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6, Vol. 38 ›› Issue (5): 487-491.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

胡卫红,乔杰,赵淑云,张小为,李美芝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6-10-18 发布日期:2006-10-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6-10-18 Published:2006-10-18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65例PCOS患者及2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CP-1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雄烯二酮(A)水平;同时检测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根据BMI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7例(BMI≥25 kg/m2),非肥胖组38例(BMI<25 kg/m2).结果:PCOS组MCP-1(P=0.001)及ApoB(P=0.0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poA/ApoB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肥胖PCOS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P =0.012),非肥胖PCOS患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BMI(r=0.366,P=0.001),LH(r=0.262, P=0.016),TG(r=0.480,P=0.000)及ApoB(r=0.289,P=0.008)呈正相关,与ApoA/ ApoB的比值呈负相关(r=-0.282,P=0.009);控制BMI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LH(r=0.2577,P=0.020)及TG(r=0.4611, P=0.000)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和BMI是影响MCP-1的主要因素,而且TG的影响更大.结论:肥胖与非肥胖PCOS患者血清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MCP-1的升高与BMI,LH,TG,ApoB及ApoA/ApoB的比值有关;TG和BMI是影响PCOS患者血清MCP-1改变的主要因素,而且TG的影响更大;MCP-1可能参与了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 脂蛋白类

[1] 胡卫红,陈琳,同军,赵春艳,毛莎,乔杰. PPARγ mRNA在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调节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6): 859-863.
[2] 李传凤, 李军, 白鹏, 吕愈敏. 结直肠腺瘤与患者血脂代谢水平[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3): 432-435.
[3] 胡卫红, 乔杰, 王黎娜, 同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59-163.
[4] 敖彩卉, 齐丽彤, 熊卓为, 薛林, 赵春玉, 霍勇.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的表达和定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3): 245-250.
[5] 王丽娜, 乔杰, 李美芝.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2): 208-209.
[6] 孙春玲, 乔杰, 胡振兴, 张婷, 陈英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中PDCD5蛋白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5): 476-479.
[7] 赵淑云, 乔杰, 李美芝. 多囊卵巢综合征蛋白质指纹谱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4): 362-365.
[8] 胡振兴, 乔杰, 李美芝, 张小为, 陈咏健, 李蓉, 孙春玲.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6): 600-604.
[9] 范琰, 刘梅林, 祁芸芸, 任自文. 不同类型维生素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1): 70-74.
[10] 冯晓靖, 袁兰, 苟宝迪, 王和平, 张天蓝, 许善锦, 王夔. 羟自由基、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血管内皮细胞钙响应能力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6): 613-617.
[11] 郭华, 邹万忠.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5): 503-507.
[12] 徐雅琴, 张钧华, 柯杨, 曹静, 宁涛, 冯利雅, 唐朝枢.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激活内皮细胞受体诱发一氧化氮的产生[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2): 150-152.
[13] 常磊, 马康涛, 张蘅.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前体蛋白可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直接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32(4): 366-36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