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4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科研工作综述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俞光岩, 曹彤, 邹晓晖, 张学慧, 傅歆, 彭双清, 邓旭亮, 李盛林, 刘鹤, 肖苒, 欧阳宏伟, 彭晖, 陈晓, 赵增明,王晓颖……
    2016, (1):  1-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1     PMID: 26885900
    摘要 ( 1038 )   PDF (761KB) ( 13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材料、生物制剂以及环境的质量和健康安全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际标准的健康安全评价检测方法以微生物、动物及其细胞作为载体,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人体心、肝等靶器官毒性及发育毒性的准确率偏低,在技术层面严重制约了人类健康安全的评价和监控。如何建立准确反映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健康安全评价体系是关系国民健康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1]。
    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可真实反映人类生物学特征,并利用其无限增殖和定向分化的特点,可达到检测载体的高度标准化,hESCs技术的发展为体外健康安全评价体系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我们完成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一期项目“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评价新载体的构建”,并就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科研工作综述进行发表[2]。在此基础上,合作团队顺利完成了二期项目“创建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预测新体系”,取得了系列成果,现综述如下。
    工作综述
    MicroRNA表达与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调控舌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
    贾凌飞,甘业华,俞光岩
    2016, (1):  5-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2     PMID: 26885901
    摘要 ( 1033 )   PDF (699KB) ( 9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简称舌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1]。MicroRNA(miRNA)对多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2-3]。近年来,本课题组对部分抑癌相关miRNA,如miR-195/34a/26a/375/29b与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调控舌鳞癌细胞增殖、周期、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现将其主要结果及意义作一综述。
    1miRNA异常表达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因素均可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对有较高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倾向的舌鳞癌进行早期预测,并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是提高舌鳞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临床常用的TNM分期不能完整体现肿瘤的遗传学和生物学特征,深入研究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标记物,将有助于提高该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制定个性化的辅助治疗方案,更有效地判断患者的预后。
    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蛋白编码RNA,长度22 nt左右,与靶基因mRNA结合后可以抑制其蛋白质翻译或使mRNA降解,进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生长、新陈代谢、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4]。多项研究表明舌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miRNA异常表达谱,提示miRNA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论著
    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
    宋文莉, 田雨, 王宪娥, 张立, 徐莉, 释栋, 冯向辉, 路瑞芳, 陈智滨, 孟焕新
    2016, (1):  10-1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3     PMID: 26885902
    摘要 ( 913 )   PDF (750KB) ( 8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为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53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P组)和125名健康对照者(HP组)进行FADS1 rs174537位点基因型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比较分析不同FADS1 rs174537基因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球蛋白(globulin,GLB)、白蛋白(albumin,ALB)、白球比(albumin/globulin,A/G)。结果: (1)Ag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等位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68.1% vs. 61.2%, P=0.046,OR=1.35,95%可信区间为1.00~1.83);Ag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G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45.5% vs.34.4%, P=0.029,OR=1.60,95%可信区间为1.05~2.44);(2)AgP组GG基因型患者的TP、GLB水平显著低于GT+TT基因型患者[TP (77.08±7.88) g/L vs. (79.00±4.66) g/L,P=0.007;GLB (28.17±7.63) g/L vs. (29.88±3.49) g/L,P=0.007],A/G则显著高于GT+TT基因型患者(1.72±0.22 vs.1.67±0.22,P=0.040),而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组不同基因型者的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gP组GT+TT基因型患者的TP、GLB较相同基因型的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 [TP (79.00±4.66) g/L vs. (75.20 ±4.53) g/L, P<0.01;GLB (29.88±3.49) g/L vs.(26.55±2.94) g/L, P<0.01], A/G更低水平(1.67±0.22 vs. 1.88±0.30,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P组GG基因型患者与HP组GG基因型者相比,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DS1 rs174537位点与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该位点GG基因型与低TP、GLB、高A/G有关;FADS1 rs174537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通过降低牙周防御机能,促进炎症反应,从而成为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口腔鳞癌中CD24的表达、作用和治疗靶点价值
    莫珩,高承志,王少杰,李玫,董建强,郁卫东
    2016, (1):  16-2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4     PMID: 26885903
    摘要 ( 1258 )   PDF (4578KB) ( 10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中黏液素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24的表达模式、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明确CD24在78例人口腔组织标本和59例动物模型金地鼠(Hamster buccal)颊囊组织标本,以及口腔癌前病变上皮细胞DOK4、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中的表达模式;以CAL-27和WSU-HN6细胞为模型,明确在常规和无血清成球培养条件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和CD24抗体对CAL-27和WSU-HN6细胞及肿瘤球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它们是否影响这两种细胞中CD24的表达。结果:人和金地鼠组织的免疫组织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单纯增生组织、轻度/中度异常增生组织、重度异常增生和鳞癌组织中均依次呈现CD24表达递增的现象(P<0.05);与DOK细胞相比较,CAL-27和WSU-HN6口腔鳞癌细胞中CD24表达上调(P<0.05)。相对于癌前病变细胞DOK,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肿瘤球成球的潜能(P<0.05)。ATRA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两种口腔鳞癌细胞的CD24表达、体外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能力(P<0.05),而CD24抗体虽然也一样能够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P<0.05),但却不影响其CD24的表达。结论:CD24在口腔鳞癌中表达上调,具有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作用,维甲酸和CD24抗体皆能以CD24为靶点有效地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
    温泉,赵玉鸣,王媛媛,王旭,凌龙,葛立宏
    2016, (1):  23-2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5     PMID: 26885904
    摘要 ( 1107 )   PDF (15689KB) ( 5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 DPSC)的体外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100 μg/L SDF-1或100 μg/L G-CSF,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CFU)检测SDF-1和G-CSF对DPSC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两者对DPSC迁移能力的影响;对DPSC进行成牙本质诱导,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测定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和real-time RT-PCR检测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以检测两者对DPSC体外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结果:SDF-1和G-CSF能够轻度提高DPSC的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SDF-1或G-CSF的实验组划痕汇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种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nswell迁移实验中,对照组每视野的迁移细胞数量为(5.0±1.4)个,SDF-1组每视野的迁移细胞数量为(24.3±6.8)个,G-CSF组每视野的迁移细胞数量为(11.8±3.3)个,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成牙本质诱导后,实验组细胞ALP染色加深,ALP活性上升,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增加,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SDF1对DPSC的增殖能力影响不显著,但能明显提高DPSC的迁移能力和成牙本质分化能力,效果优于G-CSF。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环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
    冯光耀,邹冰爽,高雪梅,曾祥龙
    2016, (1):  30-3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6     PMID: 26885905
    摘要 ( 919 )   PDF (34971KB) ( 8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单次扩弓组9只,连续扩弓5 d后处死;反复扩缩组9只,先扩弓5 d,再缩弓5 d,然后再扩弓5 d,如此反复扩3次,缩2次共25 d后处死;对照组4只,不进行任何矫治,分别在第5天和第25天各处死两只。实验动物处死后,立即取腭中缝及与矢状方向改建密切相关的腭颌缝、额颌缝、前颌缝、颧颌缝,制作脱钙骨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破骨细胞,并进行破骨细胞计数。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单次扩弓组除腭中缝外,其他上颌周围骨缝与对照组类似,无明显组织学变化;而反复扩缩组的腭中缝及其他骨缝的多处区域受到牵拉,缝宽度增加,成骨细胞增多,纤维结缔组织被拉伸、变形,与骨缘分离,排列紊乱,亦有少数区域呈骨受压吸收现象,破骨细胞和骨吸收陷窝增多,成骨细胞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密集。破骨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扩弓组只有腭中缝的破骨细胞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复扩缩组各骨缝的破骨细胞数均比单次扩弓组和对照组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后,环上颌周围骨缝均有明显的组织学改建,具有更高的细胞活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张晓,刘云松,吕珑薇,陈彤,吴刚,周永胜
    2016, (1):  37-4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7     PMID: 26885906
    摘要 ( 995 )   PDF (14004KB) ( 11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 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ASCs,以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添加150 μg/L BMP-2/7为实验组,以单纯OM为阳性对照组(OM组), 以常规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PM)为阴性对照组(PM组)。体外诱导的第1、4和7天检测细胞DNA含量,第7和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检测,第21和28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检测,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成骨相关基因的检测。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2)β-TCP支架+hASCs(体外PM培养1周)(增殖细胞对照组);(3)β-TCP支架+hASCs(体外OM培养1周)(诱导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ASCs(体外OM+150 μg/L BMP-2/7培养1周)(实验组)。植入后4周进行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结果:体外诱导后第1天,实验组细胞DNA含量与PM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时实验组细胞DNA含量较PM组升高(P<0.05),第7天时组间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诱导7天和14天后,实验组的ALP染色及定量检测均高于OM组和PM组(P<0.05);第21和28天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OM和PM组(P<0.05)。诱导第1天时实验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1A1)的表达量即高于PM组 (P<0.05),诱导第4天时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量即开始升高,第4、7和14天的基因表达量较OM和PM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诱导细胞对照组的hASCs能分泌出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与诱导细胞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两对照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Masson三色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呈强阳性表现,细胞基质中充满绿染的胶原;诱导细胞对照组和增殖细胞对照组的细胞基质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现,但较之实验组,胶原的数量明显减少;单纯支架组未见胶原的表达。结论:BMP-2/7在hA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hASCs的体外和体内成骨分化。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共混物三维打印体的体内成骨
    宋杨,王晓飞,王宇光,孙玉春,吕培军△
    2016, (1):  45-5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8     PMID: 26885907
    摘要 ( 1065 )   PDF (41154KB) ( 6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构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SCs)生物材料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体,检测其体内成骨能力,初步建立将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体内成骨的技术路线。方法:以P4代hASCs作为种子细胞,进行成骨向诱导,并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和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检测其成骨向分化的能力。将种子细胞加入20 g/L海藻酸钠和80 g/L明胶混合物(细胞密度约为1×106个/mL),采用Bioplotter三维生物打印机(德国Envision公司)进行打印,获得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打印体,采用活-死细胞双荧光染色法观察打印体中细胞存活率,随后对打印体进行1周成骨诱导培养,作为实验组;另打印不含细胞、只含海藻酸钠明胶溶胶的三维打印体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打印体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于植入后6周取出样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马松(Masson)三色法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Inveon微型CT(Micro CT)检测打印体样本的成骨情况。结果:打印体中细胞存活率达89%±2%,打印体植入6周后取出,对照组植入打印体大部分发生降解,形态不规则,为无定型凝胶状,而实验组打印体基本保持原有大小,质地坚韧。HE染色和马松三色法染色结果显示,植入6周后,实验组打印体中有类骨组织形成,并有血管长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钙素抗体表达成阳性;Micro CT结果显示,实验组密度较高,新生骨容积为18%±1%。结论:hAS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体可在裸鼠体内异位成骨,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体内成骨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咬合干扰时间因素对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的影响
    刘存瑞, 徐啸翔, 曹烨, 谢秋菲
    2016, (1):  51-5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09     PMID: 26885908
    摘要 ( 922 )   PDF (4147KB) ( 7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0.2 mm咬合干扰不同时间点去除与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恢复的关系。方法: 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00~220 g),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固0.2 mm厚金属冠建立咬合干扰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和假干扰组)和实验组(包括咬合干扰组和2、3、4、5、6 d咬合干扰去除组), 共8组,每组5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1、2、3 d及建模后1、3、5、7、10、14、21、28 d测定大鼠双侧咬肌及颞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并监测建模前1 d及建模后7 d内大鼠体重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假干扰组双侧颞肌和咬肌各时间点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扰侧和非干扰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5 d咬合干扰去除组建模后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出现下降,干扰去除后即出现上升,分别于7、10、14、14 d恢复至假干扰组水平[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分别为:(137.46±2.08) g,(139.02±2.11) g,(140.40±0.98) g,(138.95±0.98) g];6 d咬合干扰去除组建模后即出现显著下降,去除咬合干扰后阈值即出现一定升高,14 d后基本稳定,28 d时[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为(131.24±0.76) g]与假干扰组[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为(141.34±1.43) g]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 mm咬合干扰5 d内去除,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可完全逆转;0.2 mm咬合干扰6 d去除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部分逆转,但无法恢复至基线水平;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即使低咬合干扰也能引起咀嚼肌不可逆的机械痛觉敏感;临床上对于牙体修复造成的咬合干扰应尽早完全消除,避免长期咬合干扰刺激导致不可逆的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

