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述评
    风湿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势在必行
    栗占国
    2006, (4):  341-344.      
    摘要 ( 1769 )   PDF (82KB) ( 9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专家笔谈
    学术腐败之我见
    柯杨
    2006, (4):  345-349.      
    摘要 ( 1808 )   PDF (70KB) ( 8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论著
    抗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赵义, 田昕, 栗占国
    2006, (4):  350-355.       PMID: 16892136
    摘要 ( 2131 )   PDF (196KB) ( 13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抗瓜氨酸化的人纤维蛋白原抗体(AC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肽酰精氨酸脱亚氨基酶将人纤维蛋白原在体外环境下催化成瓜氨酸化形式.采用ELISA方法对183例RA、1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8例骨关节炎和10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ACF水平进行检测,并与RA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CF在RA、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和健康对照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21%,25.62%,18.75%和2.78%,对RA的敏感性为67.21%,特异性为84.84%,阳性预测值为74.55%.RA患者中ACF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与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显示,ACF与红细胞沉降率(r=0.386,P<0.001)、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0.239,P<0.05)和抗角蛋白抗体(AKA)(r=0.288,P<0.05)具有相关性.ACF阳性组与阴性组ESR、X线分期、IgM-RF、抗CCP抗体、AKA和抗核周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IgM-RF、AKA和抗核周因子阴性患者中ACF具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 ACF在RA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与红细胞沉降率、抗CCP抗体、AKA相关,ACF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影像学改变.另外,ACF检测对于RA相关抗体阴性的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孙晓云, 苏茵, 任丽敏, 韩蕾, 栗占国
    2006, (4):  356-359.       PMID: 16892137
    摘要 ( 2325 )   PDF (192KB) ( 16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疗效,探讨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了解MTX对R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作用,为临床MTX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30例活动性RA患者,每周1次口服MTX(首次7.5 mg, 每周递增2.5 mg至15 mg ),疗程24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以及RA患者MTX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NF-γ浓度.结果: (1)MTX治疗第2周ACR20达到23%(7/30), 至24周时ACR20上升至70%(21/30),ACR70也升至10%(3/30).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如晨僵、红细胞沉降率、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患者及医生评价)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2) 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L-6(46.83±35.81 vs. 20.92±17.98,P=0.028),TNF-α(162.52±107.63 vs. 18.32±14.36,P=0.001),INF-γ(67.79±43.76 vs. 35.78±27.51,P=0.004)等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6.17±26.70 vs. 47.21±28.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3) MTX治疗RA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与治疗前相比,IL-1β(7.47±7.33,P=0.265),IL-6(26.01±25.64,P=0.025),INF-γ(41.53±13.49,P=0.015),TNF-α(123.36±89.61, P=0.018)等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提高(71.76±41.01,P=0.02).结论:MTX治疗活动性RA起效早,疗效显著.并且MTX可以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INF-γ水平,同时上调IL-10水平,抑制了Th1型细胞因子的炎症作用,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抑制或控制了RA的病情发展.
    Ⅱ型胶原多肽263~272序列中多个氨基酸替换的意义及其在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李茹, 李霞, 李萍, 姚中强, 郭嘉隆, 栗占国
    2006, (4):  360-364.       PMID: 16892138
    摘要 ( 2245 )   PDF (739KB) ( 9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变构肽(APL)中氨基酸替换对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抑制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多肽免疫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丙氨酸替换Ⅱ型胶原(CⅡ)263~272多肽中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的氨基酸,3H掺入法检测变构肽对RA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竞争抑制作用,筛选用于CIA治疗的变构肽.以牛CⅡ诱导大鼠CIA模型,应用不同剂量(1, 10, 100 μg)的CⅡ变构肽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的变化情况.治疗3周后(初次免疫后第35天)处死大鼠,进行X线及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3条CⅡ263~272变构肽均不同程度抑制CⅡ原型肽对RA患者T 细胞的活化.其中,同时替换267位谷氨酰胺(Q)、270位赖氨酸(K)和271位甘氨酸(G)为丙氨酸(A)的APL3效果最好.应用APL3对CIA进行治疗的结果发现,100 μg治疗组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X线及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也较PBS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无关肽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关节炎指数、X线和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FN-γ水平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CR结合氨基酸位点替换后的CⅡ263~272多肽具有T细胞低反应性和对原型肽的竞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发展,提示其抑制RA免疫异常的可能性.
