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5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10-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论著
    p53 rs1625895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性分析
    田艳,朱军
    2019, (5):  791-79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1    
    摘要 ( 1032 )   HTML ( 38 )   PDF (957KB) ( 19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p53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抑癌基因,其生物功能好似“基因组卫士”。既往研究表明大约50%的肿瘤存在P53蛋白功能缺陷,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p53 rs1625895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384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法测序其p53 rs1625895基因型,分析rs1625895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临床特征、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AA型2例(0.5%),AG型34例(8.9%),GG型348例(90.6%)。rs1625895基因型与患者年龄、性别、B症状[指出现以下任一症状:原因不明反复发热(常在38 ℃以上)、盗汗、原因不明6个月内体质量减少10%]、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 > 0.05)。AA/AG与GG型患者的一线化疗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82.9%和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A/AG和GG基因型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PFS)分别为71.8%和62.3%(χ 2= 1.351,P = 0.245),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分别为72.2%和64.1%(χ 2= 1.267,P = 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在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B-cell, GCB)亚组中,AA/AG和GG基因型患者的5年PFS分别为91.7%和72.7%(χ 2= 4.493,P = 0.034);5年OS分别为91.7%和76.7%(χ 2= 4.246,P = 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A/AG基因型患者预后明显优于GG型患者。而在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er B-cell, non-GCB)亚组,AA/AG和GG型的5年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一线方案是否含有利妥昔单抗将患者分为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cyclophosphor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ne, CHOP)治疗组及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ituximab, cyclophosphor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ne, R-CHOP)治疗组,结果在不同亚组中,AA/AG和GG型的5年PFS及OS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一线接受CHOP方案化疗的DLBCL患者,p53 rs1625895不能预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但在GCB型患者中,rs1625895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偶联药物的药理学活性
    梁学军,宫丽颖,周菲,周德敏,祝静静
    2019, (5):  797-80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2    
    摘要 ( 1570 )   HTML ( 51 )   PDF (2305KB) ( 5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考察用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技术获得的均一性良好的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 对9种不同HER2表达量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以及对5种异体移植的肿瘤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方法:用QIFI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ER2在BT-474、Calu-3、MCF-7、MDA-MB-231、MDA-MB-468、SK-BR-3、SK-OV-3、HCC1954、NCI-N87共9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对9种肿瘤细胞进行培养,铺板过夜后分别加入梯度稀释的抗HER2-ADC、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AS269、pAF-AS269、紫杉醇5种药物,然后培养72 h或96 h,检测这5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选择HER2阳性肿瘤细胞HCC1954、BT-474、SK-OV-3、NCI-N87和HER2阴性肿瘤细胞MDA-MB-468,分别接种到5~6周龄的BALB/c裸小鼠身上,待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后,分别注射抗HER2-ADC、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曲妥珠单抗、紫杉醇4种药物和空白对照磷酸盐缓冲液,考察药物的抑瘤效果。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SK-OV-3、NCI-N87、SK-BR-3、Calu-3、HCC1954、BT-474这6株肿瘤细胞的HER2表达量较高,每个细胞表面HER2受体数在43~80万个,比另外3株MDA-MB-231、MCF-7、MDA-MB-468肿瘤细胞的HER2表达水平高50倍以上。药物对9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抗HER2-ADC对HER2高表达的细胞有很强的抑制细胞生长活性,对SK-OV-3、NCI-N87、SK-BR-3、Calu-3、HCC1954、BT-474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6、17、17、161、125、50 pmol/L。在动物体内药效试验中,抗HER2-ADC在所有HER2阳性表达的肿瘤模型中都表现了较强的呈剂量依赖的抗肿瘤活性,在NCI-N87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与曲妥珠单抗及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相比,相同剂量的抗HER2-ADC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相对肿瘤增殖率约为二者的1/30至1/20,在HCC1954模型中表现出肿瘤的完全消退和治愈效果;抗HER2-ADC对HER2低表达MDA-MB-468肿瘤细胞移植瘤模型没有效果。与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相比,抗HER2-ADC表现出相同或更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用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技术获得的抗HER2-ADC在细胞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中对HER2高表达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环状RNA circ-SOD2对肠上皮屏障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王婷婷,韩影,高芳芳,叶磊,张育军
    2019, (5):  805-8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3    
    摘要 ( 1129 )   HTML ( 48 )   PDF (2579KB) ( 29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中环状RNA的表达谱改变,寻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发生明显异常的环状RNA,并探讨其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5对UC患者炎症结直肠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进行环状RNA,芯片检测,筛选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发生改变的环状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30例UC患者炎症结直肠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进一步验证表达发生明显上调的环状RNA circ-SOD2。使用炎症因子(LPS、TNF-α和IL1-β)刺激肠上皮细胞系Caco2、NMC460,检测circ-SOD2的表达改变。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实验检测circ-SOD2在UC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定位。构建并合成circ-SOD2过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至Caco2细胞后检测Caco2细胞的跨上皮细胞电阻、FITC-右旋糖酐透过率,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细胞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环状RNA芯片检测后,通过限定条件(差异倍数>1.5,P<0.05), 在溃疡性结肠炎受累的结直肠黏膜中共筛选出111个上调、153个下调的circRNA。限定筛选条件:(1)在circRNA表达谱芯片中原始信号值(raw data)>100;(2)差异表达倍数>2倍;(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10个差异明显的circRNA,并最终锁定在UC炎症肠黏膜组织中上调倍数最高的circ-SOD2。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30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发现circ-SOD2表达明显上调(P<0.001);使用LPS、TNF-α、IL1-β刺激Caco2、NCM460细胞后,发现circ-SOD2在刺激后1~7 h的不同时间点均表达上调。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表明circ-SOD2主要表达于肠黏膜组织的肠上皮细胞,而在间质和炎症细胞中表达较少。在Caco2细胞中过表达circ-SOD2后,跨上皮细胞电阻明显下降,FITC-右旋糖酐透过率明显上升,上皮细胞屏障分子闭合蛋白(claudin-8, CLDN-8)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环状RNA表达出现明显异常,其中在UC中表达上调的circ-SOD2可减弱肠上皮屏障,进而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

