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5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专家笔谈
    机器人时代中央型肾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周利群,徐纯如
    2022, (4):  587-59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20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淋巴清扫
    张崔建,何志嵩,周利群
    2022, (4):  592-59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2    
    摘要 ( )   HTML ( )   PDF (48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细胞癌极致保肾时代的冷思考
    周鑫,李文智
    2022, (4):  595-59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3    
    摘要 ( )   HTML ( )   PDF (69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
    顾阳阳,谭晓辉,宋文鹏,方冬,宋卫东,袁亦铭,冯宁翰,关瑞礼
    2022, (4):  599-60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95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黄酮类药物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4′-O-methylochnaflavone, MF)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rat cavernous endothelial cells, RCECs)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RCECs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牛血清白蛋白组(NC组)、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组、MF治疗组、淫羊藿次苷Ⅱ(icasiside Ⅱ,ICA Ⅱ)治疗组。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一氧化氮荧光探针检测MF以及ICA Ⅱ对RCECs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MF、ICA Ⅱ对PA诱导后的RCE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NC组相比,MF组、ICA Ⅱ组处理后细胞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增加(P < 0.05),MF组的效果优于ICA Ⅱ组(P < 0.05)。与NC组相比,PA组的eNOS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成功构建了用于模拟高脂环境的体外RCECs内皮功能障碍模型(P < 0.05)。MF组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eNOS、AKT的表达水平,表明MF可促进恢复游离脂肪酸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P < 0.05)。CCK-8增殖实验显示PA显著降低RCECs的增殖数量(P < 0.05),而给予MF、ICA Ⅱ治疗后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显著恢复(P < 0.05)。结论: 在RCECs中,MF与ICA Ⅱ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内一氧化氮含量,PA处理后AKT/eNOS通路的下调揭示其参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而MF的干预能够有效逆转上述变化,此外,PA诱导下RCE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而MF与ICA Ⅱ干预能够恢复上述变化。双黄酮类药物MF对PA诱导的RCECs细胞功能障碍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脂肪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戴翔,王飞,杜依青,宋宇轩,徐涛
    2022, (4):  605-61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5    
    摘要 ( )   HTML ( )   PDF (406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研究的脂肪因子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瘦素(leptin,LE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及各脂肪因子的受体(AdipoR1、AdipoR2、LEPR、IL-6R、IL-10RA、IL-10RB)。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UTUC患者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H-Score评估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GSE134292数据集中下载UTUC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对比。采用t检验比较非肌层浸润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组间脂肪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队列中患者预后指标的独立预测因素,双侧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选取UTUC患者的组织切片6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AdipoQ(P=0.003 6)、AdipoR1(P=0.006 5)、LEP(P=0.007 7)、IL-10(P=0.006 9)、IL-10RA(P=0.008 9)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同时纳入了GSE134292数据集中的57例UTUC患者,AdipoR1(P=0.000 4)、AdipoR2(P=0.000 4)、IL-6(P=0.005 0)、IL-10(P=0.001 7)、IL-10RA(P=0.008 1)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生存曲线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10RA高表达是无膀胱复发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44,HR=0.996,95%CI:0.992~0.998),GSE134292队列数据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P=0.014,HR=0.515,95%CI:0.304~0.873)。结论: AdipoQ、AdipoR1、IL-10及IL-10RA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表明AdipoQ和IL-10及其受体参与肿瘤进展过程。IL-10RA高表达是UTUC患者术后无膀胱复发生存的保护性因素,预示其在肿瘤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博尔术,洪鹏,张宇,邓绍晖,葛力源,陆敏,李楠,马潞林,张树栋
    2022, (4):  615-62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01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4例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91例男性和23例女性。所有病例均为手术患者,病理诊断明确,随访数据完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平均年龄(57.3±12.6)岁。肿瘤位于左肾49例,右肾65例。4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型pRCC 42例,2型72例,肿瘤平均最大径为(5.5±3.6) cm。肿瘤分期pT1a期52例,pT1b期22例,pT2期4例,pT3期33例,pT4期3例。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WHO/ISUP)分级Ⅰ级13例,Ⅱ级44例,Ⅲ级51例,Ⅳ级6例。114例患者中34例伴有脉管癌栓,30例伴淋巴结转移,3例伴肾上腺转移。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5.6%。1型和2型pRCC患者在年龄(P=0.046)、体重指数(P=0.008)、手术方式(P=0.001)、肿瘤最大径(P < 0.001)、脉管癌栓(P < 0.001)、淋巴结转移(P < 0.001)、pT分期(P < 0.001)和核分级(P < 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型和2型pRCC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4%,1型预后明显优于2型(P=0.003)。2型pRCC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P < 0.001)、脉管癌栓(P < 0.001)和淋巴结转移(P < 0.001)与其预后紧密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为2型pRCC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P=0.006)、脉管癌栓(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8)是影响其预后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脉管癌栓是其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结论: 2型pRCC比1型pRCC发病率更高,淋巴结转移更易出现,pT分期更晚,核分级更高。在2型pRCC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pRCC患者中,脉管癌栓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饮水习惯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李志华,徐纯如,刘颖,贯华,张萌,车新艳,唐琦,黄燕波,李学松,周利群
