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6-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专家笔谈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马军
    2013, (03):  337-342.      
    摘要 ( 2143 )   PDF (1028KB) ( 5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詹思延
    2013, (03):  343-346.      
    摘要 ( 1687 )   PDF (803KB) ( 4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医学教育论坛
    健康管理学与健康管理师——人群健康领域的一个新学科、卫生行业的新职业
    王培玉, 刘爱萍
    2013, (03):  347-351.      
    摘要 ( 2272 )   PDF (963KB) ( 4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论著
    中国人群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关联研究
    王苹, 王红, 吴雅慧, 叶晓茜, 黄尚志, 石冰, 梁赓义, 曹卫华, 吴涛, Terri H. BEATY
    2013, (03):  352-358.      
    摘要 ( 2074 )   PDF (1187KB) ( 4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 在806个中国人群的核心家庭中,对叶酸/同型半胱氨酸通路上的18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服用多维生素补充剂。结果: 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257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个SNPs(rs6428977、rs12060264、rs7730643和rs4920037)与NSCL/P显著关联(P<0.05)。但在Bonferroni校正后,该通路上的代谢基因位点与NSCL/P之间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 未发现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PDE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研究
    刘括, 王晋伟, 余治平, 秦雪英, 武轶群, 李娜, 隗瑛琦, 方凯, 王雪茵, 吴涛,
    2013, (03):  359-363.      
    摘要 ( 1872 )   PDF (535KB) ( 3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在缺血性卒中家系中探讨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研究设计,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并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进行连锁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276个缺血性卒中家系,776名研究对象。应用GEE控制混杂因素并调整家系内部相关性后,载脂蛋白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0.05)。非参数连锁分析和FBAT分析均未发现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但该位点与卒中相关的数量性状存在连锁和关联关系。非参数连锁分析发现,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03)、收缩压(P=0.036)存在连锁;在调整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状态后,rs966221位点TT基因型(P=0.019)和CT基因型(P=0.007)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显性模型中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P=0.019)。结论:血脂、血压的异常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及收缩压水平存在连锁,该位点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
    北京健康体检人群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分析
    陶庆梅, 王胜锋, 孙凤, 陶秋山, 曹纯铿, 詹思延
    2013, (03):  364-369.      
    摘要 ( 1814 )   PDF (1266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北京地区美兆自动化健检机构提供的2003年至2010年健康体检资料,将基线未患MS、关键变量完整、至少来体检两次的人群构建成动态队列,分别利用中位数趋势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和样条回归模型方法深入探讨GGT水平与MS之间的关联性及剂量反应关系趋势。结果:在10 076名个体组成的动态队列中,平均随访2.54年后共1 181人发生MS,粗发生率为46.20/1 000(人·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GGT作为分类变量,在逐步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心血管病家族史、收缩压、白细胞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后,浓度最高组发生MS的风险比值(HR)为1.60(95%置信区间:1.18~2.17)。进一步利用样条回归模型,将GGT水平作为连续变量调整后发现其与MS剂量反应关系呈斜率逐渐下降的递增曲线分布。MS的发生风险随GGT水平升高而上升,当GGT水平较高时,对MS的发生所起作用变化较小。结论:GGT水平与MS之间存在关联性,可能是MS发生的风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中国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对身高影响的多水平分析
    付连国, 马军, 王海俊, 胡佩瑾, 宋逸, 刘佳帅, 张子龙, 尚晓瑞, 阳益德
    2013, (03):  370-375.      