    基于移动终端开展中国新生儿出生特征研究
    赵丽君,李宏田,张亚黎,周玉博,刘建蒙
    2019, (5):  813-81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4    
    摘要 ( 932 )   HTML ( 15 )   PDF (995KB) ( 14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描述中国新生儿出生特征,并评价应用移动终端采集妇幼健康基础信息和开展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全国23个省份166家助产机构募集孕产妇,应用手机终端自填式问卷采集分娩方式、孕周和出生体质量等基础信息,描述剖宫产、早产、出生体质量、身长和头围等常用妇幼健康指标的发生率或平均水平。与2005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以及2014年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标准比较,评价数据的可信性。结果:调查产妇9 986名,其中35岁及以上者占11.7%,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0.2%。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依次为38.1%、4.5%、2.2%和7.8%;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33±0.44) kg [男(3.36±0.44) kg,女(3.29±0.43) kg],身长(50.97±2.32) cm [男(51.04±2.32) cm,女(50.89±2.32) cm],头围(33.99±1.56) cm [男(34.01±1.57) cm,女(33.97±1.55) cm]。与不同时期全国数据比较显示,剖宫产率和足月儿胎龄别出生体质量接近2014年全国水平,平均出生体质量和身长高于2005年中国生长发育标准、也高于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生长发育标准。结论:男、女婴出生体质量较10年前的全国数据分别增加40 g和80 g,身长分别增加0.6 cm和1.3 cm,头围则与10年前相近,提示10年来我国新生儿体质状况明显改善,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可能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途径。

    北京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儿童肠镜临床特点及疾病谱12年演变
    李军,顾芳,李在玲,吕愈敏
    2019, (5):  819-82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5    
    摘要 ( 941 )   HTML ( 10 )   PDF (848KB) ( 13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2年来进行的儿童肠镜检查资料,探讨北京地区儿童肠道疾病谱及演变情况。方法:病例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不满18岁的接受肠镜检查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0~3岁组,4~6岁组,7~14岁组和15~17岁组,另根据检查时间分为2005—2011年组和2012—2017年组。结果: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共326例患者,其中0~3岁组31例(9.5%),4~6岁组28例(8.6%),7~14岁组96例(29.4%),15~17岁组171例(52.5%)。90.5%(295/326)的患者肠镜能够到达回肠末段,没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92.3%(301/326)的患者肠道清洁满意。204例(62.6%)患者肠镜下有阳性发现,非特异性回肠结肠炎最多见(27.0%),其次是炎症性肠病(14.1%)和息肉(12.0%)。比较2005—2011年组和2012—2017年组数据,后者接受检查的婴幼儿(0~3岁组)明显增多(3.0% vs. 14.1%,P=0.001), 肠镜到达回肠末段者明显增多(85.9% vs. 93.7%, P=0.037),但是疾病谱没有明显变化(P=0.850)。结论: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结肠炎和末段回肠炎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诊断,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位于第2位。近12年来儿童结肠镜下发现疾病谱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IBD的发现率没有像中国南方各省一样快速增加。

    伴杏仁核肥大的颞叶癫痫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朱莎,徐宗胜,夏晴,方筱静,赵丹华,刘献增
    2019, (5):  824-82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6    
    摘要 ( 1163 )   HTML ( 8 )   PDF (3062KB) ( 30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3例伴有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 AE)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住院的伴AE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并计算每位患者两侧的杏仁核体积。结果:3例患者中2例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21~40岁,2例临床表现为夜间入睡后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SGTCS),其中1例1年后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CPSs), 表现为情景回忆及自动症,第3例表现为夜间发作的CPSs,如咂嘴、吐舌,3例患者均伴有明显的焦虑障碍。3例患者头颅MRI均表现为单侧AE,1例为右侧,2例为左侧,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2 123.7±131.8) mm 3,非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1 276.3±156.9) mm 3。2例发作间期痫性放电仅限于AE侧,1例为双侧。3例发作期VEEG提示异常放电起源于AE同侧,并局限于前、中颞区。2例发作间期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发作间期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检查表现为AE低代谢。3例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均为杏仁核及颞叶的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其中1例伴海马硬化。所有患者术后未再发作,术后VEEG提示术侧慢波活动,偶见尖波放电。结论:AE可能为颞叶癫痫的一种亚型,临床中应注意在“磁共振检查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是否存在AE的可能,药物控制不佳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可能是伴AE颞叶癫痫的最常见病理特征。

    重度颈内动脉狭窄伴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赵海燕,樊东升,韩金涛
    2019, (5):  829-83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7    
    摘要 ( 898 )   HTML ( 10 )   PDF (14028KB) ( 20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重度颈内动脉狭窄(≥70%)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13例,其中伴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14例(6.6%),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动脉瘤共15个,11个位于狭窄后,1个位于狭窄前,3个位于非同流域。14例患者中1例实施颈内动脉剥脱术,11例成功置入颈内动脉支架(残留狭窄0~30%,平均6.4%),2例颈内动脉狭窄未处理。合并的15个动脉瘤大小1.0~7.0 mm,平均(2.8±1.5)mm,3例患者在处理狭窄同时处理动脉瘤,均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中1例先处理动脉瘤;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10例患者动脉瘤<5.0 mm,均未处理动脉瘤。围手术期均无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失访,其他11例患者随访15~55个月,中位数37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重度颈内动脉狭窄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需根据动脉瘤部位、大小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而颅内小动脉瘤(<5.0 mm)不增加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治疗狭窄的手术风险。

