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5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论著
    基因沉默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的表达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肺间质病变的影响
    赵凯,常志芳,王志华,庞春艳,王永福
    2021, (2):  235-23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1    
    摘要 ( )   HTML ( )   PDF (307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因沉默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 4 (peptidyl arginine deaminase 4,PAD4)的表达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肺间质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尾静脉注射PAD4-siRNA表达载体制备的病毒液,每周1次,共8次。处死小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肺中PAD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D4蛋白的表达;取脾组织进行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fh细胞和Tfr细胞比例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PAD4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D4-siRNA治疗后CIA小鼠肺组织中PAD4 mRNA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组小鼠肺组织红色荧光较少,而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的炎细胞浸润区和气管周围可见较多的红色荧光,PAD4-siRNA治疗后3组的红色荧光明显减少;(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细胞中Tfh细胞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4-siRNA治疗后CIA小鼠脾细胞中Tfh细胞比例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细胞中Tfr细胞比例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4-siRNA治疗后小鼠脾细胞中Tfr细胞比例升高,但只有PAD4-siRNA2组与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模型组脾细胞中Tfh/Tfr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AD4-siRNA治疗后3组Tfh/Tfr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的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增加,PAD4-siRNA治疗后CIA小鼠的肺组织破坏及炎性浸润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基因沉默PAD4的表达可以降低Tfh细胞的比例,升高Tfr细胞的比例,逆转Tfh/Tfr值,减轻肺组织的间质病变程度和炎症浸润程度。

    超细颗粒物对大鼠离体灌注心脏功能的影响
    白枫,何倚帆,牛亚楠,杨若娟,曹静
    2021, (2):  240-24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2    
    摘要 ( )   HTML ( )   PDF (291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ulates,UFPs)对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含或不含UFPs的台式液经Langendorff系统持续灌流大鼠离体心脏模型40 min,观察灌流前后两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oronary flow,CF)]的变化。收集肺动脉流出液,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溶性四唑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s法测定两组心脏标本p-p38 MAPK、p-JNKs、p-ERKs的表达。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UFPs灌流组大鼠离体心脏功能指标LVDP、+dp/dtmax、-dp/dtmax、CF分别从(82.6 ± 2.1) mmHg、(1 624 ± 113) mmHg/s、(1 565 ± 116) mmHg/s、(12.0 ± 0.2) mL/min降至灌注结束时的(56.8 ± 4.4) mmHg、(1 066 ± 177) mmHg/s、(1 082 ± 134) mmHg/s、(8.7 ± 0.3) mL/min,各指标灌流结束时相比灌流初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FPs灌流组肺动脉流出液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95±0.18) nmol/L vs. (0.98±0.14) nmol/L,P<0.05],而SOD、TAOC明显低于对照组[(6.50±1.04) U/mL vs. (12.50±1.87) U/mL,(3.67±0.82) U/mL vs. (6.83±1.16) U/mL, P<0.05 ]。UFPs灌流组p-p38 MAPK、p-JNKs、p-ERKs 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UFPs短期暴露对大鼠离体心脏有直接的急性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及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对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廖栩鹤,王荣福,刘萌,陈雪祺,熊焰,农琳,殷雷,张炳晔,杜毓菁
    2021, (2):  246-25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3    
    摘要 ( )   HTML ( )   PDF (489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状态对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84名肺腺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EGFRALK基因突变检查结果。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分别为: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average of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连续变量用ROC曲线分析法转为分类变量,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获得。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期31个月(24~5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及TLG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不论年龄、性别、合并症、EGFRALK基因突变与否及治疗情况,TLG(≥55.02,HR=4.965,95%CI:1.360~18.133)、TNM分期(Ⅲ/Ⅳ期,HR=7.811,95%CI:2.977~20.489)、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45.65 ng/L,HR=4.070,95%CI:1.442~11.487)、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68.20 U/L,HR=6.996,95%CI:1.458~33.574)、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82.50 IU/L,HR=4.160,95%CI:1.416~12.219)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ratio of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R)(≥1.16,HR=4.576,95%CI:1.913~10.946)为独立显著预后因素。EGFR(P=0.343)或ALK(P=0.608)基因突变状态均与PFS无显著相关。结论: 原发灶高水平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SUVmax、SUVmean、MTV和TLG)对肺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预后评估价值,TNM分期、proGRP、TPA、ALP和aPTTR均与PFS存在独立、显著关联,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与PFS未见明确相关。

    血浆Dickkopf-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曹迪,王燕,王柳青,孙晓麟,黄妃,孟洋,任丽丽,张学武
    2021, (2):  255-26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74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Dickkopf-1(DKK-1)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2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KK-1的水平,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CD8+CD161+T细胞)。比较两组血浆DKK-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血浆DKK-1浓度为(124.97±64.98) ng/L,健康对照组血浆DKK-1浓度为(84.95±13.74) ng/L,RA患者血浆DKK-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浆DKK-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406,P=0.021)、DAS28评分(r=0.372,P=0.036)、免疫球蛋白G(r=0.362,P=0.042)、免疫球蛋白A(r=0.377,P=0.033)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3)RA患者血浆DKK-1水平与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13,P=0.019);与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细胞无相关性。(4)外周血CD161+CD8+T细胞百分比与红细胞沉降率(r=-0.415,P=0.004)、C-反应蛋白(r=-0.393,P=0.007)、DAS28评分(r=-0.392,P=0.007)、类风湿因子(r=-0.53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589,P<0.001)、免疫球蛋白G(r=-0.368,P=0.012)、免疫球蛋白M(r=-0.311,P=0.03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免疫球蛋白A、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浆DKK-1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与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DKK-1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用作RA骨破坏的标志物。

