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1, Vol. 33 ›› Issue (5): 480-481.

• 论著摘要 • 上一篇    

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意义

朱德亮,勇威本,柯杨,冯莉雅,孟松娘,郑文,朱军,张运涛,卫燕   

  1. ^A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内科,^B北京大学^C1447
  • 出版日期:2001-10-28 发布日期:2001-10-28

  • Online:2001-10-28 Published:2001-10-28

关键词: 基因重排, 淋巴瘤, 非霍奇金氏/病理学, 骨髓/病理学

[1] 时云飞,王豪杰,刘卫平,米岚,龙孟平,刘雁飞,赖玉梅,周立新,刁新婷,李向红.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与分子病理学特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521-529.
[2] 宿骞,彭歆,周传香,俞光岩. 369例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13-21.
[3] 张梅香,史文芝,刘建新,王春键,李燕,王蔚,江滨. MLL-AF6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15-920.
[4] 廖栩鹤,王荣福,刘萌,陈雪祺,熊焰,农琳,殷雷,张炳晔,杜毓菁. 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对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2): 246-254.
[5] 池彦廷,张延平,张秋露,刘翠苓,李斌斌. 唾液腺干燥综合征继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1): 40-45.
[6] 程功,张霞,杨菲,程嘉渝,刘燕鹰. 以发热、关节炎、皮肤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6): 1150-1152.
[7] 田艳,朱军. p53 rs1625895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5): 791-796.
[8] 张杨,张继新,石健,于楠,袁振芳,卢桂芝,高莹,高燕明,郭晓蕙. 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病例回顾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165-170.
[9] 宿骞,彭歆,周传香,俞光岩.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35-42.
[10] 刘爱春,陈勇,贾晋松,高松源,刘燕鹰. 酷似Mikulicz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1074-1076.
[11] 万文丽,王晶,朱明霞,张巍,克晓燕. CHOPE方案结合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5): 841-845.
[12] 张梦雪1, 裴斐1△, 王田力2, 韩翔3, 由江峰1, 邹鹏程1, 王月琪1, 李绪文1, 刘鑫1, 钟镐镐1, 刘岩1, 王玉湘1, 王华1, 张波1. 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表达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4): 582-588.
[13] 傅志英, 朱军, 宋玉琴, 刘卫平, 季新强, 詹思延. 52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3): 405-411.
[14] 陈建, 李桂莲, 柳平, 阙呈立, 王广发.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例及文献复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84-486.
[15] Gary LU, Inga GUREVICH, Binh T VO, Su S. CHEN . 仅由t(10;12)(q24;p13)异常所致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例报道和文献回顾(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80-48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