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5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8-18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专家笔谈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洪锴,毛加明
    2018, (4):  585-58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约占无精子症人群的60%, 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约有一半的患者无法明确病因,是男性生殖医学临床中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得益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卵泡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出现,理论上只需要一颗成熟的精子,胚胎试验室专家便可以通过卵泡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进行体外受精,实现NOA患者孕育具有自己生物学后代的愿望。对NOA成功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药物促进睾丸生成精子以及通过外科手术从生精功能障碍的睾丸中获取成熟的精子。
    1999年Schlegel[1]报道了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简称“显微取精术”), 在显微镜放大作用下切开睾丸寻找可能具有生精功能的曲细精管获取睾丸精子;2001年李石华等[2]介绍了显微取精术,但当时未引起国内生殖男科专家的重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生殖男科专业组在姜辉教授支持下我们手术团队自2010年开始开展显微取精术,赵连明等[3]在国内报道了从3例非嵌合型克氏综合征患者中成功获取精子并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案例;2017年毛加明等[4]进一步报道了北医三院143例非嵌合型克氏综合征行显微取精的临床结果。迄今为止,我们已在北医三院对NOA患者成功开展了逾800例次的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国内外会议中数十次进行了技术介绍和推广,并在国内很多大型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了显微取精手术演示。随着国内男性生殖显微外科的发展,以及北医三院等多个领先单位的推广,国内已经有20余家单位常规开展了显微取精术,并且还在不断有单位刚刚或准备开展这一手术,对国内男性生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内外的多项临床研究已经明确表明,显微取精术较传统的睾丸穿刺取精、睾丸切开取精、地图式睾丸切开取精等术式,不仅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地探查了睾丸生精情况,明显地提高了精子获得率,而且在显微镜放大的帮助下能够减少对睾丸血管的损伤,减少从睾丸组织中提取的组织量,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睾丸的损伤,保护睾丸的功能。作为有效、安全、也是必须的治疗手段,显微取精术已经成为NOA患者手术取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显微取精术的专业文献,以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介绍显微取精术在NO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论著
    炎症因子预处理的脂肪干细胞可明显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
    王子成,程立,吕同德,苏黎,林健,周利群
    2018, (4):  590-59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2     PMID: 3012275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392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预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SCs)模拟异常炎症环境能否增强ASCs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体外增殖的能力。方法:先用酶消化法对ASCs进行分离及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用特定培养基诱导分化并鉴定其向脂肪组织和骨组织分化的能力。将PBMCs用CFSE标记后,与炎症因子预处理后的ASCs共培养,对照组无ASCs或使用未经炎症因子处理的ASCs,同时用CD3/CD28刺激PBMCs增殖,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母代细胞比例,从而判断其增殖情况。结果:ASCs形态为梭形,密集时可成鱼群状生长,可在诱导培养基培养下向脂肪组织和骨组织分化,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与国际脂肪治疗联盟的关于ASCs的说明一致。PBMCs与ASCs体外共培养后,与无ASCs组相比,PBMCs的母代细胞比例有所增加,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将PBMCs与用炎症因子预处理后的ASCs共培养,PBMCs的母代细胞比例有明显增加(炎症因子处理后ASCs组 38.7%±10% vs. 无ASCs组28.4%±8.9%, P<0.05), 说明炎症因子预处理的ASCs可明显抑制PBMCs的增殖。结论:炎症因子可增强ASCs的抗炎能力,该发现有助于ASCs更好地在组织修复领域发挥治疗作用。
    γδT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MICA/B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周建华,王地,王焕瑞,侯晓利,郁卫东,许克新,胡浩
    2018, (4):  595-60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3     PMID: 3012275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39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初步探索γδT细胞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识别的应激蛋白MICA/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经帕米磷酸二钠体外扩增培养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γδ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的纯度、扩增效率和经佛波酯/离子霉素(PMA/ionomycin)刺激后CD107a的表达,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膀胱癌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6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纯度达75%~94%,γδT细胞绝对数达到初始的109~371倍。经PMA/ionomycin刺激后,表达CD107a的γδ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可达40%~82%,膀胱癌患者的γδT细胞对3株膀胱癌细胞株都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且随效靶比增高而增强。3株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26例膀胱癌组织中均不同程度地表达MICA/B,浸润性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略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高级别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要高于低级别膀胱癌,但统计学分析显示组织中MICA/B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可在体外成功扩增,并显示出显著的抗膀胱癌作用,膀胱癌细胞和组织中都不同程度表达MICA/B,但统计学分析显示MICA/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相关性。