    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张路, 袁重阳,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2016, (1):  57-6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0     PMID: 26885909
    摘要 ( 1084 )   PDF (29873KB) ( 3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 mutans)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系统ClearfilTM  SE Bond预处理剂(SP)/粘接剂(SA)和ClearfilTM Protect Bond预处理剂(PP)/粘接剂(PA),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acetate,CHX,1%(质量分数)]设为阳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设为阴性对照。将6种试剂与游离态S. mutan接触30 s后菌落计数;将6种试剂进行琼脂渗透实验,观察抑菌环;将CHX、PBS、SP和PP在生物人工龋坏牙本质盘上作用30 s,染色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并计算活菌/死菌比例;在牙本质盘上使用两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并固化,以空白牙本质盘作对照,滴加S. mutans培养2 h,菌落计数。使用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PBS相比,SP、PP、SA、PA和CHX对游离态S. mutans均有抑制作用(P<0.05),SP和PP较SA、PA和CHX抑菌作用强(P<0.05),CHX、SP和PP均可见明显抑菌环,PBS、SA和PA未见明显抑菌环。与PBS相比,CHX、SP和PP作用后人工龋坏牙本质表面S. mutans活菌/死菌比例更低(P<0.05),两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固化后对游离态S. mutans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剂系统ClearfilTM SE Bond和ClearfilTM Protect Bond的预处理剂对游离态及黏附态S. mutans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粘接剂在固化前对游离态S. mutans有抑制作用;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在牙本质表面使用并固化后,未能表现出明显抑菌性。