    影响双能CT尿酸盐结晶检出率的因素
    谢一帆,王昱,邓雪蓉,耿研,季兰岚,张卓莉
    2021, (2):  261-26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1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金标准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中双能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关节滑液偏振光分析尿酸晶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痛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液或痛风石分析和DECT扫描。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及t检验,分析DECT结果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 共2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22例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7例未检出,根据是否检出尿酸盐晶体分为两组,与DECT阴性组相比较,DECT阳性组年龄更高[(47±12)岁vs.(39±11)岁,P=0.15], 体重指数(body bass index,BMI)更高[(27.9±3.7) kg/m2vs.(22.8±2.1) kg/m2,P=0.002],痛风病程更长[(135±102)个月vs.(45±53)个月, P=0.035];阳性组既往血尿酸最高值亦高于DECT阴性组[(643±121) μmol/L vs.(543±103) μmol/L,P=0.043];阳性组患者DECT时血清尿酸值虽然高于DECT阴性组[(558±150) μmol/L vs.(513±88.9) μmol/L,P=0.49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检查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分别为18例(81.8%) vs.4例(57%), P=0.311;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5例(71%), P=0.052;反复典型发作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6例(85%), P=0.241。各关节症状与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一致性比较,右膝关节最高(Kappa=0.627), 其后依次为左第一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 1, MTP1, Kappa=0.58)、右MTP1(Kappa=0.551)、左膝(Kappa=0.494),均具统计学意义,踝关节症一致性较低(右踝:Kappa=0.19,左踝:Kappa=0.256),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ECT尿酸盐晶体检出率有关的变量分别为BMI[2.307(1.139~4.670) kg/m2, P=0.02]、痛风病程 [ 0.306(0.906~4.881)年,P=0.186]、既往尿酸最高值 [0.023(0.981~2.764) mg/dL, P=0.137]。结论: BMI较大、既往最高尿酸值较高、痛风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DECT检出的敏感性越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夏芳芳,鲁芙爱,吕慧敏,杨国安,刘媛
    2021, (2):  266-27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6    
    摘要 ( )   HTML ( )   PDF (95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伴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行肺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的6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 ∶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其中SLE-ILD组的30例为病例组,SLE non-ILD(无ILD)组的30例为对照组。分析SL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肺HRCT评分,并分析SLE-I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相比,胸闷/气短、雷诺现象、Velcro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组比SLE non-IL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尿素氮、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gG这4个指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患者最常见的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依次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不同ILD分型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LD分型的肺HRCT评分及肺功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闷/气短、白蛋白下降是SLE-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低白蛋白血症要警惕ILD的发生,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SLE-ILD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中国崇礼某大型雪场大众滑雪者损伤情况分析
    杨渝平,马骁,陈拿云,蒋艳芳,张晓伟,丁中伟,敖英芳
    2021, (2):  273-27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10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中国崇礼某大型雪场滑雪人群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测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背景下快速增长的滑雪损伤救治医疗需求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雪季和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雪季在崇礼某大型雪场医疗站就诊的所有受伤滑雪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个雪季滑雪人数、受伤人数、受伤原因、损伤类型和受伤部位等情况。结果: 两个雪季共发生753例损伤,每1 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损伤分别为4.53例和4.46例。两个雪季11月份的每1 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损伤例数均比较低,分别为2.20例和1.38例,而不同月份受伤率差异可能与降雪关系不大,更有可能与客流量多少相关。两个雪季的所有受伤者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21~30岁的受伤滑雪者占比最大,达到了36.8%。受伤原因以摔伤(76.6%)为主,受伤概率最高的部位是头颈部(17.9%), 其次为膝关节(17.4%)和手腕手指(13.3%)。损伤类型以挫伤及外伤(29.5%)、关节和(或)韧带损伤(22.2%)最为常见。所有受伤者中,儿童(2~12岁)占比12.7%。大于50岁的受伤患者的中重度损伤(包括骨折、脑震荡等)率为34.8%。结论: 雪场应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滑雪者的受伤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救援工作;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医疗安全,雪场医疗站和附近救治医院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医疗人员和设备,雪场应进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和救护体系。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足底压力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侯宗辰,敖英芳,胡跃林,焦晨,郭秦炜,黄红拾,任爽,张思,谢兴,陈临新,赵峰,皮彦斌,李楠,江东
    2021, (2):  279-28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29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在步行与单足支撑时的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75例CAI患者及40例正常人,对步行及单足站立时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指标为足底每个区域的压强峰值、达峰时间、边界时间(time to boundary,TTB)和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偏移速度等系列指标。评估CAI患、健侧差异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存在差异的足底压力指标与患者年龄、性别、侧别、体重指数、Beight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AI患者患、健侧步行时均化峰值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正常人相比,患侧的第一跖骨(t=2.99,P=0.02)和第二跖骨(t=2.09,P=0.01)、双侧的足跟内侧(患侧t=2.33,P=0.01;健侧t=3.74,P=0.02)和足趾区峰值压力(患侧t=2.23,P=0.01;健侧t=3.28,P=0.02)较小,患侧的第五跖骨区域(t=-3.86,P=0.03)的均化峰值压力较大,且患侧第四跖骨达峰时间较晚(t=3.33,P=0.01)。患侧的内外侧TTB最小值(t=-2.67,P=0.03)、极小值的平均值(t=-3.54,P=0.02)和标准差(t=-2.86,P=0.04)均明显小于健侧,与正常人相比,TTB系列与压力中心系列指标提示患、健侧在内外向和前后向均存在明显的稳定性缺陷(P<0.05)。女性、Beighton评分高的CAI患者内外向稳定性缺陷更明显(P<0.05)。结论: CAI患者在平地步行时患、健侧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患侧足底COP明显向足外侧偏移。单足支撑时,患侧前后向及双侧的内外向姿势控制稳定性均明显弱于正常人,女性及伴有全身韧带松弛症的CAI患者内外向稳定性缺陷更明显。