    SOX10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唐旭,赵卫红,宋琴琴,殷华奇,杜依青,盛正祚,王强,张晓威,李清,刘士军,徐涛
    2018, (4):  602-60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4     PMID: 3012275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31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SOX10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OX10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及LNcap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的方法下调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DU145中SOX10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及侵袭实验评估SOX10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下调SOX10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实验组中前列腺癌细胞PC3及DU145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系PC3: 0 d: 0.166±0.01, 0.162±0.012 vs. 0.155 ±0.01, P>0.05; 1 d: 0.210±0.011, 0.211±0.018 vs. 0.252±0.023, P>0.05; 2 d: 0.293±0.017, 0.280±0.028 vs. 0.433±0.030, P<0.01; 3 d: 0.363±0.071, 0.411±0.038 vs. 0.754±0.045, P<0.01; 4 d: 0.592±0.065, 0.670±0.093 vs. 1.456±0.111, P<0.01。细胞系DU145: 0 d: 0.168±0.018, 0.164±0.01 vs. 0.153 ±0.012, P>0.05; 1 d: 0.218±0.007, 0.206±0.024 vs. 0.255±0.02, P>0.05; 2 d: 0.297±0.013, 0.291±0.012 vs. 0.444±0.023, P<0.05; 3 d: 0.378±0.058, 0.419±0.026 vs. 0.762±0.039, P<0.01; 4 d: 0.681±0.094, 0.618±0.050 vs.1.419±0.170, P<0.01);同时,下调SOX10后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迁出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系PC3: 142±38, 171±17 vs. 304±55; 细胞系DU145:96±22, 134±23 vs. 341±3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X10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及进展,并且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雷公藤甲素对TM4细胞氧化应激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
    王昊,陈亮,叶小云
    2018, (4):  607-61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5     PMID: 3012275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0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对TM4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信号调控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对TM4细胞染毒24 h;细胞增殖实验检测雷公藤甲素对TM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6-carboxy-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检测TM4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检测雷公藤甲素诱导TM4细胞凋亡变化;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PARP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增殖实验提示雷公藤甲素对TM4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梯度上升[10 nmol/L:(73.77±20.95)%, 100 nmol/L:(51.60±10.43)%, 500 nmol/L:(44.34±5.78)%];雷公藤甲素处理使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上调(P<0.01),呈浓度依赖性;给药组TM4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均上调[对照组:(3.84±1.50)%, 100 nmol/L:(13.04±2.03)%, 200 nmol/L:(16.24±1.34)%, 400 nmol/L:(18.76±3.45)%],各给药组cleavedPARP表达上调(P<0.01);给药组TM4细胞中Akt、p70S6K磷酸化水平上调(P<0.01),mTOR磷酸化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雷公藤甲素可抑制TM4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并诱导TM4细胞凋亡增加,呈浓度依赖性;雷公藤甲素同时可引起TM4细胞中氧化应激水平上调,这可能是其细胞毒性机制之一;雷公藤甲素可导致Akt和p70S6K的激活,磷酸化水平升高,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TM4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分子调控机制之一。
    睾丸穿刺活检对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显微取精成功率的影响
    毛加明,刘德风,赵连明,洪锴, 张丽,马潞林,姜辉,乔杰
    2018, (4):  613-61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6     PMID: 3012275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睾丸穿刺活检对显微取精成功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显微取精术的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是否行诊断性穿刺活检、以及不同穿刺活检结果患者的精子获得率进行分析,探讨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对显微取精成功率的预测作用。结果:共237例接受显微取精术的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入选研究,总体的精子获得率为25.7%。未行诊断性睾丸穿刺活检的103例患者与行诊断性睾丸穿刺活检的134例患者精子获得率分别为26.2%和25.4%,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体积和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分别为(4.3±1.4) mL vs. (8.5±2.4) mL和(36.1±5.2) IU/L vs. (26.1±3.5) IU/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睾丸穿刺活检的患者中,术中镜检及术后病理均偶见少量精子患者的精子获得率为100.0%(7/7), 术中镜检或术后病理可见精子的患者,精子获得率为47.2%(17/36), 术中镜检及术后病理均未见精子的患者,精子获得率为11.0%(10/91), 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体积较小的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仍有一定机会通过显微取精术发现精子;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包括术中镜检及术后病理能否发现精子)对后期进行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术中镜检及术后病理均未见精子的患者,显微取精术找到精子的概率较低。
