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5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10-18
上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述评
    新形势下中国全球卫生学科发展的再思考与建议
    任明辉, 王敏敏
    2024, (5):  751-75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2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卵清蛋白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25的作用及其调控意义
    金江, 陈雪, 赵琰, 贾军, 张建中
    2024, (5):  756-76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2    
    摘要 ( )   HTML ( )   PDF (439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以及调控IL-25的意义。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 ①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组(正常对照组); ②皮下注射小鼠IL-25组(IL-25组); ③皮下注射抗小鼠IL-25单克隆抗体组(anti-IL-25组),每日皮下注射1次×1周,间隔2周,重复每日皮下注射1次×1周,间隔2周,再重复每日皮下注射1次×1周,总共7周; ④ OVA致敏组(模型组); ⑤ OVA致敏及IL-25皮下注射组(IL-25干预致敏组); ⑥ OVA致敏及anti-IL-25注射组(anti-IL-25干预致敏组)。⑤⑥组在致敏过程中给予IL-25或anti-IL-25的方式同②③组。致敏期间观察比较小鼠的搔抓行为和皮肤表现,致敏结束24 h后由小鼠心脏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总IgE、IL-4、IL-5、IL-13等。取致敏部位的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实时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小鼠末次处理24 h后,IL-25干预致敏组的搔抓次数高于模型组,anti-IL-25干预致敏组的搔抓行为显著低于模型组; IL-25干预致敏组特应性皮炎表现、表皮增厚及真皮炎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重于模型组及anti-IL-25干预致敏组; IL-25干预致敏组血清IgE、IL-4、IL-5、IL-13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及anti-IL-25干预致敏组; IL-25干预致敏组CD4+ T细胞在真皮层较anti-IL-25干预致敏组显著增多; IL-25干预致敏组的丝聚蛋白(filaggrin)及防御素β2(defensin β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或anti-IL-25干预致敏组。结论: 在OVA诱导的皮炎模型中,IL-25能够明显促进小鼠表皮屏障功能损害,加重OVA诱导的皮炎损害,拮抗IL-25可一定程度上缓解OVA诱导的皮炎损害。

    13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汤莹, 张湧波, 吴丹红, 林炎鸿, 兰风华
    2024, (5):  763-77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3    
    摘要 ( )   HTML ( )   PDF (645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A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对13例诊断为孤立发生的CBAVD患者的致病基因CFTR及易感基因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2, ADGRG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β亚单位(sodium channel epithelial 1 subunit beta, SCNN1B)和碳酸酐酶12(carbonic anhydrase, CA12)和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olute carrier family 9 member A3, SLC9A3)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针对CFTR基因多态性位点、内含子及侧翼序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后用Sanger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BAVD易感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有害性预测。对13例CBAVD患者中1例患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评估子代遗传风险。结果: 外显子测序发现13例CBAVD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检测到CFTR基因外显子突变,有6种错义突变: c.2684G>A(p.Ser895Asn)、c.4056G>C(p.Gln1352His)、c.2812G>T(p.Val938Leu)、c.3068T>G(p.Ile1023Arg)、c.374T>C(p.Ile125Thr)、c.1666A>G(p.Ile556Val), 1种无义突变: c.1657C>T(p.Arg553Ter), 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同时还存在CFTR的纯合p.V470位点,另外7例患者未检测出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13例CBAVD患者中,3例患者携带纯合p.V470的多态性位点,4例患者携带5T等位基因,2例患者携带TG13等位基因,10例患者携带c.-966T>G位点。4例CBAVD患者同时携带以上CFTR基因突变位点中的2~3个位点。13例患者中CBAVD易感基因突变情况: 1种ADGRG2错义突变c.2312A>G(p.Asn771Ser),2种SLC9A3错义突变c.2395T>C(p.Cys799Arg)、c.493G>A(p.Val165Ile), 1种SCNN1B错义突变c.1514G>A(p.Arg505His)和1种CA12错义突变c.1061C>T(p.Ala354Val), 其中,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突变位点是首次在CBAVD患者中被发现,以上5种突变位点在gnomAD数据库中的人群变异频率极低,属于罕见突变,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显示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位点和SCNN1B基因的c.1514G>A(p.Arg505His)位点的有害性等级为致病突变。1例家系遗传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1657C>T(p.Arg553Ter)突变为新生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及其配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1女婴,该女婴遗传了先证者的致病性突变c.1657C>T(p.Arg553Ter)。结论: CFTR基因突变仍然是中国CBAVD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但突变的分布与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充中国CBAVD患者的CFTR突变谱; ADGRG2SLC9A3SCNN1BCA12易感基因可能解释部分无CFTR突变的CBAVD病例; CBAV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确诊前对患者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其阴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 建议将CFT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辅助生殖前的遗传学筛查,降低子代罹患CBAVD及囊性纤维化的风险。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度
    薛恩慈, 陈曦, 王雪珩, 王斯悦, 王梦莹, 李劲, 秦雪英, 武轶群, 李楠, 李静, 周治波, 朱洪平, 吴涛, 陈大方, 胡永华
    2024, (5):  775-78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4    
    摘要 ( )   HTML ( )   PDF (93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遗传度和基因组不同分区SNP遗传度评估基因组上常见变异的效应。对GWAS汇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数据中无缺失值、弱势等位基因频率≥1%、P值在0~1、SNP正负链明确等。利用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NSCL/P的SNP遗传度,采用分层的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基因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增强子区和超级增强子区的分区SNP遗传度,并评估不同分区内的富集度,分析工具为LDSC (v1.0.1)软件。结果: 纳入中国人群806个NSCL/P核心家系(2 418人)的GWAS数据,490 593个SNP通过质量控制,被纳入到SNP遗传度的计算中。观测样本中NSCL/P的SNP遗传度为0.55(95%CI: 0.28~0.82), 由于观测样本患病率较高,按中国人群患病率转换为一般人群后SNP遗传度为0.37(95%CI: 0.19~0.55)。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15.70(P=0.04),在超级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3.18(P=0.03)。结论: 基因组常见变异有助于解释一部分中国人群NSCL/P目前未被解释的遗传度,同时中国人群NSCL/P的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分区和超级增强子分区中显著富集,提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遗传致病因素。