    不同纤维直径聚吡咯通电后对细胞和细菌黏附增殖的影响
    杨颖婷, 卫彦, 夏斌, 王珍高
    2016, (1):  63-7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1     PMID: 26885910
    摘要 ( 958 )   PDF (54394KB) ( 4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纤维直径的导电高分子涂层材料聚吡咯通电后对细胞及细菌黏附增殖的影响。方法:含有聚吡咯涂层的钛片分为无电刺激组和加电刺激组,每组都有30~60 nm,70~100 nm,130~170 nm 3种直径的纤维。培养MC3T3细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分别接种于不同直径的聚吡咯纤维涂层表面,加电刺激组立即给予100 mV 恒电压电刺激,持续时间1 h ,以后每间隔24 h, 给予电刺激1 h,无电刺激组不予处理。测量通电和不通电条件下各组细胞培养的CCK-8值、菌液的光密度(D)值,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和细菌的黏附形貌。结果:通电组细胞的CCK-8值高于未通电组(F=12.248,P=0.006),并且纤维直径越小,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情况越好(F=9.261,P=0.005),通电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D值低于未通电组(F=9.641,P=0.036),纤维直径对细菌生长影响不显著。结论:聚吡咯涂层通电后可以促进细胞增殖,纤维直径小的涂层细胞生长更好;通电后可以抑制细菌增殖,不同纤维直径的材料表面细菌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r, Cr:YSGG激光对牙周炎患牙及健康牙根面的影响
    曲春娜1,2,康军1△,栾庆先1
    2016, (1):  71-7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2     PMID: 26885911
    摘要 ( 980 )   PDF (9987KB) ( 6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RFPT5-14工作尖的Er, Cr: YSGG激光照射对牙周炎患牙及健康牙根面微观结构改变以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颗因牙周炎拔除的患牙,用超声刮治器去除根面牙石,另选取8颗因正畸减数或阻生智齿拔除的健康牙,将每颗牙根面分为4个区域,对应为1~4组,分别进行如下4种处理:(1)不处理;(2)Gracey刮治器进行根面平整30 s;(3)低功率激光照射30 s;(4)高功率激光照射30 s。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结构,通过三维光学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手工根面平整组的表面可见玷污层覆盖;激光照射组表面较清洁,可见消融样改变;高功率激光组可见局部有牙本质小管暴露。牙周炎患牙第1组的Ra值为(237.4±20.0) nm,第2~4组的Ra值分别为(135.7±11.9) nm(P=0.01)、(463.6±49.3) nm(P<0.001)和(486.0±59.0) nm(P<0.001)。健康牙第1组的Ra值为(191.4±44.5)nm,第2~4组的Ra值分别为(131.6±21.5) nm(P=0.482)、(463.7±34.6) nm(P<0.001)和(470.3±121.3) nm(P<0.001)。结论:应用RFPT5-14工作尖的Er, Cr: YSGG激光照射可造成牙周炎表面的病变牙骨质及健康牙表面的健康牙骨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可以有效减少根面玷污层,并可见有消融样改变。Er, Cr: YSGG激光照射可以增加根面粗糙度,还需进一步实验来评价激光照射后根面的生物相容性。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包振英, 林琴, 孟彦宏, 何淳,苏家增, 彭歆
    2016, (1):  76-7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3     PMID: 26885912
    摘要 ( 1002 )   PDF (684KB) ( 15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发生颌骨坏死的临床特点
    郭玉兴,王佃灿,王洋,彭歆,毛驰,郭传瑸
    2016, (1):  80-83.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4     PMID: 26885913
    摘要 ( 883 )   PDF (13783KB) ( 17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在该类患者中较为常见。二膦酸盐药物是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一线化学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可以发生颌骨坏死。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应用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后患者发生颌骨坏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二膦酸盐颌骨坏死的患者,筛选出其中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共纳入1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0.21岁,平均罹患肿瘤时间9.77年,平均出现骨转移时间为5.67年,平均应用二膦酸盐药物的时间为3.29年。患者均无系统应用激素治疗史,无糖尿病史。9例患者曾经拔牙,口腔内颌骨坏死症状的平均时间为8.58个月,发生在下颌骨者10例,上颌骨3例,上、下颌骨1例。1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治愈,6例好转,而4例经保守治疗的患者中2例临床症状明显加重。结论:乳腺癌患者自开始应用二膦酸盐药物至发生颌骨坏死的用药时间较长,多数患者没有糖尿病及应用激素治疗史。拔牙本身与颌骨坏死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下颌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患者发生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临床症状。

