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9, Vol. 41 ›› Issue (3): 279-281.

• 获奖工作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樊东升△,张俊,邓敏,康德瑄,郑菊阳,徐迎胜,鲁明,傅瑜,沈扬,张英爽,张华纲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10019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9-06-18 发布日期:2009-06-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9-06-18 Published:2009-06-18

关键词: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肌电描记术,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 刘小璇,张朔,马妍,孙阿萍,张英爽,樊东升. 腓骨肌萎缩症1A型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F波改变的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160-166.
[2] 林国中,王振宇,谢京城,刘彬,马长城,陈晓东. 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21例临床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582-585.
[3] 温泉,赵玉鸣,王媛媛,王旭,凌龙,葛立宏.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23-29.
[4] 常英军, 黄晓军. 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08-211.
[5] 杨朝晖, 彭歆, 谢秋菲. 面神经离断损伤神经电图诊断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6): 639-641.
[6] 周崇阳, 杨朝晖, 冯海兰. 咬合重建对咀嚼肌肌电图协同模式的近、远期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3): 323-326.
[7] 刘小璇, 樊东升, 张俊, 郑菊阳, 马铁民. 比较不同方式移植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分布及对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2): 185-191.
[8] 管宏, 赵慧云, 沈磊, 李五岭, 王建华, 王春荣, 徐福. 联合应用重组TPO和G-CSF对骨髓抑制性小鼠外周血小板及白细胞恢复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3(2): 181-182.
[9] 范慧, 莫晓宁, 张颖妹, 杨璐, 宋泉声, 范中玉, 马大龙.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hG-CSF-Ala-17的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32(4): 337-33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