    摘要 ( 2968 )   PDF (848KB) ( 4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基于身高增长划分儿童青少年不同生长期,并探索饮食行为在不同生长期对身高的影响。方法:利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2003年制定的筛查超重、肥胖标准和《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筛选体重正常7~18岁儿童青少年,整理身高及饮食行为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划分儿童青少年不同生长期,构建多水平模型分析饮食行为在不同生长期对身高的影响。结果:基于身高增长将男、女生生长期均划为4期,男生为突增前期(7~10岁)、突增期(11~12岁)、突增后期(13~14岁)和稳定期(15~18岁);女生为快速增长期(7~10岁)、增长期(11~12岁)、增长后期(13~15岁)和稳定期(16~18岁)。男女生各生长期城市学生身高均高于农村学生(P<0.01),且城乡差异随生长期呈抛物线趋势,在男生突增期和女生增长期差异最为突出分别为3.31 cm和3.15 cm;在男生突增前期和女生快速增长期早餐对身高生长有促进作用(增长系数分别为0.40 cm和0.57 cm,P<0.01);在男、女生各生长期(除女生稳定期)牛奶对身高均有促进作用(P<0.01),且随生长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男生突增前期和女生快速增长期促进作用最强分别为0.91 cm和0.94 cm;在男、女生生长早、中期鸡蛋均有利于身高的生长(P<0.01),且随生长期有增强趋势;早餐、牛奶和鸡蛋对身高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且随生长期呈下降趋势。结论:早餐、牛奶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早期更有利于促进其身高生长,鸡蛋对身高促进作用随生长期逐渐增强。
    我国城、乡高中生性行为发生的比较
    宋逸, 季成叶, 胡佩瑾, 星一, 张琳, 陈天娇
    2013, (03):  376-381.      
    摘要 ( 3331 )   PDF (553KB) ( 4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中国城、乡高中生性行为发生现状,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8个省级单位224 770名高中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我国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5.9%,城、乡分别为6.2%和5.2%(χ2=83.290,P<0.01),男、女生分别为8.8%和3.3%(χ2=2944.456,P <0.01)。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被迫性行为报告率为44.6%,城、乡分别为43.5%和47.5%(χ2=16.237,P<0.01),男、女生分别为39.7%和55.8%(χ2=285.08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无论城、乡,男生、高年级、职业高中、长期不与父母同住、生活在西部地区都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城、乡被迫性行为发生的模式略有不同,但女生、普通高中、长期不与父母同住和生活在西部地区是高中生发生被迫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高中生,尤其是职业中学学生、长期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和西部地区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象分析
    郭帅军, 余小鸣, 张芯, 安维维, 郭利娜, 王嘉
    2013, (03):  382-386.      
    摘要 ( 2214 )   PDF (518KB) ( 5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饮酒现状,了解吸烟、饮酒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象。方法: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结合的方法,对全国22个省/直辖市内44所高等院校的非毕业年级学生7 979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目前吸烟与饮酒率分别为19.6%、42.2%。大学生吸烟率在不同性别(男生34.1% vs. 女生6.1%)、地域(东部地区15.7% vs. 中部地区19.0% vs. 西部地区29.8%)、高校类型(部属重点大学17.9% vs. 职业技术学院21.2%)以及专业间(文科15.4% vs. 理工科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饮酒率在不同性别(男生58.6% vs. 女生26.9%)、地域(东部地区37.9% vs. 中部地区42.8% vs. 西部地区50.8%)以及专业间(文科36.4% vs. 理工科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饮酒的大学生其不健康饮食行为、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物质滥用以及易导致伤害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高于不吸烟与不饮酒者。结论: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在我国高校的流行状况并不乐观,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存在聚集现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人群特征采取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
    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利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玉颖, 余小鸣, 孙江平, 薛珲, 王耕, 王嘉, 王璐
    2013, (03):  387-391.      
    摘要 ( 1582 )   PDF (547KB) ( 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的利用情况,从性别视角分析该群体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及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对未来改善降低危害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在云南省的4个城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外展人员在戒毒所、社区收集吸毒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和针具交换的利用情况、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对服务(可及性、可接受性及质量)的评价等。 结果:有效样本579人,男女分别占50.8%和49.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3%),单身者占44.0%。61.8%(358/579)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MMT,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7.5%,低于男性(P<0.05)。58.2%(223/383)的调查对象曾通过外展人员或针具交换点获得过清洁针具,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2.9%,低于男性(P<0.05)。吸毒者自报不利用服务的首位原因是缺乏对服务的了解。女性对服务可及性及质量的评价总体上好于男性。 结论:吸毒者对服务的知晓率低,女性的服务利用率不足,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在未来的降低危害服务中关注女性人群,探索更加适合女性特点、有助于保护隐私的服务。
    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卓滋泽, 刘玲, 马文军, 赵茜, 赵欣, 王永志, 张国义
    2013, (03):  392-397.      
