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4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专家笔谈
    大气PM 2.5与健康:针对复杂系统的复杂科学研究
    郭新彪, 邓芙蓉
    2014, (3):  341-342.      
    摘要 ( )   PDF (4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任爱国
    2014, (3):  343-346.      
    摘要 ( )   PDF (57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论著
    孕期和哺乳期槲皮素干预对肥胖母鼠后代的体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徐昊, 吴峥昊, 许雅君
    2014, (3):  347-354.       PMID: 24943009
    摘要 ( )   PDF (26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在孕期及哺乳期肥胖母鼠进行槲皮素干预后, 对其F1代仔鼠体重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 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断乳后,随机抽取8只喂养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喂养高脂饲料。当高脂饲料组大鼠平均体重超过空白对照组大鼠平均体重20%时,认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后的母鼠与健康雄鼠交配受孕,肥胖孕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整个孕期和哺乳期喂食高脂饲料,并分别以0 mg/kg体重(高脂对照组)、50 mg/kg体重、100 mg/kg体重、200 mg/kg体重剂量的槲皮素灌胃;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期喂食基础饲料并以溶剂灌胃。各组孕鼠自然分娩,记录F1代仔鼠出生体重及生后d7,d21,d56和d98体重,并检测F1代仔鼠肝组织IG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对照组F1代仔鼠出生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随槲皮素干预剂量增大,高脂对照组F1代仔鼠出生体重逐渐降低,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槲皮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F1代仔鼠肝组织IGF-1 mRNA的表达,持续到成年期,200 mg/kg体重效果最显著。结论:肥胖孕鼠F1代仔鼠出生体重显著增加,而孕期槲皮素干预可有效逆转F1代仔鼠体重,并控制F1代仔鼠断乳前体重过快增长。200 mg/kg体重的槲皮素能够有效抑制F1代仔鼠IGF-1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和分化。
    SREBP2基因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和肥胖的关系
    刘芳宏, 宋洁云, 马军, 尚晓瑞, 孟祥睿, 王海俊
    2014, (3):  355-359.       PMID: 24943010
    摘要 ( )   PDF (4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 gene,SREBP2)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中收集的两批样本,共2 030名7岁至18岁中小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身体测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检测。采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检测rs2228314多态性基因型。在显性模型下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s2228314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异常(分类资料)和肥胖的关系。 结果: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组的HDL-C水平低于GG纯合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0.35 vs. 0.14±0.36,P=0.020),在显性模型下,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和年龄后,rs2228314多态性与HDL-C水平的异常相关(OR=1.400,95% CI: 1.027~1.907, P=0.033)。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年龄和HDL-C水平后,rs2228314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R=1.178, 95% CI:0.971~1.430, P=0.096)。结论:携带SREBP2基因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的儿童青少年发生HDL-C水平异常的风险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
    2010年中国26个少数民族9~18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现状分析与比较
    宋逸, 张冰, 胡佩瑾, 马军
    2014, (3):  360-365.       PMID: 24943011
    摘要 ( )   PDF (9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我国26个少数民族9~18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特点,并分析其与同省(区)汉族女生的差异。方法:利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26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31 711名9~18岁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进行分析,并与同省(区)汉族女生进行比较。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age at menarche,AAM),采用χ2检验、U检验等对数据进行比较,使用聚类分析绘制少数民族女生AAM动态聚类图。结果:在13岁年龄组,月经初潮发生率最低的民族为撒拉族(32.71%),最高的为朝鲜族(93.23%)(P<0.01)。到18岁时,99.60%的女生均已出现月经。在26个少数民族中,AAM最早的前3位分别为朝鲜族(11.79岁)、蒙古族(12.44岁)和壮族(12.52岁),AAM最晚的3个少数民族分别为东乡族(14.36岁)、撒拉族(14.32岁)和水族(14.02岁)。与同省(区)汉族女生比较,朝鲜族和蒙古族女生AAM分别早于同省(区)汉族女生0.93岁和0.14岁;纳西族和羌族女生AAM与同省(区)汉族女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少数民族女生AAM均晚于同省(区)汉族女生。聚类分析发现,26个少数民族可分为AAM较早组、中间组和较晚组3大类型,较早组为朝鲜族,较晚组为东乡族、撒拉族、维吾尔族、彝族和水族,其余20个少数民族属于中间组。结论:我国各少数民族女生AAM民族间差异较大,与同省(区)汉族女生相比,除朝鲜族和蒙古族女生的AAM明显早于当地汉族女生外,其他少数民族女生的AAM均接近或晚于当地汉族女生。
    重庆市巴南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与血浆维生素A的关系