    脊柱手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多次清创的危险因素
    周柏林,李危石,孙垂国,齐强,陈仲强,曾岩
    2021, (2):  286-29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09    
    摘要 ( )   HTML ( )   PDF (94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可能导致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的危险因素,以引起医务人员的警惕和重视,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术的8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切口感染均发生于术后30 d内,诊断符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制定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治疗采用早期清创术、一期关闭切口、置管对口冲洗引流,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清创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抽血化验结果及引流液性状、细菌培养结果,如果不能控制感染或好转后再次出现原手术切口感染则行二次清创术。60例患者行单次清创术,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6~77岁,平均57.2岁;24例患者行多次清创术(14例接受2次清创,6例接受3次清创,1例接受4次清创,2例接受5次清创,1例接受6次清创),包括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1~70岁,平均49.5岁。对单次清创组和多次清创组之间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二次清创率为28.6%。多次清创组累计住院时间(82.4±46.3) d,单次清创组累计住院时间(40.4±31.5) d(P=0.018);多次清创组6例取出内置物,单次清创组4例取出内置物(P=0.049);多次清创组7例行皮瓣移植术修复创面,单次清创组无病例行皮瓣移植(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 h、原始手术出血量大于400 mL、合并糖尿病、感染后细菌学检验结果、伴有远隔部位感染等变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 h(OR=3.60,95%CI:1.12~11.62)、合并糖尿病(OR=3.74,95%CI:1.06~13.22)、细菌学检验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OR=16.87,95%CI:0.50~5.45)与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显著相关。接受多次清创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面临内置物取出风险增高,部分患者还需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论: 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 h、合并糖尿病、细菌培养结果为MRSA是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进行积极干预。

    Oxford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后内翻多因素分析
    及松洁,黄野,王兴山,柳剑,窦勇,姜旭,周一新
    2021, (2):  293-29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53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使用Oxford膝关节单间室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内翻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660例(767膝)Oxford单间室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力线X线片分为内翻组(Noyes≥3°)和正常组(Noye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膝关节疼痛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pain score,AKS)和功能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AKS function), 测量术前Noyes角、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 angle,JLCA), 并对以上术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性别、术侧、年龄、BMI、术前ROM、术前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不是术后力线内翻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内翻的影响因素依次为MPTA<84°(P=0.018,OR=3.712,95%CI:1.250~11.027), 术前Noyes>5°(P=0.000,OR=3.105,95%CI:1.835~5.254),术前FD>5°(P=0.001,OR=1.976,95%CI:1.326~3.234)。术前LDFA(P=0.146)和术前JLCA(P=0.709)对术后力线都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结论: 术前内翻较重的患者,尤其内翻畸形主要来自胫骨侧的患者,以及术前有屈曲畸形的患者更容易出现Oxford单间室置换术后力线内翻。