    Neuroform EZ支架在治疗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中的应用
    贾子昌,卞焕菊,李选,栾景源,王昌明,刘启佳,韩金涛
    2019, (5):  835-83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8    
    摘要 ( 1326 )   HTML ( 16 )   PDF (2283KB) ( 19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Neuroform EZ支架治疗复杂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选用经微导管释放的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的18例复杂症状性ICAS(手术路径严重迂曲、病变>10 mm或闭塞、病变接近分叉、狭窄附近合并动脉瘤等)的患者资料。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术后30 d内任何脑卒中事件(含缺血性和出血性)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支架治疗成功以及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50%)。结果:18例均获得技术成功,血管狭窄率从85%±7%降为18%±6%,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6%(1/18),为左椎动脉串联病变患者术后出现基底节区梗塞。无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并发症,1例合并狭窄附近动脉瘤患者予二期栓塞治疗。12例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随访 8~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8)个月,有2例患者(2/12,16.7%)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为症状性再狭窄,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治疗。结论: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经严格选择的复杂症状性重度ICAS是安全有效的,较传统支架有其优势。

    少节段和多节段髓内肿瘤的临床对照
    孙建军,杨军,谢京城,常青,马长城,郑梅,LIAO Hung-I,王涛,陈晓东,韩芸峰,林国中,于涛,张嘉,司雨
    2019, (5):  840-85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09    
    摘要 ( 699 )   HTML ( 6 )   PDF (936KB) ( 19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性分析少节段和多节段髓内原发性肿瘤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 2015年12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髓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135例,用IJOA(improv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在少节段和多节段髓内肿瘤患者中,术前IJOA评分(P=0.02)和术后早期IJOA评分(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论术前还是术后早期,少节段髓内肿瘤患者神经功能都较好一些,大部分多节段髓内肿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但是,对于术后长期的神经功能,多节段和少节段髓内肿瘤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经过积极的功能锻炼,多节段髓内肿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得以充分改善。结论:相比多节段髓内原发肿瘤患者,少节段髓内原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神经功能状况要好一些,尤其在肢体肌力方面,经积极功能锻炼,多节段髓内肿瘤患者的远期神经功能状况得以充分改善。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血流对术后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孙文强,赵舟,高卿,韩增强,杨威,廉波,刘刚,陈生龙,陈彧
    2019, (5):  851-85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0    
    摘要 ( 860 )   HTML ( 12 )   PDF (855KB) ( 1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测定的血流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并对比患者术中测定的血流指标、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及术后随访资料。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包括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再次手术、新发心房颤动及院内死亡。结果:共463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2.80±8.36)岁,其中女性115例(24.8%),平均吻合桥血管(3.10±0.81)支,共1 435支桥血管,术中血流测定结果显示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mean flow,MF)为(32.34±14.45) mL/min,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为2.87±0.92。23例(5%)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IABP使用者11例,术后30 d死亡患者4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组的桥血管MF低于无心肌梗死组,而PI高于无心肌梗死组(P<0.05)。其他术后早期临床事件组间比较,其MF、P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血管低MF(Wald=5.684,P=0.017,95%CI:0.894~0.989)、高PI(Wald=9.040,P=0.003,95%CI:1.252~2.903)是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随访最长时间37个月,共7例患者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间术中血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动脉桥正常血流组比较,低MF组(MF<10 mL/min)随访期间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6,P<0.05)。结论:移植血管低MF、高PI会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动脉桥MF<10 mL/min 会增加患者术后中期死亡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术中血流测定技术对OPCAB术后近中期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门诊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析及逼尿肌无力患者的随访
    张维宇,夏秋翔,胡浩,陈京文,孙屹然,许克新,张晓鹏
    2019, (5):  856-86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1    
    摘要 ( 995 )   HTML ( 17 )   PDF (1378KB) ( 3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门诊行尿动力检查女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患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尿动力学诊断结果,进一步对逼尿肌无力(detrusor underactive,DU)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未经治疗者的自然病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的656名女性患者基本情况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析其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合并疾病及尿动力学诊断分布情况,按年龄、尿动力学诊断分组比较各组间患者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差异,按糖尿病患病情况分组比较DU患者LUTS和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差异。电话随访163例女性DU患者,了解其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并使用AUAss评分量表评估未经治疗者的疾病发展情况。结果:尿频是本组门诊女性LUTS患者中位居首位的症状(25.03%),其次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20.04%)、尿急(19.97%)、排尿困难(17.32%)、急迫性尿失禁(12.00%)。SUI是LUTS患者的首要尿动力学诊断(36.04%),其次为DU(24.08%)、膀胱出口梗阻(17.58%)。各类型疾病的患病高峰主要集中于51~60岁,年轻女性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经尿动力学检查后未见明确病因。DU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膀胱感觉较非糖尿病患者迟钝(P<0.05),对DU患者的随访结果还提示,未经治疗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门诊女性LUTS患者以储尿期症状为主,SUI在尿动力学诊断中占首位。随年龄增长,患者膀胱感觉和逼尿肌功能逐渐减退,老年患者中DU取代SUI成为首要诊断。对于DU患者,糖尿病会影响其膀胱感觉功能,未经治疗的DU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单中心52例临床分析
    张志刚,刘新民
    2019, (5):  863-86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2    
    摘要 ( 823 )   HTML ( 10 )   PDF (877KB) ( 25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患者与无血尿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其中34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6.3±14.8)岁。左、右肾及双肾受累比例分别为44.2%、34.6%和21.2%。局灶性、多灶性及大面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6.5%、50.0%和13.5%。38.5%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血栓栓塞事件,44.2%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常见症状包括胁腹痛(71.2%)、恶心(55.8%)、腰痛(53.9%)、呕吐(48.1%)、发热(48.1%)和腹泻(21.2%)。肾区叩痛是最常见的体征(40.4%)。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67.3%和54.5%。38.5%的患者在就诊时并发血尿。血清D-二聚体升高仅见于56.5%的患者。就诊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41.5 h(2~552 h)。47例患者(90.4%)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明确诊断、5例患者(9.6%)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9.4±35.8)个月,大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4例需要持续透析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血尿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无血尿患者[773.5 IU/L (153.0~3 159.0 IU/L) vs. 488.0 IU/L (137.0~3 370.0 IU/L),P=0.041],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血栓栓塞是急性肾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对于持续腰腹痛、血乳酸脱氢酶升高且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宜进行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助早期诊断。血尿并非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与预后无关,其出现与否可能取决于梗死的严重程度。

