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5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专家笔谈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和思考
    扶琼,叶霜
    2023, (6):  953-95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1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抗Jo-1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临床分层及疾病谱中的意义
    李嘉辰,赖展鸿,邵苗,金月波,高小娟,张科,侯儆,张燕英,栗占国,李玉慧
    2023, (6):  958-96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58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histidyl tRNA synthetase,Jo-1)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及其他疾病谱的意义。方法: 入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2022年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同时入组抗Jo-1抗体阴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以及炎症和免疫学指标。结果: 共入组165例抗Jo-1抗体阳性患者,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占80.6%(133/165),其中IIM占总数的57.6%(95/165),包括ASS(84/165,50.9%)、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7/165,4.2%)以及皮肌炎(4/165,2.4%),其他CTD占23.0%(38/165),包括类风湿关节炎(11/165,6.7%)、未分化结缔组织病(5/165, 3.0%)、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5/165,3.0%)、未分化关节炎(4/165,2.4%)、干燥综合征(3/165,1.8%)、系统性红斑狼疮(3/165,1.8%)和系统性血管炎(3/165,1.8%)等;其他疾病包括恶性肿瘤(3/165,1.8%)和感染(4/165,2.4%)等;未明确诊断患者占9.1%(15/165)。在ASS亚组分析中,抗Jo-1抗体阳性的ASS患者相比于抗体阴性者起病年龄更低(49.9岁vs. 55.0岁,P=0.026),更多表现为关节炎(60.7% vs. 33.3%,P=0.002)和肌痛(47.1% vs. 22.2%,P=0.004)。ASS患者随着抗Jo-1抗体滴度的升高,关节炎、技工手、Gottron征、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以及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升高。抗Jo-1抗体阳性ASS患者在合并一种以上其他肌炎抗体阳性时,肌痛、肌无力的发生率升高(P < 0.05)。结论: 抗Jo-1抗体阳性患者疾病谱广,以ASS为主,但也可见于其他CTD、肿瘤、感染等疾病,应注意鉴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成人Still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指标
    姚海红,杨帆,唐素玫,张霞,何菁,贾园
    2023, (6):  966-97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09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和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点,评估已有的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儿童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发布的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合并MAS(sJIA-MAS)分类标准在不同自身免疫病背景下的适用情况, 并提出新的诊断预测指标,为提高MAS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8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4例SLE合并MAS患者和24例AOSD合并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分别与同期未发生MAS的50例SLE及50例AOSD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预测MAS的实验室指标截断值。进一步使用实验室诊断预测值对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进行改进,探讨改进后的标准对于AOSD合并MAS的适用性。结果: 约60%的SLE合并MAS及40%的AOSD合并MAS患者发生在原发病确诊后的3个月内。发热是MA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除了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学会修订的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指标外,MAS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也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下降,噬血现象仅见于约50%的MAS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LE患者铁蛋白≥1 010 μg/L、乳酸脱氢酶≥359 U/L,AOSD患者纤维蛋白原≤225.5 mg/dL、甘油三酯≥2.0 mmol/L时,对MAS诊断有最好的区分价值。将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应用于AOSD合并MA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62%,对其中特异性低的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条目进行改进,诊断特异性可升高为86%。结论: SLE合并MAS及AOSD合并MAS最常发生于疾病确诊后的早期,不同疾病继发MAS因受自身免疫病特点的影响而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同一标准进行MAS诊断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在AOSD合并MAS诊断中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对之进行改进可提高特异性。

    干扰素-α介导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CD56dimCD57+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损伤
    赵祥格,刘佳庆,黄会娜,陆智敏,白自然,李霞,祁荆荆
    2023, (6):  975-98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82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干扰素-α (interferon-α, IFN-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外周血CD56dimCD57+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凋亡和杀伤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64例初治SLE患者和16例健康人(healthy control, HC)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将CD56dimCD57+NK细胞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采用膜联蛋白和7氨基放线菌素标记凋亡的K562细胞;用浓度分别为20、40、80 μmol/L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 处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不使用H2O2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孔素(per-forin, PRF)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FN-α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6dimCD57+NK细胞表面IFN-α受体(interferon-α receptor, IFNAR)表达水平,并用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表示;用浓度为1 000 U/mL的IFN-α处理CD56dimCD57+NK细胞24、48、72 h,并以不使用IFN-α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tROS)表达水平,并用MFI表示。结果: 与HC(n=3)相比,SLE患者(n=3)外周血总NK细胞的PRF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1.24±0.41 vs. 0.57±0.12, P=0.05)。与HC(n=5)相比,SLE患者(n=5)外周血CD56dimCD57+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明显下降(58.61%±10.60% vs. 36.74%±6.27%, P < 0.01)。与对照组(n=5, 97.51%±1.67%)相比,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可显著下调CD56dimCD57+NK细胞的PRF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20 μmol/L的H2O2组PRF为83.23%±8.48% (n=5, P < 0.05),浓度为40 μmol/L的H2O2组PRF为79.53%±8.56% (n=5, P < 0.01),浓度为80 μmol/L的H2O2组PRF为76.67%±7.16% (n=5,P < 0.01)。与HC (n=16)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为中高疾病活动度(SLEDAI≥10)的SLE患者(n=45)血清IFN-α水平显著增高[(55.07±50.36) ng/L vs. (328.2±276.3) ng/L, P < 0.001]。同时与HC (n=6)相比,SLE患者(n=6)外周血CD56dimCD57+NK细胞IFNAR1表达增高(MFI: 292.7±91.9 vs. 483.2±160.3, P < 0.05),与HC (n=6)相比,SLE患者(n=7)外周血CD56dimCD57+NK细胞IFNAR2表达增高(MFI: 643.5±113.7 vs. 919.0±246.9, P < 0.05)。与对照组(n=6)相比,IFN-α刺激(n=6)可显著促进CD56dimCD57+NK细胞凋亡(20.48%±7.01% vs. 37.82%±5.84%, P < 0.05)。同时,与对照组(n=4, MFI: 1 049±174.5)相比,不同时间下用IFN-α刺激CD56dimCD57+NK细胞可显著促进mtROS的产生,且呈时间依赖性,48 h的MFI为3 437±1 472 (n=4, P < 0.05),72 h的MFI为6 495±1 089 (n=4, P < 0.000 1),而刺激24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IFN-α可能通过促进mtROS产生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PRF表达,下调CD56dimCD57+NK杀伤功能。