    彭容, 魏小平, 梁小华, 陈洁, 刘友学, 张霆, 李廷玉
    2014, (3):  366-372.       PMID: 24943012
    摘要 ( )   PDF (7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和血浆维生素A浓度的关系,为下一步利用膳食摄入量预测机体维生素A营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9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测量、体检和实验室血生化检测。结果:492名学龄前儿童中,男孩229人,女孩263人,平均年龄(4.54±0.87)岁、身高(107.50±7.20) cm、体重(18.42±3.41) kg。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arginal vitamin A deficiency, MVAD)检出率为43.5%,未发现严重临床维生素A缺乏病例(血浆维生素A≤0.35 μmol/L)。临床检查未发现结膜、角膜及皮肤异常和Bitot’s斑等维生素A缺乏特异临床症状,最近两周感冒发生率为27.4%(135/492),未发现腹泻等胃肠道和消化道疾病,膳食维生素A摄入不足儿童(<600 μg RE/d)的比例高达50.0%。血浆视黄醇浓度分别与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r=0.162, P<0.001)、膳食能量摄入量(r=0.107, P=0.017)相关。校正其他非膳食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中猪肝未摄入(OR=1.95, 95% CI: 1.05~3.61, P=0.034)、富含维生素A的水果未摄入(OR=1.55, 95% CI: 1.03~2.33, P=0.034)、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摄入<200 g/d (OR=3.47, 95% CI: 1.37~8.75, P=0.009)是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未发现肉、蛋、奶的摄入量与该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间的关系。结论: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和血浆视黄醇浓度呈显著相关,可以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量预测机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
    县、乡级超声医生开展胎儿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张乐, 孙美平, 高卫线, 洪世欣, 张亚黎
    2014, (3):  373-378.       PMID: 24943013
    摘要 ( )   PDF (6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我国县、乡(社区)级超声医生经过培训是否可以承担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任务。方法:在苏州市、常熟市、嘉兴市和海宁市4个地区,共选择1个县级市医院(常熟)以及13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医院)参加胎儿B超筛查任务,选择4家市(县)级医院参加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任务,对超声医生进行集中培训和6个月的独立练习,考核合格后正式开始筛查任务。要求对每例胎儿心脏进行胎儿B超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最终专家诊断的新生儿或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当地医疗机构胎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此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结果: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共筛查3 425例胎儿。B超筛查的图像有165例由于采集质量不合格而不能给出诊断结果,不合格图像全部来自乡级,占4.9%。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图像有56例不合格不能给出诊断结果,仅占全部图像的1.7%。乡级、县级的筛查灵敏度分别为30%和0,筛查特异度分别为99.3%和99.9%。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1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经专家最终确认9例诊断正确,2例判断错误,另外漏诊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99.9%;县级和市级的筛查灵敏度分别为66.7%和100%,筛查特异度分别为99.9%和100%。结论:县、乡超声人员经系统培训后基本能掌握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级筛查技术,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由于受到仪器设备及医生水平的限制,乡级卫生院暂时不具备开展胎儿心脏筛查工作的条件,建议在县、市级医疗机构开展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
    中国7城市2乡镇3~12岁儿童血矿物质水平调查
    马德福, 张玉梅, 王培玉, 杨媞媞, 拓亚, 生庆海
    2014, (3):  379-382.       PMID: 24943014
    摘要 ( )   PDF (42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城市和乡镇3~12岁儿童的血矿物质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广州等7个城市和两个乡镇(平原、山区)各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并抽取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小学两个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将班内所有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抽血检测其血钙、镁、铅、铁、铜、锌的含量。结果:共调查儿童1 842人,钙、镁、铅、铁、铜、锌的平均值都处于标准值范围。男童的血铅含量显著高于女童,不同年龄组之间血矿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学龄前儿童的血钙含量和血铜含量显著高于学龄儿童,而学龄儿童的血铅含量、血铁含量和血锌含量显著高于学龄前儿童。分别有高达35.5%和39.6%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和缺锌,不同年龄组之间,铁缺乏率和锌缺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大于等于3岁、小于4岁组儿童的铁缺乏率和锌缺乏率分别高达47.1%和64.6%;平原乡镇和山区乡镇儿童铁缺乏率显著高于一线城市儿童,而平原乡镇和山区乡镇儿童的锌缺乏率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儿童。结论:目前中国城市和乡镇3~12岁儿童的铁缺乏和锌缺乏状况仍然非常严重,未来儿童营养膳食方面应该重点加强铁和锌方面的干预研究。
    家长自报4~36月龄婴幼儿挑食行为的准确性评价
    李子一1, 王金子, 张雅蓉, 余恺, 司徒文佑, 尤莉莉, 陈程, 李文军, 王培玉, 张玉梅
    2014, (3):  383-388.       PMID: 24943015
