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9, Vol. 41 ›› Issue (3): 313-318.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Foxp3 siRNA特异性抑制肝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进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体外实验研究

张恒辉,费然,谢兴旺,王莉,罗昊,王雪艳,魏来,陈红松△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100044)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9-06-18 发布日期:2009-06-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9-06-18 Published:2009-06-18

摘要:

目的:设计、合成Foxp3 siRNA序列,并体外干扰肝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评价Foxp3 siRNA干扰后对Treg表型及抑制功能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上调肝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Foxp3 siRNA,将Foxp3 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式体外转染Treg。通过实时定量PCR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Foxp3 siRNA对Treg中Foxp3表达的抑制效能,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Foxp3 siRNA干扰后对Treg表面分子CD127、CTLA-4、GITR的表达以及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以及五聚体(pentamer)分析法评价Foxp3 siRNA干扰肝癌患者Treg后对经肿瘤特异性抗原NY-ESO-1b诱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通过Foxp3 siRNA的转染可实现对Treg Foxp3表达的部分沉默,并且上调Treg表面CD127分子的表达,下调CTLA-4和GITR的表达。肝癌患者Treg Foxp3表达的沉默可下调Foxp3+ Treg对CD4+CD25-T效应性细胞增殖抑制的能力。通过五聚体法及Elispot法检测发现,Foxp3 siRNA以及siRNA-control转染组NY-ESO-1157-165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 CTL)的数量分别为0.21%±0.17%和0.57%±0.39%(P<0.05),与siRNA-control进行干扰的肝癌患者组相比,Foxp3 siRNA干扰后的Treg与特异性CTL共培养后,肿瘤特异性CTL数量及分泌的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数量显著上调(132±55 vs 27±11,P<0.05)。结论:通过Foxp3 siRNA对于肝癌患者Treg中Foxp3表达的沉默,可在体外干扰肝癌患者Treg免疫抑制功能,继而增强肝癌患者经肿瘤抗原诱导的CTL抗肿瘤免疫应答。

关键词: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RNA, 小分子干扰

[1] 柴晓东,孙子文,李海爽,朱靓怡,刘小旦,刘延涛,裴斐,常青. 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型中CD8+T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512-518.
[2] 何丽杰,张春艳,王静. NEAT1、miR-27a-3p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2): 207-212.
[3] 李文根,古晓东,翁锐强,刘苏东,陈超. 血浆外泌体miR-34-5p和miR-142-3p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1022-1027.
[4] 李嘉辰,赖展鸿,邵苗,金月波,高小娟,张科,侯儆,张燕英,栗占国,李玉慧. 抗Jo-1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临床分层及疾病谱中的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958-965.
[5] 叶雨阳,岳林,邹晓英,王晓燕. 成牙本质方向分化牙髓干细胞外泌体形态及微小RNA表达谱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689-696.
[6] 史佳琪,马莺,张奕,陈章健,贾光.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392-399.
[7] 周桥. 肿瘤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和展望[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201-209.
[8] 许云屹,苏征征,郑林茂,张孟尼,谭珺娅,杨亚蓝,张梦鑫,徐苗,陈铌,陈雪芹,周桥. 转录通读环状RNA rt-circ-HS促进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和肾癌细胞增殖与侵袭[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217-227.
[9] 包文晗,唐雯. 初诊IgA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及其与疾病进展因素的相关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124-132.
[10] 张家赫,史佳琪,陈章健,贾光. 基于人消化道微生态体外模拟系统观察纳米二氧化钛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3): 468-476.
[11] 帅婷,刘娟,郭艳艳,金婵媛. 敲减长链非编码RNA MIR4697HG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2): 320-326.
[12] 娄雪,廖莉,李兴珺,王楠,刘爽,崔若玫,徐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WEA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6): 1020-1025.
[13] 田佳宜,张霞,程功,刘庆红,王世阳,何菁.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6): 1083-1087.
[14] 庞泳,张沙,杨华,周柔丽. LAPTM4B-35蛋白作为肝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物的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4): 710-715.
[15] 马向波,张学武,贾汝琳,高颖,刘洪江,刘玉芳,李英妮.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系统性硬化症治疗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4): 721-72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