    血脂异常与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吴琦,蔡月明,何娟,黄文蒂,王庆文
    2023, (6):  982-99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5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解血脂异常与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A-IL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分类标准》的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有无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分组,对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检验检查等数据单因素检验后将差异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有无血脂异常分组,分析血脂异常与RA-ILD的发生率、发生的中位时间及临床表现等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737例RA患者,其中282例(38.26%)发生ILD,从开始出现RA相关的临床症状至发生ILD的中位时间为13(95%CI 11.33~14.67)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是RA-ILD可能的危险因素(OR 1.452,95%CI 1.099~1.918,P=0.0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是RA-ILD可能的保护因素(OR 0.056,95%CI 0.025~0.125,P < 0.001)。在737例RA患者中,LDL-C升高及HDL-C降低的RA患者ILD的发生率均分别高于LDL-C正常及HDL-C正常的患者(分别为57.45% vs. 36.96%,P < 0.001;47.33% vs. 33.81%,P < 0.001)。HDL-C降低的RA患者出现ILD的中位时间明显短于HDL-C正常的RA患者[10.0(95%CI 9.33~10.67)年vs. 17.0(95%CI 14.58~19.42)年,P < 0.001]。RA患者的HDL-C水平与疾病活动呈负相关。RA-ILD患者中,HDL-C降低的患者胸部HRCT出现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的比例高于HDL-C正常的患者(60.00% vs. 53.29%,P=0.002),LDL-C升高的RA-ILD患者出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下降的发生率高于LDL-C正常的RA-ILD患者(50.00% vs.21.52%,P=0.015),HDL-C降低的RA-ILD患者出现FV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 DLCO)下降的发生率高于HDL-C正常的RA-ILD患者(分别为26.92% vs.16.18%,P=0.003;80.76% vs. 50.00%,P=0.010)。结论: LDL-C可能是RA-ILD的潜在危险因素;HDL-C可能是RA-ILD的潜在保护因素;HDL-C水平与RA病情活动呈负相关;HDL-C降低的RA患者出现ILD的时间更早。

    体重指数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张警丰,金银姬,魏慧,姚中强,赵金霞
    2023, (6):  993-99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6    
    摘要 ( )   HTML ( )   PDF (86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超重和肥胖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活动度、关节外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指标和治疗用药等。根据WHO定义,BMI≥30 kg/m2为肥胖组,25≤BMI < 30 kg/m2为超重组,18.5≤BMI < 25 kg/m2为体质量正常组,BMI < 18.5 kg/m2为体质量减低组。分析超重和肥胖RA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学方法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1≤理论频数 < 5采用校正四格表χ2检验,理论频数 < 1采用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超重和肥胖是否与合并症有关。结果: 共纳入481例RA患者,平均BMI值为(23.28±3.75) kg/m2。BMI < 18.5 kg/m2 31例(6.5%),18.5≤BMI < 25 kg/m2 309例(64.2%),合计340例(70.7%)。超重者(25≤BMI < 30 kg/m2)119例(24.7%),肥胖者(BMI≥30 kg/m2)22例(4.6%),两者合计141例(29.3%)。超重和肥胖RA患者罹患高血压(57.4% vs. 39.1%,P < 0.001)、糖尿病(25.5% vs. 15.0%,P=0.006)、高脂血症(22.7% vs. 10.9%,P=0.001)、脂肪肝(28.4% vs. 7.4%,P < 0.001)、骨关节炎(39.0% vs. 29.4%,P=0.040)的比例较体质量正常和减低者明显增高,合并骨质疏松(59.6% vs. 70.9%,P=0.016)、贫血(36.2% vs. 55.6%,P < 0.001)的比例较体质量正常和减低者明显降低,但两者在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5.7 % vs. 7.6%,P=0.442)、脑血管疾病(6.4% vs. 8.8%,P=0.372)以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9.2% vs. 7.6%,P=0.565)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RA患者的中位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1.52 mg/dL vs. 2.35 mg/dL,P=0.008)、中位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34.0 mm/h vs. 50.0 mm/h,P=0.00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66±3.08 vs. 4.40±2.85, P=0.011)以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5.05±1.60 vs. 5.45±1.52,P=0.010)均低于体质量正常和减低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骨质疏松和贫血具有保护性作用。结论: RA患者中超重和肥胖者疾病活动度更低,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具有相关性,但与心脑血管疾病不具有相关性。

