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吸入性一氧化氮(INO)是否能够改善心肺转流术(CPB)后猪肺表面活性物质(S)的生成和相关肺顺应性,并探讨机械通气下肺损伤机制.方法:30头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n=5),Sham+INO(n=5), CPB(n=5), CPB+INO(n=5), CPB+脂多糖(LPS,n=5), CPB+LPS+INO (n=5).麻醉诱导完成后,将INO(质量分数为20×10-6)添加到混合气体中,给猪吸入直至实验结束.在INO治疗2 h后,采集支气管-肺泡洗出液(BAL)进行S分析和细胞学检查.另外,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顺应性.首次采样后(T0)实施CPB,持续90 min.CPB后4 h(T4)和24 h(T24),重复BAL和其它测定.CPB后90 min内,输注LPS(4 μg*kg-1)给特定组以便刺激炎性反应.结果:INO组猪肺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和氧合指数)在T4和T24明显优于对照组.然而,各组猪的肺顺应性均随时间呈递减性降低,同T0相比,在T24呈现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INO预治疗组猪的S亚活性成分--大聚体(LA)含量在T0明显增加,但在T24, 所有组LA和总S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LPS组LA含量在T4后即明显降低.BAL中的总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随时间而增加,INO组略低于其它组. 结论:INO吸入对猪S (LA)的影响呈时间相关性,短期INO可导致LA 含量显著增加.尽管INO对肺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有益.但是随INO吸入时间延长,INO并不能防止CPB后长期S和肺顺应性的减少.长期高氧,机械通气和CPB后炎性反应的协同可能介导了肺机械和S的功能障碍.
[1] | 顾阳阳,谭晓辉,宋文鹏,方冬,宋卫东,袁亦铭,冯宁翰,关瑞礼. 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4): 599-604. |
[2] | 王梅, 李博文, 王思雯, 刘玉华. 猪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制备及促成骨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952-958. |
[3] | 陈嘉惠,胡大宇,贾旭,牛薇,邓芙蓉,郭新彪. 大气臭氧短期监测指标与健康年轻人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联[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492-499. |
[4] | 刘涛, 覃新程, 李维仁, 周峰, 李广永, 辛华, 巩艳青, 辛钟成.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内皮细胞eNOS表达和NOS活性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4): 500-504. |
[5] | 侯新琳, 周艳霞, 周丛乐, 丁海艳, 丁海曙. 新生猪急性缺氧与缺氧缺血模型的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6): 702-706. |
[6] | 黄晓洁, 陈苹, 曾嵘, 马康涛, 曾养志, 周春燕.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基因组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拷贝数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4): 370-374. |
[7] | 李志红, 杨拔贤, 安海燕. 吸入异氟烷对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4): 402-406. |
[8] | 崔玉英, 唐朝枢, 耿彬. 束缚应激大鼠血小板及血管内膜的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通路下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3): 231-235. |
[9] | 王燕飞, 金红芳, 唐朝枢, 杜军保. 气体信号分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3): 326-330. |
[10] | 韩颖, 秦炯, 卜定方, 杨志仙, 常杏芝, 杜军保. 反复热性惊厥过程中γ-氨基丁酸B受体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体系的调节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2): 132-134. |
[11] | 齐建光, 丁亚光, 唐朝枢, 杜军保. 肾上腺髓质素1-50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2): 151-154. |
[12] | 宋琳琳, 王东信, 赵国立, 吴新民.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血浆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的变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2): 207-208. |
[13] | 崔玉英, 张立克, 伍期专, 蒋宏锋, 唐朝枢, 耿彬. 溶血磷脂酸激活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6): 603-607. |
[14] | 焦红梅, 谢鹏雁. 替加色罗抑制内脏高敏大鼠直肠扩张反应和脊髓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4): 394-398. |
[15] | 李爱军, 房军, 朱秀安. N-Arg对RCS大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视细胞凋亡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4): 353-3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