    以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为表型的吡哆醇依赖性癫痫
    焦莶如, 龚潘, 牛悦, 徐兆, 周宗朴, 杨志仙
    2024, (5):  781-78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5    
    摘要 ( )   HTML ( )   PDF (420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5例以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nfantile epileptic spasm syndrome,IESS)为表型的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PDE)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及预后。方法: 收集携带ALDH7A1基因变异PDE患儿共75例,筛选出以IESS为表型的PDE患儿共5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血生化指标、代谢筛查指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5例PDE中,女3例,男2例,末次随访年龄1岁3个月至11岁9个月,表型均符合IESS。5例均为足月产,2例出生时有缺氧窒息,3例出生时未见异常。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出生后24 h内至4个月。1例仅表现为癫痫性痉挛(epileptic spasms,ES); 3例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和ES; 1例以ES起病,后期出现多种发作类型,包括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且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而造成继发性脑损伤。发作间期EEG结果3例提示高度失律,1例提示广泛性及多灶性放电,1例提示多灶性放电。3例头颅MRI未见异常,2例病程中分别继发脑萎缩及脑积水。5例均携带ALDH7A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其中2例携带外显子缺失变异。5例患儿开始大剂量维生素B6维持治疗时间分别为起病后第2天、第4年、第3年、第4天及第2个月。至末次随访,4例发作控制且EEG恢复正常,1例脑萎缩者发作未控制且EEG仍异常。3例发育重度落后,2例轻度落后。结论: IESS可为PDE的少见表型,大剂量维生素B6可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延迟诊断及治疗、继发性脑损伤、基因型特别是缺失异常与不良预后相关。

    尿促黄体生成素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预测中的应用
    原晋芳, 王新利, 崔蕴璞, 王雪梅
    2024, (5):  788-79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21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乳房发育女童晨尿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以确定晨尿LH对于评价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因性早熟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门诊并住院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发试验的女童共108例,根据CPP诊断标准分为CPP组(n=45)和非CPP组(n=63),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激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尿LH的临床参考切割值。对尿LH水平与临床常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评估尿LH在CPP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晨尿LH水平对CPP诊断有意义,切割值为0.69 IU/L时,其敏感度为85%,特异度56.9%,曲线下面积为0.804(P < 0.001)。对GnRH激发试验前的基本临床特征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晨尿LH水平、子宫体积、卵巢体积、T骨龄提前程度对于诊断女童CPP均有预测意义(OR值分别为2.125、1.961、1.564、2.672),建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P<0.001)。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晨尿LH水平与GnRH激发试验前血激素水平(LH、FSH、雌激素)、GnRH激发试验后血LH峰值、T骨龄、子宫体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2、0.373、0.242、0.360、0.373和0.263,P值分别为 < 0.001、 < 0.001、0.013、 < 0.001、 < 0.001和0.007。结论: 晨尿LH水平对CPP的诊断有较好的提示意义,同时结合T骨龄提前程度及盆腔超声测量可进一步提高其对女童CPP诊断的预测价值。