    摘要 ( 1758 )   PDF (698KB) ( 3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和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模型大鼠的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 D3]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比较UVA和UVB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模型组(OVX)、UVA照射组(OVX+UVA)、UVB照射组(OVX+UVB)。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经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对UVA照射组和UVB照射组分别使用波长340 nm和313 nm的紫外线进行照射治疗,15周后测定大鼠骨密度及血清1,25(OH)2 D3、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 protein,BGP)、钙(calcium,Ca)和磷(phosphorus,P)的含量。 结果: 去卵巢术后6个月,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UVA照射组和UVB照射组大鼠体重[(486.5±55.7) g,(488.3±32.1) g,(494.1±49.8) g, vs.(408.6±36.1) g,P<0.01]显著升高,股骨近心端骨密度[(0.318±0.025) g/cm2,(0.316±0.031) g/cm2,(0.322±0.036) g/cm2,vs.(0.386±0.027) g/cm2,P<0.01]、中心骨密度[(0.321±0.038) g/cm2,(0.319±0.051) g/cm2,(0.320±0.053) g/cm2,vs.(0.347±0.044) g/cm2,P<0.05) ]和远心端骨密度[(0.320±0.028) g/cm2,(0.318±0.030) g/cm2,(0.322±0.036) g/cm2, vs.(0.361±0.046) g/cm2,P<0.01]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外线照射15周后,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近心端骨密度[(0.162±0.125) g/cm2 vs.(0.293±0.076) g/cm2,P<0.01]、中心骨密度[(0.205±0.102) g/cm2 vs.(0.306±0.031) g/cm2,P<0.01]和远心端骨密度[(0.153±0.119) g/cm2 vs.(0.274±0.017) g/cm2,P<0.01] 显著降低,血清1,25(OH)2 D3[(19.80±1.67)ng/L vs.(28.35±4.32)ng/L,P<0.01]、骨钙素[(11.00±0.01)ng/L vs.(16.64±0.01)ng/L,P<0.01]和钙[(2.14±0.10)mmol/L vs.(2.68±0.16)mmol/L,P<0.01]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UVA照射组和UVB照射组股骨近心端骨密度[(0.248±0.092) g/cm2,(0.218±0.123) g/cm2,vs.(0.162±0.125) g/cm2,P<0.01]、中心骨密度[(0.272±0.010) g/cm2,(0.275±0.036) g/cm2,vs.(0.205±0.102) g/cm2,P<0.01]、远心端骨密度[(0.251±0.009) g/cm2,(0.242±0.063) g/cm2,vs.(0.153±0.119) g/cm2,P<0.01]显著升高,血清1,25(OH)2 D3[(29.47±4.54)ng/L,(27.56±6.33)ng/L,vs.(19.80±1.67)ng/L,P<0.01]、骨钙素[(15.70±0.01)ng/L,(15.62±0.02)ng/L, vs.(11.00±0.01)ng/L,P<0.01]、钙[(2.48±0.22)mmol/L,(2.58±0.13)mmol/L, vs.(2.14±0.10)mmol/L,P<0.01]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UVB照射组相比,UVA照射组大鼠血清1,25(OH)2 D3、骨钙素、钙和磷含量及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UVA和UVB均能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1,25(OH)2 D3含量,促进骨形成,升高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造成的骨质丢失。
    大气颗粒物(PM10/PM 2.5)与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董凤鸣, 莫运政, 李国星, 胥美美, 潘小川
    2013, (03):  398-404.      