    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单纯性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
    王建伟,满立波,黄广林,王海,徐啸,朱晓斐,李玮,刘振华
    2018, (4):  617-62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7     PMID: 3012275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88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男性单纯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 PFUDD)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男性单纯性PFUDD患者162例,均无会阴瘘和直肠瘘等并发症,为单纯性PFUDD。既往行经会阴尿道吻合术30例(18.5%),尿道会师术17例(10.5%), 尿道内切开17例(10.5%), 余均为伤后急诊行膀胱造瘘,未行其他处理措施。按照经会阴三步法策略行后尿道吻合成形:第一步,游离尿道海绵体球部并切除瘢痕,行远近端尿道吻合成形;如果远近端尿道无法吻合或吻合口张力较大,则依次行以下第二步和第三步;第二步,向远端适当游离尿道海绵体,劈开尿道海绵体纵膈以缩短吻合口远近端距离;第三步,耻骨部分或整块切除,进一步缩短吻合口距离并充分暴露近端尿道。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平均36.3(16~74)岁,创伤性尿道损伤病史平均13.5(3~124)个月,患者尿道狭窄长度平均2.7(0.5~6.5) cm,手术时间平均92(45~240) 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20(60~800) mL,术后或术中输血3例(1.9%)。162例患者采用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均达到无张力吻合(162/162,100%),其中第一步完成吻合50例(30.9%);第一步结合第二步完成74例(45.7%);使用三个步骤完成38例(23.5%), 其中耻骨整块切除4例(2.5%)。患者平均随访19.5(11~45)个月,18例患者术后狭窄复发,手术成功率为88.9%(144/162)。结论:采用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男性单纯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效果明确,均能够达到无张力吻合效果,手术成功率为88.9%。
    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张帆,肖春雷,张树栋,黄毅,马潞林
    2018, (4):  621-62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8     PMID: 3012276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4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length,IPPL)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患者88例,磁共振检查均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1周内完成。依据PV将患者分为小体积前列腺组(PV<50 mL)和大体积前列腺组(PV≥50 mL);依据IPPL(冠状位测量突入膀胱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将患者分为前列腺未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和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88例,LRP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67) min,出血量(145±159) mL。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PV为11.83~151.53 mL,平均(44.54±26.58) mL,其中PV<50 mL者65例(73.9%),PV≥50 mL者23例(26.1%);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IPPL为0~27 mm,平均(5.2±5.7) mm,其中IPPL<5 mm者56例(63.6%),IPPL≥5 mm者32例(36.4%)。LRP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控尿率分别为53.4%(47/88)、84.1%(74/88)和94.3%(83/88)。PV<50 mL组和PV≥50 mL组术后3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 vs. 30.4%,P=0.010), 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7% vs. 73.9%,P=0.120; 96.9% vs. 87.0%,P=0.076)。IPPL<5 mm组与IPPL≥5 mm组术后3、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1% vs. 31.3%,P=0.002; 92.6% vs. 68.8%,P=0.003; 98.2% vs. 87.5%,P=0.037)。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V<50 mL、≥50 mL组和IPPL<5 mm、≥5 mm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提示PV<50 mL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著优于PV≥50 mL组(P=0.017), IPPL<5 mm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著优于IPPL≥5 mm组(P=0.001)。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提示巨大体积前列腺及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早期(3个月)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此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大部分膀胱切除生物补片膀胱扩大术在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
    王焕瑞,张维宇,刘献辉,胡浩,张晓鹏,许克新
