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2-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工作综述
    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
    俞光岩,洪霞,李巍,张严妍,高岩,陈艳,张祖燕,谢晓艳,栗占国,刘燕鹰,苏家增,朱文瑄,孙志鹏
    2019, (1):  1-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1    
    摘要 ( 1424 )   HTML ( 61 )   PDF (782KB) ( 5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成釉细胞纤维瘤中BRAF突变基因的检测
    尤柱,徐丽莉,李雪芬,张建运,杜菁,孙丽莎
    2019, (1):  4-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2    
    摘要 ( 1447 )   HTML ( 66 )   PDF (1673KB) ( 41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检测BRAF基因在成釉细胞纤维瘤(ameloblastic fibroma, AF)中的突变情况,进一步分析该突变与AF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寻求AF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断为AF的病例16例。AF石蜡包埋组织经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由两名病理科专家确认病例选取的准确性,按照DNA提取试剂盒使用说明提取组织DNA。对BRAF V600E位点进行PCR扩增,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BRAF V600E的突变检测,并进一步分析16例AF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AF患者中包括7例男性,9例女性;3例发生于上颌,13例发生于下颌;入院年龄为2~67岁(中位年龄14.5岁)。病变常表现为无痛性肿胀,生长缓慢。16例AF均携带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00%(16/16), 均为15号外显子上V600E突变型(c.1799T>A),导致在氨基酸水平上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从而使胸腺嘧啶转化为腺苷酸。现有病例表明BRAF突变与AF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和复发等无相关性。结论:AF中存在BRAF V600E位点的高突变率,提示BRAF V600E突变可能成为AF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为AF患者应用BRAF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其病理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先天性缺牙患者中BMP2基因突变检测及功能分析
    王皓,刘洋,刘浩辰,韩冬,冯海兰
    2019, (1):  9-1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3    
    摘要 ( 1109 )   HTML ( 27 )   PDF (10302KB) ( 2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中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基因突变, 记录BMP2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表型, 并进行突变功能分析以评估突变致病性。方法:选取18名先天性缺牙患者, 进行病史采集、临床检查、X线检查, 采集血液样本提取DNA, 全外显子测序,选取和牙颌面发育相关或骨骼系统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 选取可能有功能影响的BMP2突变,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突变功能试验。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BMP2质粒转染人胚胎肾293T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质在细胞内分布, 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突变型BMP2磷酸化激活下游SMAD1/5/9分子(SMAD family member 1/5/9, SMAD1/5/9)的情况。结果:在1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中检测到可能有功能影响的BMP2突变NM_001200.3:c.393A>T(p.Arg131Ser), rs140417301, 患者父母不携带此突变,患者父亲牙齿正常,母亲先天缺失1颗前磨牙,父母上颌形态均正常。患者同时具有上颌骨前后向及水平向发育不足、上腭形态发育异常, 及继发的错颌畸形, 同时对腰椎、髋部骨的X线检查提示骨密度减低。功能试验显示该突变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通路活性有影响,该突变导致BMP2蛋白质磷酸化激活下游SMAD1/5/9蛋白质的能力减弱(3次重复实验分别下降32%、22%、27%), 结合家族共分离等判断该突变为“可能致病的”。结论:BMP2突变c.393A>T(p.Arg131Ser)对BMP通路活性具有一定影响,可使得突变型BMP2蛋白质对于下游SMAD1/5/9蛋白质激活能力减弱,在临床上可能导致先天性缺牙、上颌骨发育不足、上腭发育异常、错颌畸形及骨密度降低。

    脱落细胞DNA 定量分析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
    刘洋,高岩,陈学杰,华红
    2019, (1):  16-2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4    
    摘要 ( 1350 )   HTML ( 23 )   PDF (803KB) ( 3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 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DNA定量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共纳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OSCC和原位癌 (tumor in situ, TIS)的患者46例,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上皮异常增生患者39例,疣状白斑伴基底细胞增生活跃1例,白斑单纯增生29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83例,炎症5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以OSCC、TIS和上皮异常增生为阳性组,其他为阴性组,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79.07%,特异度为81.20%,准确度为80.30%;诊断OSCC和TIS的灵敏度95.65%,特异度81.20%,诊断准确度为85.28%;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时,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60.00%,特异度81.20%,诊断准确度为75.8%。结论:DNA定量分析诊断操作微创,简便,可以作为OSCC及OPMDs的筛查方法以及OSCC术后随访的辅助监测手段。

    大鼠后肢长期抗阻训练对慢性咬肌机械痛觉敏感性的影响
    闫树东,杨广聚,莫思怡,刘云,谢秋菲
    2019, (1):  21-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5    
    摘要 ( 1001 )   HTML ( 11 )   PDF (3058KB) ( 2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长期抗阻训练对大鼠慢性咬肌机械痛觉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慢性咀嚼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抗阻训练组、慢性咬肌痛组、慢性咬肌痛抗阻训练组4个组,每组4只,慢性咬肌痛大鼠(慢性咬肌痛组和慢性咬肌痛抗阻训练组)采用咬合干扰模型建模,抗阻训练大鼠(抗阻训练组和慢性咬肌痛抗阻训练组)采用食物诱导法进行负重蹲起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总计14周。每天记录大鼠抗阻训练情况,采用改良电子测痛仪每周测定各组大鼠双侧咬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每周记录体重变化。长期抗阻训练结束后,采用自制抓力计测定大鼠后肢抓力,分离后肢肌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及腓骨,测定肌肉质量和腓骨长度,计算后肢肌肉质量、肌肉质量/体重比和肌肉质量/腓骨长度比。结果:空白对照组和抗阻训练组第0~4周双侧咬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5~14周抗阻训练组的阈值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慢性咬肌痛组和慢性咬肌痛抗阻训练组在第0~6周双侧咬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均先下降后上升,组间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7~14周慢性咬肌痛抗阻训练组的阈值较慢性咬肌痛组的显著增高(P<0.05)。14周抗阻训练后,非抗阻训练大鼠体重明显大于抗阻训练大鼠[(462±6) g vs.(418±14) g, P<0.05], 大鼠后肢抓力在抗阻训练组明显更高[(6.75±0.13) N vs.(5.41±0.15) N, P<0.01]。结论:长期抗阻训练可降低健康大鼠和慢性咬肌痛觉过敏大鼠双侧咬肌机械痛觉敏感性,为长期抗阻训练临床治疗慢性咀嚼肌痛提供了基础研究证据。