    困难气道中运用CT 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
    洪洪,钱宇婷,付磊,王武,李成辉,尹毅青
    2019, (5):  870-87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3    
    摘要 ( 992 )   HTML ( 4 )   PDF (3157KB) ( 24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中运用CT 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的择期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组)24例和对照组(C组)20例。术前采集入组患者上气道CT 数据,依据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及由此获得的参数计算完成对Shikani硬质纤维气管镜(后简称硬质镜)管芯塑型,随机分组后,根据患者所在组别分别选用相应的硬质镜插管,E组采用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图像计算的角度塑型后的硬质镜,C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镜,并记录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入室(Tb)、插管后即刻(T0)、插管后5 min内(T1~T5)7个时间点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以及24 h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C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7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C组。E组插管时间为(20.7±10.6) s,C组插管时间为(21.5±17.6) s,E组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E组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在T0、T1、T2、T4、T5小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CT三维重建技术图像计算的角度对硬质镜管芯塑型,对提高颈椎固定困难气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崔云鹏,米川,王冰,潘元星,林云飞,施学东
    2019, (5):  875-88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4    
    摘要 ( 805 )   HTML ( 11 )   PDF (3151KB) ( 17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恶性肿瘤导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特征,探讨病理性骨折对患者股骨近端假体置换围手术期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因股骨近端恶性肿瘤行股骨近端扩大切除、肿瘤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28例。根据骨折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特征。结果:骨折患者占50.0%,两组间不同年龄、性别、受累肢体以及肿瘤病理类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下肢血栓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白蛋白低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白蛋白下降程度,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骨折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P=0.025)、红细胞压积(P=0.039)低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7天内骨折组患者需输血的人数均多于非骨折组患者(术中:7/14 vs. 1/14,P=0.033;术后7天内:8/14 vs. 1/14,P=0.013)。以Gross公式计算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7天内),骨折组患者高于非骨折组患者[(2 066.3±419.8) mL vs. (786.0±152.6) mL, P=0.039]。骨折组患者术前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非骨折组(P=0.009),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于非骨折组(P<0.001),出院前两组患者上述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白蛋白低,病理性骨折不增加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围手术期功能恢复情况,但是骨折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多于非骨折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低于非骨折组,骨折组患者术中、术后需输血治疗的人数多于非骨折组。

    应用CorVis ST对圆锥角膜及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判别标准分析
    吴元,李晓丽,杨松霖,晏晓明,李海丽
    2019, (5):  881-88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5    
    摘要 ( 1093 )   HTML ( 22 )   PDF (3087KB) ( 30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m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 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参数差异,探讨生物力学参数对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判别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12例(12只眼), 同时选取正常志愿者40例(40只眼)。用CorVis ST对三组患者角膜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对各个参数对疾病的区分度进行评价。以力学参数、眼内压、角膜中央厚度为指标,建立判别分析函数,并评价角膜力学参数对判别函数的贡献。结果: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除第二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时间和第一次压平速度外,其他指标反映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和角膜中央厚度可以反映出三组角膜之间的两两差异,较好地体现出圆锥角膜不同病程的力学状态。建立典则判别函数,可反映三组角膜的差别,回判准确率约85%, 其中,对判别函数贡献较大的力学参数指标为角膜中央厚度、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最大压陷深度和第二次压平速度。结论:与正常角膜相比较,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下降。基于CorVis ST的力学参数指标可以区分出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