    抗T细胞受体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移植诱导小鼠皮肤移植耐受
    郝洁, 刘家望, 高翔, 袁国红, 谢蜀生
    2006, (4):  365-369.       PMID: 16892139
    摘要 ( 1862 )   PDF (195KB) ( 8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抗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细胞输注方法在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第0天,向C57BL/6小鼠(受体)尾静脉输注2×108个BALB/c小鼠(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同时腹腔注射抗TCRαβ单抗500 μg;第2天,向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抗CD80单抗500 μg.第6天进行皮肤移植.在不同的时间对C57BL/6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分析,并进行MLR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逆转实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体检查,探讨耐受形成的机制.结果:接受了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移植的C57BL/6小鼠,供体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70 d;在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IL-2逆转实验结果表明克隆不应答可能参与了移植耐受的形成.体内、体外过继转移实验均显示耐受C57BL/6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的活性.嵌合体检查结果表明在耐受C57BL/6小鼠的胸腺和脾中均形成了混合嵌合体,嵌合体水平随时间下降.结论: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可以在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相同的成年小鼠间成功诱导出皮肤移植物的长期耐受.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基因组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拷贝数分析
    黄晓洁, 陈苹, 曾嵘, 马康涛, 曾养志, 周春燕
    2006, (4):  370-374.       PMID: 16892140
    摘要 ( 1684 )   PDF (345KB) ( 12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检测分析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基因组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序列的拷贝数,从而为猪源移植物的异种移植筛选理想供者.方法:用PERV的pol,env各亚型基因及envA/C重组体的特异性引物,对4个近交系亚系共50头以及5头欧洲大白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实时定量/半定量PCR检测及普通PCR检测.结果:所有版纳猪基因组中可特异扩增出pol,envA,envB片段,其平均拷贝数分别为(24.2±9.4),(13.1±8.4)和(16.4±9.8)个,但近交系不同亚系之间各片段扩增产物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样品中无法扩增出envC片段以及envA/C重组体.结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基因组内,PERV的envA、envB和pol序列拷贝数在近交系不同亚系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存在envC和envA/C重组体序列.
    胰升糖素样多肽-1对OLETF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
    王昱, 郭晓蕙
    2006, (4):  375-380.       PMID: 16892141
    摘要 ( 1678 )   PDF (486KB) ( 10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多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 GLP-1)对OLETF(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大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及其对胰腺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周雄性OLETF大鼠分为GLP-1治疗和未治疗组,并以同种系非糖尿病LETO(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大鼠为正常对照.于12,14及20周时,对所有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饲养至20周时处死.对胰腺病理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胰岛素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及凋亡细胞染色,测量胰岛B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用电镜观察胰岛内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14及20周OLETF大鼠GLP-1治疗组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OLETF未治疗组,分别为(29.93±3.15 vs. 34.99±4.30, P<0.01)和(38.37±3.18 vs. 42.38±2.37,P<0.01).(2)14及20周OLETF大鼠 GLP-1治疗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于OLETF未治疗组,分别为(10.86±1.56 vs. 9.07±1.28,P<0.01)和(13.00±1.50 vs. 10.35±0.86,P<0.01).(3)20周龄GLP-1治疗组OLETF大鼠胰岛内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中B细胞数量增加,B细胞超微结构改善.胰岛B细胞的增殖率增加(48.9±39.6 vs. 39.6±9.3,P<0.05),凋亡率下降(24.8±4.2 vs. 30.8±5.8,P<0.01).结论:GLP-1能够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胰岛B细胞数目,改善B细胞内分泌颗粒的形态,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
    黄芪当归合剂抑制马兜铃酸Ⅰ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李彪, 唐嘉薇, 蔡少青, 李晓玫
    2006, (4):  381-384.       PMID: 16892142
