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立宏△,王旭. 多生牙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4): 661-. |
[2] |
Christopher E. FREEMAN, Danielle D. MERCER, Yi YE, John VAN BRUNT Ⅲ, Marilyn M. LI,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复杂三元易位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特点(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77-479. |
[3] |
Bin CHEN. 解读美国CDC最新分子基因检测实验室操作规范(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395-396. |
[4] |
王霄英. 分子影像学进展及其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5): 555-556. |
[5] |
谢蜀生. 物理学家与分子生物学革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445-445. |
[6] |
王玉凤. 关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17-219. |
[7] |
唐朝枢, 张秋芳. 发展血管生物学 推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3): 229-230. |
[8] |
张小为, 朱浩彬, 武淑英, 高荣莲, 张璐芳, 韩劲松, 郭红燕, 王秀云, 叶蓉华, 赵扬玉, 赵文秋. 良性与恶性葡萄胎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2): 151-154. |
[9] |
Marilyn M. LI. 分子和细胞遗传学新技术在出生缺陷诊断及防治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14-19. |
[10] |
Guo-hui LU. 治疗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细胞遗传学诊断[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10-13. |
[11] |
李若瑜, 李东明, 余进, 刘伟, 冀朝辉, 王端礼.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真菌鉴定和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5): 536-539. |
[12] |
张小为, 朱浩彬, 高雅琴, 武淑英, 高荣莲, 韩劲松, 王秀云, 王蕊, 郭红燕, 赵扬玉, 赵文秋. 葡萄胎的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2): 215-217. |
[13] |
郑杰, 裴斐, 钟镐镐, 吴秉铨, 衡万杰, 王冬青. 分子病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5): 604-611. |
[14] |
尚彤, 张丹, 卢铭. 生物信息学概述[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1): 9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