    胶原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对人牙髓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张倩莉,袁重阳,刘力,温世鹏,王晓燕
    2019, (1):  28-3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6    
    摘要 ( 1286 )   HTML ( 14 )   PDF (15117KB) ( 19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在胶原静电纺纳米纤维膜(collagen nanofibrous matrix,Col_NFM)与直接沉积胶原膜(collagen flat film,Col_FF)上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情况,探究胶原纳米纤维支架对hDP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两种胶原膜的表面形貌,并比较其表面接触角和溶胀性能。将hDPCs分别接种于两种胶原膜表面共培养,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LSM)观察hDPCs在支架表面的生长形态,并用CCK-8法测定hDPCs的增殖情况。在诱导14 d后,比较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SEM图可见Col_NFM组纤维直径为(884±159) nm,纤维之间存在大量三维连通的孔隙结构,而Col_FF组表面平坦,未见孔隙结构。Col_NFM组瞬间表面接触角为85.03°±4.45°,溶胀度为3,Col_FF组瞬间表面接触角为98.98°±5.81°,溶胀度为1,Col_NFM组的亲水性和溶胀性能更佳。SEM和LSM结果显示,Col_NFM组hDPCs表现为不规则多角形,呈三维生长,Col_FF组细胞在二维平面上呈纺锤形生长。CCK-8结果显示,hDPCs在Col_NFM支架上增殖活性更高。在诱导14 d后,Col_NFM组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较Col_FF组显著升高(P<0.05),茜素红染色也更深。结论:Col_NFM具有纳米尺度的微观结构,并具备良好的亲水性和溶胀性能,相较于Col_FF,hDPCs在Col_NFM表面表现出更好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性能。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宿骞,彭歆,周传香,俞光岩
    2019, (1):  35-4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7    
    摘要 ( 1363 )   HTML ( 36 )   PDF (34990KB) ( 32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6—2016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诊断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复查随访资料,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41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8个月至91岁),男 ∶女=1 ∶2.15,女性多见。40例(97.1%)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其中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4例,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4例,其他类型少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仅占1例。Ann Arbor ⅠE~ⅡE期37例(90.2%),ⅢE~ⅣE期4例(9.8%)。7例(17.1%)淋巴瘤由干燥综合征恶变而来,均为MALT淋巴瘤。平均病期为20.7月,78%的患者以腮腺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及系统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全部患者均经5~149个月随访,其中9例(21.9%)死亡,2年总生存率为84.5%,5年总生存率为81.3%。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肿物加速生长史(P=0.005)和肿物有无包膜(P=0.011)为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物有无包膜(P=0.041)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结论:腮腺淋巴瘤绝大多数为B细胞型NHL,MALT淋巴瘤与DLBCL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腮腺区局限性肿块,临床上需与腮腺良性肿瘤相鉴别。干燥综合征与MALT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预后比其他恶性肿瘤相对较好,肿物无包膜提示预后较差。

    不同温度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朱晓鸣,齐璇,李德利,张玉玮,李和平,谭建国
    2019, (1):  43-4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8    
    摘要 ( 1059 )   HTML ( 12 )   PDF (9048KB) ( 2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radio-frequency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APGD)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收集新鲜拔除的、无龋坏的、完整的第三磨牙52颗,采用精密低速切割机制备平行于牙合中层牙本质薄片,每颗离体牙制备1片 [(900±100) μm]。将52个中层牙本质薄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片,无处理;实验组48片,按新型RF-APGD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温度(4 ℃、10 ℃、20 ℃、30 ℃)平均分为4组,每大组12片。每大组按照不同处理时间(10 s,20 s,30 s)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4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2)收集20颗完整第三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4颗。对照组,无处理;4 ℃、10 ℃、20 ℃和 30 ℃ 4个实验组,每组采用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20 s。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低速水冷精密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采用32%磷酸酸蚀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酸蚀;采用牙本质粘接剂和树脂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采用万能力学机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即刻微拉伸强度测定,观察不同温度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树脂即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显示,30 ℃和20 ℃新型 RF-APGD 等离子体处理组,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表面经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 s即会出现微结构的破坏;1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脱矿牙本质表面 20 s,即会出现牙本质胶原纤维之间间隙变小、表面结构坍塌等现象;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 s、20 s及30 s,脱矿牙本质表面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均能维持蓬松结构。(2)牙本质-树脂即刻微拉伸强度结果显示,对照组为(47.4±0.5) MPa,4 ℃、10 ℃、20 ℃和3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分别为(57.8±0.7) MPa、(51.9±0.7) MPa、(29.7±1.0) MPa和(22.2±1.5) MPa,其中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所获得的微拉伸强度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和1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牙本质-树脂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提高了21.9%和9.5%。结论: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对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的处理,较更高温度的新型RF-APGD等离子体更有利于提高牙本质-树脂的即刻粘接性能。