    中国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秦婧, 周玉博, 李宏田, 孟莹, 刘建蒙
    2024, (5):  794-80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7    
    摘要 ( )   HTML ( )   PDF (96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国威海、岳阳、包头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vitamin A, VitA)水平,评价乳母乳汁VitA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月至7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湖南省岳阳市和内蒙古包头市于产后(42±7) d募集乳母403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乳母和新生儿基本信息及乳母近1个月内鱼类摄入情况,采集乳母乳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汁视黄醇浓度,以此代表VitA水平。依据视黄醇浓度,将乳母乳汁VitA营养状况分为缺乏(< 1.05 μmol/L)和充足(≥1.05 μmol/L)。采用多因素分位数回归计算调整后的乳汁视黄醇浓度,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不同特征人群视黄醇浓度差异情况,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汁VitA缺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三地乳母乳汁视黄醇M(P25, P75)为1.15 (0.83, 1.49) μmol/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后的乳汁视黄醇浓度与乳母居住地区、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哺乳方式、鱼类摄入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关。乳母乳汁整体VitA缺乏率为41.9%,威海、岳阳和包头地区的缺乏率分别为34.8%、39.6%和51.5%。与威海地区乳母相比,包头地区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1.75 (95%CI: 1.05~2.92);与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乳母相比,初中及以下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2.16 (95%CI: 1.10~4.24);与鱼类摄入量少的乳母相比,鱼类摄入量多的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0.55 (95%CI: 0.36~0.84)。结论: 调查地区乳母乳汁整体VitA缺乏率为41.9%,提示乳汁VitA缺乏及婴儿VitA摄入不足情况较为普遍。包头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和鱼类摄入量少增加乳汁VitA缺乏发生风险,提示宜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乳母的乳汁营养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增加鱼类等含VitA的食物摄入。[关键词] 维生素A;乳母;乳汁

    1985——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
    李成跃, 王浩, 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2024, (5):  802-80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8    
    摘要 ( )   HTML ( )   PDF (9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5—2019年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985、2000、2010和2019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具有完整身高、体质量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数据的18 591例7~18岁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年龄组每相邻两调查年之间的增幅和每十年增速,对各形态指标平均值进行t检验分析年份间的差异。结果: 34年来,除17~18岁女生身高外,其余各年龄组维吾尔族男女生身高和体质量显著增长(P值均<0.01),男女生身高增长范围为2.06~9.89 cm和-0.03~6.86 cm; 体质量增长范围为2.39~10.2 kg和2.57~8.05 kg; 2000—2019年大部分年龄组BMI增加,男女生BMI增长范围分别为-0.94~0.86 kg/m2和0.08~1.34 kg/m2,男生形态指标增幅大于女生。前15年男生身高和男女生体质量增速最快,中间10年多数年龄组身高和少数年龄组体质量、BMI下降,后9年除男生体质量外总体均转为积极生长趋势,且女生身高增速达到各时期最高。女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maximum increase/growth age,MIA)提前较体质量和BMI的MIA提前的明显; 男生身高MIA无明显变化,但体质量和BMI的MIA提前明显。结论: 34年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存在性别差异,总体生长情况尚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初期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男女生的体质量状况,预防不正常营养状态的出现。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王敏, 李倩
    2024, (5):  809-81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57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旨在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方法: 本次调查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6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展开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2.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结果: (1)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CD-RISC总分及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 < 0.05);(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体质量、童年创伤体验、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婚姻状况、社会支持、抑郁程度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3)模型显示,体质量、童年创伤体验、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亦可通过抑郁程度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P < 0.05)。结论: 体质量、童年创伤体验、社会支持、抑郁程度等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有影响效应,建议学校管理者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和课程内容,做好心理援助,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中国某健康体检人群痔的流行病学特征
    郭呈华, 车晓玉, 林芝, 蔡珊, 刘国臻, 潘烺, 吕筠, 李立明, 满塞丽麦, 王波, 余灿清
    2024, (5):  815-81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0    
    摘要 ( )   HTML ( )   PDF (97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我国某健康体检人群中痔的分布特点,为痔的精准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在某全国连锁的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18岁以上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直肠检查结果,描述痔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作为标准人口,对年龄和地区进行直接标化,报告分为性别、年龄组的痔标化检出率。结果: 共纳入2 940 295名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41.7±14.0)岁,其中女性占52.6%。在全年龄组人群中,男、女性痔的标化检出率分别为17.7%和43.7%(P < 0. 001)。从年龄分布来看,女性痔标化检出率呈倒U型,30~39岁年龄组的痔标化检出率最高(63.5%);男性痔标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以50~59岁年龄组最高(17.2%),6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略有降低(趋势检验P < 0.001)。此外,男性痔标化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升高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 < 0.001),高血压人群痔标化检出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P < 0.001)。结论: 我国成人痔检出率与性别、年龄、肥胖及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基于体检人群开展,结论外推到一般人群时需慎重;识别出痔患病的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和早期筛查,可以减少痔的发生,提升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不同表观温度水平下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王裕新, 曹茹, 黄婧, Pitakchon Ponsawansong, Benjawan Tawatsupa, 潘小川, Tippawan Prapamontol, 李国星
    2024, (5):  820-8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1    
    摘要 ( )   HTML ( )   PDF (138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2.5)暴露在不同表观温度水平下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表观温度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研究,选取中国的天津和宁波两个城市、泰国的曼谷和清迈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地点,以表观温度作为温度的暴露指标,通过对阈值温度的定量估计,根据阈值温度对应的污染物水平进行分层,采用广义泊松(Poisson)相加模型来评估不同温度水平下PM2.5暴露与人群非意外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天津、宁波、曼谷和清迈4个亚洲城市在研究期间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3.6±35.6)、(48.0±32.1)、(33.5±28.4)和(32.6±28.6) μg/m3,日均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148、57、28和8人。广义泊松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天津市滞后0 d的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增加0.43%(95%CI:0.33%~0.54%);宁波市滞后2 d的PM2.5每升高10 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增加0.27%(95%CI:0.08%~0.46%)。天津市在高温水平下,空气污染的死亡影响更大,而宁波和曼谷在低温时PM2.5的死亡效应更明显。不同温度水平共污染物模型中,PM2.5的死亡效应相对稳健。结论: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有不利影响,应进一步注意控制空气污染,表观温度可能对PM2.5的死亡影响产生效应修饰作用,且在不同温度带的效应有所差异,应根据地区差异建立保护性政策,同时在探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方面应予更多关注。

