.955、1.343、1.706 mPa;渗透率依次为0.54×10-8、1.80×10-8、1.89×10-8 m2。计算3组支架内部最适合细胞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壁面剪切应力范围所在区域占比,其中600 μm孔径支架该剪切应力范围内的内表面面积占比最大(27.65%),其次是800 μm孔径支架(17.30%),400 μm孔径支架占比最小(1.95%)。400、600和800 μm孔径支架的抗压强度依次为23、26、34 MPa。结论: 3组孔径的Gyroid支架在压应力作用下,应力分布均匀;600和800 μm孔径的Gyroid支架渗透率明显高于400 μm组,600 μm孔径的支架平均壁面剪切应力最小,且内部适合细胞生长与成骨分化的壁面区域占比最大,可能更适合于细胞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

    顺牙长轴拔牙法在下颌近中与水平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王菲, 张馨月, 刘木清, 王恩博, 段登辉
    2025, 57(1):  106-1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6    
    摘要 ( )   HTML ( )   PDF (267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顺牙根长轴拔牙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纳入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顺牙长轴取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颊侧去骨后取根法,统计取根手术时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构建不同取根方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取根过程中牙根、颌骨、牙周膜及下颌管的受力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取根时长、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和术后肿胀度分别为(7.87±3.90) min、(4.62±1.90)分和(11.37±5.12) mm,均显著高于试验组的(5.74±2.37) min、(3.87±1.19)分和(7.22±3.39) mm;对照组的术中牙根折断率和舌侧骨板骨折率也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舌侧牙槽骨的等效应力峰值最高,易出现舌侧骨板骨折;试验组模型牙周膜的等效应力峰值最高,易出现牙周膜撕裂,有利于牙根脱位。牙根在受力时,试验组的牙根瞬时位移量高,而对照组的牙根朝向舌向移位趋势更明显。结论: 顺牙根长轴取根法能有效减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创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三维有限元分析为不同取根方式下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了直观展示,为临床手术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辅助验证了顺牙长轴拔牙法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三维颌面对称参考平面智能构建的深度学习算法
    朱玉佳, 沈华, 温奥楠, 高梓翔, 秦庆钊, 单珅瑶, 李文博, 傅湘玲, 赵一姣, 王勇
    2025, 57(1):  113-12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7    
    摘要 ( )   HTML ( )   PDF (305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可实现三维颌面点云数据智能配准的本体-镜像关联深度学习算法,基于颌面动态图结构的配准网络(maxillofacial dynamic graph registration network,MDGR-Net)模型,实现三维颌面对称参考平面的自动化构建,以期为口腔临床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无显著颌面畸形临床患者400例,通过数据增强的方式获得2 000例三维颌面数据用于MDGR-Net算法训练与测试,其中训练集1 600例、验证集200例、内部测试集200例,MDGR-Net模型包含构造本体与镜像点云(X和Y)中关键点的特征向量,基于特征向量获取点云X和Y中关键点的对应关系,以及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计算旋转和平移矩阵R,t。基于MDGR-Net模型实现本体点云与镜像点云的智能配准,获得本体-镜像联合点云,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获得MDGR-Net关联法对称参考平面。基于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指标对内部测试集平移及旋转矩阵进行模型评价,并对200例内部测试集与40例外部测试集临床数据,基于MDGR-Net关联法与“真值”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关联法构建的三维颌面对称参考平面进行角度误差评价。结果: 基于200例内部测试集三维颌面数据测试MDGR-Net旋转矩阵R2为0.91,平移矩阵R2为0.98。在内部与外部测试集上,角度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84°±0.55°、0.58°±0.43°,临床构建40例三维颌面对称参考平面仅需3 s,在正畸骨性Ⅲ类、高角、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表现最佳。结论: 基于点云智能配准的MDGR-Net关联法为口腔临床三维颌面对称参考平面构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诊疗效率和效果,降低专家依赖性。