    抗SSB抗体阳性和阴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比较
    韩艺钧,李常虹,陈秀英,赵金霞
    2023, (6):  1000-100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7    
    摘要 ( )   HTML ( )   PDF (85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 (Sjögren ’ s syndrome type B, SSB)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 ’ s syndrome,pSS)患者与抗SSB抗体阴性的pSS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SS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抗SSB抗体阳性和抗SSB抗体阴性的pSS患者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pSS患者142例,其中女性137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54.8±13.3)岁,其中抗SSB抗体阳性患者44例(31.0%)。临床特征方面,抗SSB抗体阳性的pSS患者较抗体阴性患者的就诊年龄和起病年龄更小[就诊年龄:(50.9±14.5)岁vs. (56.5±12.4)岁,P < 0.05;起病年龄:(42.2±14.8)岁vs. (49.5±15.3)岁,P < 0.05],出现皮疹(29.5% vs. 14.3%,P < 0.05)、腮腺肿大(27.3% vs. 8.2%,P < 0.05)、肾小管酸中毒(15.9% vs. 4.2%,P < 0.0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9.1% vs. 1.0%,P < 0.05)的比例更高;两组患者在口干、眼干、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方面,抗SSB抗体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相比,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阳性率(85.0% vs. 49.4%, P < 0.05)及滴度(中位数89.8 IU/mL vs. 20.5 IU/mL,P < 0.05)、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中位数320 vs. 160,P < 0.05)、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 (Sjögren ’ s syndrome type A, SSA)抗体阳性率(97.7% vs. 64.3%, P < 0.05)、IgG水平(中位数21.0 g/L vs. 15.6 g/L,P < 0.05)、γ球蛋白升高率(71.4% vs. 38.5%,P < 0.05)、CD3-CD19+细胞比例[(21.0±11.9)% vs. (13.7±9.6)%,P < 0.05]均更高,而CD3+细胞比例[(67.2±14.4)% vs. (76.6±13.1)%,P < 0.05]和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率(10.5% vs. 35.6%,P < 0.05)相对更低,其余无明显差异。治疗方面,与抗SSB抗体阴性组患者相比,抗SSB抗体阳性组患者应用激素(90.9% vs. 73.5%,P < 0.05)及免疫抑制剂(54.5% vs. 36.7%,P < 0.05)的比例更高。结论: 与抗SSB抗体阴性pSS患者相比,抗SSB抗体阳性患者的起病年龄更小,临床表现更多样,血清其他自身抗体阳性率/水平及B细胞活化程度更高,治疗上需要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概率更大,整体倾向于表现出更重的临床表型。

    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预测
    李建斌,吕梦娜,池强,彭一琳,刘鹏程,吴锐
    2023, (6):  1007-101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07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细胞比值及炎症指标对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 s syndrome,PSS)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具有所需完整临床资料的80例干燥综合征合并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 (1)符合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2)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诊的COVID-19患者; (3)有所需完整临床资料;(4)年龄>18岁。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临床分型标准,将轻型、普通型患者合为轻症组,重型及危重型合为重症组。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判定方法参考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制定的干燥综合征病情评估指数(EULAR Sjögren’ 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后24~72 h内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lymphocyte ratio,CLR)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实验室资料。结果: 轻症组66例,平均年龄(51.52±13.16)岁;重症组14例,平均年龄(52.64±10.20)岁。重症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CRP、血小板、PLR和CLR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以轻、重症为因变量,分别以年龄、疾病活动度、CRP、血小板、PLR和CLR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疾病活动、CRP、PLR和CLR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PLR(OR=1.016,P<0.05)、CLR(OR=1.504,P<0.05)是COVID-19重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LR和C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95%CI: 0.588~0.828)和0.725(95%CI: 0.578~0.871),敏感度分别为0.429和0.803,特异度分别为0.714和0.758,PLR和CLR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66.214和0.870。结论: PLR和CLR,尤其是CLR,或许是预测干燥综合征患者COVID-19预后的简易而有效的指标。

    艾拉莫德联合托法替布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邹雪,白小娟,张丽卿
    2023, (6):  1013-102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15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托法替布在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规律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难治性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30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23例患者采用≥2种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至少包括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6个月以上,7例患者采用传统合成DMARDs联合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将DMARDs调整为艾拉莫德联合托法替布,共治疗12周,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12周时的临床资料:肿胀关节数(swollen joints count,SJC)、疼痛关节数(tender joints count,TJC)、晨僵时间、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健康状况评估问卷(health status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28个关节计数的疾病活动评分(28-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记录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小板(platelet, PLT)、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球蛋白、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抗体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比较患者疾病活动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的ESR、CRP、RF、PLT、SJC、TJC、基于ESR的DAS28(DAS28-ESR)、晨僵时间、HAQ、CDAI、抗CCP抗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治疗前后的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拉莫德联合托法替布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肝酶明显升高、过敏、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托法替布治疗难治性中重度RA,可通过降低炎性指标改善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血浆外泌体miR-34-5p和miR-142-3p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文根,古晓东,翁锐强,刘苏东,陈超
    2023, (6):  1022-10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48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探讨其在S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未接受治疗的初诊SSc患者,同时以年龄及性别匹配的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血浆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外泌体miR-34-5p、miR-92-3p和miR-142-3p的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miRNA表达水平与SSc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20例SS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6±12.6)岁,男性7例,女性13例。根据皮肤累及范围,13例为局限皮肤型SSc (limited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 lcSSc),7例为弥漫皮肤型SSc (diffuse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 dcSSc)。根据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结果,7例确诊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13例确诊非ILD。SSc患者血浆外泌体miR-34-5p、miR-92-3p和miR-142-3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3、P=0.000 1和P=0.016)。与未并发ILD的患者相比,并发ILD患者miR-34-5p和miR-142-3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P=0.037和P=0.015)。miR-34-5p和miR-142-3p的表达水平与ILD(分别为r=-0.48、P=0.031和r=-0.55、P=0.011)、关节炎(分别为r=-0.46、P=0.040和r=-0.48、P=0.032)均呈负相关。miR-142-3p与红细胞沉降率呈负相关(r=-0.55、P=0.012)。结论: SSc的血浆外泌体miR-34-5p、miR-92-3p和miR-142-3p存在表达失调,表达异常的miR-34-5p和miR-142-3p与SSc相关ILD(SSc associated ILD, SSc-ILD)存在相关性。

