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6, Vol. 48 ›› Issue (6): 1043-1048.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6.021
李箐1,于欣2,周钢2,毋育伟3,胡洪成3,王彤3,唐志辉1△
LI Qing1, YU Xin2, ZHOU Gang2, WU Yu-wei3, HU Hong-cheng3, WANG Tong3, TANG Zhi-hui1△
摘要: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杨棽, 孟文静, 卢晓静, 吴雅楠, 仁增顿珠, 范田园. 交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与体外性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733-738. |
[2] | 萨尔阿, 卢晓静, 崔代超, 关海涛, 吕天石, 张水生, 闫子光, 宋莉, 邹英华, 范田园. 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4): 629-634. |
[3] | 杨亚鹏, 汪梦圆, 常俊标, 郭旻彤.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单层及双层缓释骨架制剂体外释放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2): 291-. |
[4] | 李芳芳*, 乔朋艳, 董利民, 刘玉华, 徐韬, 谢秋菲. CPC固化中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对细胞的保护及相关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1): 33-39. |
[5] | 吴雅楠, 崔代超, 柳盈盈, 范田园. 栓塞用明胶微球的优化及性质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3): 464-468. |
[6] | 梁雪丹, 郑颖, 范田园. 丹参酮ⅡA脉冲微丸的制备与体外质量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5): 559-564. |
[7] | 张安阳, 范田园.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响应曲面法体外优化阿司匹林海藻酸钙胃漂浮微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97-201. |
[8] | 张苑, 袁惠燕, 吴瑨威, 范田园. 不透X射线栓塞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47-451. |
[9] | 袁惠燕, 张苑, 范田园. 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7-220. |
[10] | 孟丹*, 谢秋菲. 新型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的动物体内植入研究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80-85. |
[11] | 周超, 周彦菲, 范田园. 栓塞用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2): 182-185. |
[12] | 冯利, 周兴军, 齐宪荣.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释放和免疫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5): 527-531. |
[13] | 郑爱萍, 于少云, 赵莹, 武凤兰.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3): 300-304. |
[14] | 何应, 魏树礼, 陈志华. 单剂量破伤风类毒素微球在动物体内的药效[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1): 61-63. |
[15] | 何应, 魏树礼. 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降解[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4): 358-3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