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7, Vol. 49 ›› Issue (1): 6-01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7.01.002
姜蔚然1*,张晓1*,刘云松1,吴刚2,葛严军1△,周永胜1
摘要:
目的:构建可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的仿生磷酸钙(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ioCaP)共沉淀三维支架(BMP-2-coprecipitated 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MP-2-BioCaP),检测其理化特性,探究其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SCs)体内外成骨分化的影响,最终构建以hASCs和BMP-2-BioCaP为基础的新型组织工程化骨。方法:构建BMP-2-BioCaP三维缓释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体外检测其缓释能力。将BMP-2-BioCaP颗粒分别浸泡于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 PM)与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每2天提取上清液用于hASCs的体外培养。CCK-8实验检测各组hASCs的体外增殖能力,诱导7 d及14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及活性定量检测,14 d及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及矿化沉积定量分析,4 d及14 d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共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BioCaP支架,(2)BioCaP支架+hASCs,(3)BMP-2-BioCaP缓释支架,(4)BMP-2-BioCaP缓释支架+hASCs(实验组)。植入4周后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BioCaP表面由不规则晶体组成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直径约为5~10 μm,加入BMP-2后,不影响BioCaP原有的立体结构。缓释曲线结果显示,蛋白质在前2天释放速度较快,随后释放速度放缓并于5 d后趋于平稳,之后每天释放量较稳定,至第21天仍有少量释放,累积释放量达20%。CCK-8结果显示,BMP-2-BioCaP缓释支架不会影响hASCs的早期增殖。诱导7 d与14 d后,OM+BMP-2-BioCaP组ALP染色及活性定量检测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诱导21 d后,OM+BMP-2-BioCaP组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其他组(P<0.01)。诱导4 d时OM+BMP-2-BioCaP组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与ALP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诱导14 d时RUNX2、ALP、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钙素(osteocalcin, OC)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BMP-2-BioCaP缓释支架组中,细胞外基质呈强嗜酸性,出现类似骨陷窝的结构,并可见包含其中的类骨细胞。与BMP-2-BioCaP缓释支架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组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形成。结论:BMP-2-BioCaP支架能够实现BMP-2的良好缓释,并能显著促进hASCs的体内外成骨分化,以hASCs和BMP-2-BioCaP为基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1] | 陈晓颖,张一,李雨柯,唐琳,刘玉华. 不同种类聚合物对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仿生矿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17-24. |
[2] | 李雨柯,王梅,唐琳,刘玉华,陈晓颖. 不同pH值对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海绵支架螯合锶离子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44-51. |
[3] | 敖英芳,曹宸喜. 解析与重塑软骨组织修复再生微环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819-822. |
[4] | 黄丽东,宫玮玉,董艳梅. 生物活性玻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成血管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2): 371-377. |
[5] | 王梅, 李博文, 王思雯, 刘玉华. 猪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制备及促成骨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952-958. |
[6] | 白向松,吕珑薇,周永胜. Tribbles同源蛋白3抑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1-9. |
[7] | 梁晨,张维宇,胡浩,王起,方志伟,许克新. 膀胱扩大术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293-297. |
[8] | 李榕,陈科龙,王勇,刘云松,周永胜,孙玉春. 骨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系统的建立与支架宏微结构精度的可控性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115-119. |
[9] | 王子成,程立,吕同德,苏黎,林健,周利群. 炎症因子预处理的脂肪干细胞可明显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4): 590-594. |
[10] | 宫玮玉,刘绍清,董艳梅,高学军,陈晓峰. 纳米生物活性玻璃促进兔颅骨临界骨缺损修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42-48. |
[11] | 隋华欣, 吕培军, 王宇光, 王勇, 孙玉春.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人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2): 337-343. |
[12] | 张晓,刘云松,吕珑薇,陈彤,吴刚,周永胜.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37-44. |
[13] | 郑扬, 李危石, 刘忠军. 骨组织3D打印:骨再生的未来[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2): 203-206. |
[14] | 徐璐, 王超, 沈文文, 祁荣. 辛伐他汀纳米脂质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883-888. |
[15] | 薛世华, 吕培军, 王勇, 赵雨, 张婷. 人牙髓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1): 105-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