    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分析
    张蕾,李国梁,党宗辉,次仁罗布,阿勇,吴玲洁,刘立军
    2021, (2):  298-30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1    
    摘要 ( )   HTML ( )   PDF (92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诸因素(性别、年龄、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后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病例150例,平均年龄(41.2±15.6)岁,其中男性比例为58.7%(88/150),女性为41.3%(62/150),术后出血12例(男、女各6例),出血比例8.0%(12/150)。出血组平均年龄与无出血组相比,有偏高趋势[(48.3±20.0)岁vs. (40.6±15.1)岁,P=0.099]。出血组较无出血组高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增多症发生率、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肌酐水平有高于无出血组趋势(P=0.090),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延长趋势(P=0.069)。出血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具有相对较高的出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9,P=0.082)。结论: 高原地区行PRB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高龄、低血小板、肾功能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PRB术后出血相关,高血红蛋白不是高原地区PRB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炎症生物标志物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
    陈怀安,刘硕,李秀君,王哲,张潮,李凤岐,苗文隆
    2021, (2):  302-30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34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炎症相关标志物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分割样本验证将200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回顾患者石蜡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浸润中性粒细胞(tumor-infiltrating neutrophil,TIN)(CD66b+标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CD163+标记)及淋巴细胞(CD+、CD4+、CD8+标记)计数,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肿瘤组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eutrophil/monocyte ratio,NMR),按病理分期结果将患者分成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组,分别建立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对模型进行分辨度评价,分别建立仅包含外周血参数和包含全部参数的预后列线图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40个月,3年内出现肿瘤进展42例(21.0%)。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等指标均为预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术后3年首次复发的单因素变量,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分级、TIN、TAM、NLR、NMR是预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术后3年首次复发的多因素变量。非肌层浸润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104例,术后3年首次复发10例(9.6%),肌层浸润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96例,术后3年首次复发32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P<0.05)。建立两组无进展生存率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发现,非肌层浸润组和肌层浸润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22(95%CI:0.70~0.78)和0.725(95%CI:0.71~0.79),与实际观察到的3年生存率一致性较佳。区分度测试结果显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全参数预后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26,高于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外周血参数预后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0.672),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的免疫微环境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以免疫炎症相关标志物为基础的全参数预后预测模型可以作为现有病理分级和分期系统的完善和补充,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以外周血标本相关指标为基础的预后预测模型标本易于获取,检测方法简单、经济,更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饮奶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间的中介作用
    史欣然,安美静,陈天娇,马军
    2021, (2):  308-31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3    
    摘要 ( )   HTML ( )   PDF (101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z评分的关系,以及家庭SES如何通过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奶行为作用于儿童青少年的BMI z评分。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城市中学、城市小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各抽取4所学校,共有2 496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7 d饮食行为问卷得到学生每周饮奶次数和日均饮奶份数。采用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反映家庭SES。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中PROCESS插件程序分析儿童青少年饮奶行为在家庭SES和儿童青少年BMI z评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儿童青少年BMI均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 0.001, 0.038)。总人群的日均饮奶份数为(0.92±0.84)份,每周饮奶次数为(4.43±2.70)次。小学生、城市、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非肥胖与每周饮奶次数和日均饮奶份数多有关(P值均 < 0.05)。儿童青少年饮奶行为在家庭SES与儿童青少年BMI z评分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每周饮奶次数在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与BMI z评分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6.57%和-10.21%。日均饮奶份数在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与BMI z评分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63%和-5.86%。结论: 我国儿童青少年饮奶行为还有待提高;儿童青少年饮奶行为在家庭高SES与儿童青少年高BMI z评分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保护因素;未来还需对其他饮食或运动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家庭SES与儿童青少年BMI z评分关系之间的机制,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中国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和成人自评健康的关联研究
    王志成,郭岩
    2021, (2):  314-31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4    
    摘要 ( )   HTML ( )   PDF (157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社区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和农村成年居民自评健康是否存在独立关联,为采用社区层面干预措施,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10年基线数据,对社区人均教育年限、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第一主成分得分,标准化后作为社区社会经济指数(socioeconomic index, SEI)。再合并2012年CFPS成人追访数据,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个体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后,分别分析社区SEI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自评健康是否具有独立关联。结果: 纳入最终分析样本分布在577个社区中,共包含31 321名成人居民,其中城市居民8 423人,农村居民22 898人。社区SEI取值范围为-2.41~3.16,其均值为0,方差为1。随着社区SEI增加,不同维度的贫困发生率下降,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升高。控制个体因素和社区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随着社区SEI增加,自评不健康概率下降,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成人自评健康存在情境效应。但是只有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居民自评不健康的情境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76~0.94),对城市居民自评不健康的情境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83~1.06)。结论: 控制个体社会经济因素后,社区经济地位和农村居民自评不健康之间存在独立关联,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不仅仅需要采取基于个体的健康干预,同时需要考虑采取基于社区的健康干预。

    Xpert®MTB/RIF对我国人群活动性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诊断准确性的meta分析
    冯菁楠,高乐,孙一鑫,杨继春,邓思危,孙凤,詹思延
    2021, (2):  320-32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5    
    摘要 ( )   HTML ( )   PDF (388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方法(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cin,Xpert ® MTB/RIF)对中国人群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SinoMed、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于中国人群中应用Xpert®MTB/RIF方法诊断的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2017年9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偏倚评估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灵敏度与特异度等诊断准确性指标,根据患者类型和样本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47篇文献,其中英文9篇,中文38篇,发表时间为2014—2017年,样本量范围为31~3 151例,活动性肺结核共纳入40篇文献(42个比较组),合并灵敏度为0.94(95%CI:0.92,0.95),合并特异度为0.87(95%CI:0.84,0.91)。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不同的样本类型,灵敏度无明显差异,但痰液样本的特异度高于支气管灌洗液样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共纳入33篇文献(38个比较组),合并灵敏度为0.92(95%CI:0.89,0.94),特异度为0.98(95%CI:0.97,0.99)。Deeks法漏斗图显示,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方面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0.08),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方面均不存在发表偏倚(P=0.24)。结论: 使用Xpert® MTB/RIF方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检测利福平耐药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病和非心脏疾病
    杨阳,肖锋,王进,宋波,李西慧,张师杰,何志嵩,张寰,尹玲
    2021, (2):  327-33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6    
    摘要 ( )   HTML ( )   PDF (93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病和非心脏疾病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9年7月至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联合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对111例同时患有心脏病和非心脏疾病的患者同期行心脏手术和其他外科手术,其中男性83例(74.8%)、女性28例(25.2%),年龄41~84岁,平均(64.64±8.97)岁。心脏疾病的构成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肿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先天性心脏病;非心脏疾病的构成包括肺部良恶性疾病、胸腺瘤和胸腺囊肿、乳腺癌、胸壁巨大血管瘤、消化道良恶性疾病、泌尿系恶性肿瘤和妇科疾病。观察手术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结果: 2例患者术后死亡,住院死亡率为1.8%,其中1例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膀胱癌根治术后第153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心包剥脱术+肺癌手术后第10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9例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共13例,发病率为11.7%,包括术后出血2例(1.8%),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3例 (2.7%),上消化道出血1 例(0.9%),切口感染3例(2.7%),膈下脓肿1例(0.9%),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滤过3例(2.7%)。109例出院患者中,108例完成随访,所有患者都存活6个月以上,21例患者在随访1~5年期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无心脏源性死亡。随访期间心功能不全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术后抗凝过度导致脑出血1例,切口疝1例。结论: 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病和非心脏良性或恶性疾病安全可行,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均满意。