    手术联合 125I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与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李聪,刘树铭,郑磊,黄明伟,石妍,吕晓鸣,张建国,张杰
    2019, (1):  49-5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09    
    摘要 ( 1031 )   HTML ( 10 )   PDF (730KB) ( 36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应用手术联合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75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或部分切除,经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于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处方剂量60~120 Gy。患者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肿瘤控制及生存情况,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对其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0%、78.8%,T1~T2患者分别为92.2%、82.0%,T3~T4患者均为82.6%。无瘤生存率为3年74.9%、5年54.3%。总生存率3年、5年分别为86.0%、79.6%,其中T1~T2患者均为91.3%,T3~T4患者分别为73.9%、59.7%。3年、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4%、76.7%,其中T1~T2患者分别为83.4%、79.6%,T3~T4患者分别为86.0%、67.8%。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是影响患者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龄者易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分期高及肿瘤位于鼻腔、鼻窦者生存率较低。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与颅底-颞下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杨榕,李庆祥,毛驰,彭歆,王洋,郭玉兴,郭传瑸
    2019, (1):  53-5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0    
    摘要 ( 953 )   HTML ( 16 )   PDF (6052KB) ( 31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颅底-颞下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治的颅底-颞下区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入选病例17例,术前所有患者进行平扫CT、增强CT及MRI影像扫描。在导航软件中将平扫CT、增强CT及MRI影像融合后,三维重建肿瘤、血管及颅颌面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术方案,并联合导航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分析患者资料,评价应用效果。结果:17例病例均取得满意的多模态影像融合,在同一帧图像上精确显示通过不同图像描记的病变、颅颌面骨及重要血管。联合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及导航引导穿刺或手术设计,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对肿瘤体积较小、复发及边界不清的病例效果显著。4例利用融合图像进行术前诊断与评估后行手术探查(无术中导航引导,其中3例手术切除,1例仅取活检), 3例行导航引导穿刺活检,12例行导航引导手术切除(其中2例先行导航穿刺活检)。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穿刺或手术,1例脑膜瘤复发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1例腮腺深叶肿瘤患者术后面瘫,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3/3)。手术切除的15例经术中导航检查及术后影像验证显示完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随访3~9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结论:充分利用多模态影像优势,准确分析肿瘤、血管及颅颌面骨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有助于颅底-颞下区肿瘤的术前规划,联合导航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近红外光透照技术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
    周琼,彭楚芳,秦满
    2019, (1):  59-6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1    
    摘要 ( 1436 )   HTML ( 55 )   PDF (7199KB) ( 40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近红外光透照技术(near-infrared light transillumination,NILT,商品名DIAGNOcam)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4~9岁疑有乳磨牙早期邻面龋的患儿进行视诊、咬合翼片和DIAGNOcam检查,龋齿指数记录为0(无龋)、1(釉质浅层龋)、2(釉质深层龋不超出釉牙本质界)、3(牙本质龋)。相邻2颗乳磨牙中至少1颗牙齿符合侵入性治疗标准方可纳入研究,即要求至少两项检查的龋齿指数≥2。对龋齿指数≥2的牙齿行侵入性治疗,直视下观察相邻乳磨牙的情况,若龋坏成洞,则也行侵入性治疗。将直视下龋洞深度与釉牙本质界的关系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共纳入36例患儿104个乳磨牙邻面,其中,5个牙面最终诊断为无龋,20个牙面诊断为釉质浅层龋,79个牙面进行了侵入性治疗,包括22个牙面龋洞达釉牙本质界,57个牙面龋洞达牙本质层内。视诊、咬合翼片和DIAGNOcam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的灵敏度为68.69%、81.82%、78.79%,特异度为100.00%、100.00%、80.00%,准确度为75.96%、85.65%、78.85%。对于釉质浅层龋,视诊诊断的灵敏度最低,仅为10.00%,DIAGNOcam的灵敏度(60.00%)高于咬合翼片(40.00%);对于釉质深层龋的诊断灵敏度,咬合翼片(86.36%)>DIAGNOcam(72.73%)>视诊(68.18%);对于牙本质龋,3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均超过85%,咬合翼片最高为94.74%。结论:DIAGNOcam诊断乳磨牙早期邻面龋具有接近于咬合翼片的准确度,且使用安全、简便、无辐射,适用于儿童口腔临床。

    乳牙间接牙髓治疗两年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游文喆,窦桂丽,夏斌
    2019, (1):  65-6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2    
    摘要 ( 942 )   HTML ( 11 )   PDF (915KB) ( 28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电子病历数据库为依托,观察乳牙间接牙髓治疗术后的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利用科研疾病数据库,检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间于儿童口腔科进行乳磨牙间接牙髓治疗的9.0岁以下患儿、乳前牙间接牙髓治疗的4.5岁以下患儿,选择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规律随访时间超过1.5年、病历记录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病历信息。根据术后临床表现,将所有乳牙预后归为H、P两类,预后H定义为成功,预后P定义为失败。以患牙为单位,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06名患儿,初诊年龄为1.6~8.8岁,平均(5.0±1.7)岁,共168颗乳牙(122颗乳磨牙,46颗乳前牙),平均随访时间为(729±244) d。截止至2018年9月,根据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术后有35颗乳牙(23颗乳磨牙,12颗乳前牙)治疗失败。经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168颗患牙不同时间点累计生存率:0.5年时为93.5%,1年时为92.9%,1.5年时为87.5%,2年时为82.7%,2.5年时为75.5%。Cox比例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乳磨牙来说,龋坏洞形涉及的牙面越多,间接牙髓治疗的预后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P<0.05)。乳前牙间接牙髓治疗的术后失败风险高于乳磨牙,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遵从目前所使用的诊疗常规,乳牙间接牙髓治疗的2.5年生存率为75.5%。在乳磨牙中,术后失败风险与龋坏侵犯的牙面数量显著相关,龋坏涉及的牙面数量越多,间接牙髓治疗后失败风险越高。

