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7, Vol. 39 ›› Issue (3): 271-276.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前庭系统发育特点比较

张霞,于立身,王玉凤   

  1. (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83;2.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7-06-18 发布日期:2007-06-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7-06-18 Published:2007-06-18

摘要: 目的:比较7~14岁正常儿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以两岁作为一个年龄段)使用VTS 2000 /VNG-V600型前庭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前庭系统检查,比较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之间前庭系统的发育特点.结果:正常儿童视眼动反射,特别是扫视、反扫视从7~8岁开始有进一步的发育;从7~8岁到9~10岁,正常儿童扫视、反扫视的延迟时间明显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49±66)ms,9~10岁为(108±64)ms,P<0.05;7~8岁反扫视左向延迟时间为(178±127)ms,9~10岁为(101±88)ms,P<0.05],并且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7~8岁右向扫视速度为(138±12)°/s,9~10岁为(147±15)°/s,P<0.05];从9~10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反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9~10岁反扫数左向速度为(155±26)°/s,11~12岁为(172±34)°/s, P<0.05],同时扫视的准确度提高(9~10岁扫视准确度为0.88,11~12岁为0.90,P<0.05).至13~14岁,正常儿童的扫视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11~12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01±62)ms,13~14岁为(76±63)ms, P<0.05].ADHD患儿仅在从7~8岁到9~10岁间出现扫视延时的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时为(179±67)ms,9~10岁为(138±76)ms,P<0.05],7~14岁ADHD患儿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 ,OKN)的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OKN的慢相速度为138.07 °/s,9~10岁为40.24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26.88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1.30 °/s;7~8岁正常对照OKN的慢相速度为179.03 °/s,9~10岁为43.86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62.92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7.32 °/s),而ADHD患儿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视动性眼震+前庭眼震)慢相速度的比值在7~8岁和11~12岁组大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左向比值为0.73,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66;11~12岁患儿左向比值为0.80,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71;P均<0.05).在其它的年龄段,视眼动、视前庭眼动和前庭眼动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7~14岁正常男孩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男孩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以11~12岁年龄阶段最明显.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前庭, 儿童发育

[1] 范可昂,钟金晟,欧阳翔英,谢颖,陈子圆,周爽英,章嫄. 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在治疗MillerⅠ、Ⅱ度单牙牙龈退缩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80-85.
[2] 赵改,边旸,李明. 顶上通过项目记分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结果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6): 928-932.
[3] 马军, 吴双胜, 宋逸, 胡佩瑾, 张兵. 1985~2005年中国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变化趋势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3): 318-322.
[4] 钱秋谨, 王玉凤, 杨莉, 李君, 管丽丽, 陈芸, 吉宁, 刘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商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285-290.
[5] 程嘉, 王玉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平衡功能发育特点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5): 531-534.
[6] 帅澜, 王玉凤. 共患学习困难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5): 526-530.
[7] 孙黎, 王玉凤, 何华, 陈进. 伴与不伴学习困难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5): 520-525.
[8] 李岳玲, 钱秋瑾, 王玉凤.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37-340.
[9] 丰雷, 程嘉, 王玉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运动协调功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33-336.
[10] 钱英, 王玉凤. 共患病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29-332.
[11] 钱秋谨, 杨莉, 王玉凤.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23-328.
[12] 刘津, 王玉凤. 父母培训对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10-314.
[13] 丰雷, 王玉凤, 曹庆久. 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功能影响的开放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04-309.
[14] 王勇慧, 周晓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缺损的理论和发现[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26-228.
[15] 于立身.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前庭觉信息在多形态感觉信息整合中受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23-22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