    静脉造影和超声联合引导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杨广鑫,栾景源,贾子昌
    2021, (2):  332-33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7    
    摘要 ( )   HTML ( )   PDF (143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联合造影和超声引导下的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治疗技术的细节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于造影和超声联合引导下采用Olympus Celon RFiTT®行射频闭合治疗的临床资料、技术细节及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中辐射剂量 1.78~10.12 mGy(平均6.56 mGy),照射时间61~448 s(平均161 s)。术后3个月随访,37例患者的症状均减轻,复查超声大隐静脉射频治疗段闭合率100%,无皮肤灼伤、皮下淤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Olympus Celon RFiTT®射频治疗系统,采用两次定点射频+一次往复运动射频治疗方法的近期效果较好。联合静脉造影和超声引导下的大隐静脉射频治疗不但创伤小、恢复快,还具有定位准确、效果确切、避免并发症等优点。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临床结局
    耿志宇,高为华,王东信
    2021, (2):  337-34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8    
    摘要 ( )   HTML ( )   PDF (91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病历资料,分析术后声音嘶哑和声带固定的发生率与临床结局。结果: 5年内共纳入分析85 998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其中222例(0.26%)发生术后声音嘶哑,29例患者为持续声音嘶哑,经耳鼻喉科医生明确诊断,其中7例为咽喉炎,22例(0.026%)为术后声带固定,左侧声带固定较多见为17例(77%), 右侧声带固定5例(23%)。22例声带固定患者中,9例患者确诊为杓状软骨脱位,其中7例为左侧声带固定,2例为右侧声带固定;7例为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1例为困难气道,在光棒引导下插管,1例为喉罩置入。1例可疑为麻醉前插胃管导致,1例合并左喉返神经功能异常,3例患者给予局部麻醉下闭合复位,1例自行复位缓解,症状持续时间16 d(5~31 d)。其余13例声带固定患者中,2例患者为声带麻痹,11例患者为颈部、甲状腺和心胸手术,未能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诊断。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雾化等对症治疗,离院时5例症状明显好转或接近正常,1例症状有缓解,16例症状未缓解。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声音嘶哑和声带运动不良者应尽可能及时诊断治疗。

    0~2岁婴幼儿磁共振脑白质模板的建立及验证
    胡迪,张苗,康惠颖,彭芸
    2021, (2):  341-34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19    
    摘要 ( )   HTML ( )   PDF (221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0~2 岁中国正常婴幼儿大脑白质微结构发育演变过程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特征,建立婴幼儿脑白质微结构标准模板并进行验证。方法: 应用非线性高配准精度的微分同胚非刚性配准范式(large deformation diffeomorphic metric mapping, LDDMM)对核磁弥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选取经神经内科医师、影像科医师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GDS)评估临床查体、运动和认知均正常,常规核磁头颅检查未见颅内占位及先天畸形,足月顺产,无母体孕期疾病(妊高症、糖尿病等)、宫内缺血缺氧、头颅外伤、颅内感染、颅内手术病史、精神疾患家族史的0~2岁婴幼儿共120例进行头颅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ion imaging, DTI)扫描,按照婴幼儿年龄将数据分为6组(A组:1 d~1.5个月,B组:1.5~4.5个月,C组:4.5~9.0个月,D组:9~15个月,E组:15~21个月,F组:21~24个月),以每组选定的独立样本为模板,应用MRlcron、DtiStudio、DiffeoMap及SPM软件结合LDDMM配准算法对所得DTI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张量计算和图像归一化,并应用Matlab对最终图像进行平均计算构建相应组别对应的平均图谱。建立图谱包括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彩色编码图、T1加权像图(T1 weighted image,T1WI)、b0图以及平均弥散加权图(mean of diffusion weighted figures, DWfs)。结果: 建立0~2 岁中国婴幼儿磁共振正常大脑白质FA、T1WI、b0、DWfs以及彩色编码模板,所有模板主观评分均超过2分,客观评估参量模板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控制在0.19以下,且根据结构T1模板建立的月龄0~2岁儿童大脑平均体积变化立方趋势图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构模板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应用非线性高配准精度的微分同胚非刚性配准范式建立的0~2 岁中国正常婴幼儿大脑白质微结构发育演变模板,不仅为进一步分析人类大脑发育及功能形成过程、脑发育相关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效果提供基础数据,而且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信息。