    生物陶瓷材料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
    雷玥,杨颖婷,战园
    2019, (1):  70-7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3    
    摘要 ( 1246 )   HTML ( 29 )   PDF (3486KB) ( 41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可操作性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三门诊部儿科就诊患者,在乳磨牙的牙髓切断术中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以治疗时间为观察开始时间,以最后一次拍摄X线片的时间为观察终点时间,对患牙进行定期随访观察1年以上,每次复诊时记录患牙的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情况,将患牙预后归为N、H、P0、PX、PY五类,N为临床和X线均未见异常,H为临床未见异常,X线表现为牙根生理性吸收,P0为临床未见异常,X线出现牙髓钙化、牙根吸收等改变,但暂时无需治疗,PX为临床出现或未出现异常,X线出现根尖周病变,需要根管治疗或拔除,PY为乳牙早失;其中N、H定义为成功,P0、PX、PY定义为失败。结果:截至2018年9月,共纳入患牙40颗(患者34人),初诊年龄为3.1~8.5岁,平均(4.7±1.2)岁,观察时间12~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患牙预后符合N的牙齿34颗,符合H的2颗,符合P0的1颗,符合PX的3颗,符合PY的0颗。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的乳磨牙牙髓切断术12个月成功率95%。结论: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进行乳牙牙髓切断术取得满意疗效,可以作为盖髓剂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常规治疗。

    分辨率设置与锥形束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
    谢晓艳,贾淑梅,孙志辉,张祖燕
    2019, (1):  75-7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4    
    摘要 ( 990 )   HTML ( 17 )   PDF (1700KB) ( 23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不同分辨率设置下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CBCT扫描参数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1颗离体单根前磨牙,分别在其舌面的根颈、根中和根尖部随机制备洞型,直径为1 mm,深度分别为0.1、0.2和0.3 mm,共153个位点(其中随机选择51个位点未制备洞型)用以模拟牙根外吸收的微小缺损。将离体牙置于人干下颌骨内,采用ProMax 3D和 DCT PRO型CBCT机分别对样本进行容积扫描;两名观察者评估图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得到曲线下面积(Az值),用于评估不同分辨率设置下该设备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结果:ProMax 3D CBCT可提供高(high)、正常(normal)和低(low)3种分辨率模式扫描,其Az值分别为0.867、0.703和0.665(P<0.05)。DCT PRO CBCT提供了两种分辨率参数设置,组合可得到4种曝光模式,分别为正常质量+正常分辨率(normal quality + normal resolution)、正常质量+高分辨率(normal quality + high resolution)、高质量+正常分辨率(high quality + normal resolution)和高质量+高分辨率(high quality + high resolution), 其Az值分别为0.527、0.725、0.743和0.794(P<0.05)。结论:分辨率设置可显著影响锥形束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后处理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锥形束CT的诊断能力。

    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在治疗MillerⅠ、Ⅱ度单牙牙龈退缩中的应用
    范可昂,钟金晟,欧阳翔英,谢颖,陈子圆,周爽英,章嫄
    2019, (1):  80-8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5    
    摘要 ( 1518 )   HTML ( 86 )   PDF (15660KB) ( 5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拟评价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vestibular incision subperiosteal tunnel access,VISTA)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治疗MillerⅠ、Ⅱ度单牙牙龈退缩的效果。方法:采用VISTA联合CTG技术治疗10颗单牙、退缩深度≥2 mm的MillerⅠ、Ⅱ度牙龈退缩,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牙龈退缩深度、宽度、角化龈宽度、牙龈生物型、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水平,计算根面覆盖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术中和术后2周内疼痛情况以及对术后6个月美观效果满意度。结果:牙龈退缩深度术前达(2.65±0.82) mm,术后6个月时减少了(2.30±0.98) mm(P<0.001),平均根面覆盖率为86.67%±21.94%,完全根面覆盖率为70%;角化龈宽度增加了(0.90±1.22) mm(P<0.05);患者对美观效果满意,评分为8.30分,患者术中及术后2周内疼痛感较轻,评分在2.40~4.30分。进一步分析发现牙龈退缩改善效果与患牙的牙龈生物型及上、下颌牙位分布无关。结论:VISTA技术联合CTG可以有效地治疗单颗牙Miller Ⅰ、 Ⅱ 度牙龈退缩,增加角化龈宽度;患者的疼痛感较轻,患者对术后6个月时的美学效果较满意。该技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单牙Miller Ⅰ、 Ⅱ 度牙龈退缩的方法之一。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稳定性
    王秀婧,张怡美,周彦恒
    2019, (1):  86-9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6    
    摘要 ( 1281 )   HTML ( 38 )   PDF (19025KB) ( 3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12年软、硬组织的变化,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组织的长期稳定性。方法: 回顾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患者22例,收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时及3~12年随访复诊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各牙性硬组织、骨性硬组织及软组织变化的项目。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联合治疗术后3~12年和治疗结束时的牙性硬组织变化如下:上中切牙-SN角由110.98°±6.77°减少为109.21°±5.80°(P = 0.005),上中切牙-NA角由28.31°±6.80°减少为26.49°±6.18°(P = 0.002),上下切牙角由123.51°±8.14°增大为125.7°±10.01°(P = 0.035), 其余牙性硬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治疗后3~12年相比联合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上前牙有直立趋势。骨性硬组织变化中全面高由124.98°±11.98°减少为122.4°±11.05°(P = 0.024), 其余骨性硬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治疗后3~12年骨性硬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比较联合治疗术后3~12年和治疗结束时的软组织测量值,上唇凸点至EP平面距离由(-2.78±2.20) mm减少为(-3.29±2.44) mm (P = 0.02), H角由8.27°±3.71°减少为7.32°±3.83° (P = 0.006),其余软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唇和颏部软组织变化表现为上唇少量回缩和颏部形态的少量改变。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3~12年牙性硬组织、骨性硬组织及软组织改变基本稳定。