    摘要 ( 2381 )   PDF (1677KB) ( 4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及PM 2.5)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2007年至2008年北京市大气中PM 2.5日均浓度,并收集同时期海淀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条件资料,应用双向对称性病例交叉研究和条件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调整了性别、年龄及季节等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在控制当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风速的影响后,PM 2.5每升高10 μg/m3,所关联的总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78% (95% CI: 0.07%~1.49%)、0.85% (95% CI: -0.28%~1.99%)和0.75% (95% CI: -0.17%~1.68%);PM10每升高10 μg/m3,所关联的总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36% (95% CI: -0.07%~0.78%)、0.63% (95% CI: -0.02%~1.28%)和0.33% (95% CI: -0.26%~0.92%),其中PM 2.5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物在温暖季节(4月至9月)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比寒冷季节时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可能与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升高有关,该效应在温暖季节更强,大气PM 2.5对健康的影响比PM10更大。
    比较不同长度及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濮吉, 陈田, 陈章健, 王海芳, 聂海瑜, 贾光
    2013, (03):  405-411.      
    摘要 ( 1818 )   PDF (2406KB) ( 4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和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长(5~15 μm)、短(350~700 nm)两种不同长度的MWCNTs,及羧基(carboxyl,COOH-)、氨基(amino,NH2-)和牛磺酸(taurine,Tau-)3种不同表面修饰的MWCNTs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短的MWCNTs作为未修饰的MWCNTs(Pristine-MWCNTs)与表面修饰的MWCNTs进行比较。细胞毒性实验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染毒浓度为 2、8、32 mg/L,染毒时间分别为12、24、36、48 h;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链断裂,染毒剂量为8 mg/L,染毒时间24 h。结果:两种长度的MWCNTs在所观察的12~48 h染毒时间内,均表现出剂量依赖的细胞毒性;其中在24~48 h处理时间组,MWCNTs的细胞毒性随长度增加而增大。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与未修饰的MWCNTs相比,表面修饰过的MWCNTs在染毒时间12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6.55±1.80)%、NH2-MWCNTs 为(84.67±1.32)%、Tau-MWCNTs为(80.15±3.5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1.44±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 为(96.74±1.00)%、NH2-MWCNTs为(96.74±3.35)%、Tau-MWCNTs为(106.39±3.83)%,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91.02±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24 h、染毒浓度为32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80.88±2.67)%、NH2-MWCNTs 为(82.90±3.25)%、Tau-MWCNTs为 (82.55±3.32)%,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76.08±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时间36 h、染毒浓度为8 mg/L时修饰过的MWCNTs相对细胞活性:COOH-MWCNTs为(96.87±1.05)%、NH2-MWCNTs为(96.66±4.76)%、Tau-MWCNTs为(100.23±2.84)%,均高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89.61±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观察时间和染毒浓度下,经过表面修饰的MWCNTs与未修饰MWCNTs的细胞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表面修饰的3种MWCNTs DNA链断裂损伤情况:Olive尾距COOH-MWCNTs为1.56±0.22、NH2-MWCNTs为2.25±1.62、Tau-MWCNTs为2.23±0.94,尾部DNA含量COOH-MWCNTs为(3.96±0.60)%、NH2-MWCNTs为(6.16±4.68)%、Tau-MWCNTs为(6.05±2.31)%,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未修饰的MWCNTs[Olive尾距为3.00±0.64,尾部DNA含量为(8.23±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OH-MWCNTs所致DNA链断裂损伤最小。结论:上述材料在所观察时间和染毒剂量下,均引起了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相同染毒浓度下,不同长度的MWCNTs所致细胞毒性及DNA 链断裂程度有所差别;表面修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WCNTs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链断裂损伤。
    纳米银材料中可溶性银离子对皮肤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秦宇, 邓芙蓉, 魏红英, 韩丽敏, 许珺辉, 郭新彪
    2013, (03):  412-416.      
    摘要 ( 2268 )   PDF (1388KB) ( 2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纳米银中可溶性银离子对皮肤细胞HaCaT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将1 g/L纳米银储备液于4 ℃,20 000×g离心2 h后,吸取上清作为银离子储备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银离子含量。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改变;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银离子(0.01、0.1和1.0 mg/L)对HaCaT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上述不同浓度银离子作用后,细胞Cx43蛋白及mRNA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纳米银材料中可溶性银离子对HaCaT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及其作用特征可能与纳米银不同。
    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
    房玥晖, 冯鑫, 徐昊, 吴峥昊, 许雅君,
    2013, (03):  417-421.      