    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盐酸维拉帕米胃漂浮制剂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陈迪,徐翔宇,汪明睿,李芮,臧根奥,张悦,钱浩楠,闫光荣,范田园
    2021, (2):  348-35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0    
    摘要 ( )   HTML ( )   PDF (201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以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技术研制胃漂浮制剂的可行性,并对所研制的FDM 3D打印胃漂浮制剂进行相关的体外质量评价。方法: 以盐酸维拉帕米为模型药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辅料,利用FDM 3D打印技术制备胶囊型和半球型的两种胃漂浮制剂,其填充率均为15%,层高均为0.2 mm,顶底厚均为0.8 mm,壳数分别为3和4。以扫描电镜观察制剂的形态,以称重法考察制剂的平均质量,采用物性测定仪测定制剂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硬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药物含量,并对制剂的体外漂浮和释药行为进行表征。结果: 所制备的FDM 3D打印胶囊型和半球型制剂均形态良好,无打印缺陷;胶囊型和半球型制剂的平均质量分别为(584±13) mg和(550±12) mg;胶囊型和半球型制剂的硬度均大于800.0 N;胶囊型和半球型制剂均实现了体外漂浮且无漂浮滞后时间,体外漂浮时间分别为(3.97±0.41) h和(4.48±0.21) h;胶囊型和半球型制剂在体外释药完全的时间均为3 h。结论: 采用FDM 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胶囊型和半球型的盐酸维拉帕米胃漂浮制剂。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李峥,王霄,洪天配,王浩杰,高展翼,万蒙
    2021, (2):  355-36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1    
    摘要 ( )   HTML ( )   PDF (700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干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及下颌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后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所致牙周组织炎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制备方法获得AGEs,体外分离培养大鼠OB、PBMCs。应用CCK-8活力测试检测AGEs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NF-κB、PI3K/PKB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出PBMCs和OB,PBMCs和OB的细胞活力与AGEs的作用浓度、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相关,随着AGEs刺激浓度及时间的增加,PBMCs和OB活力显著降低(P<0.001)。AGEs刺激可显著增加PBMCs 中NF-κB的表达,并使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增加(P<0.01);抑制NF-κB通路后,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AGEs刺激OB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NF-κB p65、JNK、p38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IκB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的同时还伴有非磷酸化蛋白表达下降(P<0.01)。在mRNA水平,NF-κB p65、JNK、p38的表达显著升高,Iκ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Akt不论是磷酸化及非磷酸化蛋白表达,还是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后,NF-κB p65、p38、JNK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表达较只加了AGEs组均显著降低,IκB磷酸化蛋白显著降低,非磷酸化蛋白显著升高(P<0.05);qRT-PCR结果发现,与只加了AGEs组相比,加入JNK通路阻断剂后I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p38、JNK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只加了AGEs组相比,加入p38信号通路阻断剂后NF-κB p65、p38、JNK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I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Akt改变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依然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Es能够抑制PBMCs和OB的增殖,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很有可能参与调控过程,但与PI3K/PKB信号通路无关。

    两种可吸收生物膜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植入犬拔牙窝成骨的影像学评价
    王思雯,尤鹏越,刘玉华,王新知,唐琳,王梅
    2021, (2):  364-37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2    
    摘要 ( )   HTML ( )   PDF (431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犬拔牙窝模型,采用影像学分析方法评价拔牙窝内植入去蛋白牛骨基质骨粉颗粒Bio-Oss®(简称Bio-Oss骨粉)并覆盖复层猪小肠黏膜下层膜(multilaminat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membrane, mSIS)或可吸收胶原膜Bio-Gide® (简称Bio-Gide膜), 愈合4周和12周后的牙槽窝内成骨效果。方法: 拔除3只比格犬双侧上下颌共计18颗前磨牙的远中根,得到18个拔牙窝,随机平均分为3大组,并分别对各拔牙窝组进行以下操作:(1)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mSIS膜(mSIS组),(2)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膜(BG组),(3)自然愈合(空白对照组)。每大组各随机平均分为2个小组,分别于手术后4周和12周取样进行微计算机体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 Micro-CT), 检测评价各组牙槽窝内新骨的生长情况,比较mSIS膜和Bio-Gide膜对拔牙窝内骨再生的影响。结果: Micro-CT分析显示,mSIS组和BG组在术后4周和12周的新生骨容积比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mSIS组略高于BG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mSIS组和BG组的牙槽窝冠1/3区域新生骨容积比例显著高于中1/3及根1/3区域(P<0.05)。术后4周各组的新生骨密度值相近(P>0.05),术后12周时mSIS组和BG组的新生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和12周mSIS组和BG组的新生骨小梁的数量以及排列紧凑程度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mSIS略优于BG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小梁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屏障膜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植入拔牙窝内有利于新骨再生,mSIS膜与Bio-Gide膜的应用效果相似。

