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2-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工作综述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唾液腺肿瘤研究50年回顾
    俞光岩, 马大权
    2015, (1):  1-7.       PMID: 25686320
    摘要 ( 1302 )   PDF (1061KB) ( 87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激活辣椒素受体是调控下颌下腺分泌的新途径
    丛馨, 张艳, 俞光岩, 吴立玲
    2015, (1):  8-12.       PMID: 25686321
    摘要 ( 1129 )   PDF (950KB) ( 9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论著
    侵袭性牙周炎在非手术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位点的临床和可疑致病微生物特性
    路瑞芳, 冯向辉, 徐莉, 孟焕新
    2015, (1):  13-18.       PMID: 25686322
    摘要 ( 1197 )   PDF (1491KB) ( 15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位患者每象限取同1个位点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龈沟液,同时记录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检测龈沟液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和6种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分析治疗前后不同袋深减少位点间的临床指标、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及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的特征。结果: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在治疗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均高于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有机酸浓度和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诊深度≥6 mm的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多数伴有角型骨吸收。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袋深减少与治疗前的临床指标有关,基础治疗后深袋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需要积极的进行感染控制。
    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的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效果影像学评价
    詹雅琳, 胡文杰, 甄敏, 徐涛, 路瑞芳
    2015, (1):  19-26.       PMID: 25686323
    摘要 ( 1488 )   PDF (4275KB) ( 9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与自然愈合比较,观察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植入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并覆盖可吸收胶原膜(Bio-Gide®)愈合6个月后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方法:16名患者共18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牙齿拔除后自然愈合组)和试验组(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拔牙位点保存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检查,通过根尖片和CBCT测量评价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中央和远中颊侧的牙槽骨高度分别增加2.90 mm和1.45 mm,而对照组中央和远中颊侧的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1.00 mm和1.45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宽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可明显增加颊侧牙槽骨高度和牙槽嵴顶根方1 mm和4 mm处牙槽骨宽度。
    不同时机口服抗菌药物辅助机械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李熠, 徐莉, 路瑞芳, 安悦邦, 王宪娥, 宋文莉, 孟焕新
    2015, (1):  27-31.       PMID: 25686324
    摘要 ( 1218 )   PDF (950KB) ( 5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重度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1周内完成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可行性及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5±8.4岁(35~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刮治同期用药),B组(刮治后用药)和C组(单纯刮治),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分2次完成全口牙周机械治疗(刮治和根面平整)。A组在龈下刮治开始前0.5~1 h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 B组在全口龈下刮治完成次日开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 C组服用安慰剂。3组均在牙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2个月进行全口牙周临床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牙齿松动度等。计算全口牙位点的平均探诊深度、平均邻面探诊深度(proximal probing depth, pPD),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D>5 mm%)、邻面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PD>5 mm%)、平均BI及探诊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结果:(1)治疗前后PD、pPD、PD>5 mm%和pPD>5 mm%有显著降低(P<0.001);BOP%也有显著降低(P<0.05)。 (2) A组平均PD减少值[(2.15±0.42) mm]显著优于B组[(1.76±0.29) mm]和C组[(1.57±0.33) mm], P<0.05。B组[(1.76±0.29)mm]与C组[(1.57±0.33) mm]平均PD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A组pPD减少值[(2.45±0.43) mm]显著优于单纯刮治组[(1.90±0.48)mm], P<0.05。A组、B组与C组组间BI及BOP%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周内分两次完成全口龈下刮治是安全可行的,龈下刮治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较龈下刮治后用药和单纯刮治探诊深度减少更显著。
    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和口腔龈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钟金晟, 梅芳, 张宏权
    2015, (1):  32-36.       PMID: 25686325