    摘要 ( 1622 )   PDF (777KB) ( 3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iron saturated 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Fe-rhLf)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方法:实验用4周龄雄性SD大鼠喂饲低铁饲料(铁含量8.9 mg/kg)和去离子水。实验第4周选取血红蛋白小于100 g/L的大鼠,按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模型对照组、硫酸亚铁阳性对照组和3个Fe-rhLf干预组进行贫血恢复试验。硫酸亚铁对照组以5.43 mg/(kg·d)硫酸亚铁灌胃,折合铁离子含量2.0 mg/(kg·d);3个Fe-rhLf干预组分别以Fe-rhLf 75.53、151.06和302.11 mg/(kg·d)灌胃,分别折合铁离子0.5、1.0和2.0 mg/(kg·d),为平衡各组蛋白质灌胃量,贫血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100 mg/(kg·d) 酪蛋白去离子水溶液,其余干预组补充酪蛋白至100 mg/(kg·d)。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30 d后处死动物,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肝铁调素和膜铁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贫血模型对照组比较,Fe-rhLf可以明显加快缺铁性贫血大鼠体重恢复(P<0.05),提高血红蛋白(P<0.01)和红细胞计数(P<0.01)等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同时上调肝铁调素表达,下调膜铁转运蛋白表达。与硫酸亚铁对照组比较,高剂量Fe-rhLf[302.11 mg/(kg·d)]可以明显提高血红蛋白(P<0.05)。结论:与硫酸亚铁比较,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1993~2005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率变化趋势
    崔好胜, 李宏田, 朱丽萍 , 李智文, 周玉博, 刘建蒙,
    2013, (03):  422-426.      
    摘要 ( 1566 )   PDF (546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部分地区1993~2005年单胎足月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研究对象为1993~2005年浙江和江苏两省21市(县)单胎足月经产妇191 058名,用趋势卡方检验探讨剖宫产及孕妇要求剖宫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监测地区1993~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剖宫产率依次为13.1%、28.3%、50.4%(χ2趋势=17 829.0,P<0.001),孕妇要求剖宫产率依次为0.6%、3.8%、12.9%(χ2趋势=7 729.0,P<0.001)。对2001~2005年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既往剖宫产史者再剖宫产率为97.5%;无既往剖宫产史者初次剖宫产率为40.3%,孕妇要求剖宫产率为14.4%(占初次剖宫产的35.9%)。结论:监测地区13年间单胎足月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率均显著上升;经产妇初次剖宫产率之高,尤其是孕妇要求剖宫产占初次剖宫产比重之高,值得关注。
    运用生命挽救工具预测降低广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健康效果的适用性
    骆大胜, 陈荔丽, 韦萍, 江震, 郭岩
    2013, (03):  427-431.      
    摘要 ( 2017 )   PDF (550KB) ( 3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运用生命挽救工具(lives saved tool, LiST)预测在广西农村地区扩大相关干预措施覆盖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效果,分析LiST在当地的适用性,并遴选适合该地区的优先干预措施,为该模型在中国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入户调查和专家咨询收集孕产妇死亡和妇幼干预覆盖率数据,以2008年为基线,运用LiST模型预测2009年和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2010年为基线,进一步预测在2015年所有相关干预实现全覆盖的健康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结果:2011年,广西农村孕期补钙率、硫酸镁治疗先兆子痫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1.9%、99.0% 和98.4%。LiST模型准确预测出2008年至2010年广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先升后降的趋势,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预测值比实测值低4.71%,2010年预测值比实测值高10.43%。当2015年所有相关干预措施实现全覆盖时,广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8/10万,其中分娩期管理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的贡献最大,为90%。结论:LiST可用于预测降低广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健康效果。但是,由于当地一些重要的孕产妇死因(如羊水栓塞)未纳入LiST模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提高乡镇卫生院产科服务质量,促进高危孕产妇转诊是广西农村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优先策略。
    北京户籍老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城乡差异分析
    王富华, 谢铮, 吕敏, 邓瑛, 张拓红
    2013, (03):  432-436.      