    2018, (4):  626-62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09     PMID: 3012276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3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在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87岁老年男性,膀胱前壁病变,范围5.5 cm×2.5 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病情分级Ⅲ级。病例2,77岁老年女性,膀胱右前壁病变,范围5.2 cm×4.0 cm,ASA Ⅱ级。患者采用膀胱大部分切除生物补片膀胱扩大的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手术资料及术后膀胱镜及尿动力学随访情况。结果: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5.0±35.4)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患者均在术后8 d出院。术后随访10~14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随访尿动力结果:最大尿流率16.5 mL/s,最大膀胱容量303 mL。白天3~4次,夜尿0~3次,排尿间隔2 h,每次尿量200~300 mL,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评分(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symptom score, AUASS) 2~5分。对于高龄、合并症多、手术麻醉风险大的患者可以行膀胱部分切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体积小的患者,膀胱部分切除后能够保留足够的正常膀胱壁,并逐渐恢复膀胱容量。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残余正常膀胱组织较少的患者,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膀胱扩大术有助于恢复膀胱容量。结论: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留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单中心16年青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治
    唐兴国,颜野,邱敏,卢剑,陆敏,侯小飞,黄毅,马潞林
    2018, (4):  630-633.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0     PMID: 3012276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4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下青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方法:选择 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3例40岁及以下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科室收治的膀胱癌患者的2.2%,男性3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3岁(23~40岁)。初诊时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者27例(62.8%), 体检发现异常者9例(20.9%),以膀胱刺激症状或排尿异常起病者7例(16.3%)。肿瘤单发者34例(79.1%),多发者9例(20.9%),且多发者均在31~40岁亚组。根据患者临床分期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病理分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29例(67.4%),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4例(32.6%)。Ta期31例(72.1%),T1期7例(16.3%), T3期1例(2.3%), T4期3例(7.0%),T1期合并Tis 1例(2.3%)。术后3例失访,另40例随访5~165个月,随访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12.5%(5/40), 平均复发时间39个月(3~105个月), 2例患者进展,进展率5%(2/40)。多发患者组复发率33%(3/9),单发患者组复发率5.9%(2/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结论:青年膀胱癌的发病比例呈增长趋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青年膀胱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但青年患者的下尿路刺激症状同样需警惕肿瘤的发生,术后的复发情况可能与多发病变有关。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RET、VHL、SDHD、SDHB遗传基因变异的检测
    吴恺,张杨,张红,檀增桓,郭晓蕙,杨建梅
    2018, (4):  634-63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1     PMID: 3012276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4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检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4种与该病相关基因(RET、VHL、SDHD、SDHB)的胚系遗传变异,以了解我国该病患者上述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1例。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ET基因的第10、11、13~16外显子,VHL、SDHD、SDH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各外显子的邻近内含子(±20 bp),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及野生型序列,确定基因变异。对1例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在家族成员中检测相应基因变异。结果:共3例患者发现胚系基因变异: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SDHB基因c.136C>T(p.R46X)变异;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存在RET基因c.1901G>A(p.C634Y)变异及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其家系中发现其他5名成员携带上述变异;1例散发、无恶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RET基因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1例患者存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上述4个基因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异。结论:本研究在25%(3/12)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发现了错义或无义胚系基因变异,包括SDHB基因的c.136C>T(R46X)变异、RET基因的c.1901G>A(C634Y)变异以及RET基因的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等,其中前两种变异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变异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开展广泛的遗传基因筛查。
    肺腺癌新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
    张晓东,刘德若