    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获取液体干扰表面三维数据精度评价
    徐昕恺, 赵建江, 田素坤, 刘中宁, 赵晓一, 赵晓波, 江腾飞, 陈晓军, 马超, 孙玉春
    2025, 57(1):  121-1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8    
    摘要 ( )   HTML ( )   PDF (196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定量评价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intraoral 3D scanners, IOS)获取的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精度,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度数据。方法: 选择《YY/T 1818—2022牙科学口腔数字印模仪》中标准模型作为扫描对象,利用ATOS Q 12M得到三维扫描数据,作为扫描正确度评价的真值。基于现有扫描仪结构,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扫描方案,以解决液体导致IOS精度下降的问题。设计新型扫描头,并集成扫描系统与压缩气流系统,实现口内三维扫描仪在液体干扰表面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以常规标准扫描方式作为对照组,探究扫描镜头遮挡、气流、液体介质、新型扫描头对扫描过程及精度的影响,并设置4组实验,且每组扫描15次,以评价基于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IOS获取液体干扰表面的精度数据。选用Elite和Primescan两款扫描仪作为精度数值的参考。结果: 在正确度和精密度两方面评价中,被液体干扰表面的扫描精度显著下降[正确度:18.5(6.5) vs. 38.0(6.7), P < 0.05;精密度:19.1(8.5) vs. 31.7(15.0), P < 0.05];使用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新型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扫描精度显著提升[正确度:22.3(7.6) vs. 38.0(6.7), P < 0.05;精密度:25.8(9.6) vs. 31.7(15.0), P < 0.05]。结论: 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扫描头可以辅助提高IOS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的精度。

    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吴灵, 方嘉琨, 刘筱菁, 李自力, 李阳, 王晓霞
    2025, 57(1):  128-13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19    
    摘要 ( )   HTML ( )   PDF (205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通过专家相似度评分对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双颌手术及术前正畸治疗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每组各随机设置1例患者作为参考样本,该组内其余患者均为测试样本。由3位专家对测试样本与参考样本的相似度进行主观评分,评分范围为1~10分,其中1分为完全不同,10分为完全相同,设定7.5分为临床可接受的相似性结果。提取患者术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和三维面部图像的三维硬、软组织颅面特征,包括距离、角度和三维点云特征等,采用特征选择算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并与专家相似度评分结果进行拟合,建立相似性度量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选取14例新患者进行相似度匹配,并由专家评价匹配结果的相似度,以评价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相似性度量模型显示,面中、下颅面特征是影响颅面相似度的主要特征,包括前鼻棘点-颏下点(anterior nasal spine-menton,ANS-Me)距离、右上尖牙点至眶耳平面(right canine-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U3RH)距离、左髁顶点-左下颌角点(left superior point of condyle-left gonion, CoL-GoL)距离、左髁顶点-颏下点(left condyle-menton, CoL-Me)距离、颏前点至正中矢状面垂直(pogonion-midsagittal plane, Pog-MSP)距离、右鼻翼点-左鼻翼点(right alar base-left alar base, AlR-AlL)距离、鼻尖点-软组织颏前点-下唇点(pronasale-soft tissue pogonion-labrale inferius, Pn-Pog’-Li)交角、发际点-右侧耳屏点(trichion-right tragus, Tri-TraR)距离、左外眦点-左鼻翼点(left exocanthion-left alar base, ExL-AlL)距离、骨性面下1/3、骨性面中下2/3及软组织上唇区域等。在模型可靠性测试中,14例相似性匹配案例的平均相似度评分为(7.627±0.711)分,与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使用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寻找的相似案例与专家主观评价匹配度高,可用于骨性Ⅲ类患者的相似案例检索。

