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0, Vol. 42 ›› Issue (5): 547-553.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抑制强直电刺激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杨璐1,魏滨1,张利萍1△,毕姗姗2,卢炜2,郭向阳1

  

  1.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 收稿日期:2009-11-19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10-10-18 发布日期:2010-10-18
  • 通讯作者: 张利萍

  

  • Received:2009-11-19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10-10-18 Published:2010-10-18
  • Contact: Zhang Liping Zhang

摘要: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在静脉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抑制强直电刺激(electrical tetanus stimuli,ETS)引起的体动和循环反应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通过靶控输注系统输注给药,在研究过程中维持丙泊酚的靶浓度不变,阶梯式增加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当药物的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评估患者对ETS引起的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应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抑制ETS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应用NONMEM软件分析拟合药效反应的模型参数;应用Minitab软件绘制三维响应曲面图。结果:响应曲面分析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药效学相互作用规律。丙泊酚(≤9 mg/L)和瑞芬太尼(≤10 μg/L)相互作用的三维响应曲面表明,二者在抑制ETS引起的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瑞芬太尼1 μg/L可使丙泊酚抑制ETS体动和循环反应的C50值降低40.1%和45.0%;瑞芬太尼2 μg/L时,丙泊酚抑制ETS体动和循环反应的C50值分别降低71.5%和72.8%;将瑞芬太尼血浆浓度增加至3 μg/L时,丙泊酚抑制ETS体动和循环反应的C50值降低82.1%和83.7%;当瑞芬太尼≥3 μg/L时,丙泊酚在抑制ETS体动和循环反应的C50值下降幅度变缓,表现出封顶效应。结论:响应曲面分析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药效学相互作用规律;丙泊酚(≤9 mg/L)与瑞芬太尼(≤10 μg/L)在抑制ETS引起的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上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瑞芬太尼在降低丙泊酚抑制ETS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的C50值上表现出封顶效应。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药物相互作用, 电刺激

[1] 王起,张维宇,刘献辉,王明瑞,赖金惠,胡浩,徐涛,许克新. 骶神经调节术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4): 671-674.
[2] 钱亚龙,徐帅,刘海鹰. 椎间盘镜辅助脊髓刺激电极植入治愈下肢缺血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2): 378-381.
[3] 李伟浩,张学民,贺致宾,张小明,蒋京军,张韬,李伟,李清乐. 脊髓电刺激术治疗不可手术的慢性严重肢体缺血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362-364.
[4] 杨颖婷, 卫彦, 夏斌, 王珍高. 不同纤维直径聚吡咯通电后对细胞和细菌黏附增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63-70.
[5] 张喆,居瑞军,李学涛,张东晓,吴仁荣,陈学军,吕万良. 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846-852.
[6] 李志红, 刘丹, 何自静, 范志毅. 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4): 685-689.
[7] 关明,王恩博,刘宇,张伟.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芬太尼静脉镇静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1): 107-110.
[8] 许川雅, 吴新民, 蒋建渝, 卢炜. 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6): 734-738.
[9] 许川雅, 吴新民, 蒋建渝. 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临床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5): 513-515.
[10] 耿志宇, 单国瑾, 宋琳琳, 许幸, 吴新民. 瑞芬太尼普鲁泊福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5): 549-552.
[11] 田德润, 李晓东, 石玉顺, 刘亦鸣, 韩济生.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超重和肥胖症的初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3): 277-279.
[12] 王玢, 张本国, 葛学采, 罗非, 韩济生. 外周电刺激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复发及海洛因成瘾者的心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3): 241-247.
[13] 韩济生. 能否通过外周电刺激引起中枢神经肽的释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5): 408-413.
[14] 范志毅, 马琼, 王庚. 丙泊酚与硫喷妥钠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反应的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6): 576-576.
[15] 齐永芬, 唐朝枢.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肽内不同片段间的相互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4): 298-30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增民, 陈涛, Nanbert ZHONG, 李志超, 尹丰, 刘爽.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小脑萎缩的临床研究(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6 -458 .
[2] 郭岩, 谢铮. 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25 -128 .
[3] 成刚, 钱振华, 胡军. 艾滋病项目自愿咨询检测的技术效率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35 -140 .
[4] 袁惠燕, 张苑, 范田园. 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7 -220 .
[5] 徐莉, 孟焕新,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IgG抗体水平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52 -55 .
[6] 董稳, 刘瑞昌, 刘克英, 关明, 杨旭东. 氯诺昔康和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109 -111 .
[7] 祁琨, 邓芙蓉, 郭新彪.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297 -301 .
[8] 李宏亮*, 安卫红*, 赵扬玉, 朱曦. 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行血液净化治疗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99 -601 .
[9] 李伟军, 邢晓芳, 曲立科, 孟麟, 寿成超. PRL-3基因C104S位点突变体和CAAX缺失体的构建及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16 -520 .
[10] 丰雷, 王玉凤, 曹庆久. 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功能影响的开放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04 -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