    摘要 ( 1236 )   PDF (3762KB) ( 13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从人口腔龈上皮细胞中分选出P-钙黏蛋白(P-cadherin)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细胞,并将之与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的黏附、增殖和迁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方法:分离培养人口腔龈上皮细胞,通过磁珠从中分选出P-钙黏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细胞;分离培养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测定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口腔龈上皮细胞及从中分选出的P-钙黏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细胞的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P-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占全部口腔龈上皮细胞的20%。P-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的口腔龈上皮细胞和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表现出较强而相似的黏附和迁移能力,但前者增殖较旺盛(0.72±0.06), 后者增殖较慢(0.60±0.05,P<0.05); 而P-钙黏蛋白阴性表达的口腔龈上皮细胞与牙龈结合上皮相比,表现出的黏附(48%±6% vs. 87%±11%,P<0.05)、增殖(0.36±0.04 vs. 0.60±0.05,P<0.05)和迁移能力[(10.3±2.7)个 vs. (23.4±4.8)个,P<0.05]均较弱。结论:P-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的口腔龈上皮细胞与牙龈结合上皮细胞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有一定相似性而又有区别,提示口腔龈上皮细胞转化为牙龈结合上皮细胞的过程中,可能不仅仅是部分细胞的简单迁移,其中可能牵扯到更为复杂的基因、蛋白表达方面的改变。
    早期愈合阶段牙种植体周沟液骨代谢相关因子的检测和种植体稳定性共振频率分析
    韩劼, 陈智滨, 李玮, 孟焕新
    2015, (1):  37-41.       PMID: 25686326
    摘要 ( 1333 )   PDF (1070KB) ( 5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牙种植体周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 RANKL)在Straumann® 种植体骨愈合期的动态变化,结合种植体稳定性变化情况的共振频率分析,评价种植体周沟液和共振频率分析在监测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和骨组织的改建更新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5例牙齿缺失患者非潜入式植入Straumann® 种植体共35枚。在术中,术后1、2、3、4、6、8、12周,取相邻天然牙龈沟液和种植体周沟液,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样本中OPG及RANKL总量的变化情况,同时用共振频率分析仪检测各时间点的种植体稳定性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结果:术后2周时种植体的OPG水平显著高于术后4、6、8、12周时的水平,术后1周时种植体周沟液中的OPG/RANKL比值显著高于天然牙龈沟液中的OPG/RANKL比值。种植体ISQ值在术后前4周出现轻微波动,4周后开始上升,术后6周和8周的ISQ值显著高于植入后第1个月内的ISQ值,术后12周的ISQ值显著高于其他各测量时间点的ISQ值。结论:术后2周种植体周沟液OPG水平的升高反应可能与种植术后早期愈合阶段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骨活性的激发、增强有关。共振频率分析是一种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共振频率分析和种植体周沟液分析可以监测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变化,为判断种植体负重时机,分析临床远期预后提供依据。
    两种钙黏蛋白在小鼠牙齿发育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赵双云, 刘明, 赵玉鸣, 林庆杰, WANG Xiu-ping, 葛立宏
    2015, (1):  42-46.       PMID: 25686327
    摘要 ( 1048 )   PDF (4298KB) ( 4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牙齿胚胎发育早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法:取胚胎第12.5天至出生后第3.5天的CD1型小鼠下颌骨标本,免疫荧光二步法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通过HE染色显示组织形态。结果:两种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中,前成釉细胞在极化过程中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P-钙黏蛋白表达减弱,P-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初期即出现于牙胚上皮表层,并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结论:钙黏蛋白在牙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空间、时间上的表达差异,提示两种钙黏蛋白在牙冠形成期间行使不同的功能,推测P-钙黏蛋白参与了釉质的分泌与矿化过程。
    联合应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辛伐他汀及骨胶原支架进行体内异位成骨
    欧蒙恩, 张晓, 刘云松, 葛严军, 周永胜
    2015, (1):  47-51.       PMID: 25686328
    摘要 ( 858 )   PDF (2735KB) ( 6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使用小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urine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mSDF-1)结合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以及骨胶原支架(Bio-Oss®)构建无外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并检验其体内异位成骨的效果。方法:将3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于小鼠颅部做皮肤切口,各组小鼠分别植入:(1)1 ∶50(体积比)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混合液+骨胶原支架(空白对照组);(2)10-3 mol/L SIM溶液+骨胶原支架(SIM组);(3)200 mg/L mSDF-1溶液+骨胶原支架(mSDF-1组);(4)10-3 mol/L SIM+200 mg/L mSDF-1溶液+骨胶原支架(SIM+mSDF-1组)。植入1周后,连续2 d,每天分别在支架局部注射上述各组相应的溶液50 μL。饲养6周后,取出支架及其周围组织,通过软X射线投射成像及灰度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定性及定量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SIM+mSDF-1组软X射线灰度值[(421 836.5±65 425.7)像素]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53 345.6±45 222.2)像素,P<0.01]、SIM组[(158 119.2±100 284.2)像素,P<0.01]以及mSDF-1组[(255 529.5±152 142.4)像素,P<0.05];在SIM+mSDF-1组内可见明显的骨桥蛋白和骨钙素的表达;SIM+mSDF-1组血管丛密度[(46±8)条/mm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3±7)条/mm2, P<0.01]和SIM组[(24±6)条/mm2, P<0.01]。结论:使用mSDF-1结合SIM以及骨胶原支架构建的无外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于小鼠颅部皮下异位成骨。
    溶菌酶与EDTA二钠的协同抑菌作用
    李小曼, 王晓燕, 高学军
    2015, (1):  52-56.       PMID: 25686329