    改良猪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膜在兔下颌骨缺损早期愈合中的作用
    李博文,吴唯伊,唐琳,张一,刘玉华
    2019, (5):  887-89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6    
    摘要 ( 866 )   HTML ( 24 )   PDF (19804KB) ( 21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两种尺寸兔下颌骨骨缺损模型,研究改良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膜在骨缺损早期愈合中的屏障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于双侧下颌骨各制备一个深度均为2 mm、直径为5 mm或8 mm的A、B两种圆形骨缺损,并分别给予以下处理:覆盖SIS膜(简称S)、覆盖Bio-Gide膜(简称G)和不做任何处理(简称O), 得到AS、AG、AO、BS、BG和BO共6组(n=4)24个样本。术后4周取材,进行大体、微型CT(Micro-CT)和组织学观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各组骨缺损早期愈合的情况。结果:大体标本观察显示术后4周SIS膜完整,未见明显降解,Bio-Gide不完整,与周围组织融合;AS、BS和AG三组中屏障膜均平整覆盖于骨面,下方骨质较硬,BG组Bio-Gide向中央凹陷,下方骨质相对松软;AO、BO两组骨面明显凹陷,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Micro-CT三维重建图显示,AS、BS、AG和BG四组均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BG组中央凹陷区新生骨小梁稀疏,AO、BO组仅在缺损底部有少量新生骨小梁。Micro-CT定量结果显示,AS组骨体积分数(new bone percentage,BV/TV)(39.10%±0.79%)和骨密度(bone mineralized density,BMD)[(517.73±11.22) mg/cm 3]显著高于AO组[26.67%±1.12%,(319.81±8.00) mg/cm 3,P<0.05],但与AG组[38.15%±0.91%,(518.65±7.48) mg/cm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组BV/TV(34.90%±1.35%)和BMD[(409.09±8.14) mg/cm 3]显著高于BO组[23.63%±2.07%,(171.00±16.24) mg/cm 3,P<0.05],但与BG组[33.40%±1.06%,(412.70±8.6) mg/cm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AO和BO组有大量脂肪空泡,仅有少许散在新生骨组织,相对稀疏,未形成岛状,与天然骨组织界限清楚。AS和AG两组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骨小梁呈岛状,表面衬有成排的成骨细胞,可见血管形成,与周围自体骨组织界限不清。BS和BG组也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但较AS、AG组稀疏,与周围自体骨组织界限清晰。结论:在下颌骨骨缺损早期愈合中,SIS可吸收膜和Bio-Gide可吸收膜均发挥良好的屏障作用,其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本实验中SIS膜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下颌骨缺损修复空间的维持能力更好。

    胞内转运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表面CXC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的影响
    姚心韵,高晓敏,邹晓英,岳林
    2019, (5):  893-89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7    
    摘要 ( 1237 )   HTML ( 11 )   PDF (4444KB) ( 1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胞内转运途径受到抑制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 SCAP)表面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 CXCR4)表达的变化,为了解SCAP迁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共染色方法和原位邻近连接技术(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PLA)检测SCAP胞内CXCR4与细胞胞内转运相关细胞器标记蛋白的共定位,检测指标包括早期胞内体标记蛋白Rab5、循环胞内体标记蛋白Rab11A、溶酶体标记蛋白Lamp1。分别采用80 μmol/L的内吞抑制剂Blebbistatin、80 μmol/L的内吞抑制剂Dyanasore对SCAP进行预处理1 h,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表面阳性表达CXCR4的SCAP所占百分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共染色结果显示,CXCR4在SCAP胞内的表达位置与早期胞内体标记物Rab5、循环胞内体标记物Rab11A的表达位置重合,小部分与溶酶体标记物Lamp1的表达位置重合。PLA结果显示,CXCR4在SCAP胞内与Rab5、Rab11A、Lamp1均存在共定位。阴性对照组SCAP CXCR4阳性表达的细胞为 0.13%±0.10%, 经Blebbistatin、Dynasore抑制内吞后,表面CXCR4阳性表达的SCAP显著增多,分别为13.34%±1.31%、4.03%±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762,P<0.001), 且Blebbistatin组多于Dynaso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内吞抑制剂抑制CXCR4的胞内转运途径,可使表面表达CXCR4的SCAP增多,提升了SCAP迁移的潜能。

    3种口腔颌面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内皮分化潜能的比较研究
    谢静,赵玉鸣,饶南荃,汪晓彤,方滕姣子,李晓霞,翟越,李静芝,葛立宏,王媛媛
    2019, (5):  900-90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8    
    摘要 ( 1314 )   HTML ( 40 )   PDF (4571KB) ( 40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来自口腔颌面部的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和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的增殖能力及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潜能,为血管组织工程再生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取临床乳牙和恒牙牙髓组织及颌骨组织并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相应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的表达。采用CCK-8 (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Matrigel三维培养技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通过管腔计数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3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能力。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技术观察3种不同间充质干细胞新生血管能力。结果:3种干细胞均阳性表达CD73、CD90、CD105、CD146,阴性表达 CD34、CD45,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规律。SHED和DPSC的CD146表达率多于BMSC,CCK-8法检测显示SHED的增殖能力最强。诱导后的3种细胞均可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管腔样结构,诱导后SHED和BMSC形成的血管总长度大于DPSC,SHED形成的管腔数多于BMSC和DPSC。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几种成血管相关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细胞间表达存在差别。诱导后SHED的CD31、VEGFR2、vWF表达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细胞。BMSC的VEGFR1表达量高于其他组,SHED高于DPSC。VEGF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细胞在CAM上计数新生血管数目显示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ED组血管总长度较空白对照和BMSC大。结论:SHED、DPSC及 BMSC均能向成血管内皮细胞方向诱导分化且在Matrigel培养基上形成血管和管腔,SHED具有更强的分化和形成管腔的能力,同时SHED较BMSC及DP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阿司匹林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效果评估
    陈英,刘中宁,李波,姜婷
    2019, (5):  907-9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19    
    摘要 ( 1053 )   HTML ( 43 )   PDF (3579KB) ( 27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 aspirin)作为经典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实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促矿化作用,但是如何实现长期缓释aspirin并实现促进骨再生仍有待研究。本研究拟构建微球缓释体系,实现aspirin药物长期稳定缓慢释放,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成骨效果。方法:(1)合成制备三种缓释微球支架:① 单纯物理浸提法合成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CaSiO3)负载aspirin微球(CaSiO3+aspirin),② 水包油(oil/water, O/W)乳化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负载aspirin微球(PLGA+aspirin),③ O/W乳化法制备PLGA复合CaSiO3负载aspirin微球(PLGA+CaSiO3+aspirin),并通过调整PLGA与CaSiO3的比例,得到材料的最佳形貌。(2)缓释效果评价:用分光光度计测第1、2、4、6、9、13、17、21、24、30、36、45天微球浸提液的aspirin浓度,计算微球的aspirin载药率,绘制三种缓释微球支架的aspirin累积释放曲线并评价其缓释效果。结果:(1)环境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种微球支架表面结构规整,粒径均匀,但PLGA+aspirin组微球存在少量团聚现象,CaSiO3+aspirin组部分微球破裂,PLGA+CaSiO3+aspirin组微球均匀分布于CaSiO3粉末上。(2)三组的载药率分别为(1.06±0.04)%、(7.05±0.06)%和(6.75±0.18)%。(3)95%药物缓释时间分别为3 d、24 d和36 d,PLGA+CaSiO3+aspirin微球支架释放时间显著长于其余两组,且释放速率更为稳定。结论:PLGA+CaSiO3+aspirin复合微球支架具有较理想的阿司匹林缓释效果,该复合微球有望成为理想的成骨材料。