    2022, (4):  621-62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7    
    摘要 ( )   HTML ( )   PDF (66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饮水习惯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切除术的UTUC患者,在术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饮水习惯,结合其术后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过程采用SPSS 22.0软件,首先采用列联表χ2检验,对UTUC肿瘤病理特点作为因变量与患者一般信息、既往史及饮水习惯相关因素等作为自变量逐一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出针对各因变量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满足P<0.2的自变量,将筛选后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239例患者,男性134例,女性105例,平均年龄(68.1±9.98)岁,中位病程4.8个月。统计结果提示,经调整了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有白天每小时至少饮水1次习惯的UTUC患者患高级别(G3)肿瘤的概率增加(OR=1.941, 95%CI: 0.352~1.029,P<0.01);有白天每小时至少饮水1次习惯的患者相对于没有这一习惯的患者患多灶性UTUC肿瘤的发病风险显著下降(OR=0.344, 95%CI: 1.18~5.582,P=0.004),同时有每次饮水≥100 mL习惯的患者相对于无这一习惯者多灶性UTUC肿瘤的发病风险也显著下降(OR=0.477, 95%CI: 0.225~1.012,P=0.046);有自我关注每日饮水这一习惯的患者相对于无这一习惯的患者患肾盂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2.530, 95%CI: 1.434~4.463,P=0.001),而患输尿管癌的风险显著降低(OR=0.314, 95%CI: 0.172~0.573,P<0.01);其他纳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对肿瘤病理特点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白天每小时至少饮水1次、每次饮水≥100 mL、自我关注每日饮水等饮水习惯分别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理特点(如肿瘤G3、肿瘤多灶性及肿瘤位于肾盂或输尿管)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结论仍需后续更高证据等级的试验加以验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蔡天玉,朱振鹏,徐纯如,吉星,吕同德,郭振可,林健
    2022, (4):  628-63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8    
    摘要 ( )   HTML ( )   PDF (541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or 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中的表达情况,对FGFR2的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FGFR2的表达与其他分子之间作用关系,探讨其在c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从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ccRCC患者的基因表达及临床信息资料,进行转化及整理,并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04例临床ccRCC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对染色结果进行评分,从而比较ccR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GFR2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正常的肾上皮细胞系(293)和肾细胞癌细胞系(786-O、769-P、OSRC-2、Caki-1、ACHN、A498)中FGFR2的mRNA表达水平;对数据库中的ccRCC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FGFR2表达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分析ccRCC患者中FGFR2表达与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并使用生物交互数据集通用存储库(Biological General Repository for Interactionh Datasets,BioGRID)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网络研究与FGFR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果: 在TCGA数据库中,相较于正常组织样本,FGFR2在ccRCC组织样本中表达下调,在GEO数据库中的表达也呈现出这一差异,并且FGFR2在ccRCC临床样本及ccRCC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此外,FGFR2表达水平与ccRCC高分级分期相关,与ccRCC患者较好的预后相关,并且FGFR2表达与B细胞、T细胞、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明显相关关系。PPI网络显示FGFR2蛋白与某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FGFR2与ccRCC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关系,提示FGFR2可能作为ccRCC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代谢综合征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左美妮,杜依青,于路平,戴翔,徐涛
    2022, (4):  636-64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09    
    摘要 ( )   HTML ( )   PDF (23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手术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ccR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342例ccRC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MetS组及未合并MetS组,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与亚组分析。对两组患者以及各亚组的OS、CSS以及PFS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MetS是ccRCC术后OS [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51,95%CI:0.321~0.949,P=0.031]、CSS(HR=0.460,95%CI 0.234~0.905,P=0.025)以及PFS(HR=0.585,95%CI:0.343~0.998,P=0.049)的保护因素。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与术后OS(HR= 0.857,95%CI:0.389~1.890,P=0.702)、CSS(HR=1.129,95%CI:0.364~3.502,P=0.833)以及PFS(HR=1.554,95%CI:0.625~3.864,P=0.343)无明显相关性。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是ccRCC术后OS(HR=0.377,95%CI:0.175~0.812,P=0.013)、CSS(HR=0.280,95%CI:0.113~0.690,P=0.006)以及PFS(HR=0.332,95%CI:0.157~0.659,P=0.002)的保护因素;肥胖是术后CSS(HR=0.464,95%CI:0.219~0.981,P=0.044)和PFS(HR=0.445,95%CI:0.238~0.833,P=0.011)的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MetS较未合并MetS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更佳,二者OS(P=0.029)、CSS(P=0.021)以及PFS(P=0.0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合并MetS与未合并MetS的ccRCC患者术后OS(P=0.702)、CSS(P=0.833)以及PFS(P=0.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 4 cm的亚组,合并MetS的患者OS(P=0.010)、CSS(P=0.003)以及PFS(P=0.001)均高于未合并MetS的患者。结论: MetS是ccRCC患者术后OS、CSS和PFS的保护因素,该现象在肿瘤直径>4 cm亚组中更为显著;MetS的组分中肥胖与ccRCC术后OS以及CSS相关。