    摘要 ( 1192 )   PDF (1670KB) ( 7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溶菌酶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二钠)对粪肠球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分别培养粪肠球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并调整菌液浓度至108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mL;配制终浓度为0.3、0.5、1、2、5、10、50、100、150和300 g/L的单纯溶菌酶抑菌液,以及添加浓度为0.5、1.0、2.0 g/L的EDTA二钠的混合抑菌液。将菌液与抑菌液作用15 min,加入水溶性四唑盐(water-soluble tetrazolium,WST)工作液染色,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计算细菌活性。结果:单纯溶菌酶抑菌液(浓度0.5~150 g/L)对两种细菌的抑菌作用随溶菌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更显著。EDTA二钠与溶菌酶有协同抑菌作用,与溶菌酶浓度相关。溶菌酶浓度为0.5~50 g/L时,EDTA二钠协同溶菌酶作用于粪肠球菌(P<0.05),可使其抑菌作用提高约1.2~3.7倍;溶菌酶浓度为0.5~10 g/L时, EDTA二钠协同溶菌酶作用于牙髓卟啉单胞菌(P<0.05),可使其抑菌作用提高约1.3~3.5倍;当溶菌酶浓度大于100 g/L时,加入EDTA二钠对细菌均没有明显的协同抑菌作用(P>0.05)。结论:对于粪肠球菌及牙髓卟啉单胞菌,在溶菌酶较低浓度时,EDTA二钠有协同抑菌作用;在溶菌酶较高浓度时,EDTA二钠无协同抑菌作用。
    面神经电图预测腮腺肿瘤患者的面神经受侵状态
    高敏, 陈艳, 康艳凤, 彭歆俞光岩
    2015, (1):  57-61.       PMID: 25686330
    摘要 ( 702 )   PDF (1690KB) ( 7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术前面神经电图预测腮腺肿瘤患者面神经受侵状态的可行性。方法:53例腮腺原发性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5例。两组间肿瘤部位及大小相近,术前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为Ⅰ级。所有患者行双侧面神经电图检查,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同一患者两侧耳前、耳后刺激时的波幅和潜伏时,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平均为20.0 mA,10.7%患者患侧耳后刺激时面神经的Ⅰ或Ⅱ支无反应波引出,患侧耳后刺激面神经电图的波幅较健侧下降(P<0.05)。恶性肿瘤患者,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平均为24.5 mA,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01)。36.0%患者患侧耳后刺激时多条面神经分支神经电图无反应波引出,其比例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28)。患侧面神经耳后刺激时神经电图的波幅与健侧相比明显降低或无反应波(P<0.05),潜伏时较健侧延长(P<0.05)。面神经电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面神经受侵时,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强度增高,耳后刺激时面神经电图的波幅较健侧降低,恶性肿瘤患者无反应波引出者的比例增高。无面瘫症状的腮腺肿瘤患者,术前面神经电图检查有助于预测面神经受侵状态。
    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增强PMMA基托树脂的抗折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
    徐明明, 阎旭, 邓旭亮
    2015, (1):  62-66.       PMID: 25686331
    摘要 ( 946 )   PDF (2765KB) ( 7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增强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网的界面结合性能和机械性能。方法:采用“三明治”埋入法制作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网(1层、2层、3层)、电解钴铬合金网、“喷砂+表面处理剂”预处理钴铬合金网增强的基托树脂标准实验模块,大小为40 mm×15 mm×2 mm,采用三点弯曲实验和扫描电镜对其抗折裂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3层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网增强基托树脂表现出最大的弹性模量(6 406 MPa)和弯曲强度(227 MPa),1层和2层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网增强效果并不明显。钴铬合金网具有增强效果,表面改性后增强效果更加明显。表面预处理钴铬合金网和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网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性能。结论: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增强材料可以改进与PMMA的界面结合性能,并随着纤维层数的增多,其机械性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前牙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修复2年后软、硬组织稳定性比较
    吴敏节, 张相皞, 邹立东, 梁峰
    2015, (1):  67-71.       PMID: 25686332
    摘要 ( 922 )   PDF (2319KB) ( 7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附着体类型对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杨雪, 荣起国, 杨亚东
    2015, (1):  72-77.       PMID: 25686333
    摘要 ( 1005 )   PDF (2828KB) ( 4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为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种植体)、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体+Magfit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分析对比各主要成分的应力分布,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和位移值。结果:建立含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以及种植体、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种植体的模型义齿基托下黏骨膜的最大位移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9.38 μm、斜向载荷45.48 μm,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9.54 μm、斜向载荷39.45 μm)小于没有种植体的RPD(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模型(模型垂直向载荷95.27 μm,斜向155.70 μm)。Locator和Magfit两种类型的附着体相比较,Locator模型中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值大于Magfit模型(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10.850 MPa、斜向载荷43.76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7.100 MPa、斜向载荷19.260 MPa)。Magfit模型中末端基牙的牙周膜受力更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0.52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0.420 MPa)。结论:在修复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可减少对末端基牙的扭力,提高义齿稳定性;Locator和Magfit磁性附着体两者对比,Locator附着体水平约束作用更大。
    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桩核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周团锋, 张相皞, 王新知
    2015, (1):  78-84.       PMID: 25686334
