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4, Vol. 36 ›› Issue (5): 529-532.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开胸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血活性的变化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袁家颖,张生锁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麻醉科,2.超声诊断科,3.检验科,北京 100034)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4-10-18 发布日期:2004-10-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4-10-18 Published:2004-10-18

摘要: 目的:调查胸科大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2003年2月至4月行肺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52例.年龄35~79岁,男34例,女1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3~10天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同期做了57例非手术门诊患者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记录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部位.25例开胸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1周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PAI)、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所有患者无血栓栓塞史,术前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结果:52例入选患者中,28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检出率为53.8%,均为腓静脉血栓形成.血凝指标D-D、FIB手术后明显升高,一直持续到手术后1周;TAT手术后3天明显升高,但手术后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AT手术后3天明显降低,手术后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PAI手术后3天有所下降,但手术后1周水平明显高于术后3天.随着年龄、体重增大和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加.结论:开胸手术患者术后3~10天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54.8%(28/52),与国外报道相似.所有胸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考虑常规采用抗血栓措施,包括患者早期活动、使用间歇气压装置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等.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胸廓切开术/副作用, 危险因素, 血液凝因, 纤维蛋白溶解

[1] 颜野,李小龙,夏海缀,朱学华,张羽婷,张帆,刘可,刘承,马潞林.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远期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危险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589-593.
[2] 陈延,李况蒙,洪锴,张树栋,程建星,郑仲杰,唐文豪,赵连明,张海涛,姜辉,林浩成. 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对阴茎血管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680-686.
[3] 庞博,郭桐君,陈曦,郭华棋,石嘉章,陈娟,王欣梅,李耀妍,单安琪,余恒意,黄婧,汤乃军,王艳,郭新彪,李国星,吴少伟. 天津与上海35岁以上人群氮氧化物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700-707.
[4] 和静,房中则,杨颖,刘静,马文瑶,霍勇,高炜,武阳丰,谢高强. 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膳食因素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722-728.
[5] 蔡珊,张依航,陈子玥,刘云飞,党佳佳,师嫡,李佳欣,黄天彧,马军,宋逸. 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03-410.
[6] 张祖洪,陈天娇,马军. 中小学生青春发动时相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18-423.
[7] 林郁婷,王华丽,田宇,巩俐彤,常春. 北京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56-461.
[8] 朱金荣,赵亚娜,黄巍,赵微微,王悦,王松,苏春燕.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2): 267-272.
[9] 赖展鸿,李嘉辰,贠泽霖,张永刚,张昊,邢晓燕,邵苗,金月波,王乃迪,李依敏,李玉慧,栗占国. 特发性炎性肌病完全临床应答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2): 284-292.
[10] 司筱芊,赵秀娟,朱凤雪,王天兵. 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2): 307-312.
[11] 李洋洋,侯林,马紫君,黄山雅美,刘捷,曾超美,秦炯. 孕期因素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144-149.
[12] 刘晓强,周寅. 牙种植同期植骨术围术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93-98.
[13] 罗靓,李云,王红彦,相晓红,赵静,孙峰,张晓盈,贾汝琳,李春.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早期流产中的预测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39-1044.
[14] 游芳凝,罗靓,刘香君,张学武,李春.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疾病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45-1052.
[15] 李宇菲,闫亚妮,靳家扬,李春,裴秋艳. 合并胎儿心脏病变的抗SSA抗体阳性孕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53-105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