    中文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简版(HeLD-14)在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赵双云, 邹思雨, 李雪莹, 沈丽娟, 周虹
    2024, (5):  828-83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2    
    摘要 ( )   HTML ( )   PDF (91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中文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简版(a short-form Health Literacy Dental scale,HeLD-14)在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2021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幼儿园通过电子问卷共调查1 47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家长的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素养相关内容。运用SPSS 21.0和Mplus 7.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ronbach’s α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 中文版HeLD-14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8,不同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78~0.96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HeLD-14量表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719~0.977(P < 0.001),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4,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x index,CFI)为0.992,Tucker-Lewis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为0.988,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中文版HeLD-14量表总分及关注、理解、支持、经济负担、就医、沟通、运用维度得分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9、0.406、0.370、0.344、0.346、0.367、0.373、0.390(P均 < 0.05)。HeLD-14量表得分排在前27%的高分组3~6岁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素养平均得分高于得分排在后27%的低分组(69.27±1.06 vs. 41.29±11.09,t=48.13,P < 0.01)。结论: 中文版HeLD-14量表在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的工具。

    北京市密云区4岁儿童患龋状况及其与龋活跃性检测的相关性
    陈心心, 唐哲, 乔艳春, 荣文笙
    2024, (5):  833-83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3    
    摘要 ( )   HTML ( )   PDF (92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用国际龋病检查和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ICDAS)标准调查北京市密云区部分4岁儿童患龋情况,检测Cariostat龋活跃性指数,并分析其与患龋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密云区7所幼儿园,对园内所有4岁儿童进行检查。由1名检查者采用ICDAS标准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1名医生取儿童牙面软垢和菌斑进行Cariostat龋活跃性指数检测,根据龋态值将儿童分为低(0~1.0)、中(1.5)、高(2.0~3.0)龋态值组。对ICDAS龋病检查结果进行性别间比较,同时比较不同龋态值组儿童成洞龋患龋率、成洞龋龋均/龋面均(d3-6ft/d3-6fs)、全部龋龋均/龋面均(d1-6ft/d1-6fs)。对仅有早期龋的儿童,分析其早期龋在不同龋态值分组间的分布情况。结果: 全部儿童都患有早期龋,78.3%的儿童患有ICDAS分级3级或以上的成洞龋,早期龋龋均(d1-2t)为9.76±3.65,成洞龋龋均(d3-6ft)为4.64±4.43,全部龋龋均(d1-6ft)为14.41±3.42。早期龋分布广泛,占全部龋齿的67.7%,患龋程度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高龋态值的人数构成比(43.6%)高于女童(33.0%),低龋态值的人数构成比(31.9%)低于女童(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龋态值的增加,儿童成洞龋患病率、成洞龋龋均/龋面均以及全部龋龋均/龋面均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患早期龋的儿童在不同龋态值组中早期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DAS标准能够检测出儿童乳牙早期釉质脱矿情况,本研究中4岁学龄前儿童成洞龋患龋水平较高,早期龋在儿童中分布广泛。Cariostat龋活跃性指数检测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儿童龋活跃性和成洞龋患病现状,而与儿童早期龋的分布无相关性。ICDAS标准与Cariostat龋活跃性指数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龋的发现以及龋病风险评估,对儿童龋病的综合管理和早期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健康成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及其亚群的正常值范围流式细胞学分析
    田佳宜, 郭一学, 张霞, 孙晓麟, 何菁
    2024, (5):  839-84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4    
    摘要 ( )   HTML ( )   PDF (354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作为临床检验的参考数值。方法: 选取200例健康成年人,年龄范围为18~87岁,所有受试者被分成6个年龄组:18~30、31~40、41~50、51~60、61~70、71~87岁,收集外周血,以CD16、CD56、CD3、CD19等作为表面标记,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及亚群的相对比例及绝对计数。采用SPSS 2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年龄组和性别组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例健康成人受试者CD3-CD56+NK细胞的范围为(13.14±7.56)×106/L,CD56dimCD16+NK细胞的范围为(5.23±3.12)×106/L,CD56brightNK细胞的范围为(85.61±7.40)×106/L,NK T细胞的范围为(4.16±3.34)×106/L,NK B细胞的范围为(0.46±0.24)×106/L。CD3-CD56+NK和NK T细胞在和年龄的相关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P=0.217);随着年龄的增长,NK B和CD56dimCD16+NK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下降趋势(r=0.234,P < 0.001;r=0.099,P < 0.001),尤其是在50岁以后更加明显;CD56brightNK则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r=0.143, P < 0.001)。结论: NK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为临床检测NK细胞亚群提供了初步的参考范围,但尚需扩大例数,进行多中心试验以进一步明确。