    摘要 ( 1102 )   PDF (4760KB) ( 4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几何的方法分别构建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第1组)、预成氧化锆桩铸瓷核(第2组)、金合金桩核(第3组)上中切牙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牙轴与切缘垂直方向和与牙体长轴45°角斜下方向100 N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垂直静加载下,无牙本质肩领设计,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组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小(11.02 N),预成氧化锆桩组最大(13.17 N),应力分布从切端向根方逐渐递减。2.0 mm高牙本质肩领存在时,桩核及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均减小。45°斜向静加载下,在无肩领设计时,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20.45 N),金合金桩核的值最小(13.61 N)。2.0 mm高牙本质肩台存在时,牙根的应力值均有减小的趋势,金合金桩核修复组牙根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14.10 N),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组牙根应力最小(13.38 N)。结论: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推测:相同根管直径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相比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和金合金桩核能更好地分担垂直和侧向的咬合力,并且能够降低牙根的应力分布,起到保护基牙,维护修复体完整性的作用。
    模拟口腔取模环境下TRIOS数字印模的精密度
    杨鑫, 孙一飞, 田雷, 司文捷, 冯海兰, 刘亦洪
    2015, (1):  85-89.       PMID: 25686335
    摘要 ( 1216 )   PDF (2778KB) ( 9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取模环境下TRIOS数字印模的精密度,并与口外模型扫描的精密度比较。方法:制作6个#14~#17树脂牙列,其中#16为离体牙的全瓷冠预备体。对树脂牙列分别进行:(1)硅橡胶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3Shape D700模型扫描仪重复扫描10次;(2)固定于仿头模内,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重复扫描10次。Geomagic Qualify12.0对重复扫描数据两两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和3D比较,分别输出配准数据间的平均偏差(averaged errors,AE)和差异分布彩图。秩和检验定量分析数字印模组与模型组AE的差异,根据差异分布彩图定性描述偏差分布特征。结果: 数字印模组AE均数为7.058 281 μm,高于模型组4.092 363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数字印模组AE的均数和中位数均小于10 μm,表明扫描数据间一致性良好。模型组偏差分布均匀,数字印模组偏差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肩台及邻面区域。结论:TRIOS数字印模精密度良好,可达到临床应用要求,预备体肩台及邻面区域为扫描的难点。
    正畸疗效主、客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宋广瀛, 姜若萍, 张晓芸, 刘思琦, 于潇楠, 陈青, 翁萱蓉, 五味子, 苏红, 任翀, 单儒楷, 耿直, 许天民, 建立中国正畸疗效评价标准课题组
    2015, (1):  90-97.       PMID: 25686336
    摘要 ( 1090 )   PDF (1051KB) ( 8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108例正畸完成病例疗效的主观判断结果与牙牙合模型及头颅侧位片客观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筛选重要的客观测量项目,并建立主、客观判断的回归模型。方法:从全国6所正畸院校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治疗完成的2 383个病例中,随机抽取108个病例作为样本。将样本的治疗后牙牙合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作为主、客观评价材料,由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样本的疗效水平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治疗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和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客观评分系统(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objective grading system, ABO-OGS)两种方法对样本的牙牙合模型进行客观测量,采用自主研发的二维头影测量软件对样本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客观测量。以专家主观评价的均值作为因变量,客观测量结果作为自变量,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最高的牙牙合模型资料客观测量项目为ABO-OGS的牙合关系,相关系数为0.655(P<0.01),其次是PAR的覆盖,相关系数为0.525(P<0.01)。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最高的头颅侧位片客观测量项目为下切牙的唇倾度,相关系数为0.446(P<0.01),其次是下唇的突度,相关系数为0.43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纳入回归方程的项目为ABO-OGS的排列、ABO-OGS的牙合关系、ABO-OGS的邻牙接触关系、L1/NB(°)、PAR的覆盖、SNB(°)、ABOOGS的牙合接触、U1/SN2(°)和PAR的中线,回归方程的R2为0.72。结论:本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108例正畸患者疗效水平的主观评价金标准,从而客观地评判中国正畸治疗的疗效水平。
    结构光扫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三维变化的初步评价
    彭菊香, 江久汇, 赵一姣, 王勇, 李泽, 王柠柠, 冯智敏
    2015, (1):  98-103.       PMID: 25686337
    摘要 ( 922 )   PDF (2082KB) ( 7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应用结构光扫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软组织三维方向的变化进行初步评价。方法: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7.08±4.42)岁,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型术,分别在术前2周、术后6个月对面部进行结构光扫描,获得患者面部三维图像,测量术前和术后软组织三维标志点的变化以及线距、角度变化,并且对软组织体积变化做出初步评价。结果:标志点水平向变化不大,变化主要集中在垂直向和前后向,线距和角度的变化也主要在唇部;颏部的体积变化显著,其次为上颌,最后是额面部。结论:骨性Ⅲ类患者接受双颌手术后,面部软组织三维方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垂直方向和矢状方向;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作为面部软组织扫描的一种技术,相对于二维来说,能从整体上较直观、准确地观察和监测颌面部软组织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过程的三维变化。
    3种缝合方法控制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效果比较
    王宗琦, 王晓霞, 李自力, 伊彪, 梁成, 王兴
    2015, (1):  104-108.       PMID: 25686338
