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7, Vol. 39 ›› Issue (5): 481-483.
卫燕,李金峰,王天峰,解云涛,范照青,范铁,陆爱萍,欧阳涛,林本耀
摘要: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与病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理有效率(G4+G5)为40%(67/168),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33/168).PR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在病理有效率和pCR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67 vs 45/90, P=0.002; 6/67 vs 25/90,P=0.003).ER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仅病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4 vs 43/98, P=0.04).联合ER和PR状态分析显示,ER和PR双阴性在病理有效率方面较其他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71 vs 26/86, P=0.009).未发现Ki67表达与病理有效率和pCR率之间有相关性.ER,PR和Ki67表达均与化疗疗效呈线性趋势. 结论:激素受体状况与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其中PR阴性者对化疗更为敏感.
[1] | 黄会娜,赵静,赵祥格,白自然,李霞,王冠. 乳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3): 519-525. |
[2] | 徐心雨,吴灵,宋凤岐,李自力,张益,刘筱菁.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57-65. |
[3] | 李穗,马雯洁,王时敏,丁茜,孙瑶,张磊. 上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的数字化设计正确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6(1): 81-87. |
[4] | 扶琼,叶霜.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和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6): 953-957. |
[5] | 薛蔚,董樑,钱宏阳,费笑晨. 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与辅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5): 775-780. |
[6] | 马建勋,夏有辰,李比,赵红梅,雷玉涛,布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式选择[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4): 612-618. |
[7] | 张云静,乔丽颖,祁萌,严颖,亢伟伟,刘国臻,王明远,席云峰,王胜锋. 乳腺癌患者新发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内蒙古区域医疗数据[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3): 471-479. |
[8] | 朱晓娟,张虹,张爽,李东,李鑫,徐玲,李挺.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243-253. |
[9] | 温奥楠,刘微,柳大为,朱玉佳,萧宁,王勇,赵一姣. 5种椅旁三维颜面扫描技术正确度的初步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43-350. |
[10] | 熊焰,张波,聂立功,吴世凯,赵虎,李东,邸吉廷.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的病理诊断与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2): 351-356. |
[11] | 韩金涛,张宇翔,贾子昌,姜除寒,刘恋,栾景源,梁飞,赵彦清.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5(1): 139-143. |
[12] | 程昉,杨邵英,房星星,王璇,赵福涛. CCL28-CCR10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单核细胞迁移中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6): 1074-1078. |
[13] | 董尔丹. 心血管受体的信号转导与疾病[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5): 796-802. |
[14] | 王跃,张爽,张虹,梁丽,徐玲,程元甲,段学宁,刘荫华,李挺.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5): 853-862. |
[15] | 程晓静,蒋栋,张连海,王江华,李雅真,翟佳慧,闫宝琪,张露露,谢兴旺,李子禹,季加孚. KRAS G12V特异性T细胞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4(5): 884-8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