    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就诊情况及其临床特征
    冯璐,翟佳羽,赵金霞
    2023, (6):  1028-103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1    
    摘要 ( )   HTML ( )   PDF (123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表现复杂且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患者的就诊情况及临床特征,以提高相关科室医师对IgG4-RD的认识。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且出院诊断为IgG4-RD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共纳入出院诊断为IgG4-RD的病例116例,男女比例为2.52∶ 1,平均年龄(61.83±10.80)岁。首诊科室以消化科、普外科、眼科为主,诊断科室主要为消化科、风湿免疫科、呼吸科,21例(18.10%)患者经过3个或者3个以上科室诊断后才最终确诊。从出现临床症状到首次就诊中位时间为2(1,7)个月,诊断中位时间为1(1,12)个月。24例(20.69%)患者在最终诊断前进行了受累部位的手术切除。依据IgG4-RD的分类标准,确定诊断68例(58.62%),可能诊断8例(6.90%),可疑诊断40例(34. 48%)。68例确定诊断的患者中,常见受累器官依次为颌下腺、胰腺、胆道、腮腺,血清IgG4水平的中位数为6.16(3.61,12.30) g/L,57例(83.82%)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14例(20.59%)患者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制剂者主要为风湿免疫科诊治患者(78.57%)。结论: IgG4-RD好发于老年男性,颌下腺、胰腺、胆道、腮腺易受累,首诊科室分布广泛,通过获取病理组织标本而确定诊断的比例较低,治疗上主要以激素为主,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不高。

    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预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
    洪丽荣,陈雨佳,江庆来,贾汝琳,李春,冯亮华
    2023, (6):  1033-103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82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50例)和非血栓组(71例)。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包括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在内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静脉血浆中新型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2 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S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预测血栓风险的效能。结果: 血栓组APS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49(32, 64)岁vs. 36(32, 39)岁,P < 0.05],血栓组APS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压、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glob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score,GAPSS)≥10分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P均 < 0.05)。血栓组APS患者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cdy, 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LA)阳性率更高(P均 < 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更高(P均 < 0.05)。血栓组静脉血栓19例(38.00%),其中深静脉血栓16例(84.21%),肺栓塞5例(26.32%);动脉血栓35例(70.00%),其中心肌梗死6例(17.14%),脑梗死30例(85.71%)。血栓组患者的TM水平明显大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间TAT(Z=-1.420,P=0.156)、PIC(Z=-0.064,P=0.949)和t-PAIC(Z=-1.487,P=0.137)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6,P=0.002]、TM升高[OR=1.325,P=0.048]、PT延长[OR=4.127,P=0.008]是APS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PT、TM三项联合检测对APS血栓形成的诊断性能最佳[AUC为0.916(0.862, 0.969)],具有最高的约登(Youden)指数(0.727)和敏感性(83.0%),特异性为89.7%。结论: TAT、PIC、TM和t-PAIC可以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反映血栓形成。TM、PT联合年龄优于单一标志物的应用,对APS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具有诊断价值。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早期流产中的预测价值
    罗靓,李云,王红彦,相晓红,赵静,孙峰,张晓盈,贾汝琳,李春
    2023, (6):  1039-104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3    
    摘要 ( )   HTML ( )   PDF (95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ECA)预测早期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完善AECA的无自身免疫病史孕妇122例。根据早期流产史(流产时孕周<12周),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流产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非参数Wilcoxon检验、Chi-square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随访孕妇的自然流产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AECA阳性和AECA阴性孕妇的自然流产率。结果: (1) 共纳入122例孕妇,其中早期流产组35例(28.7%),平均年龄(32.1±6.1)岁;对照组87例(71.3%),平均年龄(30.7±5.1)岁。早期流产组有更多的妊娠次数[3 (2, 4) vs. 1 (1, 2), Z=-6.402, P < 0.001]和高血压合并症(11.4% vs.1.1%, P=0.024)。早期流产组AECA的阳性率(34.3% vs. 8.0%, χ2=13.070, P < 0.001)和免疫球蛋白G升高的比例(17.1% vs. 4.6%, P=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次数增加(OR=4.149, 95%CI: 2.287~7.529, P < 0.001)、AECA阳性(OR=4.288, 95%CI: 1.157~15.893, P=0.029)、免疫球蛋白G升高(OR=6.177, 95%CI: 1.156~33.015, P=0.033)是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3)将122例孕妇分为AECA阳性组(19例)和AECA阴性组(103例),生存分析显示,孕12周时AECA阳性组的胎儿生存率显著低于AECA阴性组(84.2% vs. 96.1%, P=0.035)。结论: 妊娠次数增加、AECA阳性及免疫球蛋白G升高是导致早期流产的显著危险因素;AECA的检测有助于预测早期流产,可以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疾病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游芳凝,罗靓,刘香君,张学武,李春
    2023, (6):  1045-105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4    
    摘要 ( )   HTML ( )   PDF (116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UCTD)患者的妊娠结局、疾病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并且符合UCTD分类标准孕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06例UCTD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POs)(53例)和无APOs组(53例),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UGR)、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死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SGA)、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出生缺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UCTD演变为明确CTD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06例UCTD患者中, 99例(93.39%)为活产, 4例(3.77%)死胎, 3例(2.83%)流产, 20例(18.86%)早产, 6例(5.66%)SGA, 17例(16.03%)LBW, 11例(10.37%)子痫前期, 7例(6.60%)IUGR, 19例(17.92%)PROM, 10例(9.43%)PPH。APOs组抗SSA抗体阳性率较无APOs组更高(73.58% vs. 54.71%, P=0.036), 白细胞减少比例更高(15.09% vs. 3.77%, P=0.046), 血红蛋白水平较无APOs组明显降低[109.00 (99.50, 118.00) g/L vs. 124.00 (111.50, 132.00) g/L, 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减少(OR=0.827, 95%CI: 0.688~0.994)是UCTD患者发生AP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2)。15例(14.15%)UCTD在平均随访5.00(3.00, 7.00)年内演变为明确的结缔组织病, 其中干燥综合征8例(7.5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4例(3.77%), 类风湿关节炎4例(3.77%),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0.94%)。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 RP) (HR=40.157, 95%CI: 3.172~508.326)是UCTD患者妊娠期及产后演变为SL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 白细胞减少是UCTD患者发生APOs的独立危险因素, 雷诺现象是UCTD患者演变为SLE的独立危险因素, 严格的疾病监测、定期随访是预防UCTD合并妊娠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预测疾病演变的关键措施。