    白斑、扁平苔藓及口腔癌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曹婕, 金建秋, 邓大君, 刘宏伟
    2016, (1):  84-88.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5     PMID: 26885914
    摘要 ( 1020 )   PDF (5299KB) ( 12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敏度差异。方法: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法检测255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样本中的HPV感染情况,样本取自12例健康口腔黏膜、211例病理诊断的病例和32例临床诊断的病例,具有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包括口腔黏膜良性病变8例、癌前病变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74例、OLK伴上皮异常增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 OED)42例、癌前状态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91例以及OSCC 28例。使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109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包括33例OSCC 和76例OLK,76例OLK中有3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轻度OED、15例中度OED、16例重度OED。结果:OLP样本的HPV阳性率为12.12%(8/66),高于OLK (2.59%, 3/116, χ2=4.666,P =0.031)及OSCC(7.14%, 2/28, χ2=0.513,P=0.474);OSCC样本的HPV阳性率(7.14%,2/28)高于OLK(2.59%, 3/1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烟斑样本只有1例,没有参与统计学分析。ISH法检测109例口腔黏膜病损石蜡切片中16/18型及31/33型HPV DNA,仅1例OSCC样本为阳性;同时经HCⅡ和ISH法检测的样本中有94.6%(35/37)的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另2例分别为OSCC早期浸润和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经HC-Ⅱ检测为HPV阳性,但ISH检测结果为阴性。随访66例参与HPV检测的OLP患者,平均随访期为(36.2±10.5)个月,发现其中3人发生了癌变,HPV阳性患者癌变率为12.50%(1/8),高于HPV阴性患者癌变率3.45%(2/58),通过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HPV感染或检测阳性可作为预测OLK癌变的信号;患OLP的患者处于癌前状态,OLP中HPV检出率高于OLK及OSCC,提示OLP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对HPV易感,可考虑为OLP 患者常规做HPV检测,推荐使用HC-Ⅱ法,同时应对HPV阳性的OLP患者加强随访。

    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急性牙髓炎开髓治疗的风险评估
    陈红涛, 王文英, 王津, 梁亚平, 王小婷, 侯光敏, 姬爱平
    2016, (1):  89-93.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6     PMID: 26885915
    摘要 ( 1094 )   PDF (694KB) ( 6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治疗急性牙髓炎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影响因素,以获得风险预防措施。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的不同高血压分级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口腔治疗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等信息,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评估分型,把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牙髓炎治疗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各30例。结果:(1)与术前相比,高危组术中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心率增快的比例都在80%以上(分别为90%、80%、100%),中危组和低危组各项指标升高的比例明显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高危组超过1/4(26.7%)的患者收缩压增幅大于20 mmHg(1 mmHg=0.133 kPa),2/5的患者舒张压增幅大于10 mmHg,与中危组和低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前相比,高危组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均增高,收缩压增高(18.0±1.5) mmHg,舒张压增高(8.0±1.7) mmHg,心率变化均值也增加了(7.0±0.3) 次/min,而低危组和中危组这两项指标均下降;高危组有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电图改变,低危组和中危组则无明显改变。(3)术前初评、术后终评的风险评估对比发现,中危组患者在术后被评价为中等危险的有23例,6例被评价为低等危险,1例为高等危险(风险评级增加);高危组术后被评价为高等危险的有20例,7例被评价为极高危险,3例为中等危险(风险评级降低)。结论:口腔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安全的,但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及并发症也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血管意外的风险,因此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规避风险。

    后牙种植体支持单冠牙合面高度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
    赵旭, 张磊, 孙健, 杨振宇,谢秋菲
    2016, (1):  94-10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7     PMID: 26885916
    摘要 ( 837 )   PDF (29160KB) ( 3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下颌后牙区种植支持单冠(种植单冠)的牙合面高度对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右下第二前磨牙种植单冠、近远中天然邻牙、牙周膜、牙槽骨、加载用刚体及模拟杏仁食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eder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 system, FDI)命名法,以44、45、46分别代表右下第一前磨牙、右下第二前磨牙及右下第一磨牙。分别进行单牙最大牙合力(44加载280 N,45加载360 N,46加载480 N)及平均牙合力(44加载140 N,45加载180 N,46加载240 N)独立加载、联合加载(各牙位最大牙合力之和转换为3.7 MPa,均布载荷加载于刚体上表面,刚体与各牙冠部接触点确定关系)及模拟杏仁的食物加载(各牙位平均牙合力之和转换为1.67 MPa,均布载荷加载于模拟杏仁的食物上表面,食物与各牙冠部接触点确定关系), 研究种植单冠3种不同牙合面高度(正常高度、低牙合 15 μm及低牙合 30 μm)对于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最大牙合力独立加载时,46、45、44周围骨组织内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82.57 MPa、45.26 MPa、27.79 MPa;在平均牙合力独立加载时,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41.28 MPa、22.63 MPa、13.89 MPa。在联合加载时,种植单冠低牙合 30 μm与正常高度组相比,45应力峰值降幅为4.6 MPa,降低了0.84%;46应力峰值增幅为7.52 MPa,增加了20.04%;44应力峰值降幅为1.8 MPa,降低了5.84%。在模拟杏仁食物加载时,种植单冠低牙合 30 μm与正常高度组相比,45应力峰值降幅为0.34 MPa,降低了1.62%;46处应力峰值增幅为1.11 MPa,增加了2.66%;44处应力峰值增幅为0.06 MPa,增加了0.54%。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降低种植单冠牙合面高度30 μm范围内,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峰值没有明显的变化。