    摘要 ( 2058 )   PDF (489KB) ( 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和7个郊区随机抽取20个社区共1 0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接种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至2010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持续接种率为46.4%,城市(38.3%)低于农村(70.9%),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农村地区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持续接种率是城市老年人的3.859倍。结论:北京市免费流感疫苗政策的推行提高了60岁及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接种率。未接种原因中,城市老年人存在对疫苗安全性不放心的问题,农村老年人则是对流感的危害性和疫苗的预防作用认知不足,今后仍需加强老年人对流感和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
    27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吴静静, 杨莉
    2013, (03):  437-442.      
    摘要 ( 2063 )   PDF (1140KB) ( 3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估算其经济负担,为VTE的预防及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对2009年和2010年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的278例VTE住院患者的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数据纳入2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4岁,58.3%为男性,61.9%的患者为DVT患者,38.1%为PE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5.8天,DVT患者15.0天,PE患者17.0天。平均住院费用16 487.9元,中位数为9 039.3元,DVT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7 698.61元,PE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4 523.4元。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住院天数(P<0.001)、地区(P<0.05)、医疗机构级别(P<0.001)、抗凝药物的使用(P<0.001)对VTE患者的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影响。结论:VTE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当高,对VTE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治疗可能会节省医疗费用。
    中国就业人群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汤淑女, 简伟研
    2013, (03):  443-447.      
    摘要 ( 2302 )   PDF (516KB) ( 3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中国就业人群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 2010年截面调查资料中提取18~60岁的就业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自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收入、工作机构和机构属性、管理岗位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主观社会地位很高或较高者、受教育程度很低及较高者、低收入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较高。从工作性质上看,务农或自己经营的群体比受雇于单位组织的群体患慢性病概率要高;从事管理工作的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也较高。结论:收入、受教育程度、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是中国就业群体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需要针对这些社会决定因素制定改善健康公平的政策。
    新跨膜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秦彩朋, 萧云备, 刘振华, 谢京, 袁也晴, 郝一昌, 徐涛, 王晓峰
    2013, (03):  448-451.      
    摘要 ( 1803 )   PDF (3070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PNMB在75例不同阶段肾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与肾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PNMB在肾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GPNMB在肾癌组织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PNMB在肾癌组织表达下调。结论:GPNMB在肾癌组织表达降低,可能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 孙琳, 张颖健, 赵金霞, 姚中强, 徐宁, 刘蕊, 刘湘源
    2013, (03):  452-457.      
    摘要 ( 2246 )   PDF (2631KB) ( 4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人Wharton’s jelly组织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的胎儿脐带,分离Wharton’s jelly,组织块法原代培养UC-MSCs。光镜观察获得UC-MSCs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学特性,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及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UC-MSCs中Galectins家族分子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UC-MSCs培养上清液中Galectin-3的含量。结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能获得贴壁生长的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其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及CD105表面标记,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14、CD34及CD45和免疫排斥相关分子HLA-DR。在特定诱导条件下UC-MSCs具有成骨和成脂分化的能力。UC-MSCs可在mRNA水平表达Galectin-1,3,4,8,9,且能够以细胞数目依赖的方式外分泌Galectin-3,不同密度接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901,P=0.002),但Galectin-3的分泌不具备时间依赖性。结论: 应用组织块法可以从Wharton’ jelly组织中成功培养出UC-MSCs,且UC-MSCs可表达分泌型Galectin-3,为进一步研究UC-MSCs的免疫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瓜氨酸化人乳头状瘤病毒47 E2345-362 抗原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李桂叶*, 孙晓麟*, 李云, 贾汝琳, 贾园, 栗占国
    2013, (03):  458-463.      