    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
    应沂岑,唐琦,杨恺惟,米悦,范宇,虞巍,宋毅,何志嵩,周利群,李学松
    2022, (4):  644-65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59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人口学特征、用药方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肌电图检查、病理表现、治疗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包含女性2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68岁,均因泌尿肿瘤接受ICI治疗,包括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3例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首次ICI治疗至发现免疫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39.5 d,中位疗程为2个疗程。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乏力,5例伴眼睑下垂,3例继发横纹肌溶解,5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合并肠炎。发现合并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的患者首次接受ICI治疗至肌炎起病的间隔时间更短(P=0.042)。8例患者均有转氨酶及肌酶谱指标显著升高,5例患者出现自身抗体阳性。3例患者完善了肌肉活检,表现出典型的骨骼肌炎性肌病样病理改变,伴CD3+、CD4+、CD8+、CD20+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浸润。诊断免疫相关性肌炎后8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治疗,使用甲泼尼龙单独或合并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病情均好转。结论: 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是具有独特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常见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立即停用ICI并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病情。

    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c区缺失男性不育患者同步显微取精术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临床结局
    毛加明,赵连明,刘德风,林浩成,杨宇卓,张海涛,洪锴,李蓉,姜辉
    2022, (4):  652-657.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1    
    摘要 ( )   HTML ( )   PDF (6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同步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对Y染色体长臂上无精子症因子c区(azoospermia factor c region,AZFc)缺失所致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指导AZFc缺失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5年1月到2019年12月因AZFc缺失所致男性不育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显微取精术的临床资料,追踪随访了同步显微取精手术中成功获取精子的患者使用睾丸精子行ICSI助孕的临床结局,比较了首次同步显微取精术与第二次同步显微取精术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等。结果: 共有195例AZFc缺失的男性不育患者接受显微取精术,其中14例为隐匿性精子症,术中均成功发现精子,精子获得率为100%(14/14);181例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oospermia,NOA),122例成功发现精子,精子获得率为67.4%(122/181),余59例NOA患者在显微取精术中未发现精子,占32.6%(59/181)。我们随访了手术成功发现精子的患者中,选择夫妻双方同步取精、取卵且不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患者的临床结局,纳入研究的99例患者共进行了118人次显微取精术和120个ICSI周期助孕,最终有38例患者成功活产,累积活产率38.4%(38/99),总共分娩出22个健康男婴和22个健康女婴,其中在首次和二次同步显微取精术的新鲜精子-ICSI周期中,优质胚胎率、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和取卵周期活产率分别为47.7% vs. 50.4%、40.5% vs. 50.0%、28.3% vs. 41.2%,第二次同步手术组略高于首次同步手术组,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AZFc缺失导致的男性不育患者,有较大的概率通过显微取精在睾丸中成功获取精子,并结合ICSI生育自己的遗传学后代,对首次同步ICSI周期未成功的患者,有机会通过再次手术取精和ICSI成功孕育后代。

    季节因素对北京地区捐精志愿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唐文豪,邓琛耀,高江曼,罗智超,吴寒,田森林,魏楠,李斌,赵乾程,宋建飞,张梁,马潞林,姜辉
    2022, (4):  658-662.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2    
    摘要 ( )   HTML ( )   PDF (55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和分析北京地区捐精志愿者的精液质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人群的精液数据,按照农历节气和捐精时间进行4个季节分组,比较不同季节分组之间精液参数的差异,分析变化规律以及季节因素对精液参数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和分析21 174例精液常规检查数据。将全部数据整体分析,春、夏、秋、冬季组的精子浓度分别为(106.04±59.67)×106/mL、(97.61±47.41)×106/mL、(100.18±47.17)×106/mL、(100.59±38.68)×106/mL,春季组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组(P<0.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ogressive motility,PR)分别为56.49%±12.76%、58.02%±13.65%、58.05%±12.36%、57.66%±12.61%,春季组低于其他3个季节组,夏季组较好(P<0.001);精子正常形态率4个季节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冬季组的捐精志愿者合格率高于其他3个季节组(P<0.01),而夏季组则低于其他3个季节组。将筛选期和正式捐精期志愿者的精液参数分别进行分析,均显示春季组的精子浓度高于夏季和冬季组,PR低于夏季和秋季组。基于正式捐精期精液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季节是影响精子浓度的主要因素,春季组的平均精子浓度比冬季组约高6×106/mL,但春季组的PR比秋季组低2.9%(均P<0.05)。结论: 季节是北京地区捐精志愿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因素,推荐春冬两季适宜捐精志愿者积极捐献精子。

    肾癌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突变预测模型的建立
    秦彩朋,宋宇轩,丁梦婷,王飞,林佳兴,杨文博,杜依青,李清,刘士军,徐涛
    2022, (4):  663-66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3    