    两种镍钛系统预备根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陈晓播,陈晨,梁宇红
    2016, (1):  101-10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8     PMID: 26885917
    摘要 ( 921 )   PDF (7343KB) ( 3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两种旋转镍钛系统Twisted File(TF)和ProTaper Universal(PU)预备根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离体磨牙样本20颗(62个根管),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TF和PU按照推荐程序预备根管至#25/0.08,记录预备时间(使用每支镍钛锉的累加时间)。利用立体显微镜在25倍放大下观察并记录两组牙齿预备前后根尖3 mm区域牙根表面裂纹,应用Micro-CT对预备前后根管形态进行扫描重建分析,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以及根管中心偏移等三维形态变化。结果:TF组每根管的平均预备时间为(0.53±0.14) min,明显短于PU组(2.06±0.39) min(P<0.05)。在根管中段,两实验组根管中心偏移量分别为:TF组(0.070±0.056) mm、PU组(0.097±0.084)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组和PU组在预备过程中均未发生器械折断;根管预备完成后,3D表面重建分析以及立体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均未见牙根裂纹的产生。 结论:与PU相比,TF镍钛系统预备磨牙根管所用时间短,效率高;TF根管中段的中心偏移小,成形效果好,优于PU。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上前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黎敏,王斯维,赵一姣,刘怡
    2016, (1):  105-11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19     PMID: 26885918
    摘要 ( 975 )   PDF (10146KB) ( 5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描述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上前牙的冠根形态,为此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从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分别选取诊断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安氏Ⅰ类错牙合者各18例(以下简称为Ⅱ类2组、Ⅰ类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拍摄了CBCT 影像,在InvivoDental 5.0图像处理软件中利用多平面重建方法截取上前牙唇舌向最大截面图,在此截图上从冠根角、面轴角两方面分析研究两组间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所得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Ⅰ类组及Ⅱ类2组冠根角、面轴角差异,以及Ⅱ类2组冠根角与冠根角为180°时的差异,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Ⅰ类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冠根角分别为179.08°±3.31°、176.55°±2.77°和184.20°±2.51°,面轴角分别为21.00°±2.63°、19.63°±2.35°和19.36°±2.30°;Ⅱ类2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冠根角分别为176.80°±2.62°、174.13°±3.28°和181.79°±2.88°,面轴角分别为23.20°±2.95°、22.29°±2.19°和20.61°±2.34°,除尖牙面轴角外,与Ⅰ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类2组各上前牙冠根角与冠根角为18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这些牙的牙冠长轴和牙根长轴不都在同一直线上,存在冠根成角的现象。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具有更特殊的冠根形态,即牙冠长轴与牙根长轴明显成角,上切牙牙冠相对牙根明显舌倾,牙冠唇面形态有别于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这对治疗后牙根位置和转矩表达都会有影响,提示治疗此类患者需要考虑其上前牙的冠根形态,上前牙移动的理想位置应由牙根而不是牙冠的位置决定。

    骨性安氏Ⅲ类手术患者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
    张婕,李小彤
    2016, (1):  111-11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0     PMID: 26885919
    摘要 ( 986 )   PDF (759KB) ( 12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的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54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摄取治疗前头颅侧位片,利用单样本t检验方法与北京大学正常牙合样本库的相应数值进行比较,获取其牙槽厚度的特征,对样本病例的矢状向及垂直向骨性测量值与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关系将患者分成4 组,(1)A 组:ANB 角<-4°,SN-MP角≤ 37.7°,11例;(2)B 组:ANB 角≥-4°,SNMP角≤ 37.7°,16例;(3)C 组:ANB 角<-4°,SNMP角>37.7°,14例;(4)D 组:ANB 角≥-4°,SN- MP角> 37.7°,13例。通过头影测量的方法,对4组前牙牙槽骨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方法。结果:骨性安氏Ⅲ类患者上、下前牙区牙槽厚度均较正常牙合小(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垂直向骨型均与上、下前牙牙槽骨厚度有一定相关性(P<0.05),而矢状向骨型与下前牙牙槽骨厚度有一定相关性(P<0.05)。按不同骨型分组的4组病例在前牙牙槽骨厚度特征方面,下前牙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均显示C、D组患者小于B组(LP,LW,P<0.05);对于上前牙牙槽骨总厚度,C组较B组明显小[UW (uppe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分别为7.86、9.05 mm]。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上、下前牙区牙槽厚度均较正常牙合小;不同骨面型上、下前牙牙槽骨厚度的特征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前牙去代偿时尚需谨慎。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牙齿外漂白后对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朱曚曚, 王国敏, 孙科, 李应龙, 潘洁
    2016, (1):  116-12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1     PMID: 26885920
    摘要 ( 890 )   PDF (2812KB) ( 6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牙釉质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与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取牛切牙,沿唇舌向纵剖为两半,制备釉质粘接样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样本n=20),(1)1组:酸蚀+树脂粘接(对照组);(2)2组:诊室外漂白+即刻酸蚀+树脂粘接;(3)3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即刻酸蚀+树脂粘接;(4)4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树脂粘接,粘接样本均使用single bond 2粘接系统及Filtek Z250树脂。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及酸蚀后釉质表面的超微形态,以及断裂界面,SPSS17.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剪切强度测试显示:4组(8.60 MPa)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7.89 MPa)高于4组,但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组(34.82 MPa)和3组(34.69 M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5 min后,釉质表面呈现轻微熔融状较规则的外观形态,但不如酸蚀处理后的釉质表面的蚀刻形态明显。1组和3组粘接后断裂界面相似,均为混合断裂。结论:与常规诊室漂白相比,应用等离子体处理釉质表面后即刻进行酸蚀与树脂粘接,粘接强度不受影响。

