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3, Vol. 45 ›› Issue (6): 989-992.
原福松1,孙玉春1,谢晓燕2,王勇1,吕培军1△
YUAN Fu-song1, SUN Yu-chun1, XIE Xiao-yan2, WANG Yong1, LV Pei-jun1△
摘要: 目的:定量评价氧化锆等8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产生伪影的程度。方法: 针对下颌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分别制作氧化锆、玻璃陶瓷、聚合瓷、金铂合金、纯钛、金钯合金、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共8种全冠,用离体牙作对照,固定在光固化树脂固定板上。用锥形束CT扫描全冠及离体牙,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定量评价全冠周围伪影的条纹数量和最大径。结果: 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天然牙、玻璃陶瓷和聚合瓷无伪影,氧化锆和金属均产生条状伪影,条数为5~9条/全冠,左右和上下最大径分别为2.4~2.6 cm和2.2~2.7 cm。结论: 在锥形束CT二维断层图像中,氧化锆和金属全冠周围均会产生伪影,玻璃陶瓷、聚合瓷全冠和天然牙齿不产生伪影。
[1] | 凌晓彤,屈留洋,郑丹妮,杨静,闫雪冰,柳登高,高岩. 牙源性钙化囊肿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三维影像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131-137. |
[2] | 李穗,马雯洁,王时敏,丁茜,孙瑶,张磊. 上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的数字化设计正确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81-87. |
[3] | 段登辉,WANGHom-Lay,王恩博. 可吸收胶原膜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的作用: 一项回顾性影像学队列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97-1104. |
[4] | 欧蒙恩,丁云,唐卫峰,周永胜. 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流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548-552. |
[5] | 王鹃,尉华杰,孙井德,邱立新. 预成刚性连接杆用于无牙颌种植即刻印模制取的应用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1): 187-192. |
[6] | 梁峰,吴敏节,邹立东. 后牙区单牙种植修复5年后的临床修复疗效观察[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70-976. |
[7] | 杨刚,胡文杰,曹洁,柳登高. 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的三维形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5): 990-994. |
[8] | 高璐,谷岩. 中国人群腭中缝形态特点分期与Demirjian牙龄的相关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1): 133-138. |
[9] | 李琳琳,赵一姣,陈虎,王勇,孙玉春. 转移牙合架固定法三维重建牙尖交错牙合的精度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138-143. |
[10] | 罗强,丁茜,张磊,谢秋菲. 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6): 1119-1123. |
[11] | 贾鹏程,杨刚,胡文杰,赵一姣,刘木清. 根尖片评估单根牙骨内牙根表面积的准确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91-97. |
[12] | 马静,江久汇. 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98-103. |
[13] | 徐筱,徐莉,江久汇,吴佳琪,李小彤,靖无迪. 锥形束CT评判安氏Ⅲ类错牙合上前牙骨开裂与骨开窗的准确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104-109. |
[14] | 曹婕1,孟焕新. 锥形束CT用于评估牙槽骨骨缺损的情况和骨再生区域骨密度的变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1): 110-116. |
[15] | 常大桐,周彦恒,刘伟涛.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对上气道影响的锥束CT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685-6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