    合并胎儿心脏病变的抗SSA抗体阳性孕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李宇菲,闫亚妮,靳家扬,李春,裴秋艳
    2023, (6):  1053-105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5    
    摘要 ( )   HTML ( )   PDF (83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合并胎儿心脏病变的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A(Sjögren’s-syndrome-related antigen A, SSA)抗体阳性孕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征及药物特征。方法: 在2013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且最终确诊自身免疫病的孕妇中, 选择抗SSA抗体阳性且超声确诊胎儿心脏病变的患者作为病变组, 抗SSA抗体阳性且超声检查无胎儿心脏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用药信息, 比较组间基线数据无差异后对其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合并胎儿心脏病变的抗SSA抗体阳性患者共11例, 其中有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表现者共7例, 是最常见的胎儿心脏病变类型。病变组患者孕前确诊自身免疫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 多因胎儿心脏病变首次进行相关免疫学检查。病变组患者孕期白细胞水平[(9.29±2.58)×109/L vs. (7.10±1.90)×109/L, t=3.052, P=0.004]、红细胞沉降率[49.50(48.00, 51.00) mm/h vs. 23.00(15.00, 30.25) mm/h, Z=-2.251, P=0.024]、IgA水平[3.46(2.30, 5.06) g/L vs. 2.13(1.77, 2.77) g/L, Z=-2.181, P=0.029]、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滴度[1∶320(1∶160, 1∶320) vs. 1∶80(1∶40, 1∶160), Z=-3.022, P=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孕期合并SSB抗体阳性的比例(37.5% vs. 7.7%, P=0.053)、羟氯喹使用剂量及起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变组孕期使用激素的比例及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其中孕早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孕中期、孕晚期病变组激素使用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儿心脏病变是一种罕见但与抗SSA抗体阳性高度相关的胎儿畸形, 孕期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IgA水平及ANA滴度显著升高的患者胎儿心脏病变发生的风险更高。胎儿房室传导阻滞一旦发生便难以逆转, 因此, 预防和监测的重要性高于补救治疗。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姚中强,李常虹,李欣艺,郭苇,翟佳羽,刘蕊,魏慧,穆荣
    2023, (6):  1058-106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6    
    摘要 ( )   HTML ( )   PDF (81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是否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年龄18~40岁且检测过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283例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使用四格表法计算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卡方检验表明, 复发性流产组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M亚型阳性率高于非复发性流产组(P均<0.05), 而抗PS/PT抗体IgG亚型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以及年龄校正后,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阳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084, 95%CI 1.045~4.155, P<0.05),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368, 95%CI 1.187~4.722, P<0.05)。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 特异度为48.51%, 阳性预测值为33.76%, 阴性预测值为77.78%。在经典抗磷脂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灵敏度为59.09%, 特异度为63.23%, 阳性预测值为40.63%, 阴性预测值为78.40%。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 特异度为50.99%, 阳性预测值为34.87%, 阴性预测值为78.63%。结论: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IgM亚型阳性与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复发性流产相关, 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断中是否有预测价值尚需要未来前瞻性研究确定。

    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与无功能腺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王薇,王佳宁,虞巍,朱赛楠,高莹,张俊清
    2023, (6):  1062-106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7    
    摘要 ( )   HTML ( )   PDF (8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CS)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特点, 为临床更好地识别肾上腺性CS的高凝状态, 预防并发症,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出院诊断为肾上腺性CS患者的病历资料, 以体重指数、性别、出院时间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为对照,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肾上腺性CS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29.22±3.39) s vs. (31.86±3.63) s, P < 0.001;(10.67±1.08) s vs. (10.96±0.84) s, P=0.008],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皮质醇节律的曲线下面积与PT、APTT呈显著负相关, 与FDP、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皮质醇曲线下面积增大、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CS患者发生高凝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肾上腺性CS患者较无功能肾上腺腺瘤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 因此, 对于肾上腺性CS患者, 尤其是高皮质醇水平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患者, 需要关注其高凝状态及血栓发生的风险。