    2018, (4):  640-64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2     PMID: 3012276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肺切除术后且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94例,对其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入组患者均按照2011 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分类方法进行肺腺癌亚型分类,分析肺腺癌新分类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的94例肺腺癌患者,男、女患者均为47例;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61岁,60岁及以上48例,60岁以下46例;既往或现在吸烟者34例,不吸烟者60例。根据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4例,Ⅱ期患者17例,Ⅲ期24例,Ⅳ期19例。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例数22,外显子20突变例数2,外显子21突变例数26,外显子10和21同时突变例数1,入组患者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54.3%(51/94),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例数24例,伏壁状为主型肺腺癌14例,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与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均为5例,微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3例,黏液腺癌为0;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 vs. 46.6%, P=0.057);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 vs. 61.3%, P=0.005);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57.3%, P=0.018)。结论:不同的病理亚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实性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性为主肺腺癌 EGFR突变发生率低,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与小气道重构分析
    盖晓燕,常春,王娟,梁瀛,李美娇,孙永昌,贺蓓,姚婉贞
    2018, (4):  645-65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3     PMID: 3012276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8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分析中性粒细胞哮喘表型的炎症标志物和临床特征,以及肺小血管和小气道重构指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12月完成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的患者63例,收集一般资料,记录哮喘控制测试(ACT)结果和肺功能,分析患者的诱导痰细胞计数及分类、诱导痰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血清瘦素、IgE、骨膜素及TGF-β1水平,分析肺CT肺小血管横截面积及小气道横截面积。结果: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为嗜酸粒细胞型22例(34.9%),中性粒细胞型22例(34.9%), 混合细胞型15例(23.8%),寡细胞型4例(6.3%)。中性粒细胞型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型相比,痰活化MMP-9水平显著增高[179.1(74.3,395.5) vs. 50.5(9.7,225.8),P<0.05]。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predicted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st second, 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r=-0.304,P<0.05), 与痰活化MMP-9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469, P<0.05),与小气道校正壁厚呈相关趋势(r=0.533, P=0.06)。痰活化MMP9水平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281, P<0.05),与小气道校正壁厚呈相关趋势(r=0.612, P=0.06),与校正管径面积呈正相关(r=0.636, 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55, P<0.05),与痰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30, P<0.05)。结论:哮喘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数量与肺功能相关,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释放MMP9加重小气道重构;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炎症亚型的替代物。
    综合止血措施下自体血回输装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李杨,李邦国,赵然,田华,张克
    2018, (4):  651-65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4     PMID: 3012276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9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围手术期综合性止血措施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使用自体血回输(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ABT)装置引流和非负压引流球引流对于术后失血和输血控制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重度骨性关节炎,并经同一手术医师完成的单侧、初次TKA患者共131例。按照临床中是否在术后使用ABT装置分为两组,其中ABT组于术后应用ABT装置进行引流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于术后应用非负压引流球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的差异。结果:ABT组术后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15 mL (80~1 610 mL) vs. 260 mL (40~670 mL),P<0.001],ABT组术后自体血回输量的中位数为245 mL (60~1 070 mL)。两组患者在术后1 d血红蛋白下降值(P=0.340)、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值(P=0.524)、术后3 d的总失血量(P=0.101)和隐性失血量(P=0.062)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1例患者中共9例接受了异体输血(ABT组5/64,7.8%;对照组4/67,6.0%), 两组患者的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结论:在围手术期综合性止血措施的常规应用下,ABT装置对于控制单侧、初次TKA患者术后失血的效果并不明显,也未能有效降低异体血输血率,然而却加大了术后引流量,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因此,在单侧、初次TKA术后并无必要常规应用ABT装置。
    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
    王永强,刘晓光,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党礌,周华,刘忠军