    不同加工方法及材料制作部分贴面的边缘形貌分析
    王睿捷,刘敏,宋丹阳,杨随,王乔,王磊,冯海兰
    2019, (1):  93-9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7    
    摘要 ( 1071 )   HTML ( 38 )   PDF (21301KB) ( 37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采用粉浆堆塑工艺、热压铸造工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的不同材料部分贴面的边缘形貌。方法:选择无明显磨耗、龋坏,表面釉质光滑完整的人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6颗,分别采用耐火代型粉浆堆塑工艺制作Noritake ?长石质烤瓷部分贴面,热压铸造工艺制作IPS E.max Press部分贴面,CAD/CAM技术制作VITA Mark Ⅱ、VITA Supri-nity、VITA Enamic部分贴面。部分贴面试件粘接完成后,按照临床步骤进行边缘修整及抛光,获得在离体牙上粘接完成的部分贴面。通过肉眼观察、扫描电镜及色散能谱,记录并分析部分贴面边缘微观形貌及粘接剂暴露宽度。结果:不同加工方式及材料的部分贴面在粘接后经过修整、抛光,可获得肉眼可见的较光滑的材料表面及菲薄的刃状边缘。Noritake烤瓷组边缘较粗糙,粘接剂带状暴露量为(106.00±9.17) μm;E.max Press组边缘较平整,粘接剂暴露量为(138.33±20.59) μm;Enamic组边缘平滑,粘接剂暴露宽度较大,为(186.00±5.66) μm;Mark Ⅱ组与Suprinity组边缘虽有粗糙不平,但粘接剂暴露较少,分别为(50.67±7.51) μm及(65.67±17.90) μm;除Mark Ⅱ组与Suprinity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及材料制作的部分贴面,经过粘接、修整及抛光后,均可获得刃状边缘,但各组粘接剂有不同程度暴露,暴露量大小为Mark Ⅱ组/Suprinity组<Noritake组<E.max Press组<Enamic组,可见不同加工方式和材料制作的部分贴面边缘形貌存在差异。

    放大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瓷贴面牙体预备效果的比较
    葛严军,刘晓强
    2019, (1):  100-10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8    
    摘要 ( 1249 )   HTML ( 48 )   PDF (3441KB) ( 41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和比较初学者应用放大镜与应用显微镜进行瓷贴面牙体预备的效果,从操作效率、预备体质量、预备准确度以及喜好度等方面比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选择20名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对照试验,试验对象无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的经验。每人依次在常规视野下(空白对照组)、2.5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放大镜组)和8倍医用显微镜下(显微镜组)在仿头模内完成右上中切牙开窗型瓷贴面牙体预备,试验过程中记录牙体预备所需的时间。操作完成后,由医生本人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操作效率、预备体质量和喜好度进行主观评分,由第三方专家在体视显微镜下对瓷贴面预备体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利用数字化方法对预备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操作效率方面,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VAS评分分别为7.15±1.73、8.10±0.91、5.40±2.04,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操作时间三组分别为(430.10±163.04) s、(393.90±157.27) s、(441.95±164.18) s,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镜组比显微镜组操作效率高。预备体质量方面,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VAS评分分别为6.55±2.09、7.85±0.99、6.25±1.77,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评分分别为12.20±1.67、12.50±1.70、11.35±2.60,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镜组的预备体质量优于显微镜组。预备准确度方面,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唇面切1/3分别为(0.107±0.097) mm、(0.142±0.118) mm、(0.123±0.087) mm,唇面中1/3分别为(0.128±0.073) mm、(0.113±0.105) mm、(0.125±0.077) mm,唇面颈1/3分别为(0.075±0.054) mm、(0.068±0.044) mm、(0.058±0.047) mm,三组间每个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喜好度方面,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VAS评分分别为6.55±2.31、8.60±1.10、5.80±2.07,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镜组最受欢迎。结论:针对初学者而言,放大镜比显微镜用于瓷贴面牙体预备的效果更好。

    全程数字化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制作和初步应用
    王时敏,李峥,王冠博,叶红强,刘云松,佟岱,高文慧,周永胜
    2019, (1):  105-11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19    
    摘要 ( 1708 )   HTML ( 88 )   PDF (16107KB) ( 73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套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流程,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临床,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通过佩戴牙合垫缓解夜磨牙症的患者24名,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的上下牙列数字印模和抬高后的咬合关系,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进行数字化设计,将设计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进行切削;对照组通过真空压膜法制作传统软牙合垫。将两种方法制作的牙合垫分别让两组患者进行口内试戴,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佩戴两种牙合垫后的牙合接触特征,并由患者对牙合垫的固位、美观与咬合舒适度进行评分,采用IBM SPSS 20.0软件进行Mann-Whitney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成功建立了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流程。临床应用发现,两组患者对两种牙合垫的固位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8,P=0.590), 实验组的美观评分(Z=2.038,P=0.042)与咬合舒适度评分(Z=-2.579,P=0.0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can结果显示,正中咬合时,对照组仅有双侧第二磨牙区存在牙合接触,而实验组可与下颌全牙列接触,前后牙合力均匀。结论: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的夜磨牙保护牙合垫改良了咬合设计,极大地简化和优化了牙合垫的制作流程,节约了医疗资源,有益环保,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为患者服务。

    CAD/CAM钛合金表面处理工艺联合树脂粘接剂对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李贝贝,邸萍
    2019, (1):  111-11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0    
    摘要 ( 912 )   HTML ( 13 )   PDF (5705KB) ( 25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及树脂粘结剂对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切削出80个底面直径10 mm、高8 mm的圆柱形钛合金试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喷砂组(sandblasting,SB)试件表面进行Al2O3 颗粒喷砂,微弧氧化组(microarc-oxidation,MAO)试件表面处理后形成疏松多孔的陶瓷膜结构。每组内根据是否应用树脂粘结剂分为SB-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SB-resin luting-Y组(使用)、MAO-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MAO-resin luting-Y组(使用)4个亚组。试件与Cemerage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固化,每组的各一半测试冷热循环0次和5 000次后的粘结强度,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粘结强度试验前后钛合金试件表面形貌。结果:喷砂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0次后,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最高(16.2±1.8) MPa;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两者的粘结强度最低(8.9±1.5) MPa,喷砂和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0.7±2.2) MPa和(8.9±1.5)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喷砂和微弧氧化处理联合树脂粘结剂5 000次冷热循环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5.5±2.1) MPa和(11.7±1.3)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和P=0.234)。结论: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表面处理方式联合树脂粘结剂均可提高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以喷砂组提高更为显著;目前受微弧氧化技术参数的限制,喷砂效果优于微弧氧化。