    摘要 ( )   HTML ( )   PDF (365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MSKCC(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建立疗效评估突变预测模型。方法: 针对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中121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基因组测序数据,应用Cox回归分析,鉴定与疗效相关的突变基因,并构建综合ICI药物疗效突变预测模型。结果: PBRM1ARID1A突变与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治疗效果相关,基于此建立了年龄、性别、治疗类型、肿瘤突变负荷、PBRM1ARID1A突变状态的疗效预测模型(1年生存AUC=0.700,2年生存AUC=0.825,3年生存AUC=0.776)。结论: PBRM1ARID1A突变可作为肾癌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基于以上两基因突变状态建立的的疗效预测模型可用以筛选更适宜接受ICI免疫治疗的肾癌患者。

    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佳膀胱镜监测强度
    王飞,秦彩朋,杜依青,刘士军,李清,徐涛
    2022, (4):  669-67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4    
    摘要 ( )   HTML ( )   PDF (94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确定最佳的膀胱镜监测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随访资料。术后2年每3至6个月对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测,根据患者复发和进展的情况,在术后2年假设3种强度的监测策略:模式1:间隔3个月,模式2:间隔6个月,模式3:间隔12个月,比较3种模式间检测复发和进展的延迟个数和时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其中男性144例(77.8%),女性41例(22.2%),中位年龄68 (59~76)岁。单发肿瘤有118例(63.8%),多发肿瘤有67例(36.2%)。术后病理Ta期179例(96.8%),T1期有6例(3.2%)。高级别病变108例(58.4%),低级别病变77例(41.6%)。在术后2年随访期间内,52例(28.1%)患者出现复发,133例(71.9%)未出现复发;11例(5.9%)患者发生进展,174例(94.1%)未发生进展。相比于模式1,模式2出现复发检测延迟的个数为29例(55.8%),模式3为41例(78.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复发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1.99和4.19个月。模式1与模式2和模式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13)。与模式1相比,模式2出现进展检测延迟的个数为5例(45.4%),模式3为8例(72.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进展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2.00和3.00个月,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月间隔的膀胱镜检测模式与3个月相比,虽然会稍微延迟检测到肿瘤复发和进展,但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结局,并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可行的。

    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维持性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难治性输尿管狭窄的远期疗效评价
    张春龙,王明瑞,王起,许克新,徐涛,胡浩
    2022, (4):  674-67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5    
    摘要 ( )   HTML ( )   PDF (69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难治性输尿管狭窄(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related refractory ureteral stricture, URL-rUS)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1年8月因URL-rUS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输尿管镜下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最后一次复查设定为随访终点,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尿管狭窄特征及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前肾盂减压措施。将血肌酐(serum creatine, Scr)浓度及肾盂宽度(renal pelvis width, RPW)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记录围术期及覆膜金属支架留置的远期并发症及结局。针对术前留置D-J管的患者,使用输尿管支架症状量表(ureteral st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 USS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共纳入30例(31侧)URL-rUS患者,平均年龄为(45.5±9.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4(6~3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曾接受过失败的内镜下球囊扩张或狭窄段内切开术。所有覆膜金属支架均一期放置成功,手术时间为60 (30~195) min,未见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有28侧(90.3%)覆膜金属支架始终保持通畅。仅1侧(3.2%)出现移位,1侧(3.2%)出现支架内结壳, 1侧(3.2%)出现反复严重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术前平均Scr浓度为(90.7±19.5) μmol/ L,RPW为(2.5±1.3) cm,终末随访时Scr浓度下降为(83.1±18.5) μmol/ L(P < 0.01),RPW降为(1.9±0.8) cm(P < 0.01)。对于术前留置D-J(double J)管的26名患者,USSQ平均得分为100.4±6.6;在留置覆膜金属支架后,患者USSQ得分下降为(82.1±4.9,P < 0.01),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输尿管狭窄治疗手段,术后远期通畅率较高,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得到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可以成为传统内镜治疗方式失败后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维持性治疗选择。

    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
    邱敏,连岩岩,陆敏,王滨帅,田晓军,卢剑,刘承,张树栋,姜敏,马潞林
    2022, (4):  680-68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6    
    摘要 ( )   HTML ( )   PDF (95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 回顾性研究两个中心的27例多原发癌合并肾癌资料,包括多原发癌的病种及具体治疗方法、各原发癌的间隔时间等,同时随访生存情况,包括复发、转移及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两种原发癌的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为同时性多原发癌,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多原发癌。对病例进行简单的风险分层:多原发癌中只要有一种恶性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定义为高风险,否则为低风险。结果: 本组27例患者中,男20例,女7例。第一原发癌(首发癌)年龄42~82岁,平均(61.3±11.7)岁;发现肾癌时年龄43~87岁,平均(66.0±11.3)岁。首发癌与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18个月(0~360个月)。27例患者中二重癌21例,三重癌4例,四重癌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7例,同时性多原发癌10例。肾癌合并的多原发癌中以累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具体为膀胱癌、肺癌、结肠癌。从最后一种原发癌开始计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2~156个月),有14例存活,死亡的13例中有11例与肿瘤相关。肿瘤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一种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高风险组)预后相对较差。结论: 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相对少见,治疗过程中应对各肿瘤进行标准化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各肿瘤中分期最高者,简单风险分层显示高风险组预后更差,此种分层方法可能对预测预后有一定帮助。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未治愈的危险因素
