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1, Vol. 43 ›› Issue (3): 467-471.
程琳1 ,李杰2 ,刘淼1 ,王殊1 ,蒋宏传2 ,杨德启1△
摘要:
目的:前瞻性、多中心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验证动态乳腺光学成像相对于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行钼靶检查提示需接受活检手术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检查,并记录患者对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检查中舒适度、所需时间和接受程度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由3名经过培训的医师分别对动态光学乳腺成像结果和钼靶X线片进行盲读评估,以最终病理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计算钼靶和动态光学乳腺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最终金标准,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0.935 5±0.044 1(95%可信区间0.849 0~1.022 0),特异度为0.451 6±0.089 4(95%可信区间0.276 4~0.626 8);动态光学乳腺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0.838 7±0.066 1(95%可信区间0.709 2~0.968 2),特异度为0.612 9±0.087 5(95%可信区间0.441 4~0.784 4)。动态光学乳腺成像(dynamic optical breast imaging, DOBI)检测中无与检测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技术可以在钼靶诊断的基础上提供病变区域内异常血管分布的功能学信息,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是一种有前景的无创乳腺功能成像技术,其临床使用范围或更准确的判读标准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研究。
[1] | 马建勋,夏有辰,李比,赵红梅,雷玉涛,布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式选择[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612-618. |
[2] | 张云静,乔丽颖,祁萌,严颖,亢伟伟,刘国臻,王明远,席云峰,王胜锋. 乳腺癌患者新发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内蒙古区域医疗数据[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71-479. |
[3] | 曹瑞洁,姚中强,焦朋清,崔立刚. 不同分类标准对中国大动脉炎的诊断效能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6): 1128-1133. |
[4] | 王跃,张爽,张虹,梁丽,徐玲,程元甲,段学宁,刘荫华,李挺.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5): 853-862. |
[5] | 宋国红,李惠平,邸立军,严颖,姜晗昉,徐玲,万冬桂,李瑛,王墨培,肖宇,张如艳,冉然,王环. 真实世界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2): 254-260. |
[6] | 王鹏,吴华,车颖,范东伟,刘珏,陶立元. 亚洲骨质疏松筛查工具在健康体检中的筛查准确性评价及适宜切点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6): 1085-1090. |
[7] | 朱燕,石永进,赵玉亮,朱平.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ATM/ATR和NF-κB途径上调乳腺癌细胞MICA/B 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318-325. |
[8] | 康磊,霍焱,王荣福,张春丽,闫平,徐小洁. MicroRNA-155靶向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对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活体显像[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2): 326-330. |
[9] | 徐筱,徐莉,江久汇,吴佳琪,李小彤,靖无迪. 锥形束CT评判安氏Ⅲ类错牙合上前牙骨开裂与骨开窗的准确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104-109. |
[10] | 李秀楠,刘爱蕙,唐欣,任宇.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2): 295-302. |
[11] | 邵彬,李惠平,邸立军,宋国红,姜晗昉,梁旭,王超颖,严颖,林晓琳,王丽娜,宛凤玲,.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预测及预后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2): 304-309. |
[12] | 张爽, 王颖, 郭郑旻, 张虹, 徐玲, 刘荫华, 李挺. 伴17号染色体着丝粒区扩增乳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评估[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686-690. |
[13] | 魏攀, 卢松鹤, 付静雅, 闫志敏, 华红.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的临床验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2): 306-310. |
[14] | 彭燕. 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肿瘤预后生物标志[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666-672. |
[15] | 郭晏同, 丁磊, 李天虹 . 贝伐单抗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708-714. |
Viewed | ||||||||||||||||||||||||||||||||||||||||||||||||||
Full text 1337
|
|
|||||||||||||||||||||||||||||||||||||||||||||||||
Abstract 2413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