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8, Vol. 40 ›› Issue (3): 262-269.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的影响

张燕,谢汝萍,沈扬,樊东升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8-06-18 发布日期:2008-06-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8-06-18 Published:2008-06-18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方法:在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分别对245例脑梗死患者,222例脑出血患者及282例无脑血管病对照人群进行了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分析以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的分析,通过多元logistic同归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结果:经过调整主要混杂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睡眠时间延长(每晚睡眠>8h)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显著相关(OR=3.90;95%CI:2.43~6.26);但与脑出血发病危险无显著相关(OR=1.16,95%CI:0.71~1.92);另一方面,失眠(睡眠时间<6 h)与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病危险均无显著相关.(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显著增加脑梗死发病危险(OR=2.01;95%CI:1.12~3.61);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出血发病危险无显著相关(OR=1.16,95%CI:0.71~1.92).(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与睡眠时间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脑梗死发病危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OR=6.22;95%CI:2.44~15.83).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和睡眠时间延长是增加脑梗死发病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与睡眠时间延长具有对脑梗死发病危险的显著协同作用.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睡眠, 多态现象, 遗传

[1] 刘梅歌,方朴,王严,丛璐,范洋溢,袁远,徐燕,张俊,洪道俊.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8例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57-963.
[2] 霍阳,周兵,何红彦,赵龙,张雪丽,李静,左玉花,郑宇,任正洪,韩芳,张俊. 腕表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的睡眠参数比较和相关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42-945.
[3] 张绍兴,姚子明,栾胜,王丽,徐颖. 使用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检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3): 608-612.
[4] 王一帆,范稹,成姚斌,金月波,霍阳,何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6): 1063-1068.
[5] 柳小珍,李莹莹,杨丽萍. 全外显子组测序和目标序列靶向捕获测序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诊断中的差异[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5): 836-844.
[6] 郑鸿尘,薛恩慈,王雪珩,陈曦,王斯悦,黄辉,江锦,叶莺,黄春兰,周筠,高文静,余灿清,吕筠,吴小玲,黄小明,曹卫华,严延生,吴涛,李立明. 基于大家系设计的静息心率与常见慢性病双表型遗传度估计[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432-437.
[7] 董冰婉,张俊波,肖水芳. Friedman分型联合术后早期睡眠脉氧监测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预测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2): 281-284.
[8] 谢江,李菲. 睡眠重叠综合征与糖尿病发病率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252-255.
[9] 刘佳兴,胡贵平,赵琳,张永明,王丽,贾光,刘瑞祥,冯慧敏,徐华东. 铬酸盐低水平长期职业接触与劳动者早期健康效应[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307-314.
[10] 杨伊莹,左晓霞,朱红林,刘思佳. 皮肌炎/多肌炎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2): 374-377.
[11] 代晓微,徐影,郑连文,李凌云,李丹丹,谭鑫,高飞,王艳,吴桂杰. 1 324例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5): 774-777.
[12] 陈天麒,董彬,张文静,高迪思,董彦会,马军,马迎华. 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3): 429-435.
[13] 龚潘,杨志仙,薛姣,钱萍,杨海坡,刘晓燕,边凯归. 头皮脑电图中高频振荡在癫痫性脑病伴睡眠中持续棘慢波患儿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213-220.
[14] 马运东, 黄东, 陈宇峰, 姜皓云, 刘军华, 孙洪强, 李志宏. 应用于无线多导睡眠监测的皮肤贴电极制备及验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358-363.
[15] 马燕燕,章晶晶,高雪梅. 不同下颌前伸度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691-69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三. 中文标题测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1): 1 -10 .
[2] 赵磊, 王天龙 . 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监测用于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88 -191 .
[3] 万有, , 韩济生, John E. Pintar.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376 -379 .
[4] 张燕, 韩志慧, 钟延丰, 王盛兰, 李玲玲, 郑丹枫. 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技术的改进及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9 -462 .
[5] 林红, 王玉凤, 吴野平. 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行为问题影响的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19 -322 .
[6] 丰雷, 程嘉, 王玉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运动协调功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33 -336 .
[7] 李岳玲, 钱秋瑾, 王玉凤.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37 -340 .
[8] . 书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25 -328 .
[9] 牟向东, 王广发, 刁小莉, 阙呈立.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46 -350 .
[10] 燕太强, 杨荣利, 郭卫, 沈丹华. 胫骨平滑肌肉瘤伴全身多发骨转移一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4): 369 -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