    摘要 ( 1256 )   PDF (1925KB) ( 6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 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3种控制鼻翼宽度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正颌外科手术的79名患者(男性22名,女性57名,平均年龄23.2±3.4岁), 随机分为3组,组1为传统口内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2为口外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3为在组1方法基础上于鼻翼最外点对应部位增加一针口内缝合。使用3dMD相机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拍摄患者面部三维照片,由两名医师独立在三维照片上测量鼻翼宽度,重复3次,各间隔1周,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测量两侧鼻翼基底点距离(Sbal-Sbal)、鼻翼基底最外点距离(Al-Al)、鼻翼最外点距离(G.lat-G.lat),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鼻翼宽度缩窄;3种缝合方法的中长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矢状向移动方向对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有影响,前移者鼻翼增宽更多;术后鼻翼增宽的程度与术中鼻翼增宽量呈正相关,与术前鼻翼宽度及较术前缩窄量呈负相关。结论:3种缝合方法控制鼻翼宽度的效果无差别,均不能完全避免术后鼻翼增宽,且这种宽度的变化至少持续至术后半年。对术前鼻翼较窄,术中需要前移上颌骨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大程度的过矫正,以利于控制术后鼻翼增宽的幅度。
    口腔颌面外科10个病种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
    刘翠梅, 林海燕, 辛鹏举, 丁建芬, 胡凯, 张伟
    2015, (1):  109-112.       PMID: 25686339
    摘要 ( 872 )   PDF (932KB) ( 5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口腔颌面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4 331份病例中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是98.9%、61.8%、24.6%。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率的下降,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并没有明显增长,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未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相比,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受政策干预的影响较大,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率的下降,SSI并没有明显上升。
    54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下颌骨三维CT形态学测量
    陈全, 郭传瑸, 高涛
    2015, (1):  113-119.       PMID: 25686340
    摘要 ( 1062 )   PDF (2819KB) ( 9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建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下颌骨三维形态测量方法并初步获取其三维形态测量平均值,为建立三维虚拟可变形下颌骨平均值模型提供前提。方法:利用现有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头颅三维CT数据库(54例),应用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Mimics 10.01,建立下颌骨外形轮廓三维测量方法。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获得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各部位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厚度、角度等84组均数和标准差,其中66组测量项目在男、女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6组测量数据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此16组测量数据在下颌骨表面分布具有对称性。成年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外形轮廓高、宽、深度间不具相关性。结论: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形态长、宽、深、高度各具特点,男、女个体下颌骨三维形态各具特征。
    洞缘形态对复合树脂颜色匹配的影响
    蔡雪, 聂杰, 王祖华, 田洪琰, 赵莹, 王晓燕
    2015, (1):  120-123.       PMID: 25686341
    摘要 ( 983 )   PDF (1883KB) ( 8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在垂直、肩台和斜面3种形态洞缘处的颜色偏移及匹配。方法:收集20颗颊面颜色为A2的离体前磨牙,在颊面中央制备长×宽×深为2 mm×2 mm×3 mm的窝洞,将龈方与牙合方洞缘分别备成肩台与斜面,其他洞缘保持垂直,用Clearfil AP-X (AP)和Clearfil Majesty (MJ)复合树脂各充填10颗牙,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洞缘处的色差,观察者主观评价充填体边缘颜色匹配性。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树脂充填体由中心向洞缘,与牙面的色差都逐渐减小。比色仪测量与主观评价都显示AP树脂在3种洞缘的匹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J树脂在斜面洞缘的匹配性显著优于垂直洞缘。结论:复合树脂充填体在洞缘处会发生颜色偏移,光学性质中散射性强的复合树脂在颜色匹配上更易受到洞缘形态的影响,制备洞缘斜面可能会提高树脂颜色的匹配性。
    复合树脂间粘接的微拉伸强度研究
    林斐, 刘伟, 闫鹏, 岳林
    2015, (1):  124-128.       PMID: 25686342
    摘要 ( 1031 )   PDF (1478KB) ( 9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了解不同复合树脂间粘接后的强度。方法:选用甲基丙烯酸基复合树脂Clearfil APX(APX)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和环氧基复合树脂Filtek P90(P90)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SA)。实验分为3组:(1)整块组,将树脂分层固化制成完整一体的树脂块;(2)直接充填组,将树脂固化成块后,表面打磨,再直接填充新树脂,光固化;(3)粘接组,树脂固化成块后打磨,涂布粘接剂,再填充新树脂,光固化。将上述树脂试样切成数条1 mm×1 mm×14 mm的样品,检测微拉伸强度,以One-Way ANOVA和LSD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整块组的微拉伸强度最高,APX为(81.11±1.79) MPa,P90为(82.07±1.42) 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直接充填组中,APX-APX为(43.54±2.99) MPa,P90-APX为(42.74±2.49) MPa,APX-P90为(41.28±1.96) MPa,P90-P90为(42.39±3.24) MPa,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粘接组中,比较上层树脂的种类显示,用APX修复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高于用P90修复;比较底层树脂的种类显示,当上层树脂粘接相同种类的底层树脂时,其微拉伸强度要高于其对异种树脂的粘接(P<0.05);比较粘接剂的种类系显示,用SE粘接两树脂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高于用SA粘接。(4)微拉伸强度排序为:整块>SE粘接APX>SA粘接APX>SE粘接P90=直接充填>SA粘接P90。结论:底层树脂表面经打磨后,使用APX粘接修复的强度高于使用P90修复,SE粘接两树脂的强度高于SA,底层树脂的类型对粘接强度影响不大。
    两种镍钛系统根管预备后发生牙根微裂的体外研究
    陈晨, 梁宇红, 高学军
    2015, (1):  129-133.       PMID: 25686343
