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无辅助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HSV-1)载体的包装及其介导LacZ基因在体外培养神经元表达的作用, 解决该载体系统在包装及体外培养神经元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将一组含HSV-1基因组的粘粒以限制性内切酶Pac Ⅰ酶切、纯化后,与含LacZ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及神经微丝(neurofilament,NF)嵌合启动子的HSV-1质粒DNA在脂质体作用下,共转染2-2细胞;在34 ℃条件下培养72 h,收获病毒颗粒.将含病毒颗粒的上清液,加入BHK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4 h后,加X-gal染液作用4 h,观察表达LacZ基因的蓝染细胞.取培养第3天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加入含病毒颗粒的培养液,过夜后更换新鲜培养液,分组继续培养1,7和14 d,进行X-gal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包装形成的病毒颗粒感染BHK细胞,24 h后可见表达LacZ基因的蓝染细胞;感染培养第3天的皮层神经元,继续培养1,7和14 d后均可见蓝染神经元.结论:无辅助病毒包装系统能够使含TH-NF嵌合启动子的HSV-1载体形成有效的病毒颗粒,并且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持续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为在神经系统进行基因转移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1] | 周川, 马雪, 邢云昆, 李璐迪, 陈洁, 姚碧云, 傅娟玲, 赵鹏.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探索性筛选潜在泛癌生物标志物[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3): 602-607. |
[2] | 祁宇泽,权会会,徐卫星,李清如,周辉. 苯并[a]芘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和α-突触核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3): 438-443. |
[3] |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杨蕊,张蕾,于丽,张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早期胎盘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151-158. |
[4] | 张晓威,兰轲,杨文博,李清,赵永平,殷华奇,Kite Brandes,白文俊,徐涛. 跨膜蛋白CMTM2在人睾丸和精子中的表达及定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575-579. |
[5] | 李琼,常志芳,杨国安,庞春艳,王永福. 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的siRNA对人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987-993. |
[6] | 郭倩,陈绪勇,苏茵. 白细胞介素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1100-1104. |
[7] | 涂静宜, 朱莹, 尚淑玲, 张茜, 唐慧, 王瑞敏. Keap1-tat小肽降低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和空间学习记忆缺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1): 154-159. |
[8] | 马靖, 裴晓磊, 张扬, 王应. 人PSMP重组蛋白在CHO细胞中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669-675. |
[9] | 石岩岩, 丁士刚, 张婷, 鲁凤民 , 张静, 王晔. 幽门螺杆菌硫氧还蛋白-1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蛋白表达与活性测定[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2): 190-194. |
[10] | 李常虹, 孙琳, 张颖健, 赵金霞, 姚中强, 徐宁, 刘蕊, 刘湘源.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03): 452-457. |
[11] | 张驰.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对骨形成作用的分子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659-665. |
[12] | 崔素萍, 王花丽, 彭伟, 刘海静, 侯琳, 张波. 乳腺癌组织P16异常表达的相关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755-759. |
[13] | 唐小龙, 肖瑞, 王云秀, 何敏, 谢婷, 张成, 刘思景 . 神经元素3与成对盒基因4促进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胰腺分泌细胞分化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3): 421-426. |
[14] | 郭健, 聂海瑜, 王海芳, 贾光. 不同修饰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细胞毒性及内质网相关基因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3): 342-347. |
[15] | 邓暄, 赵红珊, 彭智, 邓唯唯, 李娜, 郭帅, 石太平. C17orf62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168-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