    2018, (4):  657-66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5     PMID: 301227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87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组完成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者186例,选取其中继发皮下积液且规律随访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脑脊液漏严重程度以及胸脊髓病恢复情况决定。采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改良11分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功能,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6例,均接受椎管后壁切除及“涵洞塌陷法”360°脊髓环形减压术,单纯黄韧带骨化行椎管后壁切除术者5例。随访时间30~131个月,平均(85±34)个月。术前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至8年,中位数18个月;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2~6 d,平均(4.2±1.1) d;围手术期出现发热患者10例,最高体温(37.3~39.7) ℃,其中高热患者2例,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1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随访发现脑脊液漏全部吸收,其中拔出引流管后加压包扎伤口者8例,局部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伤口者2例;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继发脑脊液假性囊肿而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的(3.8±1.6)分升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1.2)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0.8%。没有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者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出现脑脊液假性囊肿压迫脊髓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血液病/肿瘤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吴鹏辉,谢瑶,赵卫红,华瑛,孙青,李硕,吴晔,卢新天
    2018, (4):  662-66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6     PMID: 3012276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病/肿瘤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惊厥前后的临床特点,加深对RPLS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发生RPLS的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有否肾受累、体重指数、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基本临床资料,同时检测其发生惊厥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压及血清钠水平,并随访记录患儿预后,包括原发病情况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恢复状况。结果:患儿均为学龄期或学龄前期女童,所患基础疾病4例为伴有肾受累或一侧肾切除的恶性肿瘤,1例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有患儿都存在轻、中度贫血。RPLS发生前一天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D化疗,或者应用环孢素A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发生RPLS惊厥时表现为晨起或午睡起突发的无热惊厥,之后即刻检查,发现与自身相比,其血压较发作前明显升高,同时血清钠降低,经用地西泮、呋噻米和氨氯地平等治疗后很快恢复。4例未遗留后遗症,1例遗留有情感及行为水平变幼稚,康复2年后逐渐恢复。复习文献中主要是报道血压的升高。结论:并发RPLS的血液病/肿瘤患儿可能多有肾受累和贫血,血压升高同时伴血清钠降低可能在RPL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同时保持血压稳定和电解质平衡有可能减少RPL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乳光牙本质患者的基因变异分析及患牙的组织学观察
    李芳,刘洋,刘浩辰,冯海兰
    2018, (4):  666-67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7     PMID: 3012276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79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检测基因变异;对患牙的组织形态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其元素含量进行能谱分析。方法:募集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采集血液样本提取DNA,PCR扩增DSPP基因编码区并测序,测序结果与数据库比对;收集患牙样本进行组织形态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成分组成的能谱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牙齿相比较。结果:患者有典型的乳光牙本质临床表现,即牙齿变色、磨损、髓腔和根管闭锁等,且伴发釉质发育不全和骨性反牙合表现。在DSPP基因中发现16个基因变异位点(c.727G>A, c.897A>G, c.2053_2054ins18bp, c.2548G>A, c.2645_2646ins9bp, c.2706T>C, c.2878A>G,c.3004A>G, c.3069_3086del18bp, c.3249A>C, c.3264T>C, c.3266_3400del135bp, c.3418A>G, c.3454G>A, c.3461_3462ins18bp, c.3606C>T), 经分析均为多态性位点,患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组成与对照牙差别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患牙牙本质小管数目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釉牙本质界失去了典型的扇贝样外形。能谱分析结果为患牙中镁元素含量(0.615 0%±0.261 6%)比对照牙(1.283 3%±0.322 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患牙中钙元素含量较对照牙高(34.865 0%±0.388 9% vs. 29.221 7%±2.248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患牙钙磷比比值为1.981 2±0.019 3,而对照牙为1.775 9±0.11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患牙碳元素和氧元素含量减低、磷元素含量增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表型分析、基因变异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扩大了该疾病的表型谱,可为进一步的基因和组织学研究提供参考。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应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陆瑾慧,钱军,刘鹤,朱俊霞
