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3, Vol. 45 ›› Issue (6): 864-868.
葛红山△,李晓和,张帆,陈华,习海涛,黄检英,朱春芳,吕杰强
GE Hong-shan△, LI Xiao-he, ZHANG Fan, CHEN Hua, XI Hai-tao, HUANG Jian-ying, ZHU Chun-fang, LV Jie-qiang
摘要: 通过建立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活性抑制模型,分析线粒体能量代谢在卵子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卵子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引入10和100 nmol/L羰基氰4-(三氟甲氧基)苯腙[carbonyl cyanide p-(tri-fluromethoxy) phenyl-hydrazone,FCCP],以特异性抑制线粒体OXPHOS活性,分析卵子线粒体膜电位强度、三磷酸腺苷含量以及线粒体DNA拷贝数,以验证FCCP效应;检测卵子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纺缍体和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并统计分析卵子体外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率、核成熟率、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 结果: FCCP(10和100 n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卵子的核成熟率(55.8 %和47.3%, vs. 62.9%)、纺锤体/染色体结构完整率(37.9% 和34.7%, vs. 61.9%)、ROS水平(0.67和 0.59, vs. 0.94)和囊胚形成率(57.9%和41.8%,vs. 68.3%)均有显著降低(P < 0.05);而FCCP处理对卵子的GVBD发生率和体外受精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 > 0.05)。 结论:线粒体能量缺乏显著降低卵子的核成熟率、ROS生成、纺锤体/染色体结构完整率和囊胚形成率,但对卵子的GVBD发生率和受精率没有显著改变。
[1] | 候越,赵旭彤,谢志颖,袁云,王朝霞. 线粒体DNA 8344 A>G突变导致的MELAS/MERRF/Leigh重叠综合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851-855. |
[2] | 白云峰, 权文香 , 前田洁.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相关线粒体DNA 突变位点的检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993-995. |
[3] | 刘恒, 曹永平, 崔云鹏, 杨昕, 孟志超, 王瑞. 关节软骨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软骨退变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760-765. |
[4] | 闫睿, 栾庆先, 刘力笙, 王兴宇, 李蓬, 沙月琴. 代谢综合征相关线粒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2): 264-268. |
[5] | 孙贻娟,谷瑞环,陆小溦,赵甡,冯云. 人卵母细胞形态学指标预测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6): 848-851. |
[6] | 李小鑫, 邱雪峰, 余文, 朱伟东, 陈赟, 戴玉田. 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与保护[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189-193. |
[7] | 陈春蕾, 沈涛, 郑铭, 郭艳红, 朱小君, 陈光慧.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对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528-532. |
[8] | 尚兰琴, 张洁, 郝卫东. 黄药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的肝毒性及其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2): 200-202. |
[9] | 方泽强, 马绪臣.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突变的实验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3): 293-297. |
[10] | 朱锦明, 杨孜. 遗传性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途径代谢缺陷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2): 214-217. |
[11] | 戴芸, 梁颖慧, 谢鹏雁, 陈宝雯, 刘新光. 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4): 410-414. |
[12] | 许雅君, 张国庆, 李勇. 宫内乙醇暴露对胎鼠大脑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4): 346-350. |
[13] | Xi-yu HE, Yue-ying WANG, Pu DAI. 一种筛查中国人遗传性耳聋和氨基糖苷耳毒性易感人群的分子遗传学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51-54. |
[14] | Lee-Jun C. WONG. 常见线粒体DNA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26-31. |
[15] | 李晓红. 人卵母细胞冻融的研究与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6): 664-6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