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4, Vol. 46 ›› Issue (1): 53-57.
赵晓一1,高学军2△
ZHAO Xiao-yi1, GAO Xue-jun2△
摘要: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治疗后,釉质白垩斑表面粗糙度、表面抗着色能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人第三磨牙30颗,环氧树脂包埋, 暴露3个大于1 mm2的区域(A点、B点和C点)。将样本按脱矿时间分为3组(1 d,2 d,3 d),每组10颗,染色液浸泡21 d。分别测量正常釉质 A点、渗透树脂B点以及脱矿病损C点染色前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染色前后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d’Eclairage, CIE) L*a*b*值。结果:3组样本渗透树脂B点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15±0.021)μm、(0.31±0.03)μm和(0.40±0.02)μm,3组样本脱矿病损C 点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07±0.10)μm、(2.89±0.13)μm和(3.41±0.14)μm。各组样本B点和C点表面粗糙度均随着脱矿时间延长而增加 ,组间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样本染色前B点与正常釉质A点的色差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1 B点与正 常釉质之间色差小于3.7,而其余两组色差大于3.7。染色后组1、组2 B点与正常釉质色差小于3.7,而组3色差大于3.7,组1、组2之间的色差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和组3色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损的脱矿程度不但能够影响渗透树脂对白垩斑即刻的遮盖效果,并且 能够影响其表面粗糙度以及其颜色稳定性;渗透树脂病损表面粗糙度较正常釉质高,有利于病损表面白垩斑的长期遮盖效果。
[1] | 李嘉辰,赖展鸿,邵苗,金月波,高小娟,张科,侯儆,张燕英,栗占国,李玉慧. 抗Jo-1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临床分层及疾病谱中的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958-965. |
[2] | 丁茜,李文锦,孙丰博,谷景华,林元华,张磊. 表面处理对氧化钇和氧化镁稳定的氧化锆种植体晶相及断裂强度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721-728. |
[3] | 罗澜,邢晓燕,肖云抒,陈珂彦,朱冯赟智,张学武,李玉慧. 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6): 1078-1082. |
[4] | 王建伟,徐啸,鲍正清,刘振华,何峰,黄广林,满立波. 耻骨下缘部分切除辅助后尿道吻合术在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修复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4): 798-802. |
[5] | 穆海丽,田福聪,王晓燕,高学军. 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耐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1): 120-125. |
[6] | 赵思铭,赵晓含,张杰,王党校,王晓燕. 虚拟现实技术用于龋坏识别教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1): 139-142. |
[7] | 骆池怡,彭楚芳,杨媛,秦满,王媛媛. 3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和轻度唾液污染对乳牙釉质及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1): 46-53. |
[8] | 陈小贤,钟洁,闫文娟,张红梅,姜霞,黄芊,薛世华,刘星纲. 树脂冠修复乳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907-912. |
[9] | 盛荟,梁磊,周童亮,贾彦兴,王彤,袁兰,韩鸿宾. 光磁双模态探针钆-[4,7-双-羧甲基-10-(2-荧光素硫脲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基]-乙酸络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959-963. |
[10] | 王建伟,满立波,徐啸,刘振华,何峰,黄广林,翟建坡,周宁,李玮. 耻骨会阴联合切口后尿道吻合术治疗复杂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4): 646-650. |
[11] | 周琼,彭楚芳,秦满. 近红外光透照技术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59-64. |
[12] | 王建伟,满立波,黄广林,王海,徐啸,朱晓斐,李玮,刘振华. 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单纯性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4): 617-620. |
[13] | 王潇,王欣,秦满. 唾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9与儿童龋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3): 527-531. |
[14] | 崔新悦,佟岱,王新知,沈志坚. 对比切削与胶态成型工艺制作的氧化锆陶瓷的透光性与遮色效果[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85-90. |
[15] | 于江利,唐仁韬,冯琳,董艳梅. 数字化光纤透照法判断龋洞深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81-0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