    摘要 ( )   PDF (54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以膳食频率问卷为评价标准,从4~36月龄婴幼儿是否挑食和其挑食种类两方面评估家长对其所喂养的婴幼儿挑食行为判断的准确性。 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和立意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4~36月龄且开始添加非乳类辅食的婴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喂养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基本情况、膳食情况和挑食情况。根据家长报告,将全部儿童分为挑食/不挑食组或对某类食物挑食/不挑食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挑食/不挑食组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有无差别,评价家长自报儿童是否挑食的准确性;比较对某类食物挑食/不挑食组儿童该类食物日平均摄入量有无差别,评价家长自报儿童挑食种类的准确性。 结果:儿童挑食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6月龄、7~12月龄婴儿均对乳类挑食的比例最高(25.00%、24.00%);13~24月龄、25~36月龄幼儿均对蔬菜挑食的比例最高(26.92%、47.46%)。4~6月龄、7~12月龄挑食儿童摄入食物种类数目(8种,19.5种)高于不挑食儿童(6种,18种),而13~24月龄、25~36月龄挑食儿童摄入食物种类数目(28.5种,34种)均低于不挑食儿童(31种,37种)。4~6月龄婴儿的家长对各类食物的判断准确性均较高,但两组间各类食物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12月龄婴儿的家长仅对乳类和蛋类的判断准确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4月龄幼儿家长对除蔬菜以外的各类食物判断准确性均较高,且蛋类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6月龄幼儿家长对除乳类、豆类和谷物之外的各类食物判断准确性均较高,但各类食物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于12月龄儿童的家长对其是否挑食、挑食种类的判断准确性低,而13~36月龄儿童的家长对其挑食行为的判断准确性较高。
    北京市某地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倪洋, 涂星莹, 朱一丹, 郭新彪, 邓芙蓉
    2014, (3):  389-394.       PMID: 24943016
    摘要 ( )   PDF (17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北京市某地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北京市某地区为监测点,对冬季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同时采集每日气象数据,采用Mann-hitney U秩和检验对不同时期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比较,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监测期间该地区的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57.2±142.8) μg/m3,超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平均值为(25 018±9 309)个/cm3,其中雾霾天气时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和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分别为非雾霾天气时的2.91倍和1.27倍。监测点细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远高于附近北京市固定监测点的平均浓度,大气超细颗粒物的小时浓度均值变化趋势与上、下班高峰期相一致。燃放烟花爆竹可导致大气颗粒物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但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至正常水平。当风速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较高,且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结论:该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的水平相对较高。交通、燃放烟花爆竹以及气象因素可能是影响该地区颗粒物浓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其中燃放烟花爆竹所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表现为瞬时性,气象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纳米二氧化钛对幼年和成年大鼠肝、肾组织抗氧化功能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王云, 陈章健, 巴特, 濮吉, 崔枭醒, 贾光
    2014, (3):  395-399.       PMID: 24943017
    摘要 ( )   PDF (83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研究纳米二氧化钛灌胃染毒对幼年和成年大鼠肝、肾组织抗氧化性能及组织中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4周龄(幼年)和24只9周龄(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6只),每天1次灌胃,分别给予0、10、50、2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75±15) nm,锐钛矿],染毒30 d后取肝、肾组织进行抗氧化性能指标和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2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导致幼年大鼠的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OD)活力和肾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GSSG)比率明显升高,肝组织中Mo、Co、Mn、P元素含量和肾组织中Rb、Na元素含量明显降低。2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导致成年大鼠的肝组织中GSH/GSSG比率和Rb元素含量明显升高,Na元素含量明显降低。成年大鼠肾组织中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经口摄入纳米二氧化钛,可导致大鼠肝、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升高和部分元素含量降低,肝组织反应更敏感,幼年大鼠比成年大鼠更易感。
    黑碳和臭氧处理的黑碳对小鼠遗传损伤的比较研究
    郜鑫, 尚静, 杨敬林, 李前, 陈田, 庞元捷, 张文晓, 栾先国, 朱彤, 贾光
    2014, (3):  400-404.       PMID: 24943018
