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1, Vol. 43 ›› Issue (2): 168-172.
邓暄1,赵红珊2△,彭智3,邓唯唯3,李娜3,郭帅3,石太平3
摘要:
目的:克隆功能未知的人类新基因C17orf62的长编码序列(C17orf62-L),分析其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细胞内定位情况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利用GenBank中的数据,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人的cDNA文库中克隆C17orf62 编码187个氨基酸的长编码序列C17orf62-L,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特性。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分析C17orf62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17orf62-L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以及Western blot实验,分析C17orf62-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17orf62-L具有信号肽切割位点并包含跨膜结构域。RT-PCR证明C17orf62-L在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激光共聚焦实验证实,C17orf62-L广泛分布于胞质,并且与高尔基体部分共定位。功能分析发现,C17orf62-L可诱导细胞死亡,且可通过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切割发挥作用。结论:C17orf62是一个新的人类细胞死亡诱导基因。
[1] | 李东,邸吉廷,熊焰.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在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一致性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39-342. |
[2] | 熊焰,张波,聂立功,吴世凯,赵虎,李东,邸吉廷.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的病理诊断与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51-356. |
[3] | 顾阳春,刘颖,谢超,曹宝山.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出现垂体免疫不良反应3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2): 369-375. |
[4] | 周川, 马雪, 邢云昆, 李璐迪, 陈洁, 姚碧云, 傅娟玲, 赵鹏.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探索性筛选潜在泛癌生物标志物[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3): 602-607. |
[5] |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杨蕊,张蕾,于丽,张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早期胎盘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151-158. |
[6] | 张晓威,兰轲,杨文博,李清,赵永平,殷华奇,Kite Brandes,白文俊,徐涛. 跨膜蛋白CMTM2在人睾丸和精子中的表达及定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575-579. |
[7] | 郭倩,陈绪勇,苏茵. 白细胞介素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6): 1100-1104. |
[8] | 马靖, 裴晓磊, 张扬, 王应. 人PSMP重组蛋白在CHO细胞中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669-675. |
[9] | 李常虹, 孙琳, 张颖健, 赵金霞, 姚中强, 徐宁, 刘蕊, 刘湘源.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03): 452-457. |
[10] | 张驰.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对骨形成作用的分子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659-665. |
[11] | 崔素萍, 王花丽, 彭伟, 刘海静, 侯琳, 张波. 乳腺癌组织P16异常表达的相关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5): 755-759. |
[12] | 郭健, 聂海瑜, 王海芳, 贾光. 不同修饰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细胞毒性及内质网相关基因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3): 342-347. |
[13] | 王晓慧, 雷军强, 彭芝兰, 杨永秀. △Np6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304-306. |
[14] | 张育军, 何湘君, 刘玉京, 张旗. MicroRNAs在唐氏综合征模型小鼠海马中的异常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73-178. |
[15] | 何湘君, 张旗, 刘玉京, 潘秀英. 通过引物设计和提高退火温度提高实时定量PCR检测microRNA的特异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6): 691-6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