    Gold热处理镍钛锉在模拟S形根管内的抗疲劳折断性能
    陈文新, 侯晓玫
    2025, 57(1):  136-14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0    
    摘要 ( )   HTML ( )   PDF (159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温度下3种新型热处理镍钛锉在模拟S形根管内的抗疲劳折断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Gold热处理镍钛锉TruNatomy [25 mm长,26号/0.04锥度(尖段)]与ProTaper Gold [25 mm长,25号/0.08锥度(尖段)]作为实验组,M丝技术镍钛锉ProTaper Next [25 mm长,25号/0.06锥度(尖段)]作为对照组,每种镍钛锉各20支。TruNatomy镍钛锉经过Gold热处理使R相变分离,存在完全的中间R相,使柔软度提高;ProTaper Gold镍钛锉为CM丝镍钛锉,用热处理提高相变温度,常温下以马氏体为主,使柔软度提高,表面经Gold热处理产生中间R相;ProTaper Next镍钛锉则采用M丝技术,M丝常温下以奥氏体为主,经过热机械处理引入硬化马氏体,此类马氏体不参与相变,其弹性模量低于奥氏体,从而使镍钛锉柔软度增高。使用双弯金属模拟根管,分别在室温(24 ℃)及加热至65 ℃时检测3种镍钛锉的抗疲劳折断性能,不同温度下的每种镍钛锉各10支(n=10)。对相同温度下不同镍钛锉的疲劳折断圈数(number of cyclic fatigue,NCF)以及折断段长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双侧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相同镍钛锉不同温度下的NCF以及折断段长度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均为双侧α=0.05。用扫描电镜进行折断镍钛锉断口分析。结果: 3种镍钛锉均为在根尖弯曲处首先发生折断,随后在冠方弯曲处发生折断。室温下,根尖段NCF:Tru- Natomy镍钛锉为344.4±96.6,ProTaper Gold镍钛锉为175.0±56.1,ProTaper Next镍钛锉为133.3±39.7,TruNatomy镍钛锉最高(P < 0.05);冠方段NCF:TruNatomy镍钛锉为618.3±75.3,ProTaper Gold镍钛锉为327.5±111.8,ProTaper Next镍钛锉为376.6±67.9,TruNatomy镍钛锉仍为最高(P < 0.05)。根尖及冠方折断段长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热至65 ℃,根尖段NCF:TruNatomy镍钛锉为289.6±65.8,ProTaper Gold镍钛锉为187.5±75.4,ProTaper Next镍钛锉为103.0±38.5,TruNatomy镍钛锉最高(P < 0.05);冠方段NCF:TruNatomy镍钛锉为454.2±45.4,ProTaper Gold镍钛锉为268.3±31.4,ProTaper Next镍钛锉为283.8±31.7,TruNatomy镍钛锉仍为最高(P < 0.05)。与室温相比,TruNatomy镍钛锉冠方段在65 ℃时的NCF显著下降(P < 0.05)。各组镍钛锉断口均符合典型的疲劳折断断口特征。结论: Gold热处理镍钛锉在S形弯曲根管中的抗疲劳折断性能优于M丝镍钛锉。

    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郭华秋, 王哲, 杨雪, 白洁
    2025, 57(1):  142-14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1    
    摘要 ( )   HTML ( )   PDF (55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口腔出血患者4 764人次,其中男性2 660人次(55.84%),女性2 104人次(44.16%),平均年龄40.7岁。口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3 080例,64.65%),其次为牙龈出血(1 386例,29.09%)、门诊手术术后出血(194例,4.07%)、颌面部肿物出血(33例,0.69%)、住院手术术后出血(24例,0.50%)、其他原因出血(47例,0.99%)。使用简单方法止血1 867例(39.19%),使用复杂方法止血2 897例(60.81%),其中碘条填塞及加压缝合是最常使用的止血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使用复杂止血方法的比例更高,牙龈出血通常使用简单方法止血,拔牙术后出血通常采用复杂方法止血。患有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更易因出血问题多次就诊,性别及年龄不影响患者的就诊次数。结论: 急诊就诊的口腔出血常见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及牙龈出血,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通过压迫止血、加压缝合和填塞碘条可有效止血,部分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进一步处理;少数的出血患者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