    摘要 ( 2919 )   PDF (113KB) ( 9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astragalus and angelica mixture, A&A)对外源性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Ⅰ, AA-Ⅰ)所造成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在AA-I(2.5 mg/L)刺激细胞4 h后,给予A&A药物血清并使细胞继续生长至48 h,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了解细胞凋亡情况;采用 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TGF-β1)分泌水平;比较A&A 干预前后AA-I诱导的细胞凋亡、TGF-β1及FN分泌的改变. 结果:正常HK-2细胞能够分泌少量TGF-β1(7.05±1.98 μg/L),正常血清与A&A 均不能够诱导TGF-β1的明显分泌(6.35±1.99 μg/L and 6.57±2.19 μg/L, vs. 对照组, P>0.05),AA-Ⅰ能够诱导细胞分泌TGF-β1(18.26±5.98 μg/L, vs. 对照组, P<0.05),与AA-I作用组相比,A&A能够抑制TGF-β1分泌(6.66±0.70 μg/L, vs. AA-I, P<0.05),抑制率达63.5%;A&A还能够阻断细胞凋亡,阻断率达93.7%(3.32%±0.41% vs. 19.19±6.32%,A&A+AA-I vs. AA-I, P<0.001),并能抑制AA-I诱导HK-2细胞分泌(1.64±1.11倍vs. 2.93±0.87倍, P<0.05),抑制率达44%.结论:A&A能够减轻AA-Ⅰ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作用有关.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曲格列酮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卡马尔, 万远廉, 刘玉村, 汪欣, 崔巍, 王春雷, 陈焕年, 王会元, 朱静
    2006, (4):  385-388.       PMID: 16892143
    摘要 ( 1753 )   PDF (334KB) ( 9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大肠癌细胞SW-480中的表达及PPARγ被其配体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活化后对SW-480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GZ不同浓度(5,10,20,25 μmol/L)处理组.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W-480细胞中PPARγ蛋白质的表达,利用细胞计数法和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T)检测TGZ和PPARγ选择性阻断剂T0070907对SW-480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大肠癌细胞系Lovo和HT-29中均有PPARγ高表达,SW-480细胞有相对低表达.细胞计数法和MTT 法显示随着TGZ浓度的增加, TGZ对大肠癌细胞SW-480生长抑制作用也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TGZ的不同浓度 (5, 10, 20, 25 μmol/L)刺激SW-480后第48小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3%, 8.3%, 25%, 29%.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GZ对SW-480细胞诱导凋亡, 而且有剂量依赖关系.用TGZ刺激SW-480细胞后48 h测细胞凋亡时发现, TGZ浓度低于15 μmol/L时, TGZ对SW-480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弱. TGZ浓度≥20 μmol/L时, 诱导凋亡作用明显,与未加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GZ浓度达25 μmol/L时诱导凋亡更明显.细胞计数法显示随着PPARγ选择性阻断剂T0070907浓度的增加, 对大肠癌细胞SW-480生长诱导作用也增加.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ARγ在大肠癌细胞Lovo,HT-29, SW-480中均有表达,PPARγ被其配体活化后可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诱导凋亡.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常春, 姚婉贞, 陈亚红, 刘振英, 张晓伟
    2006, (4):  389-392.       PMID: 16892144
    摘要 ( 1882 )   PDF (133KB) ( 1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这一反映细菌感染的特异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n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45例COPD加重期患者(A组)和25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的血清PCT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浓度≥107cfu/mL作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将 A组患者分为有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组(A1组)和无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组(A2组).结果:A 组患者中,有21例(46.7%,21/45)痰培养出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细菌载量为3.8×107(四分位数间距:4.15×106,6.4×107)cfu/mL.B组患者中,有5例(20%,5/25)痰培养出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细菌载量为3.5×106(四分位数间距:2.4×106,7×106)cfu/mL.稳定期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加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27),细菌载量亦低于加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4).A1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2组[0.24(四分位数间距:0.17,0.28)μg/L 比0.125(四分位数间距:0.10,0.18) μg/L, Z=-3.531,P=0.000]和B组[0.24(四分位数间距:0.17,0.28) μg/L 比0.12 (四分位数间距:0.10,0.145) μg/L,Z=-4.452,P=0.000].A2组和B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193).血清PCT预测 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ROC 曲线下面积0.822(95% CI 0.690~0.954,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点为0.155 μg/L, 预测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灵敏度是93.3%,特异度是60.0%,阳性预测值是53.8%,阴性预测值是94.7%.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判断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辅助检查指标.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