    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杨玉淑, 齐晅, 丁萌, 王炜, 郭惠芳, 高丽霞
    2024, (5):  845-85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5    
    摘要 ( )   HTML ( )   PDF (151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抗唾液腺蛋白1(salivary protein 1, SP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 PSP)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原发性SS(primary SS, pSS)患者60例, 其他自身免疫病伴有口干和(或)眼干症状的患者30例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清备用,同时记录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其它辅助检查。采用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作为pSS诊断金标准。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型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诊断pSS的准确性,并比较pSS组中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之间年龄(F=1.406,P=0.495)、性别(χ2=2.105,P=0.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SP1抗体(H=16.73, P < 0.001)和抗PSP抗体(H=26.09, P < 0.001)在3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发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pSS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pSS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抗S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33% vs. 40.00% vs.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抗PS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0% vs. 56.17% vs.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抗SP1抗体、抗PS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P < 0.001)、0.720 (P < 0.001),敏感性分别为58.33%(35/60)和75.00%(45/60),特异性分别为70.00%(42/60)和63.33%(38/6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04%(35/53)和67.16%(45/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55%(42/77)和71.70%(38/53)。13例pSS患者中抗干燥综合征A (Sjögren’s syndrome A, SSA, 包括SSA52和SSA60)抗体和抗干燥综合征B (Sjögren’s syndrome B, SSB) 抗体均阴性,其中11例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均阳性,1例抗SP1抗体单独阳性,1例抗PSP抗体单独阳性。在pSS患者中,分别对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阳性与阴性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抗SP1抗体阳性较阴性患者病程短(Z=-2.277,P=0.023);抗PSP抗体阳性较阴性患者比较:年龄相对较轻(t=2.598,P < 0.05),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阳性率较高(P=0.002),IgG水平相对较高(t=3.806,P=0.003);对pSS患者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01,P < 0.001)。结论: 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在SS诊断中价值均较高,其中抗SP1抗体有助于pSS的早期诊断;两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阴性pSS患者的早期诊断。