    儿童及青少年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的相关影响因素
    邓敏婷, 王楠, 夏斌, 赵玉鸣, 朱俊霞
    2025, 57(1):  148-15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2    
    摘要 ( )   HTML ( )   PDF (78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5~17岁发生恒前牙挫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外伤年龄、性别、牙根发育程度、挫入程度、挫入方向、是否伴有冠折露髓、是否伴有牙龈撕裂伤、邻牙是否发生移位性损伤、邻牙是否处于破骨后萌出期,以外伤挫入牙在建议观察时间内是否有自行再萌出作为结局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139例患者170颗患牙,包括男性84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为5.3~16.3岁,平均年龄(9.0±2.1)岁。根据判断标准,在建议观察期间出现自行再萌出的患牙有112颗,无自行再萌出的患牙有58颗。挫入程度在3 mm以下患牙45颗(26.47%),3~7 mm患牙102颗(60.00%),>7 mm患牙23颗(13.53%);根向挫入的患牙117颗(68.82%),近远中向挫入的患牙17颗(10.00%),颊舌向挫入的患牙36颗(21.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远中向挫入(OR=0.167,95%CI: 0.031~0.9048,P=0.038)、挫入>7 mm(OR=0.065,95%CI: 0.014~0.299,P < 0.001)、邻牙发生移位性损伤(OR=0.369,95%CI: 0.144~0.944,P=0.037)是挫入牙自行再萌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挫入 < 3 mm(OR=9.860,95%CI: 2.430~40.009,P=0.001)和邻牙处于破骨后萌出期(OR=4.712,95%CI: 1.528~14.531,P=0.007)是外伤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的独立保护性因素,Cvek牙根发育分期每增加一个分期单位(OR=0.611,95%CI: 0.408~0.914,P=0.017),挫入牙自行再萌出可能性降低61.1%。年龄(OR=1.077,95%CI: 0.763~1.521,P=0.673)、牙龈撕裂伤(OR=0.865,95%CI: 0.290~2.578,P=0.794)并不会对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产生影响。结论: 近远中向挫入、挫入程度>7 mm、邻牙发生移位性损伤是儿童及青少年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挫入程度 < 3 mm、相邻恒牙处于破骨后萌出期是挫入恒前牙自行再萌出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 儿童咬合力及咬合接触特点
    吴晓冉, 金逸凡, 肖睿思, 廖培雯, 王媛媛
    2025, 57(1):  154-16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3    
    摘要 ( )   HTML ( )   PDF (185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混合牙列儿童的咬合力和咬合接触进行测量分析,初步提供混合牙列个别正常 儿童咬合情况的基线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 儿童,其中男童12例,女童8例,年龄在6.5~9.8岁。使用Dental Prescale Ⅱ咬合分析系统进行牙尖交错位时咬合力和咬合接触的测量,包括全牙列最大咬合力(N)及咬合接触面积(mm2)、左右双侧最大咬合力及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MPa)、最大咬合压强(MPa),并确定咬合力重心位置。对最大咬合力、平均咬合压强、咬合接触面积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混合牙列个别正常 儿童咬合的双侧对称性,对咬合数据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 20例混合牙列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时平均最大咬合力为(869.18±106.64) N,平均咬合接触面积为(25.19±2.89) mm2,平均咬合压强为(34.37±5.98) MPa,最大咬合压强中位数(P25, P75)为120(120, 120) MPa;(2)左右双侧在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牙尖交错位时,12例男童和8例女童的平均咬合接触面积分别为(26.71±3.91) mm2和(21.62±3.08) mm2,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911.92±145.05) N和(769.47± 116.45)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平均咬合压强在男童和女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咬合力与年龄呈弱相关(r=0.219,P=0.046),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极强的正相关(r=0.949,P < 0.001),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咬合接触面积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均无相关性;(5)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 儿童的咬合重心均位于磨牙区,最大咬合压强点有7例儿童仅位于第一恒磨牙区,有10例儿童在乳磨牙区和第一恒磨牙区均存在,有3例儿童仅位于乳磨牙区。结论: 混合牙列个别正常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双侧对称性良好;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存在性别差异,男童大于女童;最大咬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正相关。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拔管患者导管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刘爱春, 赵慧萍, 武蓓, 郑姝颖, 左力, 王梅
    2025, 57(1):  161-16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4    
    摘要 ( )   HTML ( )   PDF (104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因PD相关性腹膜炎拔除PD导管后,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规律随访的维持性PD患者,选取其中因PD相关性腹膜炎而退出PD、拔除PD导管且行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的患者,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拔管原因、PD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以及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女性11例(61.1%),患者平均年龄(59.1±11.5) 岁,平均透析龄(80.1±47.4)个月。18例患者中,16例(88.9%)存在导管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形态均为球菌。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3例患者(72.2%)既往曾经发生腹膜炎,其中9例患者既往腹膜炎的致病菌为球菌。结论: PD导管内细菌生物膜形成在因腹膜炎拔管的PD患者中比较常见,并非所有因腹膜炎拔除的PD导管上都有细菌生物膜存在,细菌生物膜与腹膜炎的致病菌可能不一致。