    即刻种植术后牙槽突骨板改建及美学效果评价
    王莺, 林野, 陈波, 张宇, 邸萍
    2016, (1):  121-12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2     PMID: 26885921
    摘要 ( 893 )   PDF (7314KB) ( 5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测量上颌切牙即刻种植的手术当日与术后6个月牙槽嵴骨板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变化量,为前牙即刻种植治疗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上颌切牙即刻种植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8.41±10.22)岁(20~40岁),共即刻植入23颗种植体于上前牙新鲜拔牙窝内,不进行即刻修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 分别测量种植体肩台下0、2、4、6、8 mm处[分别设为测量点1(measuring point 1,MP1)、MP2、MP3、MP4、MP5]牙槽嵴宽度变化及牙槽间隔中心点垂直向高度的变化。术前及永久修复后1年,通过临床检查对牙间乳头高度和唇侧丰满度进行评分。使用SPSS 20.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在永久修复后追踪两年,存留率100%。所有患牙位术后各个位点牙槽嵴水平向宽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吸收改建,在种植体肩台下0、2、4、6 mm等处4个位点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位点牙槽嵴水平向宽度分别为:MP1术前为(7.68±0.70) mm,术后为(7.00±0.76) mm;MP2术前为(7.81±0.87) mm,术后为(7.30±0.96) mm;MP3术前为(8.12±1.14) mm,术后为(7.62±1.20) mm;MP4术前为(8.48±1.57) mm,术后为(7.73±1.35) mm,P值分别为0.004,0.034,0.018,和0.016,均<0.05,术后与术前值相减为牙槽嵴宽度减少量,变化程度较大的测量点为M1和M4,分别为(-0.89±2.06) mm 和(-0.74±1.28) mm。牙槽间隔垂直向吸收量在不同系统结果不同:Ankylos系统为(-0.42±1.24) mm,Repalce系统为(-0.91±1.96) mm,经过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术前唇侧丰满度指数(labial convexity score, LCS)为3的有18个牙位,LCS为4的有2个;永久修复后1年LCS为2的有14个,LCS为3的有5个。术前牙间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 PSI)为2的有5个牙位,PSI为3的有15个牙位;永久修复后1年PSI为2的有7个牙位,PSI为3的有13个牙位,经过Willcoxon秩和检验,术前与永久修复后1年L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I术前与永久修复后1年比较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结论:即刻种植术后不能避免牙槽嵴改建而导致的牙槽骨改建吸收;即刻种植后切牙牙间乳头高度可以得到较好的维持,唇侧软组织丰满度由于牙槽骨改建而难以维持;即刻种植修复存在美学风险。

    不同测量方法评价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术后牙槽骨的变化
    赵丽萍, 詹雅琳, 胡文杰, 徐涛, 危伊萍, 甄敏, 王翠
    2016, (1):  126-13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3     PMID: 26885922
    摘要 ( 1162 )   PDF (18775KB) ( 6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采用临床直接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骨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测量效果。方法:纳入20名患者共23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牙齿拔除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膜(bioab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 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中临床直接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通过上述3种方法测量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并比较测量效果的异同。结果:比较23个拔牙位点的牙槽骨高度在拔牙位点中央、远中中央、颊侧远中3个观察点的术中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点的高度及宽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接受翻瓣再进入实施种植的10名患者中,拔牙位点中央相应观察点的牙槽骨高度显著增加,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分别增加(6.15±1.73) mm和(6.59±2.53) mm,牙槽骨宽度测量值分别为(8.45±1.18) mm和(8.52±1.27) m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平行投照根尖片观察术前和术后6个月拔牙位点中央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为增加(5.84±4.28) mm,测量数值与另两种方法接近。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BioOss与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后,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两种方法对牙槽嵴顶骨高度和宽度变化的评价基本一致。

    碳纤维增强“All-on-4”即刻修复体的临床评价
    李贝贝, 林野, 崔宏燕, 郝强, 胥加斌, 邸萍
    2016, (1):  133-137.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4     PMID: 26885923
    摘要 ( 907 )   PDF (9530KB) ( 5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碳纤维增强“All-on-4”即刻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应用“All-on-4”技术完成的上颌或下颌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体,根据有无碳纤维增强分为对照组和增强组。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纳入对照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完成即刻修复体71例(上颌28例,下颌43例);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增强组23例患者(男13例,女10例),完成即刻修复体28例(上颌9例,下颌19例)。记录修复体相应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以永久修复日期为截点,观察即刻修复体在使用期间内有无折裂,增强组即刻修复体组织表面有无纤维暴露及口内黏膜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碳纤维与树脂交界面的结合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增强组即刻修复体在患者年龄[(57.3±10.1)岁 vs. (55.1±11.4)岁]、性别(男32例和女28例 vs. 男13例和女10例)、上/下颌位(上颌28例和下颌43例 vs.上颌9例和下颌19例)、术前即刻拔牙病例数(46例 vs.23例)、修复体平均使用时间[(7.8±1.3)个月 vs. (7.5±1.1)个月]及即刻修复体对颌牙列状态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1例即刻修复体共发生21例(29.6%)基托折裂,碳纤维增强组28例即刻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期间未发现有修复体折裂,增强组即刻修复体折裂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01), 且修复体组织表面均未见碳纤维暴露,口内黏膜正常无刺激。扫描电镜可见碳纤维与树脂之间结合相对紧密,纤维表面可见黏附的树脂颗粒。结论:对“Allon4”即刻修复体基托树脂进行碳纤维增强,能减少修复体折裂的发生,效果可靠。

    口内数码摄影辅助构建三维彩色数字牙列模型
    叶红强,柳玉树,刘云松,宁静,赵一姣,周永胜
    2016, (1):  138-14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5     PMID: 26885924
    摘要 ( 1123 )   PDF (14987KB) ( 1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一种构建通用三维彩色数字牙列模型的方法,获得可在常见三维软件中显示和编辑处理的三维彩色数字牙列模型,提高牙列模型在通用三维软件中的仿真效果。方法: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获得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并以STL格式导出,同时用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按照美国牙科美容协会病例摄影要求拍摄口内照片,选择其中5张照片。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导入三维牙列数据,并将5张口内照片分别投影至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表面,精细调整不同照片的交界区域使其过渡自然,获得带有颜色信息的三维牙列模型,以OBJ格式或WRP格式(Geomagic软件专用格式)保存和导出。以患者评价为标准对三维数字模型的颜色仿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口内扫描和口内数码照片,构建了可在常见三维软件中显示和编辑的通用三维彩色数字牙列模型,获得较好的牙列颜色仿真效果。在临床上,将此三维彩色牙列模型与面部三维扫描图像配准和复合后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术前设计和修复效果虚拟预测中,提高了医患交流的效率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认知程度。结论:结合口内扫描和口内数码摄影可构建出颜色仿真效果良好的通用三维彩色数字牙列模型,在临床应用中可提高三维数字牙列模型的仿真效果,加强医患沟通效率和效果。