    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
    钟华, 李原, 徐丽玲, 白明欣, 苏茵
    2024, (5):  853-85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6    
    摘要 ( )   HTML ( )   PDF (243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分析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进行 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 18F-FDG PET/CT检查技术在风湿免疫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共486例风湿免疫科的住院患者行 18F-FDG PET/CT检查,占全院行PET/CT检查总例数的5.30%,其中女性304例(62.55%),男性182例(37.45%),男女比例为1 ∶1.67,平均年龄(53.21±18.81)岁,45~65岁年龄段患者的比例(227/486,46.71%)最高。风湿免疫科患者行PET/CT检查的主要目的依次为排除肿瘤(55.56%)、协助明确诊断(24.60%)及评估病情(19.84%)。74例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提示恶性肿瘤,327例患者提示风湿免疫病,其中292例对疾病的提示诊断具有参考作用,25例患者提示感染性疾病,6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无明确提示意义。有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在治疗后复查PET/CT进行了随访,缓解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18F-FDG代谢活性降低以及代谢增高病灶的范围缩小。结论: 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排除恶性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miR-125b-5p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调控机制
    武志慧, 胡明智, 赵巧英, 吕凤凤, 张晶莹, 张伟, 王永福, 孙晓林, 王慧
    2024, (5):  860-86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7    
    摘要 ( )   HTML ( )   PDF (420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miR-125b-5p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5p在UC-MSCs和SLE患者、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miR-125b-5p对UC-MSCs的凋亡影响;每周对MRL/lpr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UC-MSCs,5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MRL/lpr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17A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MRL/lpr小鼠肺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25b-5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 0.01);与UC-MSCs相比,miR-125b-5p转染UC-MSCs组miR-125b-5p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 0.01)。miR-125b-5p转染UC-MSCs 48 h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 < 0.01);与未处理的MRL/lpr小鼠组相比,miR-125b-5p修饰UC-MSCs对MRL/lpr小鼠脾脏Th17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 < 0.05),且在小鼠血清中IL-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IL-17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 < 0.05)。经miR-125b-5p修饰的UC-MSCs治疗后,MRL/lpr小鼠肺和肾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和微血栓减少。结论: miR-125b-5p修饰UC-MSCs对SLE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侧切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任爽, 时会娟, 梁子轩, 张思, 胡晓青, 黄红拾, 敖英芳
    2024, (5):  868-87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8    
    摘要 ( )   HTML ( )   PDF (237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后12个月左右的患者在侧切动作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确定主要的异常生物力学特征及其机制。方法: 对16例ACL重建术后12个月左右的患者同步采集侧切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膝关节的三维角度和三维力矩。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分析重建侧与未伤侧之间的生物力学特征差异。结果: 在侧切动作过程中,ACL重建侧的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峰值(ACL重建侧0.380±0.071,未伤侧0.427±0.069,P = 0.003)和垂直向上地面反作用力峰值(ACL重建侧1.996±0.202,未伤侧2.110±0.182,P = 0.001)均显著小于未伤侧。与未伤侧相比,重建侧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较小(ACL重建侧38.3°±7.4°,未伤侧42.8°±7.9°,P < 0.001),而外旋角度较大(ACL重建侧10.3°±2.4°,未伤侧7.7°±2.1°, P=0.008)。ACL重建侧的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ACL重建侧0.092±0.031,未伤侧0.133±0.024,P < 0.001)和外旋力矩峰值(ACL重建侧0.005±0.004,未伤侧0.008±0.004,P=0.015)均显著小于未伤侧。结论: 在侧切动作过程中,ACL重建患者膝关节运动主要在矢状面和水平面内呈现不对称特征,重建侧呈现较小的屈膝角度、膝关节伸展力矩和外旋力矩和较大的膝关节外旋角度。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刘园梅, 傅义程, 郝靖欣, 张福春, 刘慧琳
    2024, (5):  874-88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9    
    摘要 ( )   HTML ( )   PDF (421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postoperative heart failure, PH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岁)纳入研究,以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开发队列,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验证队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HF的预测因素,并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内外部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 开发队列共944例患者,其中54例(5.7%)住院期间发生PHF;验证队列共469例患者,其中18例(3.8%)住院期间发生PHF。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1, 95%CI: 1.019~1.127, P=0.008)、合并心脏病史(OR=5.360, 95%CI: 2.808~10.234, P < 0.001)、术前血红蛋白(OR=0.979, 95%CI: 0.960~0.999, P=0.041)、术前血肌酐(OR=1.007, 95%CI: 1.001~1.013, P=0.015)、髋关节置换术(OR=2.513, 95%CI: 1.259~5.019, P=0.009)和全身麻醉(OR=2.024, 95%CI: 1.053~3.890, P=0.034)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4个术前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外部验证的AUC值分别为0.818(95%CI: 0.768~0.868)、0.873(95%CI: 0.805~0.929),显示其预测效能良好。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内部验证χ2=9.958, P=0.354; 外部验证χ2=5.477, P=0.791)显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DCA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PHF高危患者,优化围手术期管理。

    改良股骨颈截骨术在伴严重屈曲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疗效
    汪琪伟, 包鹏宇, 洪士皓, 杨昕, 王宇, 曹永平
    2024, (5):  884-88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0    
    摘要 ( )   HTML ( )   PDF (263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改良股骨颈截骨术(modified femoral neck osteotomy, mFNO)在合并严重脊柱后凸和髋关节屈曲强直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5日期间进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手术治疗的合并脊柱后凸和髋关节屈曲强直的AS患者资料,总共61例患者,103髋。记录患者mFNO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前和术后下肢体干角(angle of the trunk and lower limb, ATL)度数、髋关节被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院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最终纳入病例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1.30±9.03)岁。10例患者总接受手术次数为52次,其中接受mFNO和THA各19髋,接受PSO 14次。9例双侧mFNO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3.11±34.81) min,失血量为(433.33±187.10) mL;1例单侧mFNO手术时间为60 min,出血量200 mL。19髋的mFNO术前ATL度数为40.37°±13.66°,术后ATL度数为88.47°±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FNO术前VAS评分为0,术后VAS评分为5.9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髋关节被动伸直ROM在mFNO术前为37.37°±18.13°,术后为-4.95°± 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髋关节被动屈曲ROM在mFNO术前为37.37°±18.13°,术后为50.79°±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院内并发症共有3次(3/52,5.67%),其中1次为PSO术后肺不张(1/52,1.92%),1次为THA术中发现大粗隆骨折(1/52,1.92%), 1次为THA术后早期脱位(1/52,1.92%)。结论: mFNO能够明显改善合并严重脊柱后凸和髋关节屈曲强直的AS患者的ATL角度,为PSO和THA提供可行性。