    林琴, 王广发, 汤秀英, 邹水兰
    2006, (4):  393-396.       PMID: 16892145
    摘要 ( 2121 )   PDF (282KB) ( 12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病程不同阶段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对ALI是否具有保护性差异.方法:根据腹腔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haride,LPS)后不同时间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的不同将实验动物分为LPS组、LPS后1 h地塞米松干预组、LPS后3 h地塞米松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各组间组织病理学改变、动脉血气、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IL-8含量及肺内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差异.结果:LPS组、LPS后1 h组、LPS后3 h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肺湿/干重比例分别为(4.92±0.23),(4.89±0.21),(4.57±0.14)和(4.48±0.23),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分别为(291.60±58.58) g/L,(140.36±32.45)g/L,(121.80±40.68)g/L和(194.6±60.36)g/L,肺通透指数分别为(5.73±1.37),(2.40±0.51),(2.15±0.63)和(3.94±1.28),肺内AQP1表达水平分别为(19.92±6.47),(33.47±9.41),(40.70±9.18)和(47.16±10.88).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地塞米松干预组与内毒素组相比均可显著改善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及肺内AQP1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LPS后3 h地塞米松干预组上述指标改善趋势更明显,但与LPS后1 h地塞米松干预组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4组的病理评分分别为(12.00±2.22)分,(6.75±2.28)分,(8.00±2.66)分和(2.75±0.79)分,两组地塞米松干预组与LPS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I典型病理改变出现后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改善肺通透性和减轻肺水肿.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非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变化
    赵东, 王天龙, 潘芳, 赵磊, 张联峰, 杨拔贤
    2006, (4):  397-401.       PMID: 16892146
    摘要 ( 2021 )   PDF (128KB) ( 9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40例肝病患者全麻下行OLT,常规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于诱导后30 min(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阻断30 min(T3)、开放10 min和60 min(T4、T5)及术毕(T6)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外周(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PVRI);同时在以上各时点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oxygen delivery,DO2)和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结果:Child C级患者各时点mPAP及T1和T2时的CVP均高于Child A级和B级患者.所有患者门静脉开放后的PCWP均显著高于开放前,其中Child C级PCWP在T1,T2和术毕较Child A级和B级患者高.Child C级患者T1时SVRI和T3时PVRI显著低于Child A级患者.患者术中DO2均超过1 000 mL/min,VO2均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结论:不同Child分级肝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呈高排低阻型,术中过高的PCWP和CVP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术中VO2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正常.
    吸入异氟烷对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
    李志红, 杨拔贤, 安海燕
    2006, (4):  402-406.       PMID: 16892147
    摘要 ( 1600 )   PDF (185KB) ( 10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大鼠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烷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0.7%(体积分数)异氟烷组,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吸入40%(体积分数)O2和设定浓度的异氟烷8 h,对照组只吸入40%O2 8 h,然后迅速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和Ⅱ型上皮细胞中SP-A的含量以及肺组织中SP-AmRNA的表达.结果:吸入异氟烷后,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可见明显形态学改变.各吸入异氟烷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A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Control组,437 112±25 654;0.7%异氟烷组,355 789±28 116;1.5%异氟烷组,238 554±31 531;2.0%异氟烷组,223 632±25 710;P<0.01);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较0.7%异氟烷组下降更明显(P<0.01).免疫组化显示:1.5%异氟烷组与2.0%异氟烷组与对照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SP-A的含量明显下降,而0.7%异氟烷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吸入异氟烷的各组SP-A mRNA的表达均有降低趋势,1.5%异氟烷与2.0%异氟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trol组,1.47±0.18;1.5%异氟烷组,1.19±0.13;2.0%异氟烷组,1.13±0.12;P<0.01).结论:吸入1.5%或更高浓度的异氟烷8 h,可降低大鼠肺组织SP-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并可能影响其分泌和再摄取.