    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强化母乳喂养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吴艳, 钟晓云, 蒋静, 龚华
    2016, (1):  143-148.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6     PMID: 26885925
    摘要 ( 944 )   PDF (723KB) ( 1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前瞻性部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内环境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2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强化母乳组(human milk fortification, HMF组,62例)和早产儿配方奶组(premature formula feeding, PF组,6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上臂围)、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骨代谢情况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1)HMF组周平均身长增长率高于PF组[(0.89±0.23) cm/week vs. (0.79±0.34) cm/week,P=0.04],两组日平均体重增长率、周平均头围增长率和周平均上臂围增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MF组最低体重出现时间[(5.58±2.48) d vs. (4.37±2.06) d, P=0.004]、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0.13±4.03) d vs. (8.03±3.28) d, P=0.002]和静脉营养使用时间[(16.77±6.63) d vs. (14.23±4.15) d, P=0.01]均明显长于PF组,总住院时间和开始喂养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出院时体重、头围、身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入院时和出院时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入院时HMF组钙水平明显低于PF组[(2.19±0.22) mmol/L vs. (2.32±0.27) mmol/L, P=0.005],出院时HMF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PF组[(363.98±122.49) mmol/L vs. (299.73±117.39) mmol/L, P=0.004];(6)HMF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6.5% vs. 18.3%,P=0.04)、败血症发生率(4.8% vs. 16.7%,P=0.03)明显低于PF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慢性肺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强化母乳喂养可以获得与早产配方奶喂养相似的体格生长速率且更有利于钙吸收,强化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脑动脉串联病变的同期腔内治疗
    韩金涛,李选,和清源,赵海燕,叶珊,董国祥,栾景源,王昌明
    2016, (1):  149-153.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7     PMID: 26885926
    摘要 ( 950 )   PDF (1594KB) ( 6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对于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病变进行同期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狭窄患者12例(24处病变),病变分布情况依次为: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开口部串联病变(1例)、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近段串联病变(3例)、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远段串联病变(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与大脑中动脉M1段串联病变(2例)、椎动脉开口部与椎动脉颅内段串联病变(2例)。除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远段串联病变为取得良好支撑力而先处理近端病变、后处理远端病变外,其余病例均采用了先处理远端病变、后处理近端病变的手术策略。病变部位的手术方案均为同期腔内支架成形术,麻醉方式视患者配合程度采用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观察12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责任区域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新发卒中事件,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及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结论:经过选择的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进行同期腔内治疗处理串联病变是安全的,但需要术前详细的评估以及完善的手术预案。

    Keap1-tat小肽降低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和空间学习记忆缺陷
    涂静宜, 朱莹, 尚淑玲, 张茜, 唐慧, 王瑞敏
    2016, (1):  154-15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8     PMID: 26885927
    摘要 ( 909 )   PDF (3218KB) ( 10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设计Keap1-tat小肽,并探讨其对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ham+Keap1-tat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I/R)、Keap1-tat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vehicle)。Keap1-tat处理组大鼠于缺血前30 min于侧脑室微量注射30、50、100 μg Keap1-tat,溶剂对照组侧脑室注射等体积 (5 μL)0.9%(质量分数)NaCl溶液(生理盐水),焦油紫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4-羟基壬烯醛 (4-hydroxy-2-noneal, 4-HNE)、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共聚焦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与sham组相比,vehicle和I/R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而Keap1-tat处理组可显著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50 μg剂量组存活的神经元最多;Keap1-tat处理组与vehicle组相比,4-HNE和8-OHdG阳性反应显著降低,且找到水下平台需要的时间显著减少,移走水下平台后,该组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探索的时间较vehicle组显著延长。结论:Keap1-tat小肽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而降低CA1区神经元损伤,并改善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股腘动脉病变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的疗效对比研究
    庄金满, 李选, 李天润,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2016, (1):  160-16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29     PMID: 26885928
    摘要 ( 851 )   PDF (787KB) ( 5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PTA联合支架植入两种方法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95例(107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PTA组(单纯PTA,60条患肢)和支架组(PTA联合支架植入,47条患肢),采用门诊和电话问诊方式随访。结果:PTA组60 条患肢中22条为单纯股腘动脉病变,13条合并髂动脉病变,17条合并膝下动脉病变,8条合并髂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支架组47条患肢中18条为单纯股腘动脉病变,8条合并髂动脉病变,15条合并膝下动脉病变,6条合并髂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症、治疗前踝肱指数及Rutherford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A组中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C/D级所占比例低于支架组(58.3% vs.76.6%,P=0.047)。PTA组和支架组随访时间分别48.0(5.0,108.0)个月和40.0(3.0,9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支架组治疗费用及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TA组[(33 882.7±8 695.6)元vs.(17 754.8±3 654.2)元, P<0.001;93.6% vs.80.0%,P=0.044];近期显效率尽管略高于PT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9% vs.21.7%,P=0.231);近期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PT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3% vs. 58.3%, P=0.724;1.7% vs.2.1%,P=1.000);两组均无近期恶化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支架组远期显效率低于PTA组,恶化率高于PT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 vs. 15.0%,P=0.381;14.9% vs.5.0%,P=0.081);两组远期总有效率、累积保肢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 vs. 66.7%,P=0.939;94.7% vs.94.1%,P=0.884;31.9% vs. 31.7%,P=1.000)。两组1~10年一期及二期累积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P=0.622)。进一步分组比较表明,支架组TASC A/B级和C/D级患者近期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远期恶化率均高于PT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股腘动脉病变,支架植入虽提高了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和保肢率方面与单纯PTA无显著差异,且治疗费用增加。

