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7, Vol. 39 ›› Issue (1): 6-9.

• 专家笔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真性肿瘤吗?

李铁军   

  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8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7-02-18 发布日期:2007-02-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7-02-18 Published:2007-02-18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下颌骨

[1] 徐心雨,吴灵,宋凤岐,李自力,张益,刘筱菁.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57-65.
[2] 王聪伟,高敏,于尧,章文博,彭歆. 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66-73.
[3] 卢汉,张建运,杨榕,徐乐,李庆祥,郭玉兴,郭传瑸. 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702-707.
[4] 高梓翔,王勇,温奥楠,朱玉佳,秦庆钊,张昀,王晶,赵一姣. 基于三维下颌骨平均模型的颌骨标志点自动确定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174-180.
[5] 周伟,安金刚,荣起国,张益. 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致伤机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83-989.
[6] 王彦瑾,谢晓艳,洪瑛瑛,白嘉英,张建运,李铁军. 844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35-42.
[7] 李博文,吴唯伊,唐琳,张一,刘玉华. 改良猪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膜在兔下颌骨缺损早期愈合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5): 887-892.
[8] 李明哲,王晓霞,李自力,伊彪,梁成,何伟.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精确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182-186.
[9] 戴帆帆,刘怡,许天民,陈贵. 探索成人正畸前后下颌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重叠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271-278.
[10] 李世赢,李刚,冯海兰,潘韶霞. 锥形束CT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前部颌弓形态对“All-on-4”种植设计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699-703.
[11] 何伟, 谢晓艳, 王兴, 王晓霞, 傅开元, 李自力. 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829-833.
[12] 陈全, 郭传瑸, 高涛. 54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下颌骨三维CT形态学测量[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1): 113-119.
[13] 蒋析, 林野, 胡秀莲, 邸萍, 罗佳, 李健慧. 下颌后牙游离缺失伴重度垂直骨量不足的计算机 辅助种植修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2): 294-298.
[14] 赵莹,董颖韬,王晓燕,王祖华,李刚,刘木青,傅开元. 4 674颗下颌前牙根管构型的锥形束CT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1): 95-99.
[15] 张磊,李云霞,康艳凤,杨广聚,谢秋菲. 自主后退法和双手引导法确定下颌后退接触位切点位移的比较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1): 67-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