    北京社区人群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因素及其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陈楚云,孙蓬飞,赵静,贾佳,范芳芳,王春燕,李建平,姜一梦,霍勇,张岩
    2023, (6):  1068-107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8    
    摘要 ( )   HTML ( )   PDF (93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人群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相关因素及其与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基线资料, 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内源性EPO的相关因素, 应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 China-PAR)模型计算研究对象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以5%、10%为切点定义低、中、高风险分层。结果: 共纳入4 013名基线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贫血、肾功能未见异常的研究对象, 女性占比62.2%(2 496人), 平均年龄(55.9±8.2)岁, 平均EPO水平为12.8(9.3~17.4) IU/L。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者占比25.1% (998人)。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 血红蛋白(β=-0.05, 95%CI: -0.07~-0.04)和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1.73 m2)(β=-0.05, 95%CI: -0.07~-0.04)与EP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高血压(β=0.08, 95%CI: 0.05~0.12)和肥胖(β=0.14, 95%CI: 0.09~0.18)与内源性EPO水平升高显著相关。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内源性EP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β=0.07, 95%CI: 0.05~0.09), 中危者以及高危者内源性EPO水平均显著高于与低危者(P均 < 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居民内源性EPO水平与血红蛋白、肾功能、肥胖及高血压呈显著相关性, 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中、高危者内源性EPO水平显著高于低危者, 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风险标志物。

    2013—2020年北京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女性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住院费用分析
    王子恺,莫佳丽,张蒙,廖纪萍
    2023, (6):  1074-108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19    
    摘要 ( )   HTML ( )   PDF (166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北京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女性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住院费用。方法: 选择2013—2020年北京市AECOPD女性患者的住院医保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记录其年龄分布、合并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结果: 纳入166家医院57 911例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78.84±8.59)岁, 80~89岁患者(49.06%)最多, 70~79岁(31.08%)次之, 18~50岁(0.41%)最少。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0.60%、30.52%和26.54%。每日住院人次的中位数为18(IQR: 16), 且2013—2020年8年中总体呈增长趋势, 2015年开始明显增加, 上升趋势持续至2019年, 2020年则有所回落。冬春季住院人次占比(54.09%)高于夏秋季(45.91%)。各市辖区总住院人次占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西城区(14.18%)、朝阳区(14.12%)和丰台区(13.47%); 城市西部、中心城区和东北部住院人次密度较高, 而近郊区住院人次密度则相对较低。AECOPD女性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2 d和20 648.37元。城区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郊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药费用是住院总费用的主要部分(33.32%)。研究时段住院费用总体呈先增长后降低随之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 不同合并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明显。结论: 北京市AECOPD女性住院患者以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为主, 常合并心血管疾病, 主要在冬春季节发病且有地域差异, 其住院费用与患者年龄、合并症以及所在地区密切相关。

    胃超声检查评估剖宫产产妇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后胃排空的效果
    魏越,姚兰,陆希,王军,蔺莉,刘鲲鹏
    2023, (6):  1082-108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0    
    摘要 ( )   HTML ( )   PDF (114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胃窦部超声检查评估剖宫产产妇术前2 h口服300 mL碳水化合物后胃排空的效果, 并分析影响产妇胃排空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80例, 年龄22~43岁,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35 kg/m2, 孕周≥36周,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或Ⅱ级,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干预组产妇于术前一日22:00后禁食, 术日在预期手术开始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300 mL; 对照组产妇于术前一日22:00后禁食禁饮。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行术前干渴感及饥饿感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麻醉前行胃窦部超声检查, 分别在半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测量胃窦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 并进一步计算两组患者胃容量(gastric volume, GV)及胃容量/体质量(gastric volume /weight, GV/W), 并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记录患者入室(T0)、麻醉后5 min(T1)、胎儿剖出即刻(T2)、手术结束(T3)时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中、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胃窦部, 余78例患者可以进行CSA测量及Perlas A半定量评级。半坐位下,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CSA分别为(5.07±1.73) cm2和(5.24±1.96) cm2; 右侧卧位下,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CSA分别为(7.32±2.17) cm2和(7.25±2.24) cm2, GV分别为(91.74±32.34) mL和(90.07±31.68) mL, GV/W分别为(1.27±0.40) mL/kg和(1.22±0.41) mL/kg, 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las A半定量评级: 干预组0级20例(51.3%), 1级16例(41%), 2级3例(7.7%); 对照组0级22例(56.4%), 1级15例(38.5%), 2级2例(5.1%), 两组评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las A半定量评级为2级的患者(干预组3例及对照组2例), 麻醉前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0.2 mg/kg, 均未发生反流误吸。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术前干渴感、饥饿感VAS明显降低(P<0.05)。术中各观察时点血压、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24 h恶心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窦部超声检查能为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判断胃排空情况提供客观依据。剖宫产产妇术前2 h饮用300 mL碳水化合物, 可减少患者不适, 同时不增加麻醉前GV和反流误吸风险, 临床效果更好。