    皇甫宇超,杜依青,于路平,徐涛
    2022, (4):  686-69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7    
    摘要 ( )   HTML ( )   PDF (69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高血压未治愈的危险因素,评价ARS(aldosteronoma resolution score)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高血压疾病状态,将患者分为高血压治愈组和高血压未治愈组,比较不同预后组间术前相关因素差异,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后高血压不缓解的危险因素,并评估ARS对于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治愈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112例患者,至少6个月术后随访后,大多数患者(94.6%)都达到术后高血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根据患者术后高血压状态,将患者分为高血压治愈组(51例)和高血压未治愈组(61例)。两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腰围、高血压病程、术前降压药物种类、术前收缩压、糖尿病病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111,95%CI:1.029~1.199)、腰围(OR=1.073,95%CI:1.013~1.137)、术前收缩压(OR=1.033,95%CI:1.008~1.060)和心脑血管疾病病史(OR=16.061,95%CI:1.312~196.612)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高血压未治愈的危险因素,但性别并不是高血压未治愈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治愈组患者中位ARS为4分,而未治愈组为2分,在ARS4~5分患者中,术后高血压治愈率为76.5%,AR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是术后高血压不治愈的重要危险因素,ARS对于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状态有一定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设计出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结果的预测模型。

    基于多中心数据库的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及术型变化趋势
    左炜,高菲,袁昌巍,熊盛炜,李志华,张雷,杨昆霖,李新飞,刘靓,魏来,张鹏,王冰,谷亚明,朱宏建,赵峥,李学松
    2022, (4):  692-69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8    
    摘要 ( )   HTML ( )   PDF (256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近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的病因以及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牵头创建的多中心RECUTTER(Recon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Technology,Epidemiology and Result)数据库资料,分析2010—2021年行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前基本信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2010—2017和2018—2021两年段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进行修复手术的患者比例。结果: RECUTTER数据库中共纳入1 072例患者,先天因素和医源性损伤是患者进行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主要病因,其中开放手术129例(12.0%)、腹腔镜手术403例(37.6%)、机器人手术322例(30.0%)、内镜手术218例(20.3%),近1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018—2021年间机器人手术占比显著高于2010—2017年(P < 0.001)。1 072例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型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124例(11.6%)、肾盂成形术440例(41.1%)、球囊扩张术229例(21.4%)、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09例(10.2%)、膀胱悬吊联合膀胱瓣手术49例(4.6%)、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60例(5.6%)、舌黏膜/阑尾补片修补术61例(5.7%)。肾盂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虽仍是主要术型,但补片修补术的占比显著增加(P < 0.05)。此外,2018年后手术时间明显增长(P < 0.05),考虑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占比升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手术(腔内治疗及机器人手术)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OR=0.472),可减少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多中心RECUTTER数据库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有重要的数据支持价值,为国内外更大范围多中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基础。近10年来,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呈“微创化”、术型呈“复杂化”趋势,提示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优越性。

    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测量问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谢晓炜,李芬,凌光辉,谢希,许素清,陈谊月
    2022, (4):  699-70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19    
    摘要 ( )   HTML ( )   PDF (6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编制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测量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调查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方法: 选择2019年1—6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痛风患者150例,根据文献回顾及痛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初步形成健康教育知识体系框架,通过2轮的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得到预试问卷,对150名痛风患者进行测量,问卷项目的分析与筛选采用变异系数法、决断值分析、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素分析法。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进行评价。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建构效度。另选择2019年6—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及门诊痛风患者150例调查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问卷一级指标的指标重要性为3.83~5.00,二级指标的指标重要性为3.00~4.83,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31~1.23,问卷各条目决断值(critical ratio, CR)为3.168~8.333。研究各条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9~0.544。