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0, Vol. 42 ›› Issue (6): 661-666.

• 横断面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及随访研究

张艳芝1 ,熊晖1△,王小竹2,王硕1,罗静1,王静敏1,姜玉武1,常杏芝1,潘虹1,齐建光1,李万镇1,袁云3,吴希如1

  

  1.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北京100034; 2.北京大学医学遗传中心; 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 收稿日期:2010-07-19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10-12-18 发布日期:2010-12-18
  • 通讯作者: 熊晖

  

  • Received:2010-07-19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10-12-18 Published:2010-12-18

摘要:

目的:总结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基因诊断,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整理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的方法进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突变的检测,对未检测到缺失或重复的患儿扩增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LGMD2I)致病基因FKRP的外显子,然后进行DNA直接测序,并随访患者病情变化。结果:从临床确诊的90例DMD/BMD患者中检测出58例DMD基因外显子缺失(64.44%,58/90),9例外显子重复(10.00%,9/90),检出突变的34例患儿的母亲中17例(50%,17/34)为缺失/重复的杂合性改变。对23例未检测到DMD基因重复或缺失的患儿进一步直接测序FKRP基因编码序列,未发现致病突变。对14例患儿按照国外文献方案进行小剂量泼尼松短期间歇治疗,随访发现短期内激素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因例数及疗程不够尚不能得出结论;其中1例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产前诊断,经MLPA检测羊水细胞,诊断胎儿为女性携带者。结论: 本组病例显示,DMD基因缺失突变主要发生在热点区45~54外显子之间,重复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的5′端。识别DMD∕BMD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判断预后。MLPA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可对DMD∕BMD进行基因诊断,检出携带者,更好的进行遗传咨询。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核酸探针, 基因扩增, 基因缺失

[1] 沈晓婷,徐艳文,钟依平,曾艳红,王静,丁晨晖,邢卫杰,周灿权. 多重置换扩增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6): 852-858.
[2] 甄秀梅 ,孙义民 ,乔杰,李蓉,王丽娜 ,刘平. 中国卵巢早衰妇女全基因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6): 841-847.
[3] 李伟军, 邢晓芳, 曲立科, 孟麟, 寿成超. PRL-3基因C104S位点突变体和CAAX缺失体的构建及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16-520.
[4] 李昕, 任军. MDA-MB-453细胞中分离CD44+/CD24-/low和SP细胞及其Wnt和Notch通路状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5): 471-475.
[5] 巴艳华, 李惠平. 鼠双微粒体2/p53通路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5): 551-554.
[6] 黎青, 李少英, 胡冬贵, 孙筱放, 陈敦金, 张成, 蒋玮莹.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产前基因诊断[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1): 53-56.
[7] 杨丽君, 郁卫东, 梁蓉, 尚美, 郭静竹. 基因组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4): 436-439.
[8] Hong SHAO, Va LIP, Bai-Lin WU.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简便高效检测Prader-Willi综合征的基因缺失[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64-67.
[9] Keith TOMASZEWICZ, Peter KANG, Bai-Lin WU.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检测和识别脊柱肌肉萎缩症的纯合型或杂合型SMN基因缺失[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1): 55-57.
[10] 杜绍财, 张敏, 刘峰, 韩建德, 吴娟, 陶其敏, 冯百芳.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PCR产物中残留尿苷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6): 729-731.
[11] 陆哲明, 柯杨. 用限制性内切酶制备T载体[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6): 726-728.
[12] 陆纲, 鹿培源, 贾弘. "混合克隆"快速筛选重组体[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1): 86-87.
[13] . ApoE基因缺陷鼠免疫、血液稳态和抗氧化功能改变[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4): 347-350.
[14] 徐小元, 陈力, 斯崇文, 王勤环, Jean-Claude Chermann. 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缺损病毒基因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32(4): 374-37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