    骨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系统的建立与支架宏微结构精度的可控性评价
    李榕,陈科龙,王勇,刘云松,周永胜,孙玉春
    2019, (1):  115-11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1    
    摘要 ( 1096 )   HTML ( 17 )   PDF (7090KB) ( 28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自主研发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形原理的骨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系统,定量评价其打印聚乳酸(polylactide,PLA)、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 PCL)制件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精度可控性。方法:系统硬件部分为基于三轴步进电机控制的单喷头熔融挤出材料的混元-Ⅰ型生物打印机,喷头直径为0.3 mm,配套打印分层软件生成打印控制代码为Gcode格式文件。用Imageware设计长×宽×高为10 mm×10 mm×2 mm的长方体,保存成STL文件。将文件导入配套打印分层软件并设定长方体内部为均匀分布的长方体孔隙结构,打印层厚0.2 mm,生成Gcode代码并用混元-Ⅰ型生物打印机分别打印PLA和PCL制件,每种材料重复打印10次。打印完成并充分自然冷却后取下,获得PLA、PCL打印制件(10个×2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制件的宏观尺寸,每组任意选取3个制件用激光三维形貌测量显微镜扫描并测量每个制件层间重叠和无层间重叠区域的孔隙尺寸与实体支撑梁的直径。结果:所建立系统打印的PLA、PCL制件孔隙规则且相互贯通,宏观尺寸分别为PLA:长 9.950(0.020) mm,宽 9.950(0.003) mm,高 1.970(0.023) mm;PCL:长 9.845(0.025) mm,宽 9.845(0.045) mm,高 1.950(0.043) mm。内部结构PLA、PCL层间重叠部分支撑梁直径稍有增粗,前者较明显。各测量值中PLA层间重叠区域孔隙(274.09±8.35) μm与设计值差值最大,为26.91 μm。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系统可完成PLA、PCL多孔支架的打印,该系统对宏观、微观结构的可控性满足研究应用需求。

    口腔用光固化三维打印精度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效果
    萧宁,孙玉春,赵一姣,王勇
    2019, (1):  120-13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2    
    摘要 ( 1117 )   HTML ( 40 )   PDF (17864KB) ( 2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光固化三维打印技术精度评价用牙颌参考模型,并借助该模型建立光固化三维打印牙颌模型准确度的多维评价方法,获得客观评价结果。方法:参考既往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恒牙及恒牙列形态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数据,在3ds Max 2018软件中设计一副以简化标准长方体组合模型模拟真实牙颌模型特征的牙颌参考模型。用三款不同打印原理的光固化三维打印机进行模型打印,分别是:Objet30 Pro打印机(PJ技术)、Projet 3510 HD Plus打印机(MJP技术)和Perfactory DDP打印机(DLP技术)。通过三维扫描打印模型,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中基于扫描数据分析打印模型的整体3D偏差、特征面的平面度、平行度和垂直度误差。利用数显卡尺对打印模型各模拟牙冠近远中径、颊舌径和牙合龈向高度以及模拟牙列进行特征尺寸测量,分析打印层内和打印层高百分比误差。结果:在三维形态误差方面,Objet30 Pro打印模型的整体3D偏差最小,Projet 3510 HD Plus和Perfactory DDP打印模型分别在垂直度和平面度方面表现最优;在特征尺寸误差方面,Objet30 Pro打印模型的打印层内和打印层高误差综合表现最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光固化三维打印牙颌模型精度评价模型及配套方法,可以提供较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为三维打印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控制记忆合金丝镍钛根管锉弯曲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力学分析
    付宏宇,王芳芳,侯晓玫
    2019, (1):  131-13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3    
    摘要 ( 1031 )   HTML ( 28 )   PDF (1975KB) ( 39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实验方法建立模型,用来评价控制记忆合金丝(controlled memory,CM)镍钛根管锉的弯曲性能,并将其与其他相同几何形态的镍钛合金进行比较。方法: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将21 mm长、25#/08锥度的Hyflex NT和Hyflex CM镍钛锉通过悬臂弯曲模型在距锉尖9.5 mm处固定,力学检测仪压头在距锉尖3 mm处加载/卸载力,最大位移3 mm,得到载荷位移曲线,随后使用显微CT扫描(层间距8 μm)镍钛锉,导入ABAQUS (6.10)构建几何模型。Hyflex NT以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Hyflex CM以幂硬化塑性本构模型,拟合悬臂弯曲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成功构建两个四面体单元模型,节点总数均为99 353,单元总数均为63 744。当加载位移为1 mm时,对距锉尖6.1 mm处的横截面进行应力分布观测,上、下表面受到的弯曲应力最大,并率先进入相变屈服阶段,有限元模拟能够清楚地给出锉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应力分布等各种信息,与实际实验曲线拟合度好。结论:材料本构行为对于镍钛根管锉力学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针对CM丝镍钛根管锉的特性调试参数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精确地捕捉镍钛根管锉各种变形过程中的特点,且与实际实验曲线拟合度好,可用于CM丝镍钛锉弯曲性能研究。