    根分叉病变患牙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5年失牙状况及多因素分析
    石姝雯,孟洋,焦剑,李文静,孟焕新,栾庆先,王万春
    2019, (5):  913-91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0    
    摘要 ( 1050 )   HTML ( 44 )   PDF (1029KB) ( 40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根分叉病变患牙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5年的失牙状况及失牙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79例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非手术治疗纵向观察5年。比较分析双侧下磨牙初诊及5年后随访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根分叉病变等级(furcation index,FI)、牙松动度等临床指标,并利用根尖片评价初诊时根分叉区牙槽骨吸收量,以了解根分叉病变患牙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失牙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失牙的主要因素。结果:(1)非手术治疗对伴有根分叉病变的慢性牙周炎患牙PD的改善是显著有效的,但根分叉病变的存在会影响其PD值的改善。(2)初始根分叉区PD值、松动度以及影像学根分叉区垂直骨丧失量和根分叉病变部位骨吸收区域面积与失牙成明显正相关(P<0.001),且FI=3、FI=4亦显著增加了失牙风险(P=0.017,P=0.007),而年龄(P=0.703)、性别(P=0.243)、吸烟史(P=0.895)等在本研究中与失牙无显著相关。(3)FI=3或FI=4的失牙风险显著高于FI为2及2以下的患牙,5年存活率不足50%。结论:根分叉病变患牙失牙风险与根分叉病变密切相关,根分叉病变严重、根分叉区水平及垂直骨丧失量多会显著增加失牙风险。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正畸前后的咬合变化
    杜仁杰,焦剑,周彦恒,施捷
    2019, (5):  919-92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1    
    摘要 ( 1162 )   HTML ( 29 )   PDF (2641KB) ( 4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唇侧固定矫治后咬合改善的有效性,探究咬合改善与炎症控制的关系。方法:将纳入的22例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患者的牙合相与正畸模型匹配,使用3Shape R700激光扫描仪获得数字化三维模型,在OrthoAnalyzer 软件中获得咬合分布图。从咬合分布与邻面接触两方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咬合变化进行评估。建立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降低的多水平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对炎症控制有利的正畸方法。结果:在全牙列水平上,咬合分布评分在正畸治疗后显著提升(84.5±20.9 vs.105.3±22.6, P <0.001), 邻面接触评分在正畸治疗后显著提升(68.9±9.1 vs. 83.7±6.3,P <0.001)。在牙位水平上,正畸治疗后的咬合分布评分在上颌前牙区有显著提升(P <0.001), 正畸治疗后的邻面接触评分在上下前牙区均有显著提升(P <0.01)。多水平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年龄和性别与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降低未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5)。初始牙周探诊深度、咬合分布评分改善值和邻面接触评分改善值与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降低均呈正相关(P <0.001)。结论:正畸治疗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咬合力分布、邻面接触均有显著改善。咬合分布评分改善值及邻面接触评分改善值与牙周探诊深度降低呈正相关,提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应改善牙齿的咬合力分布与邻面接触,以促进牙周炎症控制。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窦内成骨的临床效果
    王倩,李丹,唐志辉
    2019, (5):  925-93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2    
    摘要 ( 1181 )   HTML ( 34 )   PDF (3676KB) ( 6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回顾性评价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共纳入上颌后牙区缺牙的患者2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组(A组)和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组(B组), 同期进行种植,术后30~50个月常规复查随访,观察上颌窦内成骨情况。结果:共植入了27枚种植体(其中A组13枚,B组14枚), 随访时间为40.23(36.20,48.07)个月。A组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 RBH)为(6.64±1.21) mm,B组RBH为(6.96±1.36)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459)。A组随访时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 SBG)为(2.20±1.71) mm,B组随访时SBG为1.77(0.94, 2.05)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583)。根据随访时种植体尖端附近成骨情况将种植体尖端成骨分为3类,分别为优、良和中。随访时A组有9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B组有8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 0.695)。A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9±1.32) mm,B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3±0.91)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898)。随访时两组总体的SBG为1.85(1.10, 2.20) mm,将两组随访时的SBG分别与多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仅与种植体尖端突出于上颌窦底的高度显著相关(r=0.383, P = 0.049)。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SBG主要与种植体尖端提升的高度显著相关。

    正畸牙齿位置的移动对角化龈宽度的影响
    王高南,焦剑,周彦恒,施捷
    2019, (5):  931-93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3    
    摘要 ( 1189 )   HTML ( 30 )   PDF (3438KB) ( 36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测量28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以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分析正畸牙齿移动与角化龈宽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照片与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测量牙冠长度而获得角化龈的宽度。在rapidform 2006上将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重叠,准确测量正畸移动前后牙齿(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的位置变化。统计牙齿压低伸长、内收与唇向移动、转矩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计量数据,分析其变化的关系。结果:对28例患者共213颗牙齿治疗前后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牙齿转矩角度的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有较强相关性(r=-0.47,P<0.001),并在多水平线性回归分析中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系数<0,P<0.001),同时,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尖牙和前磨牙回归系数为负(尖牙回归系数=-0.35,前磨牙回归系数=-0.38,P<0.05)。结论:正畸过程中的牙齿移动对角化龈的宽度会造成影响,唇向正转矩的增加更有可能引起角化龈宽度的减小;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切牙相对于尖牙和前磨牙,在牙齿移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正畸过程中,应该对牙齿位置变化可能对角化龈宽度造成的影响进行预判,关注角化龈宽度的变化。