    生物活性玻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成血管的作用
    黄丽东,宫玮玉,董艳梅
    2021, (2):  371-37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3    
    摘要 ( )   HTML ( )   PDF (225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以植酸为前驱体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phytic acid derived bioactive P2O5-SiO2-CaO gel-glasses, PS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增殖、分化及体外成血管的作用。方法: 用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 medium, ECM)按梯度浓度(0.01、0.1、1和2 g/L)分别制备PSC浸提液培养HUVECs,在第1、3、5、7、10天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法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并与ECM培养的对照组HUVECs进行比较。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最适宜HUVECs生长的PSC浸提液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用PSC浸提液培养HUVECs(PSC组),对照组用ECM培养HUVECs(ECM组)。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于第2、4、7天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基因表达;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第 4、10小时PSC浸提液对HUVECs形成小管的形态与数目的影响,并用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结果: 用MTT法筛选最适生长浓度,结果提示0.1 g/L PSC浸提液对HUVECs的增殖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第5、7天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0.1 g/L PSC组可显著上调HUVECs成血管基因VEGFbFGF的表达(P<0.05);第4天时,PSC组VEGFbFGF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ECM组的1.59和1.45倍;第7天时,PSC组VEGFbFGF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ECM组的1.98和1.37倍。在小管形成实验第10小时,PSC组小管的成熟度与密度优于ECM组,PSC组的小管数目(29.63±2.29)高于ECM组(20.13±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C具有促进HUVECs增殖、分化及体外成血管的作用。

    掺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生物学性能的动物实验
    王京旗,王霄
    2021, (2):  378-38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4    
    摘要 ( )   HTML ( )   PDF (306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新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成骨效果,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0只,以其双后腿外侧髁(60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CPC组、CPC+Bio-Oss组、Bio-Oss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在兔双侧后腿外侧髁制造直径6 mm、深7 mm的骨缺损模型,按照组别分别植入CPC、Bio-Oss、CPC+Bio-Oss混合物(CPC与Bio-Oss骨粉质量比为4 ∶1)。实验动物分别在手术第4周、第12周、第24周处死,取骨缺损周围组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价,并计算新骨生成率(bone ingrowth fraction,BIF);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 检测术后第4周各组样本BMP-2和COL-Ⅰ的表达情况,评价各组样本在不同时间点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HE染色发现,在相同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CPC组、CPC+Bio-Oss组、Bio-Oss组的BIF值明显较高(P<0.01), 其中,CPC组BIF低于Bio-Oss组和CPC+Bio-Oss组(P<0.01),CPC+Bio-Oss组与Bio-Os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PC组BMP-2和COL-Ⅰ的MOD值较高,但低于Bio-Oss组和CPC+Bio-Oss组(P<0.01), CPC+Bio-Oss组BMP-2和COL-Ⅰ的MOD与Bio-Os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促进早期成骨,成骨效果稳定,长期有效。

    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急诊患者临床分析
    杨雪,孙伟,王哲,姬爱平,白洁
    2021, (2):  384-38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5    
    摘要 ( )   HTML ( )   PDF (227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口腔急诊18岁以下牙外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指导儿童和青少年的牙外伤防护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有完整电子病历信息的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诊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的性别、年龄、时间分布,外伤牙的数目、牙位、牙外伤类型及合并伤等情况。结果: 纳入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初诊患者共5 506例,占所有牙外伤患者(10 164例)的54.2%。牙外伤的高峰年龄段为3~4岁和7~9岁,各年龄组男童发病率均高于女童。5—6月份及9—11月份牙外伤的发病率较高,牙外伤患者的日就诊高峰时段为19:00~20:00。受伤牙位左右基本对称,上中切牙最易受累,52.3%的患者累及两颗及两颗以上牙。各类型恒牙外伤中,釉质-牙本质折断最为多见。各类型乳牙外伤中,亚脱位最为多见。19.7%的患者合并较严重的颌面部软硬组织损伤。结论: 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具有明显的年龄双峰特点,常累及发育中的乳牙和年轻恒牙,临床诊疗应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同时应加强家庭、学校和幼托机构中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的宣教,提高防护意识。

    640例单牙种植术对血压和心率影响的队列研究
    刘晓强,杨洋,周建锋,刘建彰,谭建国
    2021, (2):  390-39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6    
    摘要 ( )   HTML ( )   PDF (92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单牙种植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2016年收治的640例单牙种植术病例进行队列研究,分析种植术中血压和心率波动与患者特征(性别、年龄)和手术方式(即刻种植、翻瓣、植骨)共5种暴露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单牙种植术中,收缩压的平均波动幅度为9.47%±6.45%(最大值46.04%),舒张压的平均波动幅度为12.18%±9.39%(最大值88.00%),心率的平均波动幅度为 10.59%±7.68%(最大值49.12%)。年龄和植骨手术对血压波动幅度的影响、性别和即刻种植手术对心率波动幅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异常升高的发生率为4.69%,其中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者共4例(0.63%);术中心率异常升高的发生率为6.72%。分层分析表明,男性患者中的老年病例(≥60岁)以及翻瓣植骨手术病例发生术中血压异常升高的风险较高[分别为P<0.05,RR=3.409(95%CI:1.155~10.062)和P<0.05,RR=2.382(95%CI:1.126~5.040)]。术中心率异常升高与患者特征及手术方式之间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牙种植术中存在一定的血压波动和心率波动风险,老年男性患者和翻瓣植骨手术是术中血压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