    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及临床、病理特点
    杨雪松, 张蕾, 石雪迎, 张云莉, 吕愈敏
    2006, (4):  407-410.       PMID: 16892148
    摘要 ( 2836 )   PDF (91KB) ( 16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中48例克罗恩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1987年至1995年共诊断克罗恩病4例,1995年后诊断44例.克罗恩病高峰发病年龄为17~40岁,占75.0%(36/48);30岁以下发病者占43.8%(21/48).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伴肠道外表现16例(33.3%),伴有肛周疾病3例(6.3%),肠瘘2例(4.2%).内镜诊断符合率85.7%(36/42),表现为节段性病变,溃疡形成、肠管狭窄和卵石征.X线诊断符合率为84.2%(32/38),主要表现为龛影、肠管狭窄及卵石征.病理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总检出率为43.2%(19/44).90%(27/30)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有13例行手术治疗.结论:近10年来克罗恩病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内镜+病理+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主要手段.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多次病理检查、随访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氯喹对放射抗拒MDA-MB231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
    蔡勇, ZHAO Helon, LEE Hoyun
    2006, (4):  411-414.       PMID: 16892149
    摘要 ( 1929 )   PDF (166KB) ( 11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用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和人类基因芯片研究氯喹(chloroquine,CQ)对辐射抗拒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辐射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克隆存活分析法建立MDA-MB231细胞在有或无CQ时照射对细胞存活曲线;用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检验与DNA修复有关的5种基因(MLH1,ERCC1,PARP,RAD51,XRCC4)蛋白表达与CQ增加辐射抗拒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关系;用人类基因芯片筛选与CQ增加辐射抗拒细胞辐射敏感性相关的基因.结果:加用CQ后在正常细胞、辐射敏感细胞、辐射抗拒细胞均较无CQ的对照细胞死亡增加,其辐射增强因子(radiation potentiation factor,RPF)为1.21~1.23.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发现无论有、无CQ ,ERCC1在照射后的表达均较未照射细胞明显增高;RAD51的表达在照射后增强,但在3 h后有逐渐减弱趋势;MLH1在照射后24 h的表达比其他时间的表达明显降低.ERCC1,MLH1和RAD51的表达在有或无CQ组均无差别,说明它们与CQ的辐射增敏作用无关.XRCC4,PARP的表达在照射前后无明显变化.人类基因芯片检测发现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3, TNP3)、二氨基乙酰转移酶(diamine acetyltransferase, ATDA)、铁蛋白H(ferritin H, FRIH)、胶原21[collagen alpha2(i), CA21]4个基因可能与CQ增加细胞辐射敏感性有关.结论:CQ增加MDA-MB231细胞的辐射敏感性;CQ不影响MLH1,ERCC1,PARP,RAD51,XRCC4基因在辐射抗拒MDA-MB231细胞的蛋白表达; TNP3可能在CQ使辐射抗拒MDA-MB231细胞辐射敏感性增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唐氏综合征下调表达基因片段的克隆、鉴定及细胞定位分析
    尚美, 郁卫东, 梁蓉, 杨丽君, 张峰, 郭静竹
    2006, (4):  415-419.       PMID: 16892150
    摘要 ( 1839 )   PDF (338KB) ( 8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克隆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相关新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表达谱和细胞定位分析,探索其在DS脑病变发生中可能参与的环节.方法:在分析前期基因芯片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正常和DS胎儿大脑皮层中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on sequence tags,EST) AI480014,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RACE)对其进行末端延伸;利用多组织Northern印迹技术分析其在组织中的表达谱和剪接体情况,用半定量RT-PCR进一步验证其组织表达谱的结果;通过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的混合胶质细胞表达定位分析;最后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在DS和正常胎儿脑皮层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将AI480014的3'端延伸232 bp,得到一个3'端完整、长682 bp的新基因片段(Genbank序列号DQ275636);Northern印迹表明分析其在心、肝、脾、肾、脑组织均有表达,且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脑组织中又以额叶、海马的表达量最高,各组织无可变剪接体的存在;在混合培养的胶质细胞中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DQ275636染色体定位为5q14.结论:得到一个新基因片段(DQ275636);其组织来源和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特性提示其可能参与DS脑病变发生的某个环节.