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后,4个维度均有题目删除,最后问卷共有16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 s α系数为0.715,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785。问卷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0~0.701,问卷各条目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2~0.73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问卷调查,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测量问卷总得分为(6.85±3.22)分,痛风相关知识得分为(2.03±1.24)分,饮食指导得分为(1.53±1.06)分,运动指导得分为(2.19±1.24)分,药物指导得分为(1.24±1.22)分。结论: 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测量问卷对于测量相关内容方面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编制过程较科学,涉及内容较全面,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较低,对痛风药物相关知识尤为缺乏。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眼表状态评估
    于昊哲,曾唯珍,吴文雨,姚中强,冯云
    2022, (4):  705-71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0    
    摘要 ( )   HTML ( )   PDF (136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HT)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性干眼(primary Sjögren’ s syndrome related dry eye, pSS-DED)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干眼门诊就诊的pSS-DED患者36例,其中合并HT的pSS-DED患者12例,并纳入同时期就诊的单纯干眼症(dry eye disease, DED)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问卷,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泪液分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分泌能力、睑酯性状评估,以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 (1) 较pSS-DED及单纯DED患者,合并HT后pSS-DED患者的平均BUT[(2.7±0.8) s]、Schirmer试验结果[(4.9±4.8) mm]以及泪河高度[(0.13±0.03) mm]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43,P < 0.01;F=6.96,P < 0.01;F=3.31, P < 0.05)。(2)合并HT后pSS-DED患者的睑板腺分泌能力与睑酯性状评分较DED与pSS-DED患者多集中于高分区,3组患者的睑板腺分泌能力(χ2=10.72,P < 0.05)及睑酯性状评估分数分布(χ2=8.34,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pSS-DED+HT患者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与其BUT(r=0.60;0.60)、Schirmer试验(r=0.64;0.66),以及泪河高度(r=0.61;0.62)正相关(P < 0.05;P < 0.05),与睑板腺分泌能力无关;未发现促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眼表状态存在明显相关性。(4)相较pSS-DED,合并HT后患者基底下神经丛纤维密度降低(t=2.06,P < 0.05),曲率评分增加(t=2.13,P < 0.05)。结论: 合并HT的pSS-DED患者较pSS-DED以及DED患者的眼表状况更差,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睑板腺分泌功能降低、睑酯性状变差、基底下神经丛纤维密度降低与曲率增加,其机制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有关。

    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矢状位曲度正常值及其与全脊柱平衡的关系
    唐彦超,赵文奎,于淼,刘晓光
    2022, (4):  712-71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1    
    摘要 ( )   HTML ( )   PDF (111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矢状位曲度的正常值及其与全脊柱平衡的关系。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招募并选择年龄18~30岁的志愿者行全脊柱侧位X线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指标包括C0-C2角、从C2-C3到C6-C7的间盘角、从C3到C7的椎体角、T1倾斜角、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C2-C7矢状轴向垂线(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 C2-C7SVA)、头重心至C7的矢状位轴向垂线(center of gravity of head to C7SVA, CGH-C7SVA)、C7到S1的矢状位轴向垂线(C7-S1SVA)。依据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进行Roussouly分型,比较不同Roussouly分型下的颈椎曲度及形态。结果: 共纳入126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男性67名,女性59名,平均年龄(21.4±2.3)岁。C0-C7前凸角平均为26.0°±12.8°,其中C0-C2前凸角平均为15.2°±6.7°,C2-C3到C6-C7间盘前凸角总和平均为9.1°±12.1°,C3到C7的椎体前凸角总和平均仅为1.4°±10.2°。C2-C7SVA(18.6±7.9) mm和CGH-C7SVA[(22.9±12.3) mm]由C7-S1SVA[(-21.6±31.0) mm]完美代偿。不同的Roussouly分型间颈椎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颈椎曲度与T1倾斜角(P < 0.01)、胸椎后凸角(P < 0.01)有显着相关性。从T1倾斜角到C0-C2角,相邻节段间盘角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 测量并计算了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椎体角和间盘角的正常值,发现颈椎前凸主要发生在C0-C2和椎间盘水平,这些角度受到其他脊柱部位形态(T1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和Roussouly分型)的影响,且相邻间盘角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锥形束CT三维体积测量评估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治疗后的牙根吸收
    高娟,吕航苗,马慧敏,赵一姣,李小彤
    2022, (4):  719-726.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2    
    摘要 ( )   HTML ( )   PDF (192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牙根体积的方法,研究骨性Ⅲ类错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变化规律和牙根吸收的特点。方法: 选取20例因骨性Ⅲ类错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于正畸去代偿治疗前1周内(T0)、正畸去代偿治疗后正颌手术前1周内(T1)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束后1周内(T2)三个时间点拍摄CBCT,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包括牙根总体积、根颈部及根体部体积),计算长度减小百分比和体积减小百分比,并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齿移动的距离。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上下颌中切牙牙根长度和牙根体积变化的差异,分析其变化规律和牙根吸收的特点。结果: 骨性Ⅲ类错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牙根体积均明显减小(P < 0.05),根颈部和根体部的牙根体积均明显减小(P < 0.05),根体部牙根体积的减小量更加显著,上中切牙根体部牙根体积减小量百分比为(30.51±23.23)%,下中切牙为(23.24±11.96)%。与上中切牙相比,下中切牙牙根体积的减小量和减小量百分比均较小,且上中切牙根体部的体积减小量大于下中切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正畸阶段去代偿治疗上颌中切牙以控根移动方式腭向移动,下颌中切牙移动方式为唇向倾斜移动。结论: 骨性Ⅲ类错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牙根总体积均减小,变化规律相似。牙根体积测量提示牙根根颈部也存在牙根吸收。上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牙齿移动的距离和方式相关。利用CBCT三维重建体积测量评估牙根吸收可以弥补牙根长度测量的局限性。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芮,宣岩,段瑶,帅婷