    CENP-B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孟彦宏,陈怡帆,周培茹
    2023, (6):  1088-109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1    
    摘要 ( )   HTML ( )   PDF (137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着丝点蛋白B(centromere protein B, CENP-B)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pSS)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研究设计,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确诊为pSS的患者, 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及临床特征、唾液腺造影、唇腺活检病理、血清免疫学及生化检查等资料。将pSS患者分为CENP-B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 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并将CENP-B抗体阳性组分为CENP-B抗体单阳性组及合并其他抗体阳性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288例pSS患者, 其中CENP-B抗体阳性组75例(26.0%), 阴性组213例(74.0%)。CENP-B抗体阳性组的发病年龄较大, 罹患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比例较高, 唾液腺肿大的比例较低, SSA/Ro60、Ro52、SSB抗体的阳性率均较低, 免疫球蛋白G、类风湿因子的水平较低, 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较高, 总蛋白水平较低, 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较高。亚组分析显示, CENP-B抗体单阳性组的总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低于合并其他抗体阳性组。结论: CENP-B抗体阳性的pS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表现为疾病活动性较低, 较少发生唾液腺肿大, 但易罹患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偏高, 提示CENP-B抗体可能是pSS亚型分类的特异性标志物。

    可吸收胶原膜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的作用: 一项回顾性影像学队列研究
    段登辉,WANGHom-Lay,王恩博
    2023, (6):  1097-110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2    
    摘要 ( )   HTML ( )   PDF (364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基础上, 探讨放置可吸收胶原膜是否有利于维持术后牙槽嵴轮廓稳定。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因单颗后牙缺失采用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患者, 根据骨粉表面是否覆盖胶原膜分为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术前(T0)、术后即刻(T1)和术后3~7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 利用Mimics软件测量种植体光滑-粗糙交界面下不同水平(0、2、4和6 mm)处颊侧骨板厚度(thickness of the buccal bone plate, BBT, 分别表示为BBT-0、-2、-4、-6)。结果: 收集胶原膜覆盖组15例, 无胶原膜覆盖组14例, 共计29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在T0、T1和T2三个时间点, 不同水平的BBT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 BBT-0在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分别为(1.22±0.55) mm和(1.70±0.97) mm, 相应的BBT-2分别为(2.32±0.94) mm和(2.57±1.26) mm。T1~T2愈合阶段不同水平处颊侧骨板吸收的绝对值[(0.47±0.54)~(1.33±0.75) mm]和百分数[(10.04%±24.81%)~(48.43%±18.32%)], 以及T0~T2阶段颊侧骨板新骨形成厚度[(1.27±1.09)~(2.75±2.15) mm]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颊侧袋形瓣引导骨再生手术无论是否使用胶原膜均可有效修复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缺损。与无胶原膜覆盖相比, 胶原膜覆盖植骨材料不能提高术后牙槽嵴轮廓的稳定性。

    洞缘设计对CAD/CAM瓷嵌体边缘质量和边缘适应性及微渗漏的影响
    赵思铭,王晓燕
    2023, (6):  1105-111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3    
    摘要 ( )   HTML ( )   PDF (22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洞缘设计(135°洞缘斜面和90°洞缘)对不同材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瓷嵌体边缘质量、边缘适应性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100颗人磨牙冠部进行颊面(buccal occlusal, BO)洞嵌体预备,其中颊侧的近中和远中预备体边缘分别采用135°洞缘斜面和90°洞缘设计。均分五组,分别采用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IPS e.max CAD、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瓷块,Sirona 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瓷嵌体,体视镜观察嵌体近、远中边缘的完整性及间隙。就位粘接后冷热循环10 000次,均置于5%(质量分数)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4 h,并垂直牙长轴于嵌体颊侧的1/3、中1/2、颈1/3切开,体视镜下观测微渗漏深度。结果: 135°边缘,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的边缘完整率、平均边缘间隙和平均微渗漏深度均优于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和IPS e.max CAD组(P<0.05);90°边缘,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的平均边缘间隙、平均微渗漏深度和平均微渗漏深度评分均优于Upcera UP.CAD和IPS e.max CAD组(P<0.05),边缘完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90°边缘的边缘完整率优于135°边缘(P<0.05), 平均微渗漏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itaBlocs Mark Ⅱ和IPS e.max CAD组内90°边缘的平均边缘间隙优于135°边缘(P<0.05),Upcera UP.CAD、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内135°边缘的平均渗透深度评分优于90°边缘(P<0.05),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和IPS e.max CAD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嵌体修复时,预备体的近、远中边缘应采用90°边缘设计。

    疑难/罕见病例分析
    伴神经精神系统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2例
    罗芷筠,吴佳佳,宋优,梅春丽,杜戎
    2023, (6):  1111-111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4    
    摘要 ( )   HTML ( )   PDF (445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MAS)属于临床重症疾病, 病死率较高, 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少见, 在诊治过程中, 需积极判断患者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是由狼疮脑病(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PSLE)还是由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引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例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伴神经精神系统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为30岁女性, 2019年无诱因出现明显脱发, 伴消瘦、乏力、口干, 2021年3月腿软无力摔倒, 随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战,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给予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患者仍发热, 完善检查提示中度贫血, 铁蛋白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 NK淋巴细胞活性减低, 穿孔素阳性率为4.27%, 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前期"; 2021年5月患者出现精神恍惚, 胡言乱语,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予甲泼尼龙、抗感染、改善精神状态等治疗后, 患者体温正常, 神经精神症状好转。病例2为30岁女性, 2019年6月出现颜面部鼻翼两侧蝶形红斑, 颈部数个红斑, 伴脱发、口腔溃疡、发热,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病情缓解, 2019年10月患者出现神清淡漠, 无嗜睡, 并再次出现发热, 同时伴有头晕、呕吐, 完善相关检查提示中度贫血、NK淋巴细胞活性减低、甘油三酯升高、铁蛋白升高, 考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予激素、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抗感染、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 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规律口服甲泼尼龙片, 精神症状仍间断发作; 2019年11月出现发热、躁狂、谵妄等精神症状, 后转为淡漠状态, 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奥氮平片(再普乐)口服, 精神症状好转后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 后因反复感染更换为贝利尤单抗, 在2021年3月患者精神异常症状恢复。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其效果, 推测病例1的神经精神症状由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引起可能性大, 病例2的神经精神症状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可能性大。目前对两者的鉴别还缺乏直接的实验室依据, 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脑脊液检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综合判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 本研究的2个病例最终取得较好的预后, 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干预密切相关。

