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2, Vol. 34 ›› Issue (3): 225-228.

• 专栏——儿科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杨志仙,秦炯,周国平,常杏芝   

  1. ^A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B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北大医院)^C1447
  • 出版日期:2002-06-28 发布日期:2002-06-28

  • Online:2002-06-28 Published:2002-06-28

摘要: 目的:建立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模型.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3组:45.0 ℃热水浴组(n=6),44.5 ℃热水浴组(n=10),44.0 ℃热水浴组(n=10),选取高热未惊厥与FC比例最合适的一组,将此组的水浴温度定为以后实验的高热处理温度.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37.0 ℃水浴正常对照组(n=10),44.5 ℃热水浴组(n=40),高热处理组又分为高热未惊厥组(FC=0,n=10)和FC组(FC≥6次,n=22).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丢失情况;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体视学方法计数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密度.结果:HE染色可见FC组海马CA1区、CA2区细胞排列紊乱、极向不清、细胞空泡变,细胞核大小不一致、圆形或椭圆形;尼氏染色未见FC组明显的海马神经元丢失;FC组大鼠海马CA1区和门区神经元线粒体体积减少、部分出现空泡、基质浓缩、嵴模糊不清或消失,高尔基复合体轻-中度扩张;F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密度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热水浴诱导大鼠FC与人类FC有许多相似之处,大鼠FC频繁发作可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和丢失,是进一步研究高热惊厥脑损伤及其机制的理想模型.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 海马, 脑损伤, 神经元

[1] 范莹莹,刘云,曹烨,谢秋菲. 海马参与雌激素加重咬合干扰致去卵巢大鼠慢性咬肌痛敏[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1): 40-47.
[2] 祁宇泽,权会会,徐卫星,李清如,周辉. 苯并[a]芘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和α-突触核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438-443.
[3] 涂静宜, 朱莹, 尚淑玲, 张茜, 唐慧, 王瑞敏. Keap1-tat小肽降低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和空间学习记忆缺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154-159.
[4] 陈旭红, 白露, 顾航宇, 陈博, 黎庆钿, 安帅, 王志永, 邓玖旭, 寇玉辉, 张培训, 殷晓峰, 韩娜, 姜保国. 创伤性脑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6): 831-837.
[5] 唐小龙, 肖瑞, 王云秀, 何敏, 谢婷, 张成, 刘思景 . 神经元素3与成对盒基因4促进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胰腺分泌细胞分化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3): 421-426.
[6] 郑梅, 樊东升. 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分布造成肌萎缩侧索硬化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易损[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228-233.
[7] 谭宏宇, , 叶铁虎, 马士平, 王晓良.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低电压激活钙电流的抑制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234-237.
[8] 赵敏, 杨丽, 魏媛, 熊歆, 周勇, 翟所迪. 1例哺乳期女性应用卡马西平的治疗药物监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5): 602-603.
[9] 谭宏宇, , 孙丽娜, 王晓良, 叶铁虎 . 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79-182.
[10] 侯新琳, 周艳霞, 周丛乐, 丁海艳, 丁海曙. 新生猪急性缺氧与缺氧缺血模型的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6): 702-706.
[11] 樊东升, 张俊, 邓敏, 康德瑄, 郑菊阳, 徐迎胜, 鲁明, 傅瑜, 沈扬, 张英爽, 张华纲. 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279-281.
[12] 姜茜, 姜玉武, 王静敏, 秦炯, 吴希如 . 一种改进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其性质鉴定[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2-216.
[13] 李志强, 段丽萍, 沈丽. 人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在体裸鼠胃肠道的移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6): 624-628.
[14] 孙慧慧, 张月华.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2): 229-229.
[15] 薄涛, 陈勇, 毛定安, 李艳芳, 朱晓华.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6): 628-6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三. 中文标题测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1): 1 -10 .
[2] 田增民, 陈涛, Nanbert ZHONG, 李志超, 尹丰, 刘爽.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小脑萎缩的临床研究(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6 -458 .
[3] 郭岩, 谢铮. 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25 -128 .
[4] 成刚, 钱振华, 胡军. 艾滋病项目自愿咨询检测的技术效率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35 -140 .
[5] 赵磊, 王天龙 . 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监测用于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88 -191 .
[6] 袁惠燕, 张苑, 范田园. 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7 -220 .
[7] 徐莉, 孟焕新,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IgG抗体水平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52 -55 .
[8] 祁琨, 邓芙蓉, 郭新彪.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297 -301 .
[9] 万有, , 韩济生, John E. Pintar.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376 -379 .
[10] 张燕, 韩志慧, 钟延丰, 王盛兰, 李玲玲, 郑丹枫. 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技术的改进及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9 -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