    摘要 ( 759 )   PDF (1939KB) ( 5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HyFlex CM和ProTaper Universal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根尖区牙根微裂的发生率。方法:收集60颗完整的离体下颌切牙,使用自凝树脂和藻酸盐印模材料进行包埋,暴露根尖区3 mm。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两个实验组分别使用HyFlex CM和ProTaper Universal镍钛器械预备根管至#40/0.06。根管预备后,在距根尖孔1 mm、2 mm、3 mm处进行水平切盘,利用立体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牙根不同横截面牙根微裂的产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未观察到牙根裂的产生,HyFlex CM实验组牙根微裂的发生率为5%(1/20),ProTaper Universal实验组为85%(17/20),两实验组间牙根裂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HyFlex CM镍钛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产生根尖部牙根微裂的风险明显低于ProTaper Universal。
    全身麻醉和束缚牙科治疗对不合作患儿牙科焦虑水平的影响
    张红梅, 夏斌, 王建红, 陈小贤, 葛立宏
    2015, (1):  134-139.       PMID: 25686344
    摘要 ( 961 )   PDF (1189KB) ( 8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不合作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或束缚下进行牙科治疗后,其牙科畏惧水平及就诊行为的变化。方法:全身麻醉组为全身麻醉下进行牙科治疗的4~6岁重度牙科畏惧症患儿31例,束缚组为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焦虑水平、口腔内龋坏情况与全身麻醉组严格匹配的在束缚下进行牙科治疗的患儿31例。应用MCDASf(fac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Child Dental Anxiety Scale, MCDASf)中文版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和2~3周复诊时主观畏惧水平的变化,同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时和复诊时的临床就诊行为变化。结果:全身麻醉组治疗后、复诊前MCDASf中文版量表平均得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束缚组治疗后、复诊前MCDASf中文版量表平均得分均较治疗前略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MCDASf中文版量表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身麻醉组患儿经全身麻醉治疗后复诊时的临床就诊行为表现较治疗时的临床就诊行为表现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束缚组治疗后复诊时的临床行为表现较束缚治疗时的临床就诊行为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下牙科治疗能够缓解牙科畏惧症患儿就诊中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儿治疗的合作性,改善其短期复诊的就诊行为。束缚下牙科治疗后患儿的牙科畏惧水平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期复诊时的就诊行为表现有所改善。
    儿童恒牙全脱出牙髓组织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白洁, 秦满, 赵玉鸣
    2015, (1):  140-144.       PMID: 25686345
    摘要 ( 1012 )   PDF (1558KB) ( 8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观察儿童恒牙全脱出后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类型,牙髓坏死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牙髓组织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恒牙全脱出且观察期大于12个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方式,牙髓坏死、钙变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过30 min再植的全脱出牙再植后60 d内全部发生了牙髓坏死,且出现牙髓坏死的时间明显早于30 min内再植的全脱出牙(P<0.05);30 min内再植的牙齿80%(4/5)牙髓存活,主要表现为牙髓钙变。结论:离体时间会影响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超过30 min再植的牙齿牙髓几乎没有存活机会,临床上应考虑施行牙髓摘除术。
    哮喘患者气道过敏毒素C5a的变化
    张静, 常春, 路明, 陈亚红, 姚婉贞
    2015, (1):  145-148.       PMID: 25686346
    摘要 ( 644 )   PDF (945KB) ( 3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 探讨诱导痰过敏毒素C5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特点。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组33例,经过临床治疗进入缓解期组25例,失访8例;对照组13例。患者在入选及回访时均测定肺功能,诱导痰进行分类计数,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C5a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C5a水平高于治疗后临床缓解期水平[0.85(0.68~2.13)μg/L vs. 0.45(0.26~0.88) μg/L,Z=-2.193,P =0.013],且临床缓解期C5a水平高于对照组[0.14(0.06~0.45)μg/L,Z=-2.141,P=0.015]。轻、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C5a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为0.34(0.17~0.63)μg/L、 0.85(0.55~1.67)μg/L、 2.21(1.27~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0,P=0.00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诱导痰C5a水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巨噬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97,P=0.004;r=0.504,P=0.032;r=0.424,P=0.036)。结论:过敏毒素C5a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哮喘的发病,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起促进作用。
    高盐饮食上调肾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大鼠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
    吴海燕, 梁耀先, 郑亦沐, 白琼, 庄震, 阿拉塔, 郑丹侠, 王悦
    2015, (1):  149-154.       PMID: 25686347
    摘要 ( 854 )   PDF (2461KB) ( 4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giotensin system,RAS)在高盐诱发大鼠高血压及其肾损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S,n=9),普通饲料喂养;高盐组(HS,n=9),含8%(质量分数)NaCl的高盐饲料喂养;高盐饮食+氯沙坦组(HS+L,n=9),高盐饲料喂养同时每日给予氯沙坦20 mg/kg灌胃。实验共6周,期间每2周监测血压和24 h尿蛋白,6周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脏匀浆以及尿液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mRNA、蛋白表达水平,ELISA测定血、肾皮质匀浆液以及尿AGT水平。结果:与NS组相比,HS组大鼠第2周始血压显著升高[(156±2) mmHg vs. (133±3) mmHg (1 mmHg=0.133 kPa), P<0.05)],第6周时尿蛋白显著增加[(14.07±2.84) mg/24 h vs. (7.62±3.02) mg/24 h, P<0.05];HS+L组与HS组大鼠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6周时HS+L组尿蛋白比HS组显著降低[(9.69±2.73) mg/24 h vs. (14.07±2.84) mg/24 h, P<0.01]。与NS组相比,HS组血浆肾素活性、AG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肾皮质肾素活性、AGT 和ANG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尿AGT和ANGⅡ排泄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HS组相比,HS+L组大鼠血浆肾素活性、AGT和ANG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肾皮质肾素活性、ANGⅡ和AG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AGT和ANGⅡ排泄率均显著降低(P<0.01),尿AGT排泄率与肾皮质AG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盐可能通过上调肾脏局部RAS的表达参与大鼠的肾损害,尿AGT排泄率可能反映肾脏局部RAS激活的程度。