    三维颅面水平参考平面的确定方法
    金珉廷,刘怡
    2019, (5):  937-94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4    
    摘要 ( 990 )   HTML ( 14 )   PDF (3796KB) ( 35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在三维影像选取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构建的不同水平面之间差异,分析不同水平面对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位置的影响,为颅面部三维头影测量水平参考平面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名正畸治疗前面部基本对称患者(颏下点离正中矢状面≤2 mm), 获取DICOM格式的大视野锥形束CT数据并导入到Dolphin软件,将鼻根点、蝶鞍点和枢椎齿突最高点构建正中矢状面,测量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中随机三点构建的4种水平参考平面。分别定义为,平面1:水平面由右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构成;平面2:水平面由左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构成;平面3:水平面由双侧耳点与右侧眶下点构成;平面4:水平面由双侧耳点与左侧眶点构成。记录4个平面在三维空间当中的俯仰角、侧偏角和横滚角。间隔两周,一位研究者进行两次测量。计算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测量者自身的可靠性,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组内4个平面之间的差异,按年龄分为13~17岁组和≥18岁组。以枢椎齿突最高点为原点计算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位置,应用圆周长公式分析头部转动对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的影响。结果: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三点构建的4种平面之间俯仰角、侧偏角和横滚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6、0.314、0.341)。头位转动对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的影响分析结果为:1°俯仰角变化产生耳点约0.5 mm、眶下点约1.6 mm的变化;1°侧偏角变化产生耳点约1.1 mm、眶下点约1.5 mm的变化;1°横滚角变化产生耳点约1.2 mm、眶下点约0.7 mm的变化。结论:对于面部基本对称个体,应用三维头颅影像对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中随机选取三个点构建的4种水平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双侧眶下点和右侧耳点构建的水平面可能最适合临床使用;头部不同方向的转动使双侧耳点和双侧眶下点产生不同位置的变化。

    上颌前突患者鼻唇区软组织三维形态测量方法的建立
    张添文,王晓霞,李自力,伊彪,梁成,王兴
    2019, (5):  944-94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5    
    摘要 ( 876 )   HTML ( 9 )   PDF (2427KB) ( 18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利用3dMD照相机建立上颌前突患者鼻唇区软组织形态及其正颌手术前后变化的三维测量方法。方法:30例女性上颌前突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3dMD照相机拍摄面部三维照片,利用3dMD patient软件在三维照片上定位鼻唇区标志点,并进行软组织线距、角度、曲线距离、术前术后三维体积变化等10个指标的测量。3位测量者,每位测量者间隔1周各测量2次数据,分别对每位测量者2次测量结果及3位测量者之间做标准一致性检验,验证其可重复性。结果:每位测量者2次测量的10个测量指标组内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均大于0.8;3位测量者之间做标准一致性检验,其中内眦宽度、鼻高度、鼻尖突度、鼻唇角、人中长度、上唇红曲线高度、上唇高的组内相关系数大于0.8,鼻翼基底宽度、鼻背长与上唇三维体积变化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627与0.528。结论:利用3dMD照相机及3dMD patient软件可较全面准确地对术前术后患者鼻唇区软组织三维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但鼻尖点与鼻翼基底点的三维定位以及上唇区手术前后三维体积变化的重复性稍差。

    角形切口设计和愈合方式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
    齐伟,李健男,赵静仁,邢海霞,潘洁
    2019, (5):  949-95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6    
    摘要 ( 1857 )   HTML ( 73 )   PDF (1021KB) ( 58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角形切口设计和愈合方式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口设计,共纳入60例患者(120侧)。所有患者均有双侧埋伏阻生下颌智齿,且双侧阻生方式相同。按照牙冠是否完全骨埋伏将患者分为A组(冠完全骨埋伏,30例)和B组(冠部分骨埋伏,30例)。一侧采用角形瓣,术后一期缝合完全关闭创口(triangular flap-primary healing,TF-P);对侧采用改良角形瓣,缝合后在第二磨牙远中遗留三角形的牙龈缺损,二期愈合(modified triangular flap-secondary healing,MTF-S)。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复查,检测术后疼痛(VAS评分和布洛芬用量)、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术后6个月复查,检查第二磨牙远中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配对t检验对比两种方案在术后疼痛、肿胀和开口受限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中,术后第1天和第3天,MTF-S方案疼痛、肿胀程度低于TF-P方案(P<0.05);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MTF-S方案张口受限程度低于TF-P方案(P<0.05)。B组中,两种方案在术后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4天,MTF-S方案侧疼痛有加重趋势。术后6个月第二磨牙远中探诊,A、B两组中两种方案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F-S方案能够减轻完全骨埋伏下颌智齿拔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两种方案在第二磨牙远中P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颌位在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合并颌骨畸形同期矫治中的应用
    陈硕,贺洋,安金刚,张益
    2019, (5):  954-95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7    
    摘要 ( 992 )   HTML ( 13 )   PDF (9680KB) ( 18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下虚拟颌位引导儿童关节强直患者同期矫治颌骨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将患者颌骨与牙列的影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设计,完成肋骨肋软骨移植和颌骨畸形的同期矫治,设计制作数字化咬合导板备用。术中完成关节强直松解后,在数字化咬合导板的引导下使下颌骨就位,并完成肋骨移植。对术前和术后即刻的颏点偏斜程度以及下颌升支高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术前设计的虚拟颌位下颏点至面中线的距离平均为(0.58±0.20) mm,术后测量值为(0.70±0.27) 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拟颌位下患侧下颌升支的长度平均为(48.19±3.20) mm,术后测量值为(48.17±3.62) 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虚拟颌位引导下,能够在重建关节的同时实现颌骨畸形的同期矫治。