    67例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特点分析
    孟圆,张丽琪,赵雅宁,柳登高,张祖燕,高岩
    2021, (2):  396-40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7    
    摘要 ( )   HTML ( )   PDF (209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和螺旋CT分析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锥形束CT或螺旋CT影像的上颌根尖周囊肿患者67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大小、形态、膨隆情况、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根据病变累及牙的范围分为三型:(1)单牙型:病变仅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2)邻牙受累型:病变除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外,向近中和/或远中累及1枚邻牙牙根;(3)多牙型:病变累及≥4枚相邻牙位的根周骨质。另外,根据矢状位图像囊肿与牙根长轴的关系分为向心(病原牙牙根长轴指向病变中心)、偏腭(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腭侧)及偏唇颊(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唇颊侧)三种。结果: 共纳入67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13~77岁,其中46例(68.7%)位于上颌前部,65例(97.0%)为类圆形或椭圆形,43例(64.2%)唇颊侧骨板膨隆,37例(55.2%)腭侧骨板膨隆,27例(40.3%)累及鼻底,26例(38.8%)突入上颌窦,9例(13.4%)可见牙根吸收。近远中最大径为(20.89±8.11) mm,唇(颊)腭向最大径为(16.70±5.88) mm。4例患者的病原牙已拔除,其余63例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牙型14例、邻牙受累型26例、多牙型23例,根据病变与牙长轴关系分为向心46例、偏腭15例、偏唇颊2例。结论: 根尖周囊肿以上颌前部多见,多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病变尺寸较大。根据病变与病原牙的近远中向累及范围分为单牙型、邻牙受累型和多牙型。矢状面上,病变与病原牙长轴多为向心关系,少数偏腭或偏唇颊。

    不同刃状边缘补偿角度的两种氧化锆全瓷冠断裂强度的评价
    杨欣,李榕,叶红强,陈虎,王勇,周永胜,孙玉春
    2021, (2):  402-40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8    
    摘要 ( )   HTML ( )   PDF (143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刃状边缘补偿角度对多层氧化锆全瓷冠和传统均质氧化锆全瓷冠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刃状边缘的下颌第一磨牙树脂牙预备体试件,使用三维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试件,得到其三维数字模型。将数字模型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软件中,设计出牙合面形态相同的三种边缘补偿角度分别为30°、45°、60°的全冠三维数字模型,并将其导入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软件中,加工出三种不同边缘补偿角度的多层和均质氧化锆全瓷冠各10个,共6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下检测各个牙冠的断裂载荷。结果: 多层和均质氧化锆全瓷冠的平均断裂载荷,30°组分别为 (4 322.86±610.07) N和(5 914.12±596.80) N,45°组分别为(5 264.82±883.76) N和(5 220.83±563.38) N,60°组分别为(4 900.42±345.41) N和(5 050.22±560.24) N,其中30°组中多层氧化锆全瓷冠的断裂载荷明显小于均质氧化锆全瓷冠的断裂载荷(P<0.05), 45°组和60°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层氧化锆全瓷冠中,30°组氧化锆全瓷冠的断裂载荷明显低于45°组(P<0.05), 30°组与60°组、45°组与6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均质氧化锆全瓷冠中,30°组高于45°组,30°组高于60°组(P<0.05), 45°组与6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不同边缘补偿角度制作的均质和多层氧化锆全瓷冠的断裂载荷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在使用传统氧化锆全瓷冠时推荐使用较小的边缘补偿角度,而在使用多层氧化锆全瓷冠时推荐使用的边缘补偿角度为45°。

    可摘局部义齿适合性方法的评价
    尹祯敏,王子轩,陈俊锴,孙玉春,刘云松,叶红强,周永胜
    2021, (2):  406-4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29    
    摘要 ( )   HTML ( )   PDF (265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适合性的三种方法的异同及适应证。方法: 在下颌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上制作RPD,用硅橡胶印模材复制RPD与模型表面的间隙形成硅橡胶薄膜样本。在RPD各组件处的薄膜样本上,用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并选择不同数量的测量点测量获得薄膜平均厚度,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基托、大连接体、牙合支托处测量点数量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法和翻制模型三维分析法测量RPD各组件处硅橡胶薄膜的厚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选取测量点数量不同测得的基托和大连接体处硅橡胶薄膜的平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合支托处硅橡胶薄膜的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评价方法测得的RPD各组件和总体的硅橡胶薄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表明,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法和翻制模型三维分析法的测量结果较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的薄(P<0.05),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法和翻制模型三维分析法测量的硅橡胶薄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的测量结果受测量点数量影响,其测量结果可靠性较差;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法、翻制模型三维分析法较硅橡胶膜切片测量法能更全面、有效地评价RPD的适合性,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法适用于体外评价,翻制模型三维分析法适用于体内评价。

    短篇论著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轻中度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疗效观察
    杨群智,张舸,费雅楠,付爽,闫冰
    2021, (2):  413-41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30    
    摘要 ( )   HTML ( )   PDF (91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后肾腺瘤的诊治经验及文献回顾
    邱敏,费月阳,邓绍晖,刘承,卢剑,何为,陆敏,田晓军,张树栋,马潞林
    2021, (2):  417-41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31    
    摘要 ( )   HTML ( )   PDF (120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TET蛋白家族与5-羟甲基胞嘧啶在干细胞及再生医学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
    赵健芳,李东,安阳
    2021, (2):  420-42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32    
    摘要 ( )   HTML ( )   PDF (150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冷冻电镜成像中噪声的滤波方法进展
    黄新瑞,李莎,高嵩
    2021, (2):  425-43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33    
    摘要 ( )   HTML ( )   PDF (216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皮质切开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
    杨雨卉,黄一平,李巍然
    2021, (2):  434-43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2.034    
    摘要 ( )   HTML ( )   PDF (104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