    载脂蛋白A-Ⅰ在8种不同组织学分型肾肿瘤中的表达
    巩蓓, 胡慧慧, 张曼
    2015, (1):  155-159.       PMID: 25686348
    摘要 ( 752 )   PDF (4460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在8种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用于鉴别诊断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肾肿瘤(包括透明细胞癌11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3例、嗜酸细胞腺癌1例、多房性囊性细胞癌2例、肾盂尿路移行上皮癌3例、后肾腺癌1例、集合管癌1例)及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poA-Ⅰ的表达,癌旁正常组织取自除外23例肾癌组织的其他5例肾肿瘤的切缘外非癌组织。结果:23例肾肿瘤中,ApoA-Ⅰ阳性21例(阳性率91.3%);肾癌旁组织5例,阳性2例(阳性率40.0%),ApoA-Ⅰ在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9,P=0.003)。比较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肾肿瘤,11例肾透明细胞癌中,阳性9例(阳性率81.8%), ApoA-Ⅰ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透明细胞癌Ⅱ级、Ⅲ级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0,P=0.038);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多房性囊性细胞癌、肾盂尿路移行上皮癌、后肾腺癌、集合管癌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着色。结论:ApoA-Ⅰ在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异升高,可作为区分不同组织学分型肾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刘红举, 杨文强
    2015, (1):  160-164.       PMID: 25686349
    摘要 ( 837 )   PDF (956KB) ( 8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经腰骶段SPR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2 59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痉挛5例(0.19%)、吸入性肺炎4例(0.15%);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腹胀145例(5.6%)、肠绞痛80例(3.1%);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54例(2.1%)、泌尿系感染6例(0.23%);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下肢无力327例(12.6%)、下肢感觉障碍140例(5.4%);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头痛112例(4.32%)、癫痫发作4例(0.15%),无椎管内或颅内感染、椎管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一般手术并发症包括腰背部疼痛1 382例(53.3%)、切口感染延迟愈合5例(0.19%)、脑脊液漏8例(0.31%)。随访1年以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下肢运动能力下降7.33%(190/2 593),下肢感觉障碍5.59%(145/2 593),大小便障碍0.04%(1/2 593),脊柱侧弯7.23%(31/429),胸椎后凸4.2%(18/429),腰椎滑脱10.49%(45/429),长期腰背痛9.72%(252/2 593),未见性功能障碍。结论:腰骶段SPR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安全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正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40岁以上成年骨肉瘤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
    唐顺, 郭卫, 杨荣利, 汤小东, 李大森, 董森
    2015, (1):  165-169.       PMID: 25686350
    摘要 ( 754 )   PDF (1845KB) ( 5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确定原发成人骨肉瘤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1998年10月到2011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中心接收治疗的54例年龄超过40岁的成年骨肉瘤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肢体骨30例(55.5%)、中轴骨17例(31.5%)、骨外软组织7例(13%),6例患者(11.1%)在诊断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52例患者(96.3%)接受了手术治疗,14例患者局部复发(26.9%),21例患者(38.9%)诊断后出现转移。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5年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7%和50.4%。结论:造成成人骨肉瘤患者预后较差的因素很多,外科边界不充分、肿瘤更多来源于中轴部位、在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以及肿瘤体积巨大,都与较差的生存率显著相关,积极地多元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管化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最大径线1.5 cm以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
    张力杰, 叶雄俊, 黄晓波, 熊六林, 马凯, 李建兴, 王晓峰
    2015, (1):  170-174.       PMID: 25686351
    摘要 ( 864 )   PDF (953KB) ( 5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比较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tubeless-PCN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石最大径线在1.5 cm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L4以上)纳入本组研究,182例患者分别接受tubeless-PCNL(54例)或URL(128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等。结果:54例患者行tubeless-PCNL手术治疗,结石最大径线平均为(1.9±0.4) cm,2例患者术后留置了肾造瘘管,52例手术成功(96.3%),这52例成功tubeless-PCNL手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1±14.8) min,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为(10.2±6.1) g/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0±1.4) d,结石残留率为2%(1/52)。