    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
    陶船思博,董凡,王佃灿,郭传瑸
    2019, (5):  959-96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8    
    摘要 ( 1065 )   HTML ( 20 )   PDF (4499KB) ( 2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以无创、无电离辐射暴露、经济快捷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并通过联合诊断试验评价其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因口腔鳞状细胞癌住院治疗,拟行颈淋巴清扫术的患者共74例,收集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常规临床检查结果,如体格检查和增强CT,并在术前对受试者行红外热成像检查。根据诊断试验的基本原理,以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金标准,计算红外热成像检查的诊断效能指标。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9.0%,符合率为71.6%, 阳性预测值为64.9%,阴性预测值为78.4%。红外热成像与其他常规术前检查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为87.9%,串联试验的特异度为97.6%。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纳入术前临床检查,可以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联合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手段。

    不同调拌板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物理性能的影响
    胡菁颖,李莉,周倩妹,丁瑞宇,尚冉,白伟
    2019, (5):  964-96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29    
    摘要 ( 1458 )   HTML ( 24 )   PDF (841KB) ( 2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调拌工具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纸板、玻璃调拌板和硅胶调拌板对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待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测试。实验按照调拌板材料不同分为纸板组、硅胶板组、玻璃板组3大组,其中纸板组按照纸张厚度不同又分为纸20页组、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板组按照邵氏硬度分为硅胶40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结果:(1)抗压强度:①ChemFil Superior 玻璃离子材料(CF):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纸20页组和纸60页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7、0.036);②而至富士IX GP玻璃离子材料(IX):纸20页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Glaslonomer FX-Ⅱ玻璃离子材料(FX):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纸20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硬度:①CF:硅胶40组平均硬度最高,与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玻璃板组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01、0.032、0.008、0.016);②I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表面粗糙度: ①CF: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40页组和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27),与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采用硅胶40调拌板调拌玻璃离子可以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得推广。

    技术方法
    改良式微推出试验评价化学处理玻璃纤维桩表面后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
    陈倩,王新知
    2019, (5):  968-97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30    
    摘要 ( 853 )   HTML ( 13 )   PDF (1072KB) ( 1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式微推出方式测试玻璃纤维桩表面经35%磷酸+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探讨此种测试模式评价玻璃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价值。方法:先将40支玻璃纤维桩随机分成2大组,每组20支,组1为磷酸+硅烷化组,组2为对照组。再将每一大组随机分为M(改良)和T(传统)两个小组,每组10支,分别用改良式微推出试验和传统微推出试验测定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并观察破坏模式。结果:组1M(磷酸+硅烷化组-改良)微推出粘接强度为(18.85±1.42) MPa,组1T(磷酸+硅烷化组-传统)为(19.39±1.35) MPa,组2M(对照组-改良)为(11.26±1.57)MPa,组2T(对照组-传统)为(11.27±1.83)MPa,在改良组和传统组中,磷酸+硅烷化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改良组中断裂模式100%为桩/树脂界面破坏,相比传统组的65.7%,更加集中体现界面粘接强度的变化。结论:相较于传统组,改良组微推出试验能更有效地评价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粘接强度,且35%磷酸+硅烷化处理玻璃纤维桩表面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其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

    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穿刺精度研究
    朱建华,王晶,刘筱菁,郭传瑸
    2019, (5):  973-97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31    
    摘要 ( 782 )   HTML ( 5 )   PDF (4908KB) ( 18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验证自主研发的穿刺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的精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使用仿真头颅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橡皮泥模拟软组织,术前对模型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扫描,将影像数据导入计算机的术前设计系统,分割卵圆孔作为目标点,选取“皮肤进针点”后生成穿刺路径。将模型固定于模拟手术床的实验台,使用点配准的方式完成系统配准,发送穿刺路径数据至机器人控制器,经过医生确认穿刺路径后,在导航引导下机器人系统自动完成穿刺手术操作。穿刺完成后导航仪获取针尖即刻位置坐标,通过配准矩阵转换,计算针尖点与设计靶点的几何距离对穿刺精度进行术中验证,将穿刺针从执行器末端松解,对模型进行CBCT扫描再次获取术后图像数据,将术前、术后头颅进行图像融合,选取术后图像中针尖坐标数据,经过配准矩阵转换,计算针尖点与设计靶点的几何距离进行术后精度验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以配对t检验方法对术中导航验证精度与术后图像融合验证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穿刺手术均一次成功穿过卵圆孔,术中导航验证平均穿刺误差为(0.56±0.07) mm,术后图像融合验证平均穿刺误差为(1.49±0.1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手术高效、可靠,导航精度是影响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的重要因素。

    病例报告
    继发呼吸道烟曲霉菌感染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张思,刘小扬,张建中,蔡林,周城
    2019, (5):  977-98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32    
    摘要 ( 1138 )   HTML ( 90 )   PDF (7448KB) ( 4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颈椎脊索瘤行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1例
    韩永正,井凤云,徐懋,郭向阳
    2019, (5):  981-98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5.033    
    摘要 ( 906 )   HTML ( 18 )   PDF (1389KB) ( 2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