    2022, (4):  727-73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3    
    摘要 ( )   HTML ( )   PDF (80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对临床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术后患者452例进行术后随访,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压力知觉量表、自尊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正念得分情况,通过Z检验比较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与正常人群正念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正念得分与知觉压力、自尊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39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水平的平均得分为(120.28±13.86)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有觉知的行动、不判断、描述、观察、不反应。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正常人群相比均有差异。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患病时长、年龄、居住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职业、医药支付方式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正念水平有影响(P < 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正念水平与知觉压力水平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其中,患病时长、婚姻状况、压力知觉、自尊纳入回归方程,提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水平有重要影响。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正念水平较低,与患病时长、婚姻状况、压力知觉相关,医护人员应尽早识别此类人群,进行有效心理干预,为提升正念水平提供帮助,努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技术方法
    环磷酰胺诱导SD大鼠膀胱疼痛综合征模型的有效性
    朱琳,张维宇,许克新
    2022, (4):  735-74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4    
    摘要 ( )   HTML ( )   PDF (338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SD大鼠膀胱疼痛综合征模型,从尿动力学与组织学层面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为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奠定动物学基础,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32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急性实验组、急性对照组、慢性实验组、慢性对照组,每组8只。急性实验组在第1天测完尿动力学数据后即刻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 mg/kg,第3天再次行尿动力学检查,之后处死大鼠,获取膀胱组织。慢性实验组第1天测量尿动力基线数据后,在第1、4、7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 mg/kg,第8天再次测量尿动力学数据后处死大鼠,得到膀胱组织。急性对照组与慢性对照组在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尿动力学测量时间点与对应的实验组一致。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估膀胱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急性与慢性每组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尿动力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实验组给药后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减小(t=-2.961, P < 0.05),组织学可看到严重的间质水肿、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和黏膜下出血,部分尿路上皮缺失,符合急性膀胱炎表现。慢性实验组给药后可看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减小(t=-3.886, P < 0.05),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实验组组织学表现为尿路上皮剥脱、间质水肿、黏膜下出血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分布密集。结论: 急性实验组单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诱导大鼠产生膀胱疼痛综合征急性发作的膀胱炎症表现,慢性实验组反复注射环磷酰胺可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膀胱疼痛综合征慢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但急性与慢性实验组膀胱功能并未出现明显受损。

    耻骨上吸脂术联合改良Devine术治疗成人获得性隐匿性阴茎
    何海龙,李清,徐涛,张晓威
    2022, (4):  741-74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5    
    摘要 ( )   HTML ( )   PDF (144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耻骨上吸脂术联合改良Devine术治疗因肥胖所致的成人隐匿性阴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及北京怡德医院外科于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例成人隐匿性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3.0±5.7)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9.0±5.4) kg/m2,术前仰卧位非勃起状态下阴茎长度为(2.9±1.3) cm,所有患者均运用耻骨上吸脂术联合改良Devine术进行治疗。术后统计分析阴茎长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满意度(1分=不满意;2分=基本满意;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bar x \pm s$) 表示, 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和多重分析方法。结果: 26例患者的平均吸脂量是(450.0±90.2) mL。术后即刻阴茎长度为(7.4±2.1) cm,较术前增加(4.5±1.6) cm;术后3个月阴茎长度为(5.3±1.8) cm,较术前增加(2.4±0.7) cm, 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三个月时的阴茎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性交障碍或排尿困难。术后出现水肿11例(42.3%)、皮下瘀斑7例(26.9%)、包皮伤口愈合不良2例(7.8%)、血肿1例(3.8%),有5例(19.2%)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17例(65.4%)患者对术后阴茎外观和功能非常满意, 6例(23.1%)患者满意, 3例(11.5%)患者基本满意,无患者不满意,所有患者对术后阴茎外观和功能满意度评分为(3.5±0.7)分。结论: 使用耻骨上吸脂术联合改良Devine术治疗成人获得性隐匿性阴茎安全有效。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盂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
    安立哲,熊六林,陈亮,王焕瑞,陈伟男,黄晓波
    2022, (4):  746-750.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6    