    无牙颌患者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口腔卫生维护的纵向研究
    刘潇倩,陈秋雯,冯海兰,王兵,屈健,孙振,衡墨迪,潘韶霞
    2019, (1):  136-14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4    
    摘要 ( 1280 )   HTML ( 35 )   PDF (5023KB) ( 3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无牙颌患者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口腔卫生维护状况,分析其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复查时记录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LI)、探诊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等,并利用X线平行投照法观察边缘骨吸收,同时调查患者对附着体的日常清洁行为。分析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0名患者(125枚种植体),平均随访了22个月(6~54个月),平均mPLI、SBI、GI分别为1.4±1.2、0.8±0.7、0.7±0.6,PD为(2.2±0.7) mm,近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1±1.1) mm、(0.9±0.9) mm。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为49.6%,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为0。口腔卫生差(mPLI≥2)的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mPLI<1)的11.9倍,每日清洁附着体两次及以上的患者mPLI得分显著低于清洁次数不足两次的患者(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种植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口腔卫生维护不足,口腔卫生维护不良与无牙颌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相关,口腔卫生差的患者种植体发生黏膜炎的风险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1.9倍,附着体的清洁是患者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hUTP14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张春凤,刘云,陆敏,杜晓娟
    2019, (1):  145-15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5    
    摘要 ( 920 )   HTML ( 14 )   PDF (5365KB) ( 1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hUTP14a通过促进p53和Rb降解以及增强c-Myc致癌活性促进肿瘤的发生,且在人肝癌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本研究检测hUTP14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hUTP14a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23例NSCLC患者的组织蜡块标本(鳞状细胞癌53例,腺癌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癌组织及其邻近癌旁非肿瘤组织中hUTP14a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7.0软件的χ 2检验,以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对组间肺癌组织中hUTP14a的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hUTP14a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4%(46/123),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12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01);hUTP14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8.6%(34/70),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22.6%(12/53),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 (0/70),0 (0/53)]; hUTP14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48.6% vs. 22.6%,χ 2=8.66,P=0.03)。进一步分析肺鳞状细胞癌、腺癌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hUTP14a在病理分期(pTNM)晚期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pTNM早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而与肺腺癌的pTNM分期没有显著关联性,未见hUTP14a表达与肺癌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结论:hUTP14a在肺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升高,而且与肺鳞状细胞癌的pTNM分期具有关联性,提示hUTP14a有可能成为早期筛查诊断NSCLC的候选标志物。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早期胎盘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杨蕊,张蕾,于丽,张晗
    2019, (1):  151-15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6    
    摘要 ( 765 )   HTML ( 7 )   PDF (1960KB) ( 13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n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VF-ET来源的于7~8周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妊娠双胎7~8周人工流产术中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利用美国Affymetrix HG-U133 Plus 2.0基因芯片对两组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4例IVF-ET减胎绒毛组织和4例自然妊娠人工流产绒毛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与自然妊娠组相比,IVF-ET组FAK信号通路中有32个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倍数≥2,其中12个基因上调,20个基因下调。经qRT-PCR验证,IVF-ET与自然妊娠早期胎盘绒毛中的8个FA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确实存在差异,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FAK信号通路基因定位显示,IVF-ET来源胎盘绒毛组织FAK信号通路上游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基因表达代偿维持FAK信号通路功能基本正常。结论:IVF-ET来源和自然妊娠来源的早期胎盘FAK信号通路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FAK信号通路关键功能,影响IVF-ET胎盘绒毛早期发育和功能,同时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改变相关基因表达来代偿IVF-ET技术本身的干扰,以维持FAK信号通路正常功能,满足胎盘绒毛和胎儿发育需要。

    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包菊,刘佳,曲元,穆东亮
    2019, (1):  159-16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7    
    摘要 ( 891 )   HTML ( 7 )   PDF (854KB) ( 22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剖宫产娩出并完成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终点是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按照新生儿是否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脐动脉血气pH值。收集母婴围产期的资料和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脐动脉血气pH对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72例新生儿(择期541例、急诊331例),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4.1%,其中发生率最高的3项分别为感染、吸入性肺炎及心肌损伤。无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31,有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中pH≤7.20的总体比例为3.1%(27/872),其中无并发症组pH值≤7.20的比例为1.6%(12/749),有并发症组pH值≤7.20的比例为12.2%(15/1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8.224, 95%CI: 4.910~13.777, P<0.001)、妊娠期高血压(OR=1.886, 95%CI: 1.004~3.546, P=0.049)、宫内生长受限(OR=4.429, 95%CI: 1.280~15.330, P=0.019)、急诊剖宫产(OR=2.711, 95%CI: 1.682~4.369, P<0.001)、脐动脉血气pH值≤7.20(OR=7.420, 95%CI: 2.951~18.655, P<0.001)及5分钟Apgar评分小于10分(OR=11.849, 95%CI: 3.977~35.128, P<0.001)是新生儿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脐动脉血气pH值预测全部新生儿、择期新生儿及急诊新生儿住院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95%CI: 0.508~0.633, P=0.012)、0.559(95%CI: 0.465~0.652, P=0.189)及0.617(95%CI: 0.538~0.697, P=0.002)。结论:脐动脉血气pH值≤7.2与剖宫产新生儿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有相关性,但是ROC分析显示其预测价值较低。