    2018, (4):  672-67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8     PMID: 3012277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4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例患儿的18颗牙髓坏死伴或不伴根尖病变的年轻恒牙,行PRF牙髓血运重建术,选择同期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的20例患儿的22颗患牙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患儿/患牙均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定期复查,对其临床表现及X线片进行评估及测量。通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记录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的成功率,并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X线片上患牙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及根尖孔大小的变化。结果:复查时间6~16个月,两组患儿的大部分患牙症状消失,根尖周病变得到控制或愈合(研究组17/18,对照组21/22),研究组患牙治愈率(83.3%)和对照组患牙治愈率(68.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轻恒牙牙根均有一定程度发育,表现为牙根继续增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缩小(研究组15/18,对照组15/22)。研究组患牙根管壁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39), 两组的牙根长度增加(P=0.411)及根尖孔大小缩小(P=0.7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髓活力恢复(P=0.517)、根管内钙化(P=0.324)及牙冠变色(P=0.386)方面,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促进患儿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的效果优于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5年临床观察
    周团锋,王新知
    2018, (4):  680-68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9     PMID: 301227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52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患者,72颗牙体缺损的患牙接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及全瓷冠的修复。临床分为2组,A组: 3壁或4壁牙体缺损患牙39颗,B组: 2壁或1壁牙体缺损患牙33颗。临床观察修复后桩核的稳定性、有无桩核脱落、牙体组织折裂和桩核的折断,同时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的修订标准,观察修复体的颜色匹配性和边缘密合性。结果:47例患者,平均观察约(65.0±4.8)月。在观察期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两组均未发现有桩核的脱落、折断和牙体组织的折裂,修复体完整。配对t检验,P>0.05,A、B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匹配性:A级67颗,B级5颗,颜色匹配率为93.06%;边缘密合性检查:A级64颗,B级8颗,边缘密合度率为88.89%。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以作为牙体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的一种较好的临床选择。
    上颌反复扩缩前方牵引三维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王怡然,周彦恒,王雪东,魏松,刘伟涛
    2018, (4):  685-693.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0     PMID: 3012277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11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探讨扩弓前牵对上颌标志点三维方向变化的影响,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6例上颌后缩患者,使用随机化区组设计分为反复扩缩组(alternating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group, RPE/C)和对照组(rapid palatal expansion group, RPE), 各18例。RPE/C按照上颌快速扩弓两周、缩弓两周的顺序重复扩缩共10周,最后两周扩弓后行面罩前方牵引,RPE上颌快速扩弓两周后行面罩前方牵引,分别于治疗前(T1)、扩弓后(T2)、前牵后(T3)拍摄CBCT。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颌面部三维重建、上颌标志点定点和测量分析。结果: RPE/C治疗结束上齿槽座点(subspinale, A)前移(3.06±1.29) mm,RPE(2.16±1.27) mm,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PE/C治疗各阶段标志点变化更对称;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PE/C上颌骨性标志点矢状向、冠状向和水平向变化趋势:扩弓T2-T1阶段前下、增宽变化,前牵T3-T2阶段前上、缩窄变化,总治疗T3-T1阶段前下、增宽变化,其余测量项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后前方牵引对早期治疗上颌后缩畸形有效;与上颌单次扩弓前方牵引的方法相比,上颌反复扩缩前方牵引对治疗中的上颌骨前移和对称性变化有利;CBCT在正畸测量分析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负载3年后软、硬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
    吴敏节,邹立东,梁峰
    2018, (4):  694-69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1     PMID: 3012277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6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上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负载3年后软、硬组织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并拟在前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观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常规种植修复这两种方式的患者在修复即刻及3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分别完成20例和24例,植入种植体分别为22颗和29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分别为76.32±3.20和76.93±3.36 (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3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34±0.54) mm和(0.05±0.39) mm (P=0.07),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43±0.42) mm和(0.36±0.48) mm (P=0.13),唇侧龈缘水平变化分别为(0.70±0.40) mm和(0.62±0.34) mm (P=0.23),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1.02±0.50) mm和(0.88±0.46) mm (P=0.53),远中侧分别为(1.05±0.34) mm和(0.95±0.47) mm (P=0.2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修复即刻,两组间牙龈乳头指数的分布情况不论是近中还是远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3年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与常规种植修复基本相当,但前者在缩短疗程、获得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方面要优于后者。