    单侧胸椎旁阻滞对实施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意识水平的影响
    王军, 姚兰, 张宁, 索利斌, 李红培, 魏越, 查鹏, 梁正, 刘鲲鹏
    2024, (5):  890-89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1    
    摘要 ( )   HTML ( )   PDF (101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单侧胸椎旁给予利多卡因椎旁阻滞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意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10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接受经口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胸外科患者共40例,患者年龄19~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Ⅰ~Ⅱ级,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入常规双腔气管插管组(C组,20例)和胸椎旁阻滞给予利多卡因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组(P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以及气管插管后第1、2、3、4、5分共8个时点的血压(blood pressure, BP)、心率(heart rate, HR)、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的变化,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BP和RPP均较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明显降低。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较,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BP、HR和RPP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气管插管后C组患者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约1 min,P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无明显增加,DBP在插管后即刻明显增加。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均明显升高,C组患者HR增快持续约4 min, P组患者HR在插管后即刻明显增加。与C组相比较,观察期内P组气管插管后SBP、DBP、MAP、HR和RPP均明显降低。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观察期间的BIS值均明显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观察期P组SBP大于基础值30%和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且P组患者中无RPP大于22 000者。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SBP小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HR小于基础值30%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结论: 单侧胸椎旁阻滞在双腔气管插管期间能有效减轻由插管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对意识水平无明显影响。

    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李志存, 吴天俣, 梁磊, 范宇, 孟一森, 张骞
    2024, (5):  896-90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2    
    摘要 ( )   HTML ( )   PDF (135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预测穿刺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数学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且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1 349例,选取其中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组及未升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临床分期、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报告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穿刺前及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 < 0.1的术前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共有71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术后病理升级组34例,未升级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P=0.585)、体重指数(P=0.165)、手术方式(P=0.08)、MRI前列腺体积(P=0.067)、临床分期(P=0.678)、PI-RADS评分(P=0.203)、穿刺前PSA(P=0.359)、术前PSA(P=0.739)、PSA密度差(P=0.063)、穿刺Gleason评分(P=0.0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P=0.007)、术后病理分期(P < 0.001)及术后Gleason评分(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P < 0.1的术前变量,即MRI前列腺体积、PSA密度差、穿刺阳性针中的肿瘤组织占比、穿刺Gleason评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MRI前列腺体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绘制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结论: 对于穿刺病理单针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若前列腺体积较小或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较少,需警惕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的可能;对于可能出现病理升级的患者,需谨慎考虑术前的危险分层。本模型可初步用于预测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可能性。

    肾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丁汉东, 王琴, 廖贵益, 郝宗耀
    2024, (5):  902-90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3    
    摘要 ( )   HTML ( )   PDF (393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肾终末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经过肾移植治疗术后并发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诱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的认识,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术后患者在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回顾性研究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前期临床表现、异常化验及检查、处理流程、后期防治措施及转归,并总结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共计17例患者中9例为慢性小量出血,血红蛋白逐渐降低,早期以黑便、粪便潜血阳性为表现,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通过药物治疗治愈;2例胃镜示小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灶,通过钛夹夹闭止住血,预后良好;1例胃镜示胃窦体交界处前壁纵行溃疡钛夹夹闭效果不佳,行胃网膜右动脉细小分支动脉栓塞术,2周后康复出院;1例胃镜示胃窦处小弯侧深凹溃疡,行胃十二指肠远端分支动脉栓塞术,患者预后良好;2例胃镜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巨大多发溃疡灶,行胃大部及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残端旷置+残胃空肠吻合术,其中1例痊愈出院,另1例术后第12天再次出血最终死亡;2例憩室,均行手术切除憩室,预后良好。结论: 肾移植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起病多隐匿,病情有急有缓,对患者及移植肾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果断内镜下钛夹止血、经血管介入栓塞、甚至手术治疗,可使消化道出血的危害降到最低。

    优化环磷酰胺剂量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啮齿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柯涵炜, 王起, 许克新
    2024, (5):  908-9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4    
    摘要 ( )   HTML ( )   PDF (292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P)诱导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 IC/BPS)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症状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以期为IC/BP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和治疗策略评估提供实验模型依据。方法: 选用7周龄的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28只分为a组(25 mg/kg CYP)、b组(75 mg/kg CYP)、c组(125 mg/kg CYP)和d组(对照组)4组,每组7只,通过腹腔注射CYP或生理盐水建立动物模型,评估指标包括尿斑实验、von Frey纤维触痛实验、尿动力学检查,以及组织学分析。结果: 25 mg/kg CYP剂量的大鼠在模拟IC/BPS膀胱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方面显著优于其他CYP剂量组,且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所有剂量CYP处理的大鼠都表现出膀胱炎症,但25 mg/kg剂量的症状与IC/BPS临床特征更为一致。此外,25 mg/kg CYP剂量组大鼠膀胱顺应性降低,内脏疼痛增加,但未显著增加排尿频率,与IC/BPS患者表现相似。结论: 25 mg/kg的CYP剂量在模拟非溃疡性IC/BPS的关键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未来IC/BPS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尽管如此,由于IC/BPS的多因素性质,未来研究需要探索更多诱导手段,以复现疾病的复杂病理过程。