    胸大肌的超声解剖及其撕裂的声像图特点
    蒋洁,崔立刚, 王金锐, 江凌, 李志强, 赵博
    2016, (1):  166-16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0     PMID: 26885929
    摘要 ( 1175 )   PDF (1937KB) ( 7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胸大肌的正常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胸大肌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获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共40条胸大肌的系列长轴及短轴切面声像图,观察胸大肌的走行及其声像图表现。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8例胸大肌撕裂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型诊断,并对照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外科手术和超声随访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胸大肌的位置、走行和结构。18例胸大肌撕裂患者平均年龄(37.2±15.6)岁,均有不同原因和程度的外伤史,如举重、篮球和撞击等,其中3例有MRI结果,9例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为超声随访。18例胸大肌撕裂病例中,超声均给出了损伤的解剖学定位和损伤范围,其中11例发生于左侧,7例发生于右侧。按照损伤部位可以分为3类:7例为肱骨端肌腱损伤(其中1例发生于胸骨头,2例发生于锁骨头,4例为锁骨头和胸骨头联合损伤),5例累及肌肉肌腱连接处,6例累及肌腹;部分撕裂者为12例,表现为回声减低,内部结构不清晰;完全断裂者为6例(其中3例发生于肱骨端肌腱,1例为肌肉肌腱连接处,2例位于胸大肌肌腹内),表现为纤维断裂,回缩,伴有或不伴有血肿形成,通过动态实时观察可以判断胸大肌撕裂范围及断端情况。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胸大肌走行及其相关结构,超声检查能够诊断胸大肌及其肌腱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可以用来指导胸大肌撕裂的临床治疗。

    技术方法
    构建一种可评价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葛雯姝,汤祎熳,张晓,刘云松,周永胜
    2016, (1):  170-17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1     PMID: 26885930
    摘要 ( 896 )   PDF (2292KB) ( 9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构建一种可用于评价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SCs)成骨向分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以期能够快捷、特异且定量的检测出细胞在体外的成骨向分化情况,并且使将来活体监测小型实验动物外源移植细胞的成骨分化成为可能。方法:将骨钙素(osteocalsin, OC)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到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上游,构建pLVX-OCpro -Luc-Puro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后感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阳性克隆,获得稳定整合OCpro-Luc-Puro的细胞株,将该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的第7和14天,观察其在成骨诱导环境下分化的情况。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7和14天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进行茜素红(Alizarin red S)染色定量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通过比较验证该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用于成骨评价的可行性。结果:成功构建pLVX-OCpro-Luc-Puro 载体获得稳定整合报告基因的hASCs细胞株。在OCpro-Luc-Puro-hASCs成骨诱导的第7和14天,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结果均为阳性,且第14天的染色及定量结果明显强于第7天。OC、Runx2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基因的mRNA水平在成骨分化刺激下,其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同时,荧光素酶被激活,且荧光素酶的活性在第14天明显强于第7天,即荧光素酶表达的趋势与茜素红染色定量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一种可用于评价成骨向分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并通过与传统的检测成骨向分化方法(茜素红染色定量、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保存上前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新技术
    蒋析, 林野,张宇, 邸萍, 陈波, 胡秀莲, 罗佳, 任抒欣, 欧阳思远
    2016, (1):  175-17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2     PMID: 26885931
    摘要 ( 994 )   PDF (19986KB) ( 18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介绍1种使用微型钛支架、不需要植骨材料、进行上前牙美学区域牙槽嵴保存的临床新技术,并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保存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全身情况良好、无牙周病或者牙周病史、单颗上颌中切牙不能保留、无急性炎症、需要拔除后延期种植修复、拔牙窝骨壁完整、邻牙健康的患者9例(女性6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26.0±5.7)岁(18 ~34岁),施行局部麻醉后微创拔除患牙,翻开唇侧软组织瓣,在唇侧骨板外使用微型钛支架支撑软组织,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复位并缝合软组织瓣,拔牙窝自然二期愈合。术后随访观察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并在拔牙术前和牙槽嵴愈合4个月后种植术前,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检查,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该方法保存上颌中切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结果: 9例拔牙窝在随访期内均正常愈合,拔牙前测量牙槽嵴顶牙槽骨水平向宽度为(7.51±0.48)mm (6.92~7.82 mm),术后4个月测量缺牙区牙槽嵴顶中点处水平向骨宽度为(6.81±0.44)mm (6.04~7.38 mm),保存的水平骨量为拔牙前的90.87%±2.91% (87.28%~95.60%)。结论: 在拔牙窝唇侧使用微型钛支架来支撑软组织不影响拔牙窝的正常愈合,且在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的情况下能较为有效地保存拔牙位点的水平骨量。

    病例报告
    厌食症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例
    王方芳, 徐玲, 陈宝霞, 崔鸣, 张媛
    2016, (1):  180-18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3     PMID: 26885932
    摘要 ( 1080 )   PDF (678KB) ( 6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厌食症,即神经性厌食症,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表现为体重显著减轻,合并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2012年第5版《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为:(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克托莱(Quetelet)体质量指数为17.5 kg/m2或更低;(2) 病理性怕胖;(3)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1]。窦性心动过缓是在厌食症患者心脏查体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在厌食症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95%[2],当厌食症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一些其他心电图异常表现(如长QT间期)时,我们需要提高警觉,注意这种心律失常可能会造成更致命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1例华法林诱导的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药学监护
    刘维,李璐,胥婕,张弨
    2016, (1):  183-18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4     PMID: 26885933
    摘要 ( 965 )   PDF (773KB) ( 6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法林作为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人工瓣膜、心房颤动以及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对于华法林使用的药学监护点主要集中于其疗效、安全性监测、个体化治疗和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方面则集中关注在出血症状的识别和防范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升高的对症处理等,而对于华法林可能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尚无防范和鉴别意识。本文总结了1例发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华法林诱导的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此病例的出现对于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都具有警示意义。本文通过该病例的药学监护经验分享,以期加强临床药师对药物安全使用方面的关注,进一步提高药学监护水平,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