    摘要 ( )   PDF (198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大气黑碳(black carbon,BC)与臭氧处理黑碳(ozonized black carbon,O3- BC)对机体的遗传毒性,并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4只体重为(28.0±1.5) g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两种颗粒物的50 μg、100 μg、200 μg混悬液滴注组(每次每只动物分别滴注50、100、200 μg)。最高剂量组(200 μg组)为12只,其余组均为10只。染毒为每天气管滴注1次,连续滴注4天,末次染毒24 h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肺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血清及随机尿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guanosine,8-OHdG)水平,对骨髓涂片进行微核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分析。结果:小鼠一般情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肝脏器系数降低(P<0.05);100 μg和200 μg两种颗粒物组血清CAT活性较对照组增加(P<0.05),微核率亦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组血清及尿中8-OHdG和肺匀浆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观察,暴露于颗粒物后肺组织出现炎症反应。结论:急性暴露于高剂量BC及O3-BC的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出现遗传损伤,但两种颗粒物毒性无明显差异,O3处理是否增加BC的遗传毒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2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傅志英, 朱军, 宋玉琴, 刘卫平, 季新强, 詹思延
    2014, (3):  405-411.       PMID: 24943019
    摘要 ( )   PDF (21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描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的临床特征、生存情况,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初治、资料完整的DLBCL病例。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5年总生存率,对选取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各组生存率(时期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 检验;各因素 5年生存率(时点生存率)的比较用U检验,采用Cox模型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多因素分析以双侧95%CI为统计标准,Cox模型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到资料完整的DLBCL病例525例,其中男性294例(56.0%),女性231例(44.0%)。发病中位年龄55(16~90)岁,>60岁者194例(37.0%)。Ann Arbor分期:Ⅰ期54例(10.3%)、Ⅱ期152例(28.9%)、Ⅲ期117例(22.3%)、Ⅳ期202例(38.5%)。起病时有B症状者206例(39.2%),血清LDH升高者192例(36.6%)。治疗过程中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和未联合利妥昔单抗(non-R)治疗的病例分别为197例(37.5%)和328(62.5%)。全组中位随访时间77.5(0~2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4个月,5年总生存率52.3%。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以下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分界、性别、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血清LDH升高与否、治疗中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R组和non-R组)。相对风险度(RR)分别为:RR(发病年龄>60岁/≤60岁)=1.380(95%CI 1.078~1.765),RR(男性/女性)=1.315(95%CI 1.025~1.687),RR(Ⅲ期/Ⅰ期)=3.034(95%CI 1.667~5.522),RR(Ⅳ期/Ⅰ期)=3.748(95%CI 2.102~6.681)、RR(有B症状/无B症状)=1.278(95%CI 0.999~1.636)、RR(血清LDH水平未升高/升高)=1.351(95%CI 1.057~1.726),RR(nonR/R)=1.543(95%CI 1.182~2.015)。将年龄分界下移到50岁,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可预测预后,RR=1.478 (95% CI 1.148~1. 902),P=0.002。结论:性别、年龄、初诊分期、B症状、LDH水平、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与DLBCL的预后存在关系;与IPI评分系统相比,性别、年龄分界下移到50岁、B症状可能是中国DLBCL患者比较独特的预后因素,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多地区数据进一步研究。
    腹主动脉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左尚维, 隗瑛琦, 陈峰, 陈大方, 吴涛, 刘括, 孙可欣, 隽娟, 熊江, 郭伟
    2014, (3):  412-416.       PMID: 24943020
    摘要 ( )   PDF (5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分别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纳入研究对象。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住院部序贯纳入AAA患者,每一名AAA患者与两名分别来自同一医院和北京市房山区某社区且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非AAA患者组成一个对子。使用统一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行为因素;使用标准化方法接受一般体格检查、腹主动脉超声检查和血清学检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腹主动脉瘤的环境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5个病例/对照对子合计465名研究对象,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有高血压能够显著增加AAA的发生风险(OR=1.88,95%CI 1.12~3.18; P=0.02),吸烟是AAA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AAA的发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5.23倍(95%CI 2.44~11.23);血脂异常(OR=2.61,95%CI 1.45~4.70)、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OR=2.43,95%CI 1.37~4.31)和同型半胱氨酸(OR=2.73,95%CI 1.61~4.65)过高与腹主动脉瘤具有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吸烟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腹主动脉瘤具有相关性。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肝损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
    武珊珊, 张越伦, 王巍巍, 陈茹, 孙凤, 詹思延
    2014, (3):  417-423.       PMID: 24943021
