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0, Vol. 42 ›› Issue (1): 41-45.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锥形束CT测量离体下颌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效果的评价

钟金晟1,欧阳翔英1△,柳登高2△,曹采方1

  

  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1. 牙周科, 2. 放射科, 北京100081)
  • 收稿日期:2009-10-09 修回日期:2009-12-21 出版日期:2010-02-18 发布日期:2010-02-18

  

  • Received:2009-10-09 Revised:2009-12-21 Online:2010-02-18 Published:2010-02-18

摘要:

目的:评价锥形束CT对离体干下颌骨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9个干下颌骨上有Ⅱ°根分叉病变的20颗第一、第二磨牙进行检查,并测量相关的8个参数,与直接探诊测量结果、根尖片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BCT可以对全部根分叉病变进行准确分度,对于全部8个参数中的5个,CBCT和直接探诊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分叉开口至骨嵴顶、骨袋底及水平骨缺损最深处距离3个参数则CBCT小于探诊结果(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方法对根分叉开口位置的判定不一致。两颗磨牙的根分叉病变无法通过根尖片进行诊断,且根尖片测量只能获得全部8个参数中两个参数的相关数据。结论:在体外,CBCT可以为下颌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提供较为准确、全面的三维信息。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分叉部缺损, X线胶片

[1] 孟圆,张丽琪,赵雅宁,柳登高,张祖燕,高岩. 67例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特点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2): 396-401.
[2] 曹畅,王菲,王恩博,刘宇. β-磷酸三钙用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自身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1): 97-102.
[3] 石姝雯,孟洋,焦剑,李文静,孟焕新,栾庆先,王万春. 根分叉病变患牙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5年失牙状况及多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5): 913-918.
[4] 谢晓艳,贾淑梅,孙志辉,张祖燕. 分辨率设置与锥形束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1(1): 75-79.
[5] 赵一姣,刘怡,孙玉春,王勇. 一种基于曲率连续算法的冠、根三维数据融合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4): 719-723.
[6] 朱洁,欧阳翔英. 利用锥形束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区骨嵴形态的观察[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67-070.
[7] 乔静,段晋瑜,褚祎,孙昌洲. 浓缩生长因子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9(1): 36-042.
[8] 乔静, 段晋瑜, 孙昌洲, 柳登高. 锥形束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6): 975-979.
[9] 乔静, 段晋瑜, 孙昌洲, 柳登高. 锥束CT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疗效[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6(5): 727-732.
[10] 朱卫东, 侯建霞, 刘凯宁, 唐晓琳, 孟焕新. 牙周手术治疗对猴Ⅲ度根分叉病变模型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1): 22-28.
[11] 王韵, 黄山娟, 刘鹤. 先天缺牙患儿牙齿发育的影像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5): 599-601.
[12] 刘怡, James MAH, 许天民.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牙齿的分割精度[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1): 98-102.
[13] 朱卫东, 侯建霞, 刘凯宁, 孟焕新, 唐晓琳. 自体牙周膜细胞和釉基质蛋白修复猴下后牙Ⅲ度根分叉病变[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56-61.
[14] 王瑞永, 马绪臣, 张万林, 柳登高. 健康成年人颞下颌关节间隙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测量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5): 503-50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增民, 陈涛, Nanbert ZHONG, 李志超, 尹丰, 刘爽.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小脑萎缩的临床研究(英文稿)[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4): 456 -458 .
[2] 郭岩, 谢铮. 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25 -128 .
[3] 成刚, 钱振华, 胡军. 艾滋病项目自愿咨询检测的技术效率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135 -140 .
[4] 袁惠燕, 张苑, 范田园. 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2): 217 -220 .
[5] 徐莉, 孟焕新,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IgG抗体水平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52 -55 .
[6] 祁琨, 邓芙蓉, 郭新彪.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3): 297 -301 .
[7] 李宏亮*, 安卫红*, 赵扬玉, 朱曦. 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行血液净化治疗1例[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99 -601 .
[8] 李伟军, 邢晓芳, 曲立科, 孟麟, 寿成超. PRL-3基因C104S位点突变体和CAAX缺失体的构建及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5): 516 -520 .
[9] 丰雷, 王玉凤, 曹庆久. 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功能影响的开放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04 -309 .
[10] 刘津, 王玉凤. 父母培训对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310 -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