    摘要 ( 2018 )   PDF (1029KB) ( 3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特异性针对瓜氨酸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47型E2蛋白的345-362多肽(human papilloma virus peptide, HPVP)抗原的抗体,探讨该抗体在早期RA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HPVP及瓜氨酸化HPVP 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101例病程小于1年的早期RA(early RA, E-RA)患者,149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以及40名正常对照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水平。并与RA 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RA患者组血清中IgG、IgM型抗瓜氨酸化HPVP 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2.4%和66.3%)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RA患者组及其他对照组血清的抗HPV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E-RA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2.4% 和66.3%,特异性分别为89.4%和86.6%;(3)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IgM-RF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9.4%和71.9%,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CCP)抗体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39.4%和51.5%,在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heuwatord factor, IgM-R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 AKA)、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 APF)三者皆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54.5%和72.7%;(4)与E-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显示,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的阳性组较阴性组疾病活动度DAS28高[ IgG (6.3±1.0) vs. (5.6±0.9), P=0.002;IgM (6.2±1.1) vs. (5.6±0.8), P=0.008]、X线Ⅲ期以上改变比例高(IgG 56.1% vs. 21.2%, P=0.001;IgM 50.9% vs. 29.4%, P=0.036)、抗CCP抗体阳性率高(IgG 96.8% vs. 55.3%, P=0.001;IgM 89.6% vs. 64.7%, P=0.023)。另外,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阳性组ESR水平高于阴性组[ IgG (70.3±32.4) vs.(51.9±27.8), P=0.004; IgM(67.4±31.5)vs.(53.8±27.7),P=0.035 ]。结论: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E-RA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血清阴性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抗体的产生与E-RA患者疾病活动度与关节破坏有关。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与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与纵隔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吴齐, 曹长琦, 李士杰, 闫炎, 李香菊, 阎石, 吴楠, 张集昌
    2013, (03):  464-468.      
    摘要 ( 2558 )   PDF (1606KB) ( 3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接受EBUS-TBNA或TBNA检查的100例患者(EBUS-TBNA 50例,TBNA 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0例患者共穿刺121个部位,EBUS-TBNA组和TBNA组获得满意标本的比例分别为90.6%和78.9%。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和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结论: EBUS-TBNA与TBNA相比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更高,且不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
    磁共振示踪法定量计算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分布参数
    和清源, 贺东奇, 韩鸿宾, 袁兰, 杨笑红, 彭云, 喀蔚波, 张昊, 张海龙, 李柯伽, 许锋, 田金, 刘晓华, 薛晓琦
    2013, (03):  469-473.      
    摘要 ( 2484 )   PDF (720KB) ( 3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模拟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分布与清除过程,将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分布相关参数进行拟合求解。方法:将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m, Gd-DTPA)作为外源药物注入大鼠脑细胞外间隙内,采用磁共振示踪法动态监测示踪剂在大鼠脑内的扩散、分布与清除,采用获得数据对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各向同性分布建立包括扩散、清除及自分泌过程的生物数学模型,用Laplace变换法得到问题的解,并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数值微分处理后,在球坐标系中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给出包括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系数、清除率等参数估计方法。结果:将该方法用于动物实验数据,求得了实验动物的扩散系数D为(2.73±0.364)×10-4 mm2/s,清除速率常数k为(1.40±0.206)×10-5 /s。结论:本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各向同性分布的规律,并可作为进一步解决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各向异性分布问题的基础。
    两种静脉麻醉技术在需行脊髓功能监测的脊柱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孟秀丽, 王丽薇 , 周阳, 马越, 郭向阳
    2013, (03):  474-479.      
    摘要 ( 1984 )   PDF (1323KB) ( 2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对靶控输注和人工调控输注两种静脉麻醉技术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前瞻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后凸矫正和脊柱侧弯矫正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和人工调控输注组(manual-controlled infusion,MCI),TCI组麻醉全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采用Marsh和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MCI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和持续静脉滴注维持,两组均于诱导插管前应用一次肌松药,之后不再使用。两组麻醉过程中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全身麻醉深度稳定。主要比较两组对全身麻醉深度调控的便利性和关键手术步骤脑电双频指数的波动幅度,同时观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清醒和拔管时间,以及对脊髓电生理监测成功率的影响。结果:TCI组静脉泵调控次数小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CI组关键手术步骤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波动幅度小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与MCI组丙泊酚(P=0.158)和瑞芬太尼(P=0.168)在脊柱后凸矫正手术中的总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清醒时间(P=0.972)和拔管时间(P=0.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电生理监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和MCI均可为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手术提供满意麻醉,TCI组对全身麻醉深度调节更为便利、稳定。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
    吕达, 孟焕新, 徐莉,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路瑞芳, 王宪娥
    2013, (03):  480-483.      