    摘要 ( )   PDF (14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系统评价耐多药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患者在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肝损害的发生率情况。方法:以“tuberculosis”、“multidrug-resistant”、“MDR-TB”、“side effect”、“adverse”、“safety”、“tolerability”和“耐多药结核”、“副反应”、“不良反应”为关键词在Medline(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Embase(197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和The Cochrane Library(199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3个英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199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万方数据库(1998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4个中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MDR-TB患者在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的随访研究,摘录有关信息,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诊断标准、研究人群、研究类型、既往抗结核治疗史和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6篇文献,3 875名MDR-TB患者,其中373名发生了肝损害,各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合并的肝损害发生率为7.7%(95%CI:5.5%~10.8%)。亚组分析显示,肝损害在治疗疗程≥18个月及非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各亚组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篇文献中,只有9篇文献报告了肝损害的诊断标准,但标准不统一。结论:MDR-TB患者在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肝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诊断标准不统一,应重视对肝损害的防治,并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
    北京市某肠道门诊腹泻监测预警控制图的建立
    王品泽, 刘民, 代小秋, 杨雪松, 海山·卡德尔拜, 李晓光, 沈励, 汪整辉, 吴华, 胥婕, 宁永忠
    2014, (3):  424-428.       PMID: 24943022
    摘要 ( )   PDF (87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根据北京市某肠道门诊就诊患者的腹泻监测数据,建立预警控制图,为腹泻病防控提供早期预警。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肠道门诊2009年(2009-04-01至2009-10-31)和2010年(2010-05-01至2010-11-10)开诊期间就诊患者的病历监测资料,根据移动平均法,计算发病基线,确定概率界值α和μα,利用公式w=XjαSj计算预警值,绘制预警控制图。结果:根据疾病的危害性、严重性和可控制等特点,确定概率α为0.01,则μα(单侧)为2,计算各预警值,依次得出了该肠道门诊腹泻病、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警控制图。结论:该肠道门诊的腹泻预警控制图需要进一步收集基线数据加以评价和不断调整,以得出符合该肠道门诊的最佳预警模型。
    北京某社区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代谢综合征的现况研究
    刘淼, 何耀, 姜斌, 吴蕾, 王建华, 杨姗姗, 王义艳, 李小鹰
    2014, (3):  429-434.       PMID: 24943023
    摘要 ( )   PDF (57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 岁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MetS诊断采用2009年国际统一标准。结果: 共纳入2 102 名(其中男性848 名,女1 254 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95(67.9±5.8) 岁。MetS患病率为59.1%,其中男性为50.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为65.2%(P<0.001)。baPWV 8.2~45.6(20.0±4.4) m/s,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加(P<0.001)。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baPWV与体重指数(r=0.076,P=0.037)、收缩压(r=0.380,P<0.001)、舒张压(r=0.276,P<0.001)、甘油三酯(r=0.040,P=0.046)、空腹血糖(r=0.140,P<0.001)、餐后2小时血糖(r=0.121,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28,P=0.048)。女性人群中, MetS的患病率、MetS组分数目随着baPWV数值增高逐步增加(趋势χ2检验P<0.05),而男性人群中增加趋势不显著。将baPWV水平按照四分位数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baPWV数值最低的一组作为参照组,第2组、第3组和最高组对MetS的OR值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分别为1.22(95%CI 0.83~1.79)、1.32(95%CI 0.90~1.93)、1.46(95%CI 1.00~2.14)和1.28(95%CI 0.93~1.77)、1.55(95%CI 1.12~2.16)、1.86(95%CI 1.32~2.61),趋势χ2检验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群baPWV水平与MetS显著相关,尤其在女性人群中。
    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武轶群, 席韩旭, 张洋, 孙可欣, 周子君, 胡永华
    2014, (3):  435-439.       PMID: 24943024
    摘要 ( )   PDF (6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北京市10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资料,选取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及种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35 97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病例资料,病例年龄为(43.6±16.2)岁,男性占42.7%。抗菌药的总使用率为71.2%(95% CI 71.0%~71.5%),大部分(80.0%,95% CI 79.7%~80.2%)为单独用药,其中急性扁桃体炎的抗菌药使用率最高为85.1%(95% CI 84.5%~85.6%),其余依次为急性喉炎和气管炎81.6%(95% CI 80.4%~82.8%)、急性会厌炎81.4%(95% CI 77.7%~85.0%)、急性鼻窦炎77.0%(95% CI 74.6%~79.4%)、急性鼻咽炎74.3%(95% CI 73.7%~75.0%)、普通感冒67.6%(95% CI 67.3%~ 67.9%)。男性的抗菌药使用率略高于女性(73.2%,95% CI 72.8%~73.6%vs. 69.7%,95% CI 69.4%~70.0%), 60岁及以上病例抗菌药的使用率低于60岁以下者(72.1%,95% CI 71.8%~72.3%vs. 66.8%,95% CI 66.2%~67.5%)。在使用抗菌药的病例中,有50.6%(95% CI 50.3%~50.9%)的病例使用了注射用抗菌药。抗菌药的应用种类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最多(28.4%),其余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1.7%)、氟喹诺酮类(21.0%)和大环内酯类(17.6%)。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菌药使用比例较高,所用抗菌药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
