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晓圆,郭成成,玉应香,谢岚,常翠青. 高脂饲料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建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557-563. |
[2] |
刘严, 齐丽彤, 马为, 杨颖, 孟磊, 张宝娓, 霍勇. 中老年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动脉硬化指标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3): 455-459. |
[3] |
刘芳宏, 宋洁云, 马军, 尚晓瑞, 孟祥睿, 王海俊. SREBP2基因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和肥胖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3): 355-359. |
[4] |
徐昊, 吴峥昊, 许雅君. 孕期和哺乳期槲皮素干预对肥胖母鼠后代的体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3): 347-354. |
[5] |
马军.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03): 337-342. |
[6] |
袁戈恒, 张维燕, 惠岩, 郭晓蕙. 不同糖代谢状态肥胖患者胰淀素水平和罗格列酮干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6): 833-836. |
[7] |
田清平, 冯雪茹, 庞永正, 唐朝枢, 刘梅林. 血浆皮质醇激素抑制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37-540. |
[8] |
万有, , 韩济生, John E. Pintar.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376-379. |
[9] |
宋岩, *, 李娜*, 何柳, 陈卿, 唐迅, 陈大方, 王晋伟, 窦会东, 刘红丹, 胡永华, . UCP2基因与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腹型肥胖的关联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302-306. |
[10] |
闫辉, 米杰, 刘颖, 程红, 金红芳, 陈建军, 张秀芝, 唐朝枢, 杜军保. 家族史及体重指数在儿童血脂紊乱筛查中的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6): 591-594. |
[11] |
季成叶, 孙军玲.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2): 194-197. |
[12] |
邢国刚, 刘风雨, 万有, 姚磊, 韩济生. 2Hz电针诱导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5): 453-457. |
[13] |
田德润, 李晓东, 石玉顺, 刘亦鸣, 韩济生.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超重和肥胖症的初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3): 277-279. |
[14] |
史向党, 罗非, 崔彩莲, 韩济生. 电针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3): 248-251. |
[15] |
郑继旺, 徐国柱, 时杰, 贾少微.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5): 53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