    妊娠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危重症1例
    吴洁,张雯,梁舒,秦艺璐,范文强
    2023, (6):  1118-112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5    
    摘要 ( )   HTML ( )   PDF (346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pSS)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少见, 常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或横贯性脊髓炎。NMOSD是一类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 发病特点为高复发、高致残。pSS合并NMOSD患者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本研究报道1例pSS合并NMOSD妊娠期危重症的病例, 患者为有pSS病史的30岁孕妇, 被诊断为NMOSD, 在妊娠期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丙种球蛋白和硫酸羟氯喹片联合治疗, 治疗后患者出现口干、吞咽困难、腰背以下部位麻木感基本消失。患者于院外未规律服药, 右下肢出现无力、不能活动, 左下肢活动尚可, 偶伴麻木感。后急诊入院, 紧急行剖宫产分娩一健康男婴后, 患者病情加重, 高热伴双下肢瘫痪无力, 无法自主大小便。患者再次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丙种球蛋白治疗, 但症状改善不佳。首次给予利妥昔单抗输注后患者出现尿路感染, 予控制感染后继续规律输注利妥昔单抗, 后期患者行走略跛, 能够控制排尿和排便, 可正常工作。该病例表明, pSS合并NMOSD的妊娠期患者可考虑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丙种球蛋白和硫酸羟氯喹片联合治疗。利妥昔单抗可以明显改善NMSOD患者产后瘫痪、二便失禁等症状, 但同时可能有感染的风险。

    以十二指肠溃疡为突出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1例
    冯敏,陈哲,程永静
    2023, (6):  1125-112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6    
    摘要 ( )   HTML ( )   PDF (115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告1例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要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 以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的认识。患者为70岁男性, 因间断皮肤瘙痒、腹痛4年, 伴黑便2月余入院。患者4年前因全身瘙痒、腹痛就诊外院, 检查血IgG4 3.09 g/L(参考值0~1.35 g/L)、谷丙转氨酶554 U/L(参考值9~40 U/L)、谷草转氨酶288 U/L(参考值5~40 U/L)、总胆红素54.16 μmol/L(参考值2~21 μmol/L)、直接胆红素29.64 μmol(参考值1.7~8.1 μmol/L), 均明显升高。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胰头及胰尾肿胀, 胆总管狭窄, 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 予醋酸泼尼松40 mg, 每日1次。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及黄疸消退, 后患者停药。2个月前患者出现黑便, 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 诊断消化道出血。在外院治疗未见好转来北京医院急诊, 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1.5 cm溃疡, 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后复查仍便潜血阳性。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 PET-CT)提示十二指肠壁的代谢活性未见明确异常, 未发现肿瘤病变, 考虑IgG4相关性疾病,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既往有右侧颌下腺肿物切除术及糖尿病。入院后检查血IgG4 5.44 g/L(参考值0.03~2.01 g/L), 腹部增强CT可见胰腺轻度肿胀及异常强化,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能; 肝内外胆管略扩张, 肠系膜上血管周围软组织影, 考虑腹膜后纤维化可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检组织病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每高倍镜视野IgG4阳性浆细胞约20~30个, IgG4阳性浆细胞占IgG阳性浆细胞的比例超过40%。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 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持续2周, 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50 mg, 每日1次, 逐渐减量至醋酸泼尼松5 mg维持, 同时联合环磷酰胺0.4 g, 静脉滴注, 每2周1次, 复查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愈合。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较罕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IgG4相关性疾病的消化系统表现多为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 罕见表现为消化道溃疡。该病例证实IgG4相关性疾病可以表现为十二指肠溃疡, 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罕见原因之一。

    病例报告
    干燥综合征合并冷凝集素病1例
    王丽芳,石连杰,宁武,高乃姝,王宽婷
    2023, (6):  1130-113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7    
    摘要 ( )   HTML ( )   PDF (239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咽旁脓肿致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张陈光,陈旭岩,吴圣,冯莉莉,王琰,陈妤,段敏,王科,宋琳琳
    2023, (6):  1135-113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8    
    摘要 ( )   HTML ( )   PDF (18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短篇论著
    抗神经酰胺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卢情怡,艾尼扎提·哈斯木,李宇菲,李春
    2023, (6):  1139-114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29    
    摘要 ( )   HTML ( )   PDF (136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16/Ki67细胞学双染在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李辉,彭敏,武娇,张青霞,宁博涵,董颖
    2023, (6):  1144-114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6.030    
    摘要 ( )   HTML ( )   PDF (207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