    西部某省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烟草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莹, 王燕玲, 纪颖, 曾庆奇, 常春
    2014, (3):  440-444.       PMID: 24943025
    摘要 ( )   PDF (5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西部某省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烟草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和铜川市10个建筑工地652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烟草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男性居多,占82.7%(535/647),平均年龄为(38.23±10.61)岁。流动人口现在吸烟率为55.8%(364/652),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64.3%(344/535),女性现在吸烟率为14.3%(16/112)。吸烟者中82.5%(329/399)有戒烟意愿,但仅52.7%(210/399)有戒烟行动,戒烟成功率为8.8%(35/399)。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小、两周内患过病、认为戒烟不困难以及对烟草使用益处持反对态度的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采取戒烟行动。结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呈现出年龄大、健康素养水平低、以男性为主、吸烟率高、戒烟意愿也高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针对性的控烟活动,促使吸烟者将戒烟意愿转化为切实的戒烟行动,降低吸烟率。
    向基层机构倾斜的门诊报销制度对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
    汤淑女, 简伟研, Winnie C-M Yip, 郭岩
    2014, (3):  445-449.       PMID: 24943026
    摘要 ( )   PDF (4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向基层机构倾斜的门诊报销制度(即覆盖门诊服务且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由低到高的制度设计)对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支付制度项目”获取2009年和2011年入户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试验的设计,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进行分析,其结果指标为自报高血压患者样本被调查前3个月内是否就诊及其主要就诊地点的选择。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倾向于基层的新农合门诊覆盖使得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被调查前3个月内从未就诊的概率下降10.2%,并使患者将村卫生室作为主要就诊地点的概率提高了15.7%。结论:门诊报销比例向基层机构倾斜,可以引导高血压患者在疾病风险较小时就近利用门诊服务。
    北京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社会决定因素
    李侗桐, 方任飞, 谢铮
    2014, (3):  450-454.       PMID: 24943027
    摘要 ( )   PDF (5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索社会决定因素对北京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 685位北京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使用EQ-5D量表测量老年人生命质量,使用TTO效用模型计算健康指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决定因素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的关系。结果:北京城市与农村户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越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越好;不同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婚姻状态的老年人在行动、自我照顾、活动、疼痛和不适、焦虑沮丧等生命质量5个子维度上的表现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北京市城乡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群需要更多政策关怀。
    中老年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动脉硬化指标的关系
    刘严, 齐丽彤, 马为, 杨颖, 孟磊, 张宝娓, 霍勇
    2014, (3):  455-459.       PMID: 24943028
    摘要 ( )   PDF (6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动脉硬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市石景山区接受横断面调查的中老年居民1 626人,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61.60±10.22)岁,分为健康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由专人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等指标,计算出腰身指数(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无创检测设备分别测量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rcellular membrane thickness,IMT)等动脉硬化指标,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心型肥胖者(男性WC>85 cm、女性WC>80 cm或WHtR>0.5)和肥胖者(BMI>28 kg/m2)百分比在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之间差别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BMI与中心型肥胖测量指标WC和WHtR呈中度正相关(r分别为0.710和0.716)。在健康组,人体测量学指标(WC和WHtR)与baPWV、IMT和ABI呈正相关,与AI75呈负相关;BMI与IMT呈正相关,与AI75呈负相关,与baPWV和ABI不相关。糖尿病组BMI与baPWV呈负相关;高血压组BMI与baPWV、AI75呈负相关,WC与AI75呈负相关。baPWV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与WHtR回归直线方程为y=0.949+1.379x(R2=0.046,P<0.001),baPWV与WC回归直线方程为y=1.133+0.006x(R2=0.027,P<0.001);baPWV与BMI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62)。结论:WHtR和WC预测动脉硬化优于BMI,中心型肥胖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子。
