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段登辉,WANGHom-Lay,王恩博. 可吸收胶原膜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的作用: 一项回顾性影像学队列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97-1104. |
[2] |
王磊,金香淑,董慧君,欧国敏,赖鑫源,庄辉,李彤,向宽辉. 基于COL1A1启动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建立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细胞模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5): 876-885. |
[3] |
马欣蓉,朱晓鸣,李静,李德利,李和平,谭建国. 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牙本质胶原纤维交联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1): 83-88. |
[4] |
王平,宋婧,方翔宇,李鑫,刘栩,贾园,栗占国,胡凡磊. 成红细胞样Ter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3): 445-450. |
[5] |
张倩莉,袁重阳,刘力,温世鹏,王晓燕. 胶原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对人牙髓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28-34. |
[6] |
朱晓鸣,齐璇,李德利,张玉玮,李和平,谭建国. 不同温度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43-48. |
[7] |
姜蔚然,张晓,刘云松,吴刚,葛严军,周永胜. 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共沉淀支架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6-015. |
[8] |
邓晓莉,钟丽君,孙琳,李常虹,刘湘源. 抗collectin 1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982-986. |
[9] |
宋杨,王晓飞,王宇光,董凡,吕培军.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脂肪干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影响的初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5): 894-899. |
[10] |
张晓,刘云松,吕珑薇,陈彤,吴刚,周永胜.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37-44. |
[11] |
郑扬, 李危石, 刘忠军. 骨组织3D打印:骨再生的未来[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2): 203-206. |
[12] |
张辉, 李亮, 王茜, 甘洪全, 王辉, 毕成, 李琪佳, 王志强. 骨形成蛋白-7对多孔钽/软骨细胞复合物分泌功能以及Col-Ⅱ、AGG和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2): 219-225. |
[13] |
欧蒙恩, 张晓, 刘云松, 葛严军, 周永胜. 联合应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辛伐他汀及骨胶原支架进行体内异位成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7(1): 47-51. |
[14] |
徐璐, 王超, 沈文文, 祁荣. 辛伐他汀纳米脂质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883-888. |
[15] |
刘燕,付玉,刘帅,周彦恒. 两种矿化胶原的显微结构对成骨样细胞MG 63形貌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1):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