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晓悦,林雨欣,蒋莹,张蓝超,董芒艳,池海谊,董浩宇,马利军,李智婧,常春. 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50-455. |
[2] |
林浩,李菁华,杨潇,陈晓婷,史宇晖,常春,郝元涛,曹望楠. 中国成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预防用药行为-认知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511-520. |
[3] |
袁婷婷,李燊,吴燕,吴海涛. 长期自由选择饮酒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15-323. |
[4] |
焦翠,王俭妹,况海霞,武志红,柳涛. CACNA1H基因敲除对小鼠孤独症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2): 209-216. |
[5] |
何珊,简伟研. 中国城镇化与健康相关行为关系分析:一项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2): 261-266. |
[6] |
李远骋, 崔闻心, 郭雪儿, 朱璠, 刘思辰, 贾碧波, 汪培, 马迎华.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与阴性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3): 511-517. |
[7] |
史欣然,安美静,陈天娇,马军. 饮奶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间的中介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2): 308-313. |
[8] |
王双佳,王婷婷,王军波. 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信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881-885. |
[9] |
那晓娜,朱珠,陈阳阳,王东平,王浩杰,宋阳,马晓川,王培玉,刘爱萍. 身体活动、静坐行为的时间分布与肥胖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486-491. |
[10] |
白珊珊,莫思怡,徐啸翔,刘云,谢秋菲,曹烨. 大鼠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敏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51-57. |
[11] |
朱星昀,刘燕鹰,孙学娟,于萍,刘爽,付美艳,刘栩,任立敏,栗占国.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患者发病形式及就诊行为特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6): 1039-1043. |
[12] |
刘胜兰,娜荷芽,李伟豪,云青萍,姜学文,刘婧楠,常春.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3): 474-481. |
[13] |
任巧萌,王丽敏,彭丹璐,郭岩.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病情知晓对行为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3): 451-454. |
[14] |
张欣,娜荷芽,叶墨,王梦楠,魏少明,孙亚慧,张复兵,孙昕霙,常春,史宇晖. 北京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3): 462-468. |
[15] |
王怡欣,马迎华,李恬静,胡翼飞,彭华参. 同性交友平台上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现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3): 469-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