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5, Vol. 47 ›› Issue (4): 661-66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5.04.023
肖宗宇1△,陈晓娟2,杨艺3,徐如祥3
XIAO Zong-yu1△, CHEN Xiao-juan2, YANG Yi3, XU Ru-xiang3
摘要:
目的: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 like cells,CSLCs)总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免疫反应的机制,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40只颅内荷瘤F344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作为实验组:(1)树突状细胞组(DC-9L):注射转染贴壁9L细胞RNA的DC组;(2)DC-9LTS组:注射转染9L肿瘤球RNA的DC组;(3)DC组:注射未经转染RNA;(4)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注射100 μL PBS。非荷瘤F344大鼠10只设为对照组,仅在右侧尾状核注射10 μL DMEM/F12培养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总RNA致敏DC,制备DC-9LTS,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对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模型进行免疫治疗,观察荷瘤大鼠生存期,同时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各治疗组肿瘤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PBS组21 d,DC组为21 d,DC-9L组为31 d,DC9LTS组为36 d。DC-9LTS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9L组与DC组、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C组与PB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89),DC-9LTS组的IFNγ浓度为(157.08±7.25) ng/L,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大鼠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组织均有大量CD8淋巴细胞浸润。DC-9L组中,在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也可见CD8淋巴细胞浸润, DC-9LTS组CD8的平均光密度值(D)明显高于DC-9L组(P<0.001),DC-9LTS组及DC-9L组均未见CD4淋巴细胞的表达。在DC组和PBS组中,肿瘤组织中未见CD4或CD8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总RNA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疫苗,回输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能明显延长荷瘤大鼠生存期,为靶向性杀伤脑肿瘤干细胞的胶质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农琳,王微,梁丽,李东,李鑫,李挺. 母细胞性浆样树突细胞肿瘤1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08-314. |
[2] | 任军,杨朵. 提高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新思考----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2): 204-206. |
[3] | 王惠, 叶锦棠, 姚红新, 李东, 董颖. 婴儿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5): 904-909. |
[4] | 高阳旭,张宏武,沈笠雪,刘宝富,姚红新. 2例小儿颅内恶性肿瘤合并血友病A的围手术期处理[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6): 1037-1038. |
[5] | 叶海云,许清泉,黄晓波,马凯,王晓峰.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致结核性前列腺脓肿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6): 1039-1041. |
[6] | 王小利, 马博, 贾军, 袁艳华, 严颖, 邸立军, 宋国红, 余靖, 任军. rAAV/CEA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杀伤MCF-7细胞系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173-178. |
[7] | 陈念平, 祝胜美, 叶青山, 蒋宗明, 楼静芝. 泮托拉唑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228-230. |
[8] | 王衣祥, 许振起, 刘宇, 李盛林. 联合应用非特异激活的免疫细胞和化疗药物顺铂治疗血管内皮瘤[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211-215. |
[9] | 曹宝山, 任军. 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555-555. |
[10] | 黄明主, 张凤春, 张雁云. 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500-504. |
[11] | 马博, 任军, 姜晗昉, 贾军. 肿瘤源性外切体负载的间充质干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94-499. |
[12] | 贾军, 任军, 张红梅, 张利旺, 郭晓彤.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负载p53基因诱导对HMCC97肝癌细胞特异性杀伤[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89-493. |
[13] | 邸立军, 任军, 宋国红, 余靖, 方健, 车利, 祝毓琳. 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治疗恶性体腔积液[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86-488. |
[14] | 鲁智豪, 贾军, 任军, 马博, 邸立军, 宋国红. 乳腺癌干细胞的检测及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80-485. |
[15] | 孙晋敏, 张超, 李学农. 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高亲和结合肽的筛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76-4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