    成人肾积水病因分析: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陈思鹭, 王海菊, 吴宇财, 李志华, 黄燕波, 何宇辉, 许洋洋, 李学松, 贯华
    2024, (5):  913-91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5    
    摘要 ( )   HTML ( )   PDF (93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成人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病因分布,以提高其病因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尿路修复专业门诊新诊治的767例成人肾积水患者的临床信息,排除输尿管结石、上尿路肿瘤患者,分析成人肾积水病因。患者的肾积水病因根据其症状、病史、体格检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逆行肾盂造影、顺行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输尿管镜检查等综合判断。结果: 767例成人肾积水患者中男性359例(46.8%)、女性408例(53.2%),中位年龄37岁(范围14~84岁),左侧肾积水357例(46.6%)、右侧肾积水251例(32.7%)、双侧肾积水159例(20.7%)。病因分布如下:(1) 非医源性因素464例(60.5%),包括泌尿系统畸形355例(76.5%)、感染29例(6.3%)、盆腔脂肪增多症和(或)腺性膀胱炎23例(5.0%)、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3.9%)、腹膜后纤维化15例(3.2%)、肾盂旁囊肿8例(1.7%)、外伤7例(1.5%),其他非医源性因素12例(2.6%),部分患者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非医源性病因。355例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52例(71.0%)。(2)医源性输尿管损伤210例(27.4%),其中泌尿外科操作损伤112例(53.3%),恶性肿瘤放疗损伤51例(24.3%),妇产科手术损伤34例(16.2%),普外科手术损伤13例(6.2%)。(3)原因不明的肾积水93例(12.1%)。结论: 成人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病因复杂多样,泌尿系统畸形和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是导致成人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从事上尿路修复工作的泌尿外科医生应熟悉每一种病因,以便明确诊断并选择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疑难/罕见病例分析
    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所致肾积水的疗效
    王明瑞, 王起, 胡浩, 赖金惠, 唐鑫伟, 万春艳, 许克新, 徐涛
    2024, (5):  919-92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6    
    摘要 ( )   HTML ( )   PDF (13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留置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coated metal ureteral stent, CMUS)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所致肾积水(pelvic lipomatosis induced hydronephrosis,PLH)的初步经验。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CMUS治疗PLH的8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入组标准: 影像学证实盆腔内膀胱周围过多的脂肪组织,膀胱抬高呈“倒梨形”,膀胱壁增厚; 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黏膜滤泡样增生,活检病理提示腺性膀胱炎; 单侧或双侧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排除标准: 输尿管闭锁; 反复加重的膀胱出口梗阻。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术前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肾盂宽度和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ureteric st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USSQ)评分,术中资料包括逆行尿路造影下观察的输尿管狭窄部位和长度,术后随访资料包括血肌酐、肾盂宽度和USSQ评分。本组8例(11侧)PLH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8.7±8.6)岁,单侧肾积水5例和双侧肾积水3例。术前平均血肌酐为(90.0±10.3) μmol/L,平均肾盂宽度为(3.0±1.5) cm,术中发现全部为输尿管下段狭窄,平均狭窄长度为(1.9±0.9) cm。术前有3例患者留置输尿管双猪尾管,USSQ评分分别为97.0、68.0和100.0分。5例患者逆行置入CMUS支架,3例采用顺逆行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平均血肌酐为(82.0±11.1) μmol/L,较术前显著降低(t=3.23,P=0.02);平均肾盂宽度为(1.9±0.5) cm,较术前显著降低(t=3.12,P=0.02);在术前留置双猪尾管的3例患者中,更换为CMUS后末次随访时USSQ评分分别为87.0、62.0和89.0分,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改善。平均随访时间为(10.0±6.3)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CMUS相关症状,未发现支架相关感染、支架结壳等并发症; 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支架移位至膀胱,经尿道取出支架后随访3个月,肾积水基本消失。CMUS支架治疗PLH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作为PLH长期维持性治疗的新方法。

    病例报告
    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及文献回顾
    张培恒, 高莹, 吴红花, 张健, 张俊清
    2024, (5):  923-9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7    
    摘要 ( )   HTML ( )   PDF (116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淋巴结Castleman样病理改变1例
    刘东武, 陈杰, 高明利, 于静
    2024, (5):  928-93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8    
    摘要 ( )   HTML ( )   PDF (129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免疫相关性重症肺炎1例
    刘家骏, 刘国康, 朱玉虎
    2024, (5):  932-93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29    
    摘要 ( )   HTML ( )   PDF (289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静脉空气栓塞1例
    万利, 张周沧, 丁嘉祥, 王梅
    2024, (5):  938-94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30    
    摘要 ( )   HTML ( )   PDF (132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短篇论著
    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4 261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管仁珍, 丁士刚, 石岩岩, 薛艳
    2024, (5):  942-94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31    
    摘要 ( )   HTML ( )   PDF (109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