    摘要 ( 2120 )   PDF (655KB) ( 3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85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完成牙周治疗并相继于3至11年后复查的AgP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牙周检查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用Logistic回归筛选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预测效力。结果:在积极牙周治疗后的随访期内,85名受试者中有22人失牙,共计55颗。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失牙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始骨吸收多、根形态异常牙多、探诊出血严重的位点多以及不定期的牙周维护。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接近80%。结论:建立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对临床有参考意义。
    人牙髓细胞在3种生物活性支架上的生长能力
    魏蔷薇, 董艳梅, 陈晓峰, 李玉莉, 苗国厚
    2013, (03):  484-488.      
    摘要 ( 1771 )   PDF (5029KB) ( 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在生物活性支架上的增殖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培养hDPCs,传至第4代用于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并测定细胞基质前体细胞抗原-1(stromal precursor antigen-1, STRO-1)表达率。实验使用3种支架,包括胶原(collagen, COL)支架、胶原-生物活性玻璃(collagen-bioglass, COL-BG)支架及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collagen-bioglass-polycaprolacton, COL-BG-PCL)支架。将hDPCs植入支架,采用MTT法于6 h、1 d、3 d、5 d、7 d、14 d和21 d测定hDPCs增殖,在14 d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实验所用hDPCs中含有STRO-1阳性细胞;hDPCs在COL-BG支架及COL-BG-PCL支架上的增殖显著高于COL支架(P<0.05),尤其在14 d和21 d COL-BG支架及COL-BG-PCL支架的光密度值是COL支架的5倍;COL-BG支架及COL-BG-PCL支架上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区明显较COL支架广泛。结论:hDPCs在COL-BG支架及COL-BG-PCL支架上增殖和分化活跃,优于传统的COL支架。
    技术方法
    活细胞硫化氢检测新方法
    谢静, 曾强, 郑扬, 廖锋, 徐国恒, 唐朝枢, 耿彬
    2013, (03):  489-492.      
    摘要 ( 1921 )   PDF (957KB) ( 3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测定活细胞释放微量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简易方法。方法:在细胞培养板盖上方黏附滤膜,细胞释放的硫化氢与滤膜上的醋酸锌反应产生硫化锌,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细胞释放的硫化氢的量。应用该方法分别检测了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硫化氢的释放量。结果:HepG2细胞添加L-半胱氨酸以及辅酶磷酸吡哆醛后,继续培养12 h,H2S释放量为(859.39±19.12) nmol/(min·106 cells);给予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 PAG)后,H2S产率下降到(341.34±105.90) nmol/(min·106 cells);胱硫醚-β-合酶抑制剂间羟胺处理后,H2S产率下降到(375.05±174.50) nmol/(min·106 cells);两种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后H2S释放量显著抑制,为(204.47±97.14) nmol/(min·106 cell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内源性产生H2S,HUVEC细胞H2S的释放量为(26.23±3.24) nmol/(min·106 cells),约为HepG2细胞产量的1/30。台盼蓝检测细胞活性大于95%,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表明该方法无细胞毒作用,细胞可根据实验需要继续培养。结论:滤膜吸附法简便易行、实用可靠,可应用于活细胞释放硫化氢的测定。
    病例报告
    小儿小肠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高阳旭, 农琳, 张宏武, 刘宝富, 贾钧, 姚红新
    2013, (03):  493-494.      
    摘要 ( 1737 )   PDF (1094KB) ( 4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综 述
    全球制定卫生领域后千年发展目标的行动、进展及启示
    谢铮, 刘培龙, 郭岩
    2013, (03):  495-498.      
    摘要 ( 1519 )   PDF (562KB) ( 3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因素
    黄建林, 邱敏, 马潞林
    2013, (03):  499-503.      
    摘要 ( 1856 )   PDF (575KB) ( 3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干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杨光, 程庆砾
    2013, (03):  504-508.      
    摘要 ( 1945 )   PDF (628KB) ( 4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