    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病例回顾分析
    张杨,张继新,石健,于楠,袁振芳,卢桂芝,高莹,高燕明,郭晓蕙
    2019, (1):  165-17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8    
    摘要 ( 1036 )   HTML ( 23 )   PDF (840KB) ( 32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PTL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例PTL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63岁(42~81岁),起病至诊断时间平均5个月(0.5~24个月)。其中1例因咳嗽、憋气就诊,余11例均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除1例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外,其余11例首诊时有7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初诊11例行颈部B超,双侧均有结节者9例,肿瘤平均直径3.87 cm。4例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8例经甲状腺肿物粗针穿刺确诊,病理报告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1例小B细胞淋巴瘤,5例病理证实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除1例MALToma因考虑肿瘤相对惰性,未行化疗,余11例均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117个月),死亡3例。健在的9例患者中,7例化疗后定期随访肿瘤无进展,1例MALToma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未予化疗及放疗,仍带瘤生存,1例仍在化疗中(2周期)。结论:中老年(尤其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或实质内不均质低回声,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和气管压迫时需高度警惕PTL的可能,对可疑病例适时采用粗针穿刺活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的治疗对比
    田雪丽,黄永辉,姚炜,李渊,陆京京
    2019, (1):  171-17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29    
    摘要 ( 954 )   HTML ( 13 )   PDF (5660KB) ( 19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6 年12 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并行STER治疗(n=28)和ESE治疗(n=14)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结果、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 例病变均顺利完成切除,成功率100%。两组间(STER组 vs. ESE组)从性别、年龄、病变大小[1.5(1.0~6.0) cm vs. 1.3(0.5~2.0) cm,P=0.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的病变切除时间长于ESE组[46.5(11.0~163.0) min vs. 19.5(6.0~56.0) min, P=0.007],创面钛夹缝合时间短于ESE组[3.5(1.0~11.0) min vs. 8.0(2.0~33.0) min, P=0.0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14.0~167.0) min vs. 31.5(10.0~88.0) min,P=0.080]。术后一次性整块切除率(92.9% vs. 85.7%)、治疗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0.7% vs. 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术后发生肺炎2 例,纵隔气肿1 例,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ESE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经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平滑肌瘤28 例,间质瘤14 例。STER组6 例间质瘤均为极低危险度;ESE组4 例间质瘤为极低危险度,4例间质瘤为中等危险度[病变大小约1.0~2.0 cm,核分裂像(6~8)个/50 高倍视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5 个月(24~60个月),中等危险度间质瘤的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32个月,均未见肿瘤残留、复发及隧道内种植。结论:STER和ESE均可成为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案选择之一,与STER相比,ESE切除病变时间短,但创面缝合时间长,总的手术时间相当。

    颈5-6神经根阻滞技术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邓莹,李岩,姚瑶,冯丹丹,徐懋
    2019, (1):  177-18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30    
    摘要 ( 1211 )   HTML ( 16 )   PDF (2551KB) ( 40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颈5-6神经根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择期全身麻醉行肩关节镜下韧带断裂修复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肌间沟臂丛阻滞组(I组)和颈5-6神经根阻滞组(C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单次神经阻滞,I组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推注0.2%罗哌卡因10 mL;C组经侧颈部入路行颈5-6神经根阻滞,推注0.2%罗哌卡因10 mL。记录穿刺后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持续镇痛时间,术后1、6、12、24 h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患者手指运动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主要终点为神经阻滞后到术后1 d患者术侧肩关节静息及运动疼痛情况,次要终点为患肢手指运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I组镇痛持续时间(571.50±70.11) min,C组(615.60±112.15)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6、12 h静态及动态NRS评分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两组间静态及动态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后患肢手部肌力,C组为5(4,5)级,I组为4(2,4)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部支配区感觉评分,桡神经C组为1(0,2),I组为 2(1,2),正中神经C组为0(0,2),I组为2(1,2),尺神经C组为0(0,1),I组为1(1,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侧肩部感觉评分,C组为2(1,2),I组为2(1,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 I组为8(6,9),C组为9(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颈5-6神经根阻滞都可以满足肩关节镜术后镇痛需求,但颈5-6神经根阻滞后患肢前臂及手部活动不受限,麻木感更为局限,患者满意度更高。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精确性分析
    李明哲,王晓霞,李自力,伊彪,梁成,何伟
    2019, (1):  182-18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31    
    摘要 ( 910 )   HTML ( 8 )   PDF (2106KB) ( 23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通过口内入路进行下颌骨髁突切除术,评估其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的精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为术式改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23例。术前将患者螺旋CT数据导入ProPlan软件,将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病变范围设计髁突截骨线,生成术前设计模型,导入BrainLab导航系统,术中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采用口内入路,按术前设计截骨线完成髁突切除术。术后1周内拍摄颅颌面部螺旋CT,将术后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生成术后即刻模型,应用Geomagic软件将术前设计模型与术后即刻模型进行对齐,并在术后即刻模型的实际截骨面划分6个区域并定义相应区域测量点P1~P6,比较术前设计截骨面与术后实际截骨面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分析导航辅助手术实施的精确性。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CT复查病变完整切除,髁突截骨线与手术设计基本吻合。术后随访期内未见肿物复发及关节粘连。术后对髁突切除术实施精确性的验证分析显示,P1~P6共6组测量点所测得的偏差可信区间分别为(-2.26 mm,-1.89 mm),(-2.30 mm,-1.45 mm),(-3.37 mm,-2.91 mm),(-2.83 mm,-1.75 mm),(-1.13 mm, 0.99 mm),(-1.17 mm, 0.17 mm), 其中P3组与其他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P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可以较精确地完成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截骨面各部位的手术偏差以过多切除为主,其中前内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前内侧区域实际过多切除现象最明显,后侧、后外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后外侧区域平均偏差不大,但偏差值的波动较其他4组大;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髁突切除术的精确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方法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全钛板与交替钛板、缝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杨泽川,刘朝旭,林阳,胡伟华,陈文坚,李锋,曾恒
    2019, (1):  187-19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1.032    
    摘要 ( 895 )   HTML ( 15 )   PDF (20115KB) ( 1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回顾性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所有手术节段使用钛板固定和交替使用钛板、缝线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共入组67例患者,其中交替使用钛板、缝线固定组(A组)33例,所有节段使用钛板固定组(B组)34例。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如椎管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和开门角。结果:(1)A、B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间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CCI、APD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C4、C6节段的开门角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C5、C7节段的开门角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各节段的开门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C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开门角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APD大于术前A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住院治疗费用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单开门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率并无明显差异,但交替使用钛板、缝线固定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降低医疗花费。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