    急性高危肺栓塞介入取栓、溶栓中应用r-tPA与尿激酶溶栓时间及疗效比较
    冯琦琛, 李选, 董国祥, 傅军, 王昌明
    2014, (3):  460-463.       PMID: 24943029
    摘要 ( )   PDF (4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急性高危型肺栓塞患者经介入取栓后,应用r-tPA和尿激酶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疗效和溶栓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高危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应用r-tPA或尿激酶行介入溶栓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溶栓前后心率、血压、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和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两组的溶栓时间。结果: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率、血压、动脉血氧分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应用r-tPA组患者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尿激酶组患者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未出现明显降低(P>0.05);应用r-tPA组患者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尿激酶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r-tPA与尿激酶行急性高危型肺栓塞的介入溶栓治疗均有效,但应用r-tPA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宫内发育迟缓致大鼠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体外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张金, 邢燕, 王新利, 关育红, 张慧
    2014, (3):  464-468.       PMID: 24943030
    摘要 ( )   PDF (5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大鼠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情况,初步建立体外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采用孕期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大鼠模型,分别于仔鼠生后60 d和90 d,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采用两步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大鼠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肝细胞和IUGR组肝细胞,对照组肝细胞设定两个平行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胰岛素诱导组。采用不同浓度胰岛素体外作用于正常大鼠肝细胞,确定建立胰岛素诱导组的最佳作用浓度。采用CCK-8方法检测肝细胞活力,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率来评价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对照组、IUGR组及胰岛素诱导组肝细胞活力及葡萄糖摄取率。结果:IUGR鼠出生后60 d和90 d 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7.02,P<0.05;t=-12.52,P<0.05),而IS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t=5.61,P<0.05;t=12.42,P<0.05)。生后60 d和90 d,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48 h时对照组、IUGR组和胰岛素诱导组间肝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P=0.29;F=0.22,P=0.81)。生后60 d和90 d,IUGR组和胰岛素诱导组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均低于对照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8,P=0.002;F=56.60,P<0.001),但IUGR组和胰岛素诱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P=0.10)。结论:IUGR大鼠青年期肝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已有所降低,并持续至成年期;高浓度胰岛素可诱发体外正常大鼠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
    口腔颌面部鳞癌原发灶部位对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影响
    李传真, 郭传瑸
    2014, (3):  469-473.       PMID: 24943031
    摘要 ( )   PDF (3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不同原发部位鳞癌颈部Ⅰ、Ⅱ、Ⅲ、Ⅳ、Ⅴ区转移倾向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 233例(1 340侧)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及原发灶切除的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记录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计算不同原发部位鳞癌颈部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率。结果:557侧颈部发生转移(41.57%),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率分别为27.61%、 22.91%、 9.18%、4.99%、3.24%。舌癌、口底癌Ⅲ区转移风险较高,舌癌Ⅱ区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区,口底癌、下牙龈癌、颊癌、下颌骨中枢性颌骨癌、上牙龈癌、上颌窦癌以Ⅰ区转移多见。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颈淋巴转移以Ⅰ~Ⅲ区多见,不同原发部位鳞癌Ⅰ~Ⅲ区转移的倾向性不尽相同。
    乳牙应用Er:YAG激光备洞充填微渗漏效果的离体研究
    谢窈, 张笋, 葛立宏
    2014, (3):  474-477.       PMID: 24943032
