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1, Vol. 33 ›› Issue (5): 435-437.

• 专栏——肿瘤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女性腹膜原发癌1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沈丹华,回允中,马海芬,虞有智,张雅贤   

  1. ^A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B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人民医院)^C1447^D1%^A香港大学病理学系^B香港大学^C22362^D2
  • 出版日期:2001-10-28 发布日期:2001-10-28

  • Online:2001-10-28 Published:2001-10-28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腹膜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1例腹膜原发癌病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病人除 1例外均为绝经后妇女,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10例病人出现腹水且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组织学检查: 6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为低分化浆液性腺癌部分区域伴有鳞状细胞癌或移行细胞癌成分,1例为移行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的肿瘤组织对CK7及EMA均呈明确的阳性表达;其中8例肿瘤对S-100蛋白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部分病例对CEA、Calretinin及Vime ntin呈局灶弱阳性表达;没有病例显示CK20阳性.结论:女性腹膜原发癌是起源于第二Müllerian系统的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与卵巢肿瘤相似, 腹膜原发癌也可显示多种组织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区别胃肠道转移癌及间皮瘤.

关键词: 腹膜肿瘤/病理学, 第二Müllerian系统, 组织细胞化学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