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9, Vol. 41 ›› Issue (6): 691-698.
何湘君△, 张旗 , 刘玉京, 潘秀英
摘要:
目的:了解因某些microRNA (miRNA) 家族成员序列相似,以及同一种成熟miRNA的长度不均一对PCR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找区分相似miRNA成员和准确定量的方法和条件。方法: 采用RNA加尾和引物延伸实时定量RT-PCR法,设计不同位置错配的引物,以克隆到质粒中的全长成熟miRNA为模板,比较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各种错配引物与完全匹配引物在扩增miRNA上的效率差异,并根据由此得出的经验设计let-7家族成员引物,以克隆的成熟miRNA为模板,检测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区分相似家族成员的能力。此外,设计了10组3′末端碱基位置不同的特异引物,比较了它们在检测小鼠大脑miRNA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提高退火温度12 ℃~14 ℃将最大限度增加特异性而不降低敏感性,将引物的3′ 末端置于差异碱基或其附近可以有效区分相似miRNA序列,将引物3′ 末端置于miRNA第18~20个碱基,可避免漏检较短的成熟miRNA,使定量更真实准确。结论:精心设计引物并提高退火温度可提高实时定量PCR检测microRNA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1] | 李文根,古晓东,翁锐强,刘苏东,陈超. 血浆外泌体miR-34-5p和miR-142-3p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22-1027. |
[2] | 王晓,贺丹,李文婷,阿迪拉·斯依提,韩蕊,董颖. 144例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子宫内膜癌微小RNA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570-577. |
[3] | 张静,李素芳,陈红,宋俊贤. miR-106b-5p在调节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221-227. |
[4] | 康磊,霍焱,王荣福,张春丽,闫平,徐小洁. MicroRNA-155靶向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对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活体显像[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326-330. |
[5] | 蔡燚,郭浩,李汉忠,王文达,张玉石. 结节性硬化症细胞株TSC2-/- MEFs和正常细胞株TSC2+/+ MEFs微小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580-584. |
[6] | 贾凌飞,甘业华,俞光岩. MicroRNA表达与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调控舌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5-9. |
[7] | 张静,任景怡,陈红,韩冠平.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炎症相关microRNAs的表达水平[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5): 761-768. |
[8] | 李晶津, 陈红, 任景怡.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对神经生长因子通路的靶向调节作用及其功能调控网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868-874. |
[9] | 耿强, 陈红, 任景怡, 宋俊贤, 李素芳. 微颗粒携带microRNA-126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894-898. |
[10] | 马瑞琼,程洪艳,叶雪,陈军,崔恒,魏丽惠,昌晓红.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1): 120-124. |
[11] | 张治草,黄毅,王秀杰,王猛,马潞林.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血液中微小RNA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4): 532-. |
[12] | 杨静, 张旗, 董建强, 昌晓红, 何湘君. 高迁移率蛋白A2在浆液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及其与let-7家族microRNA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749-754. |
[13] | 马丽萍, 李娜, 何湘君, 张旗. miR-449b和miR-34c对卵巢癌细胞SKOV3-ipl周期相关蛋白的下调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1): 129-133. |
[14] | 鄂文, 刘叔平, 郑杰.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新生儿病房柯萨奇B3病毒感染[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225-227. |
[15] | 张育军, 何湘君, 刘玉京, 张旗. MicroRNAs在唐氏综合征模型小鼠海马中的异常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73-178. |
Viewed | ||||||||||||||||||||||||||||||||||||||||||||||||||
Full text 1482
|
|
|||||||||||||||||||||||||||||||||||||||||||||||||
Abstract 3622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