    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oll样受体2和4表达的影响
    谢志强, 刘玲玲, 扬高云, 朱学骏
    2006, (4):  420-423.       PMID: 16892151
    摘要 ( 1814 )   PDF (263KB) ( 1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TLR) 2和 TLR4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对TLR2和 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与正常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TLR2和 TLR4的表达, 以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单一疗法治疗AD 3周后TLR2和 TLR4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正常皮肤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胞膜散在表达TLR2和TLR4.TLR2和TLR4在AD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胞膜及胞浆过度表达,以细胞膜表达为主,主要定位于基底层至颗粒层;他克莫司治疗3周后改善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TLR2和TLR4表达,主要定位于基底或基底上层角质形成细胞膜.结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TLR2和TLR4是构成皮肤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D角质形成细胞诱导性过度表达TLR2和TLR4与AD皮肤天然免疫炎症反应有关,外用他克莫司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TLR2和TLR4诱导性表达,从而抑制与TLR-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调控途径有关的AD皮肤天然免疫炎症反应.
    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患者1 066例临床情况分析
    佟艳军, 王霄英, 李飞宇, 蒋学祥
    2006, (4):  424-427.       PMID: 16892152
    摘要 ( 1839 )   PDF (102KB) ( 9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2年来进行前列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检查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检查目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2年5月至2004年9月所有进行前列腺MR检查的1 066例(1 296人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每年行前列腺MR检查患者病例数,根据检查目的进行分组,并着重分析初次就诊组患者当时的年龄、临床症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超声或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有无结节等的变化趋势.结果:(1)近12年来,年均前列腺MR检查人数逐渐增加,并且是以定性诊断为目的患者增加为主.(2)以定性诊断为目的患者中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lasia,BPH)症状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因发现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结节及因出现前列腺癌转移症状就诊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因其他相关前列腺症状就诊患者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随着前列腺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R检查,对MR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抗白念珠菌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温度对其效价的影响
    范彬, 刘立国, 邓旭亮, 陆慧君, 胡晓阳, 王新知
    2006, (4):  428-431.       PMID: 16892153
    摘要 ( 2044 )   PDF (183KB) ( 1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制备抗白念珠菌鸡卵黄抗体(IgY)并检测其生物学性能.方法:白念珠菌标准菌株10231灭活后作为抗原免疫25周龄产蛋海蓝鸡,从水溶法提取鸡卵黄IgY抗体.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IgY抗体提取液的蛋白浓度.用Tris-tricine电泳测定提取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Western blot确定蛋白来源.以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抗白念珠菌IgY抗体与白念珠菌结合的特异性.ELISA测定抗白念珠菌IgY抗体的抗菌效价.结果:IgY抗体液中蛋白浓度为7.9 g/L,IgY抗体的纯度达到91.5%.提取的IgY抗体与鸡血清和正常鸡IgY抗体具有同源性.提取的IgY抗体可与白念珠菌发生特异性结合. ELISA测定抗白念珠菌IgY抗体的效价达到1:12 000.结论:研究得到的IgY,产量和纯度高,效价好,体温条件下48 h效价没有降低.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与白念珠菌结合.