    摘要 ( )   PDF (7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Er:YAG激光备洞和传统的涡轮钻针备洞,使用不同粘接系统和界面处理方式,对乳牙树脂充填的微渗漏效果进行研究。方法:50颗乳牙随机分为5组,第1组:涡轮钻针预备+全酸蚀粘接充填;第2组:涡轮钻针预备+自酸蚀粘接充填;第3组:Er:YAG激光预备+全酸蚀粘接充填;第4组:Er:YAG激光预备+自酸蚀粘接充填;第5组:Er:YAG激光预备后不酸蚀+配合全酸蚀粘接剂充填,对不同组进行微渗漏体视显微镜检查。结果:涡轮钻针+全酸蚀组和涡轮钻针+自酸蚀组的微渗漏分别高于Er:YAG激光+全酸蚀组和Er:YAG激光+自酸蚀组(P<0.05);涡轮钻针+全酸蚀组与Er:YAG激光+不酸蚀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YAG激光预备的3个组中,全酸蚀组和自酸蚀组的微渗漏都低于不酸蚀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并不能代替全酸蚀剂的作用,激光照射后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充填体的边缘适合性更好,微渗漏小。
    免疫球蛋白G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及其意义
    刘媛, 王永福, 王凯丽, 吕凤凤
    2014, (3):  478-482.       PMID: 24943033
    摘要 ( )   PDF (4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 型抗环瓜氨酸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 CCP) 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 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在PSS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PSS患者1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IgG型抗CCP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干燥综合征A(Sjögren’s syndrome type A,SSA)抗体和抗干燥综合征B(Sjögren’s syndrome type B,SSB)抗体,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C reactive protein, CRP)、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 IgA)、IgM、IgG和IgM型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重要脏器受累情况;对上述患者定期随访3年,观察其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情况。结果: (1) 抗CCP抗体在PSS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9.17%;(2) 随访3年,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容易进展为RA (χ2=5.015,P=0.022);(3) 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受累(χ2=8.058,P<0.05),肿胀关节更多(U=152.00,P<0.05),晨僵持续时间更长(U=100.00,P<0.05),但两组患者重要脏器受累的比例相当(χ2分别为0.208、0.099、0.000、0.122,P>0.05);(4) 抗CC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抗SSA、SSB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χ2分别为0.008、0.560,P>0.05);(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PSS患者抗CCP抗体的水平与IgM 型RF水平呈正相关(B=0.61, 95%CI=0.36~0.86, P<0.05),而与ESR、CRP、IgA、IgM及 IgG等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抗CC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ESR、CRP、IgA、IgM及 IgG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阳性组IgM 型RF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U=623.50, P<0.05)。结论: IgG型抗CCP抗体在PSS中的阳性率为19.17%,与PSS患者关节受累相关,且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更容易进展为RA。
    技术方法
    人叶酸受体自身抗体I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王琳琳, 杨娜, 袁悦, 任爱国
    2014, (3):  483-487.       PMID: 24943034
    摘要 ( )   PDF (77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血浆叶酸受体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从正常人的胎盘样品中提取叶酸受体蛋白并将其纯化,以纯化的人源叶酸受体蛋白为包被蛋白,以单克隆抗体为检测二抗,建立血浆叶酸受体自身抗体IgG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灵敏度、精密度及稳定性。随机选取24例血浆标本,同时以商品化的牛源叶酸结合蛋白与本方法中提取的人源叶酸受体蛋白作为包被蛋白,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浆中叶酸受体抗体IgG的水平,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标准曲线可检测的IgG浓度范围为6.25×10-4~ 8.00×10-2(标准品采用健康人混合血浆,IgG浓度定为1),最低检测限为3.13×10-4,批内差异为2.74%~8.07%,批间差异为4.16%~8.23%。同一样本不同稀释倍数下IgG的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较稳定。血浆标本的牛源包被蛋白与人源包被蛋白检测方法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P<0.001);人源包被蛋白检测结果比牛源包被蛋白高14%。结论:成功建立以人源叶酸受体蛋白作为包被蛋白、针对血浆叶酸受体自身抗体IgG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大样本量的人群检测。
    病例报告
    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经验
    樊庆, 宫轲, 朱斌, 张能维
    2014, (3):  488-491.       PMID: 24943035
    摘要 ( )   PDF (209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短篇论著
    健康素养与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关系
    曾庆奇, 常春, 蒋莹
    2014, (3):  492-497.      
    摘要 ( )   PDF (58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血清载脂蛋白A-Ⅳ和磷脂酶A 2水平与机械性肠梗阻损伤程度的关系
    田庆河, 周鑫, 袁国红, 王重凯, 白洋, 傅卫
    2014, (3):  498-封三.      
    摘要 ( )   PDF (197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