    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马建勋, 布希, 李比
    2025, 57(1):  166-17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5    
    摘要 ( )   HTML ( )   PDF (289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后即刻埋置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的两期法假体乳房重建的连续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双腔圆形扩张器的扩张理念、埋置方式、型号选择,总结扩张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Ⅱ期置换假体术后从乳房下皱襞位置、乳房突度、乳房容量三方面评价重建乳房的美学效果。结果: 选用400 mL扩张器3例,600 mL扩张器13例。组织扩张中位周期为4.0(2.0,5.0)个月,平均注水扩张量(538.8±111.7) mL,上、下囊腔注水量比例平均为45.4% ±8.4%。Ⅱ期假体置换过程中下皱襞位置均未再进行调整,置换假体的中位体积为395(345,410) mL。围术期1例患者扩张期间出现血清肿,局部抽吸后好转。Ⅱ期术后平均随访(9.0±3.6)个月,重建乳房美学评价为优者占81.3%(13/16),假体包膜挛缩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占75.0%(12/16)。结论: 应用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可有效扩张乳房下极皮肤,个性化控制乳房上、下极扩张比例,有效避免扩张期间的扩张器上方移位,从而为Ⅱ期假体置换提供良好基础。

    拇外翻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缓解术后肿胀的早期疗效
    孙宁, 王学文, 武勇, 任爽, 李恒, 杜辉, 龚晓峰
    2025, 57(1):  172-17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6    
    摘要 ( )   HTML ( )   PDF (144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拇外翻术中截骨面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减少术后隐性失血、进而缓解术后肿胀中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11日至10月8日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40例拇外翻行截骨矫形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35例,依照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和对照组16例(术中未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按照术式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一配对,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第一跖骨头前后径的变化量、足周径的变化量,以及术后CT测得的第一跖骨中分线长度和足底垂线长度,以评估术后切口周围的肿胀程度。第一跖骨中分线和足底垂线的测量参考籽骨位测量第一跖骨旋转角度的两条辅助线与软组织边界相交所得线段。共有三位临床医生完成了这两条线段的测量,并进行了观察者间的比较。结果: 通过观察者间的比较,CT测得第一跖骨中分线和足底垂线长度的一致性较高,可以认为是一种可靠的测量方式。经过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第一跖骨前后径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足周径的变化量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CT测得第一跖骨中分线和足底垂线的长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拇外翻截骨术中,截骨面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术后肿胀,可能与氨甲环酸减少术后的隐性失血有关。

