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7, Vol. 49 ›› Issue (2): 365-367.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7.02.033
安智广1,2,渠薇1,白伟3,姜岚4,梁宇红1,5△
(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2. 河北省胸科医院口腔科, 石家庄050017;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材料研究室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4.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牙体牙髓科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4;5.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医学科, 北京102206)
摘要: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核心在于控制感染和杜绝再感染,其中根管充填是杜绝再感染的主要手段[1]。临床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是牙胶和根管封闭剂,根管封闭剂的主要作用是充填牙胶无法达到的根管不规则区域和侧副支根管等结构[2]。拍摄X线片是临床评价根管充填质量的主要工具,根管充填材料需要具有适宜的X线阻射性,以真实反映根管充填的质量。根据ISO6876/2001[3]的要求,根管封闭剂X线阻射值应不低于3 mm铝厚度(以mmAl表示),过高或过低的阻射性都可能影响临床医生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客观评价。
目前常用的有氧化锌基质、环氧树脂基质、硅烷树脂基质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基质的根管封闭剂,另外,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iRoot SP近年来以其良好的体积稳定性[4]、生物相容性[5-7]及抗菌性能[8]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iRoot SP X线阻射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数字牙片下其阻射性如何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氧化锌基质、环氧树脂基质、硅烷树脂基质、生物陶瓷基质4种根管封闭剂的X线阻射性进行评价,以充分了解新材料的理化特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何佩瑶,包旭东. 常温流动牙胶封闭剂GuttaFlow2单尖充填弯曲根管的封闭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99-105. |
[2] | 田靖,秦满,陈洁,夏斌. 失活剂烧伤致乳磨牙早失及恒牙胚丧失2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2): 381-385. |
[3] | 闫文娟,钟洁,林碧琛,丁美丽,陈小贤. 常温流动牙胶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1): 77-82. |
[4] | 王佳莎,王培育,梁宇红. 利用近场微波系统检测不同方法干燥根管的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6): 1124-1129. |
[5] | 臧海玲,王月,梁宇红. 有机溶剂对牙本质表面残留根管封闭剂的清除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63-68. |
[6] | 张茗茗,郑迎东,梁宇红. 牙髓根尖周病根管治疗疗效预测模型的建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123-130. |
[7] | 范聪,袁重阳,张继川,王晓燕. 牙胶类根管充填材料导热性对根尖封闭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110-114. |
[8] | 胡佳,邹晓英,庄姮,高学军. 根管封闭剂对牙周膜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5): 871-877. |
[9] | 张茗茗,梁宇红,高学军. 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评价根尖周骨病变的比较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3): 539-543. |
[10] | 乔迪, 董艳梅, 高学军. 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的生物学性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2): 324-329. |
[11] | 渠薇,白伟,梁宇红,高学军. 热牙胶充填系统携热头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834-837. |
[12] | 陈小贤, 林碧琛, 钟洁, 葛立宏. 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体内降解匹配性与临床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3): 529-535. |
[13] | 胡攀攀, 于淼, 刘晓光, 陈仲强, 刘忠军. 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骨盆矢状位与冠状位参数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2): 248-252. |
[14] | 李媛, 郑刚, 林红. 牙科金属铸造修复体内部缺陷的X射线像质计评价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963-968. |
[15] | 赵健慧, 丁云. 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牙牙合变化的对比[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1): 113-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