    用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冯力民, 高婉丽, 杨保军, 王伟娟, 赵卫红, 魏丽惠
    2006, (4):  432-435.       PMID: 16892154
    摘要 ( 1719 )   PDF (105KB) ( 10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对182例应用ThermablateTMEASTM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uterine balloon therapy, UBT)或经宫颈内膜电切术的手术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对比研究.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被施行UBT的90例患者为UBT组;同期92 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 TCRE)患者为TCRE 组.平均年龄:UBT组49.4±9.4 (34~81)岁,TCRE组46.6 ±8.4 (35~74)组.平均随访时间:UBT组17.3±5.0 (6~27) 个月,TCRE组17.5 ±4.1 (6~27)个月.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及每半年门诊随访,2005年12月专人电话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疼痛χ2= 12.74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T组疼痛重于TCRE组;比较两组术后血净天数,χ2=24.347,P=0.000,有统计学意义,UBT组血净天数少于TCRE组;两组分泌物持续天数比较χ2=99.486,P=0.000,有统计学意义,UBT组分泌物持续天数少于TCRE组;两组术后两年月经血量比较,χ2=4.708,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T组的改善优于TCRE组;两组术后痛经改善程度比较,χ2=9.97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T组的改善优于TCRE组;两组手术满意度比较,χ2=4.719,P=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UBT组宫腔形态"正常化",而TCRE组宫腔呈典型的"筒状",双侧输卵管开口不显露.结论:UBT是新一代的子宫内膜剥除术,其围术期疼痛重于TCRE,但可口服止痛药缓解;UBT组血净天数、分泌物持续天数短于TCRE组,术后两年月经血量和痛经改善优于TCRE组,但其更长期的有效性有待临床证实.
    技术方法
    5-甲酰四氢叶酸钙的合成和纯化
    王彪, 张志丽, 郭莹, 吴晓华, 刘俊义
    2006, (4):  436-437.       PMID: 16892155
    摘要 ( 1834 )   PDF (64KB) ( 15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了一个方便、适用的5-甲酰四氢叶酸钙的制备和纯化方法.方法: 以叶酸为起始物,经NaHSO3还原、甲酸乙酯N5- 甲酰化,NaOH水解与CaCl2在碱性下反应合成5-甲酰四氢叶酸钙. 结果:5-甲酰四氢叶酸钙总产率为54%~59%,比文献值提高了14%~17%.其结构经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结论:本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适合工业或大量制备5-甲酰四氢叶酸钙.
    以三维B样条曲线网格构建嵌体轴面
    刘明丽, 王勇, 吕培军
    2006, (4):  438-440.       PMID: 16892156
    摘要 ( 1686 )   PDF (204KB) ( 8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解决光顺品质与精度在曲面构建中相冲突的问题,实现在嵌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兼顾生理性外形、光顺品质及邻接区精度的三维轴面构建.方法: 以特定分布的三维B样条曲线网格定义嵌体轴面.提出以轴角区等特征区域牙合龈向的约束线为中间过程曲线,指引轴面生理性突度的构建,以邻接区相互垂直的两条构建线实现邻接区精确三维形态的构建.用较少的构建线来定义B样条曲面,以简化操作过程,并有利于曲面较高光顺品质的实现.结果:所设计的嵌体轴面表面光顺,外形突度与剩余牙体组织一致,邻接触区三维形态准确.结论:以特定分布的三维B样条曲线网格定义三维曲面,可以实现嵌体轴面良好的精度、光顺的品质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人睾丸中各级生精细胞的鉴定
    石敏, 李贤新, 宋博, 龙云, 桂耀庭, 蔡志明
    2006, (4):  441-443.       PMID: 16892157
    摘要 ( 1709 )   PDF (207KB) ( 14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人睾丸生精细胞鉴定方法.方法:用机械法离散人睾丸细胞,涂片,用Diff-Quik法染色显示细胞形态.在Hoffman光学镜头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活细胞分类,选取各类细胞分别涂片,行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化学显色原位杂交和c-kit抗原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配置Hoffman镜头的倒置显微镜下人睾丸圆形细胞主要可分为4群: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原位杂交结果为: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均显示2个着丝粒信号,圆形精子细胞及精子显示单个着丝粒信号.抗c-kit抗体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反应呈阳性,Sertoli细胞、圆形精子细胞、精子反应呈阴性.结论:人睾丸各类细胞在活体形态、染色形态、染色体倍性、抗原表达上均有各自显著的特征,其中据Hoffman成像形态区分各级生精细胞是在活体状态下一种简便有效的鉴别人生精细胞的方法.
    综述
    非编码RNA——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热点
    杨琳, 柯杨
    2006, (4):  444-446.       PMID: 16892158
    摘要 ( 1832 )   PDF (93KB) ( 18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讲座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材料的准备(一)
    陈绍鹏, 李本富
    2006, (4):  447-封3.      
    摘要 ( 1474 )   PDF (47KB) ( 15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