    体重校正腰围指数与疼痛的相关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刘慧丽, 闻蓓, 白雪, 陈明安, 李民
    2025, 57(1):  178-18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7    
    摘要 ( )   HTML ( )   PDF (5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体重校正腰围指数(weight-adjusted waist index,WWI)与美国成人急性、亚急性、慢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提取1999—2004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关于成人腰围、体质量和疼痛等变量,及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体力活动情况、饮酒、吸烟和糖尿病患病状况等协变量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3种模型,评估WWI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模型1未对协变量进行校正,模型2对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校正,模型3进一步校正了体力活动、饮酒、吸烟和糖尿病患病情况等所有协变量。结果: 共纳入12 694例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0.8±18.7)岁, 其中9 614例(75.74%)未出现超过24 h的疼痛,870例(6.85%)出现急性疼痛,354例(2.79%)出现亚急性疼痛,1 856例(14.62%)出现慢性疼痛。所有参与者的WWI为(10.95±0.85) cm/$\sqrt{\mathrm{kg}}$,根据WWI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为(7.90~10.36) cm/$\sqrt{\mathrm{kg}}$,Q2组为(10.37~10.94) cm/$\sqrt{\mathrm{kg}}$,Q3组为(10.95~11.53) cm/$\sqrt{\mathrm{kg}}$,Q4组为(11.54~15.20) cm/$\sqrt{\mathrm{kg}}$。随着WWI的增加,参与者的急性、慢性疼痛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模型1中,与Q1组相比,Q2组和Q4组的急性疼痛风险降低(Q2组:OR=0.765,95%CI:0.615~0.953,P=0.017;Q4组:OR=0.648,95%CI:0.503~0.835,P < 0.001);与Q1组相比,Q2组、Q3组和Q4组的慢性疼痛风险均增加(Q2组:OR=1.365,95%CI:1.149~1.622,P < 0.001;Q3组:OR=1.291,95%CI:1.082~1.541,P=0.005;Q4组:OR=1.874,95%CI:1.579~ 2.224,P < 0.001)。模型2中,与Q1组相比,其他3组慢性疼痛风险增加(Q2组:OR=1.359,95%CI:1.137~1.624,P=0.001Q3组:OR=1.260,95%CI:1.039~1.528,P=0.019;Q4组:OR=1.735,95%CI:1.413~2.132,P < 0.001)。模型3中与Q1组相比,Q4组的慢性疼痛风险增加49.2%(OR=1.492,95%CI:1.208~1.842,P < 0.001)。在模型2和模型3中,急性疼痛与WWI未见相关性(均P>0.05);3个模型均未发现亚急性疼痛与WWI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 WWI与美国成人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但随着WWI的增加,慢性疼痛风险增加, 所以有必要通过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丽薇, 刘冰川, 曲音音, 吴长毅, 田耘
    2025, 57(1):  185-19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8    
    摘要 ( )   HTML ( )   PDF (74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应用成效,为优化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456例,包括男性290例,女性166例,平均年龄(49.4±16.9)岁。根据是否进行术前MDT讨论,将患者分为MDT讨论组和非MDT讨论组。MDT总体执行流程包括:启动与医务处备案、收集资料与初次MDT讨论、告知患者诊疗方案并严格执行、病情变化需再次MDT讨论。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麻醉风险分级、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病因与部位等资料的差异。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与结局指标包括入院后达到创面愈合所需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后的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心血管事件、静脉血栓栓塞症、脑卒中及谵妄等)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MDT讨论组患者189例,非MDT讨论组患者26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合并症、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因与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T讨论组与非MDT讨论组患者获得创面愈合所需的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2.1±1.1)次与(2.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这种差异在糖尿病溃疡、外伤或手术后感染、放疗后不愈合等3个病因造成的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MDT讨论组患者在创面痊愈后的复发率是18.0%,稍高于MDT讨论组的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非MDT讨论组的发生率也较MDT讨论组高(3.7% vs. 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MDT讨论组的评分显著高于非MDT讨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 vs. 91.1, P=0.028)。结论: 多学科诊疗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住院手术次数,提升治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优化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诊疗成效的推荐模式。

    技术方法
    基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的临床自动诊断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方媛媛, 徐帆, 雷杰, 张昊, 张文宇, 孙宇, 吴宏新, 傅开元, 毛伟玉
    2025, 57(1):  192-20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29    
    摘要 ( )   HTML ( )   PDF (454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拟建立基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C/TMD)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以帮助口腔医师快速且准确地做出TMD的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的354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基于DC/TMD,采用. NET Framework平台开发并以分支语句作为内部构架搭建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并验证该系统与DC/TMD的符合率。对于退行性关节病、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以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最大主动开口度作为金标准,评估该系统对这4种疾病的诊断效能并与专家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诊断TMD各亚型疾病的结果(包括疼痛类疾病和关节类疾病)与专科医师采用DC/TMD所得诊断结果符合率均为100%。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及专家对于退行性关节病的诊断灵敏度较低,分别为0.24和0.37,而特异度均高达0.96。两种方法对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和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的诊断准确度均达到0.9以上;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的诊断灵敏度为0.59, 相对专家(0.87)较低,但特异度两者均较高(0.92)。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对于大部分TMD亚型的诊断结果与专家诊断结果的Kappa值接近1,仅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的Kappa值为0.68。结论: 本研究开发并验证评估了一种基于DC/TMD的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口腔医师快速、准确诊断并分类TMD,有望成为辅助TMD诊断的重要工具。

    病例报告
    妊娠期重度营养不良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脓毒症、难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谢芳菲, 乔虹, 李博雅, 袁翠, 王芳, 孙瑜, 李双玲
    2025, 57(1):  202-20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30    
    摘要 ( )   HTML ( )   PDF (166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验交流
    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的修复难点及过渡修复的方式选择
    程雅雯, 李德利, 赵彦, 夏斌, 刘云松
    2025, 57(1):  208-21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5.01.031    
    摘要 ( )   HTML ( )   PDF (99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封面和目录下载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