    摘要 ( )   HTML ( )   PDF (128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盂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2年1月接受该术式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0.5岁(23~51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0 kg/m2 (18.8~32.4 kg/m2);病变全部位于左侧,其中2例为孤立肾,1例为马蹄肾;单发结石1例,其余7例为多发结石,铸型结石2例;结石最大径平均为1.5 cm (0.6~2.5 cm);中度肾积水5例,重度肾积水3例。术中于肾盂前壁剪开约1.5 cm切口,经腹腔镜Trocar和肾盂切口置入19.5F(1F≈0.33 mm)肾镜于肾盂内,经肾镜置入3.3 mm超声碎石探针,利用超声探针将结石击碎并通过负压吸引将结石碎屑吸出,取石完毕后行改良经腹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结果: 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3 min (160~254 min),平均肾镜操作时间33 min (25~40 min)。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0.3 g/L (3~21 g/L)。术后净石率为75%(6/8例)。经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modified Clavien classification system,MCCS)评估,ⅢA级并发症1例,为肾盂内出血导致肾积水,予局部麻醉下行肾造瘘术后治愈。平均随访30个月(2~68个月),肾盂成形手术成功率为100%,1例患者因结石增多行经皮肾镜取石,其余患者未见结石复发或增多。结论: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盂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安全、有效,操作性好,可作为现行取石方式的补充。

    疑难/罕见病例分析
    46XX-17α-羟化酶缺乏症助孕成功1例
    张春梅,杨蕊,李蓉,乔杰,王海宁,王颖
    2022, (4):  751-75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7    
    摘要 ( )   HTML ( )   PDF (155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17α-羟化酶缺乏症(17α-hydroxylase deficiency,17α-OHD)为CAH少见类型。17α-OHD为CYP17基因突变所致,导致17α-羟化酶部分或完全缺乏,体内不能生成足够的皮质醇及性激素,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分泌过多,雌二醇(estradiol,E2)和雄激素降低,孕酮(progesterone,P)、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患者社会性别多为女性,按照染色体核型可分为46XX和46XY,其中46XX型更少见。临床表现为低血钾和高血压,46XX型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规律、闭经和不孕。患者症状轻重可因17α-羟化酶缺乏程度不同而异,部分性17α-OHD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部分性17α-OHD患者可有不同程度内外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月经来潮,具备潜在排卵和生育机会,但由于体内高P水平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患者存在不孕的问题。目前关于46XX-17α-OHD助孕治疗的报道国外仅见4例,国内曾有文献报道2例,但未提及其助孕过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例46XX-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后成功受孕并分娩。首先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降低P水平,随后采用超长方案促排卵,获卵10枚,冻存胚胎6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解冻移植后,患者成功妊娠并于妊娠37周剖宫产分娩1名健康男婴。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46XX-17α-OHD患者可以有良好的卵母细胞和胚胎,IVF联合人工周期解冻移植可以是此类患者助孕的有效方法。

    儿童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杜燕燕,王健,贺兰,季丽娜,徐樨巍
    2022, (4):  756-761.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8    
    摘要 ( )   HTML ( )   PDF (98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孩,持续高热6 d,伴草莓舌、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大片红斑样充血样皮疹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丙种球蛋白(2 g/kg)静脉滴注24 h后患儿仍有发热,且出现头痛、嗜睡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梭形肿胀,T1稍低、T2稍高异常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明显低信号,提示MERS,予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数小时后患儿热退,头痛、嗜睡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头颅MRI正常,出院时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和冠状动脉扩张。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12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17例川崎病合并MERS患儿,中位年龄6.5岁(1~14岁),其中5岁以上儿童11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者4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视、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MRI符合MERS影像学改变,经积极治疗, 所有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3例患儿复查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川崎病合并MERS的病例报道非常少见,并发MERS的川崎病多发生在5岁以上年长儿童,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可以使MERS病情短期内逆转,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例报告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尿管狭窄1例
    韩冠鹏,许洋洋,李志华,孟畅,朱宏建,杨昆霖,周利群,李学松
    2022, (4):  762-765.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29    
    摘要 ( )   HTML ( )   PDF (104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极雄激素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4例
    刘圣杰,侯惠民,吕政通,丁鑫,王璐,张磊,刘明
    2022, (4):  766-769.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30    
    摘要 ( )   HTML ( )   PDF (105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手术的麻醉管理
    康志宇,王磊磊,韩永正,郭向阳
    2022, (4):  770-773.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31    
    摘要 ( )   HTML ( )   PDF (5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短篇论著
    外科手术治疗年龄≥75岁的高龄肾细胞癌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经验
    刘茁,朱国栋,唐世英,洪鹏,赵勋,张启鸣,李丽伟,彭冉,陈志刚,王滨帅,张丽,杨飞龙,葛力源,孙争辉,张树栋,王国良,田晓军,张洪宪,马潞林
    2022, (4):  774-778.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32    
    摘要 ( )   HTML ( )   PDF (55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拉曼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郝哲,岳蜀华,周利群
    2022, (4):  779-784.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2.04.033    
    摘要 ( )   HTML ( )   PDF (63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