术后并发症为肾周血肿(1例)、术后发热(2例)、白细胞升高(11例)、术后疼痛(3例)。128例患者行URL,URL组结石最大径线平均为(1.7±0.3) cm。URL组手术失败19例(10例改行PCNL,5例放弃手术留置DJ管碎石,4例结石返回肾盂),109例患者手术成功(85.1%)。这109例URL手术成功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1.3±25.5) min,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为(5.2±7.2) g/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9±1.3) d;结石残留率为11.9%(13/109)。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3例)、白细胞升高(42例)、术后尿道口或胁腹部疼痛(13例)。两组相比,结石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beless-PCNL组取石成功率高于URL组,除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tubeless-PCNL组略高于URL组以外,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tubeless-PCNL组均低于URL组。 结论:最大径线1.5 cm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URL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与URL相比PCNL手术难度降低。对于有丰富PCNL手术经验的医师,采用tubeless-PCNL手术成功率更高,而且tubeless-PCNL并不增加患者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比采用URL更为有效。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康磊, 徐小洁, 范岩, 王荣福, 马超, 付占立, 张建华, 张旭初
    2015, (1):  175-180.       PMID: 25686352
    摘要 ( 922 )   PDF (3326KB) ( 7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的51例FUO病例的FDG PET/CT检查结果。依据病理学、实验室检查或临床随访(大于3个月)得出最终病因诊断,通过定性及半定量方法对FDG PET/CT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51例FUO患者的最终诊断包括感染32例、恶性肿瘤9例、非感染性炎症7例以及不明原因3例。单独FDG PET显像对FUO的诊断结果中,真阳性27例(52.9%),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 9例(17.6%),真阴性1例(2.0%)。相比之下,联合PET和CT检查的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中,真阳性36例(70.6%),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1例(2.0%),真阴性0例(0)。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6/37),特异性为0(0/14),准确度为70.6%(36/51)。针对恶性肿瘤,PET或PET/CT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达100.0%(9/9)。感染与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7 vs. 7.7±3.5,P=0.001,t=3.6),提示SUVmax可能有助于发热病因的鉴别诊断。结论:FDG PET/CT不但能够在全身范围内发现、定位导致发热的潜在病灶,而且有助于FUO的病因诊断,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的诊断。
    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形态
    韩金涛, 乔惠婷, 李选, 李小刚, 和清源, 董国祥,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2015, (1):  181-185.       PMID: 25686353
    摘要 ( 911 )   PDF (1764KB) ( 4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前位和侧位视图中M1段的形态,测量M1段的长度,并分析左、右侧M1段形态的相似性。结果:在轴位、后前位及侧位这三个视图中,MCA M1段在正常人群中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C形>L形>S形。在轴位,约373条(47%)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340条(42.8%)表现为弓向背侧的C形,仅33条(4.2%)表现为弓向腹侧的C形;在后前位,约322条(40.6%)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262条(33.0%)表现为弓向头侧的C形,60条(7.6%)表现为弓向足侧的C形。左、右侧M1段形态相似比例为:轴位27.2%(114/419),后前位42.7%(179/419),后前位M1段形态相似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升高,在轴位视图,L形向C形的转化非常明显,而S形仅有轻度升高;在后前位视图中,L形同时向C形及S形有转化。结论:MCA M1段在轴位及后前位视图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可能参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方法
    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评价
    何淳, 林琴, 包振英, 孟彦宏, 齐小梅, 华红, 闫志敏
    2015, (1):  186-190.       PMID: 25686354
    摘要 ( 849 )   PDF (1141KB) ( 6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以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疑为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进行鉴定及检测结果比对,探讨一种便于临床采用、快速且廉价的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收集近3年真菌培养阳性菌株,选出在科玛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孵育48 h后疑为光滑念珠菌200株,比较科玛嘉显色结果,经过37 ℃和42 ℃分别孵育3 h、6 h、24 h海藻糖发酵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待测菌株到种。分析不同待测菌株对于发酵海藻糖的能力,评价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的最佳时间和温度,评估并比较科玛嘉显色和海藻糖发酵试验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诊断效能。结果:200株待测菌株中,仅有光滑念珠菌有快速发酵海藻糖的能力,42 ℃孵育3 h为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最佳条件。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正确率为99.00% (198/200),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达到98.66%(147/149)和100.00%(51/51),相比较而言, 科玛嘉显色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正确率为79.50%(159/200),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为89.93%(134/149)和49.02%(25/51)。与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方法比较,海藻糖发酵试验具有更好的时间效益比值。结论: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在3 h获得鉴定结果,费用低廉,具有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开展的价值。
    综 述
    喂养方式对儿童牙、牙列、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汪晓彤, 葛立宏
    2015, (1):  191-195.       PMID: 25686355
    摘要 ( 1496 )   PDF (1009KB) ( 16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