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3, Vol. 45 ›› Issue (5): 675-678.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过程中的疼痛评估

张培训1*,安帅1,2*,王国强3,王艳华1,陈博1,王振威1,韩娜1,寇玉辉1,王韵3△,姜保国1△   

  1.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北京100044;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北京100005; 3.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北京100191)
  • 出版日期:2013-10-18 发布日期:2013-10-18

  • Online:2013-10-18 Published:2013-10-18

摘要: 目的:探讨2 mm小间隙套接缝合和神经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损伤后疼痛功能恢复的变化。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坐骨神经离断伤模型,断端旋转180°后分别采用2 mm小间隙套接修复和神经外膜缝合修复方式,于术后2、4、5、6、8、12周观察患肢50%缩足阈值,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动物患肢2周时均出现明显的感觉减退,缩足阈值明显提高,达到15 g。4周时,两组缩足阈值均开始降低,小间隙套接修复组降低明显多于外膜缝合组,说明小间隙套接修复疼痛觉恢复早于外膜缝合组。术后5、6、8、12周,小间隙套接修复组缩足阈值升高至平台期[5周 (12.70±5.64) g;6周(12.20±3.26) g;8周(12.31±4.19) g;12周(13.95±2.58) g];外膜缝合组缩足阈值呈下降趋势[5周(10.47±7.02) g;6周(9.42±6.86) g;8周(8.50±7.15) g;12周(8.06±5.93) g]。两组比较12周外膜缝合组缩足阈值显著低于小间隙套接修复组。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生物套管2 mm小间隙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性损伤,能够有效地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疼痛阈值,减少疼痛的发生。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纤维, 缝合技术, 生物相容性材料, 疼痛

[1] 朱敬先,鲁胜楠,蒋艳芳,姜玲,王健全. 老年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02-906.
[2] 吴唯伊,李博文,刘玉华,王新知. 复层猪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膜的降解性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564-569.
[3] 白珊珊,莫思怡,徐啸翔,刘云,谢秋菲,曹烨. 大鼠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敏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51-57.
[4] 梁晨,张维宇,胡浩,王起,方志伟,许克新. 膀胱扩大术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293-297.
[5] 兰轲,杨文博,张晓威,白文俊,李清,徐涛. 氟比洛芬酯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643-647.
[6] 詹雅琳,胡文杰,徐涛,甄敏,路瑞芳. 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除后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进行位点保存的组织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169-175.
[7] 邓莹,姜天乐,杨晓霞,李民,王军,郭向阳.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周围浸润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137-141.
[8] 朱惠,朱蓉,邓肇达,封昱辰,沈海丽.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和NBQX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977-981.
[9] 李炳艳, 耿志宇, 王东信.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骨科腰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3): 529-533.
[10] 刘存瑞, 徐啸翔, 曹烨, 谢秋菲. 咬合干扰时间因素对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51-56.
[11] 宋杨,王晓飞,王宇光,孙玉春,吕培军△.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共混物三维打印体的体内成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45-50.
[12] 王宗琦, 王晓霞, 李自力, 伊彪, 梁成, 王兴. 3种缝合方法控制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效果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1): 104-108.
[13] 詹雅琳, 胡文杰, 甄敏, 徐涛, 路瑞芳. 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的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效果影像学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1): 19-26.
[14] 彭建平,寇玉辉,邓玖旭,张培训,殷晓锋,姜保国. 单纯感觉/运动神经纤维动物模型的制作及鉴定[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5): 807-814.
[15] 王志新, 陈山林, 易传军, 李淳, 荣艳波, 田光磊. 上肢节段性施万氏细胞瘤病: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5): 698-70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增民, 陈涛, Nanbert ZHONG, 李志超, 尹丰, 刘爽.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小脑萎缩的临床研究(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6 -458 .
[2] 袁惠燕, 张苑, 范田园. 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7 -220 .
[3] 钱英, 王玉凤. 共患病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29 -332 .
[4] 王海燕. 办好病例分析类栏目 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新平台[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41 .
[5] 马明信. 重视并提高疑难/罕见淋巴瘤的诊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42 .
[6] 田雨, 刘建湘, 王化虹. 经皮肝穿刺活检确诊无症状原发性肝结核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65 -368 .
[7] 吴红花, 高燕明, 郭晓蕙.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诉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74 -376 .
[8] 朱炳梅, 李婷, 周玉玲, 宋泉声, 王露. 新的潜在的雄激素受体协同抑制因子CMTM1-v17[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88 -393 .
[9] 谢华顺, 宋为明, 上官棣华, 李学佩, 王伟, 王丽, 朱丽. 在体微透析研究条件性噪声对下丘听觉通路谷氨酸水平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409 -411 .
[10] 袁葛, 赵继宗, 王硕, 许俊, 辛宇. 术中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手术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412 -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