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1, Vol. 33 ›› Issue (5): 398-401.

• 专栏——肿瘤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短肽库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拮抗剂筛选条件的改进

安平,寿成超,孟麟,董志伟   

  1. ^A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B北京大学^C1447^D1%^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B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附属肿瘤医院^C22450^D2
  • 出版日期:2001-10-28 发布日期:2001-10-28

  • Online:2001-10-28 Published:2001-10-28

摘要: 目的:改进噬菌体肽库的筛选条件,提高筛选阳性率及阳性克隆重复性.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拮抗剂的筛选更为有效.方法: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的原核表达产物的变性复性处理,获得相对纯化的可溶性Flt-1受体.将该可溶性受体固相化,对噬菌体表达12肽库进行4 ~ 5轮Bio-panning后,挑取单个噬菌斑制备高滴度噬菌体上清.用ELISA法初步鉴定各噬菌体克隆与sFlt-1的特异性结合并测定阳性克隆的DN A 顺序.在Bio-panning过程中增加非特异性蛋白的预吸附,并减少输入噬菌体数量, 再次筛选短肽库.结果:经过第一次筛选,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一定重复性与同源性的噬菌体克隆. 改进筛选条件后,筛选阳性率由2%提高到8.3%,阳性克隆的重复性也得到显著提高.该高重复阳性克隆的氨基酸顺序与前一次筛选获得的阳性克隆有较高同源性.结论:Bio-panning 条件的改进提高了筛选效率,为不纯蛋白筛选短肽库积累了经验,并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噬菌体, 内皮,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1] 陈克伟,刘茁,邓绍晖,张帆,叶剑飞,王国良,张树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下腔静脉瘤栓的临床诊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617-623.
[2] 陈延,李况蒙,洪锴,张树栋,程建星,郑仲杰,唐文豪,赵连明,张海涛,姜辉,林浩成. 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对阴茎血管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680-686.
[3] 李晋娜,许丽娜,李敏,宋怡,张静,贾龙斌.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IL-18、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4): 708-714.
[4] 张祖洪,陈天娇,马军. 中小学生青春发动时相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18-423.
[5] 刘佐相,陈晓薇,赵厚宇,詹思延,孙凤. 真实世界中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的心血管安全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24-430.
[6] 周恬静,刘秋萍,张明露,刘晓非,康佳丽,沈鹏,林鸿波,唐迅,高培.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社区人群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预防心血管病的策略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441-447.
[7] 陈克伟,邓绍晖,刘茁,张洪宪,马潞林,张树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时机[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2): 326-331.
[8] 董佳芸,李雪芬,路瑞芳,胡文杰,孟焕新. 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种植体周软组织病理学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25-31.
[9] 罗靓,李云,王红彦,相晓红,赵静,孙峰,张晓盈,贾汝琳,李春.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早期流产中的预测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39-1044.
[10] 陈楚云,孙蓬飞,赵静,贾佳,范芳芳,王春燕,李建平,姜一梦,霍勇,张岩. 北京社区人群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因素及其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68-1073.
[11] 刘颖,霍然,徐慧敏,王筝,王涛,袁慧书.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斑块特征与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646-651.
[12] 陈斌,吴超,刘彬,于涛,王振宇. 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652-657.
[13] 王雪珩,王斯悦,彭和香,范梦,郭煌达,侯天姣,王梦莹,武轶群,秦雪英,唐迅,李劲,陈大方,胡永华,吴涛.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动脉僵硬度影响的家系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00-407.
[14] 张紫薇,花语蒙,刘爱萍. 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对心血管疾病的联合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65-470.
[15] 张云静,乔丽颖,祁萌,严颖,亢伟伟,刘国臻,王明远,席云峰,王胜锋. 乳腺癌患者新发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内蒙古区域医疗数据[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71-47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