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6, Vol. 38 ›› Issue (6): 644-647.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锌离子对牙各矿化成份破骨细胞性吸收的体外调控

李斌斌,于世凤   

  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病理教研室,北京 10008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6-12-18 发布日期:2006-12-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6-12-18 Published:2006-12-18

摘要: 目的:研究锌离子对破骨细胞体外吸收牙片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和灭活牙片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锌离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玻片上的破骨细胞,显微摄影分析破骨细胞吸收造成的牙片上的吸收陷窝,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上清液钙离子浓度的比值定义为骨吸收指数,以评价破骨细胞的功能.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多核的、TRAP(+)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吸收牙片时,首先在接近牙根牙骨质或牙本质部位开始形成吸收陷窝,这与这些部位的矿化程度相对较低有关;破骨细胞在牙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与骨片相比,吸收陷窝数量较少,体积较小,多为正圆形;吸收深度较浅,常为大面积的浅吸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溶出的钙和骨吸收指数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培养第3天,1×10-4~1×10-14 mol/L锌离子刺激破骨细胞吸收牙片,其中1×10-8 mol/L,1×10-10 mol/L和1×10-14 mol/L锌离子能够显著刺激吸收(P<0.05);但是到了培养第7天,各浓度组除了对照组和1×10-14 mol/L锌离子还进一步有吸收外,其余浓度锌离子组的上清液钙离子浓度与自身第3天相比都有降低,但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培养末期(第7天)1×10-4~1×10-7 mol/L,1×10-9 mol/L,1×10-12 mol/L和1×10-13 mol/L浓度组的骨吸收指数小于1,而1×10-8 mol/L,1×10-10 mol/L,1×10-11 mol/L和1×10-14 mol/L浓度组骨吸收指数都大于1.结论:锌离子对破骨细胞吸收功能的作用与浓度和时程有关.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牙骨质, 锌, 骨密度

[1] 毛铭馨,徐莉,靖无迪,徐筱,侯建霞,李小彤,王晓霞.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牙唇侧牙槽嵴顶位置及相关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77-82.
[2] 王鹏,吴华,车颖,范东伟,刘珏,陶立元. 亚洲骨质疏松筛查工具在健康体检中的筛查准确性评价及适宜切点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6): 1085-1090.
[3] 姚海红,唐素玫,王志敏,张霞,陈绪勇,高莉,刘婧,戴逸君,胡肇衡,张学武,栗占国.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转化因子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6): 998-1003.
[4] 曹婕1,孟焕新. 锥形束CT用于评估牙槽骨骨缺损的情况和骨再生区域骨密度的变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110-116.
[5] 曲春娜1,2,康军1△,栾庆先1. Er, Cr:YSGG激光对牙周炎患牙及健康牙根面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71-75.
[6] 王昱,耿研,邓雪蓉,张卓莉.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腕骨密度检查与超声腕关节骨侵蚀及炎症评分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774-780.
[7] 王昱,郝燕捷,邓雪蓉,李光韬,耿研,赵娟,周炜,张卓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改变危险因素分析及FRAX的应用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781-786.
[8] 陈小贤, 林碧琛, 钟洁, 葛立宏. 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体内降解匹配性与临床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3): 529-535.
[9] 马德福, 张玉梅, 王培玉, 杨媞媞, 拓亚, 生庆海. 中国7城市2乡镇3~12岁儿童血矿物质水平调查[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3): 379-382.
[10] 王昱,周炜,郝燕捷,李光韬,邓雪蓉,赵娟,张卓莉. 跟骨定量超声在筛查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5): 766-769.
[11] 王恩博, 崔念晖, 柴原孝彦, 野村武史, 张伟, 俞光岩.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骨吸收相关因子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1): 85-89.
[12] 郑旭, 林久祥. 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的建立及测量精确性、有效性的检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4): 431-436.
[13] 崔念晖, 张伟, 王恩博, 魏明洁, 郭传瑸, 俞光岩. 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与破骨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1): 30-32.
[14] 李斌斌, 于世凤, 庞淑珍. 两种破骨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及其吸收骨质的动态观察[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5): 536-541.
[15] 赵玉鸣, 葛立宏, Agi E.Grigoriadis.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4): 433-4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