    技术方法
    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比
    徐奔,张喆楠,罗程,宋海峰,张骞
    2018, (4):  700-70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2     PMID: 3012277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0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入组患者121例,能有效搜集资料并完成随访者共74例。将74例患者根据实施术式的不同分成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治疗的共43例(A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共31例(B组),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复查数据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相比,手术出血量(48.7 mL vs. 102.9 mL)、热缺血时间(21.2 min vs. 28.5 min)、手术时间(70.1 min vs. 103.6 min)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B组患者发生出血2例、漏尿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平均肌酐水平1.13 mg/dL,B组患者术后平均肌酐水平1.08 mg/d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52.6个月的随访期内,A组患者复发3例(7.0%), B组患者复发2例(6.5%),两组患者无瘤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与传统的肾部分切除术相比,安全性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且肿瘤复发率低、无瘤复发生存期长,能取得与肾部分切除术相同的有效性。
    全腹腔镜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
    郝一昌,侯小飞,赵磊,肖春雷,刘茁,张帆,马潞林
    2018, (4):  705-710.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3     PMID: 3012277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8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全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腹腔镜下寻找移植肾输尿管的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1月收治的1例行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女性,54岁,主诉“肾移植术后肾积水5年”入院。查体:移植肾区略膨隆,无压痛。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示移植肾及输尿管明显扩张,肾盂扩张最宽处约5 cm,肾盂肾盏均明显扩张,输尿管末段可见狭窄,输尿管内未见异常充盈缺损信号,初步诊断为移植输尿管末段狭窄。既往行两次多镜联合内镜下输尿管狭窄扩张术,拔除支架后移植肾积水无改善。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首先切断脐正中韧带、脐外侧韧带及腹膜返折,向远端游离膀胱前间隙,逐步游离膀胱左侧壁与耻骨间隙、膀胱前壁与耻骨间隙;其次,膀胱右侧壁游离从头侧至尾侧,仔细辨认周围结构,避免损伤移植肾的输尿管,在膀胱右侧壁与移植肾下极之间寻找移植肾输尿管,剪开输尿管末端,确认切开处近侧输尿管管腔无狭窄,采用Lich-Gregoir法(膀胱外法)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最后,将吻合处周围表面膀胱组织与右侧盆壁固定,以减小张力。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出血量约30 mL,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肌酐稳定,术后第1天肌酐68 μmol/L,较术前下降(术前血清肌酐94 μmol/L), 术后5 d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KUB(kidney ureter bladder radiography)提示输尿管支架位置良好,拔除输尿管支架后移植肾功能稳定,复查肌酐79 μmol/L,无发热、腰痛等症状,复查移植肾超声示移植肾肾盂略增宽0.7 cm,较前明显改善,移植肾血流正常。结论:报道采用全腹腔镜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病例,该术式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肾移植患者影响更小,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以及伤口微创、美观的优点。该术式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生操作。
    慢性病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健康信念模式的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吴士艳,张旭熙,孙凯歌,胡康,刘思佳,孙昕霙
    2018, (4):  711-71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4     PMID: 3012277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2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构建的多组结构方程模型中,健康信念各因子间的作用机制,并比较慢性病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的差异,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实施休闲类身体活动干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慢性病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分别有2 736人和1 514人纳入本研究,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构建基准模型,并分别检验模型的形态和参数一致性,比较两组模型的差异。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每日量为0.0(0.0, 4.6)千步当量,健康人群为0.0(0.0, 4.0)千步当量,SEM结果显示客观障碍(β=-0.245)、主观障碍(β=-0.057)、自我效能(β=0.117) 和提示因素(β=-0.043)对休闲类身体活动的直接效应显著,自我效能是最主要的中介变量。多组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形态一致,但模型参数不同( Δχ2= 27.4, P<0. 05)。慢性病高危人群组提示因素和主观障碍到休闲类身体活动这两条路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客观障碍到主观障碍(P=0.007)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量均不足,且健康信念的作用强度不同,路径也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人群需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干预,慢性病高危人群更应该着重采取措施减少主观和客观障碍,提升自我效能,以提高不同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量,达到延缓或防止慢性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疑难/罕见病例分析
    伴多发淋巴结肿大的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发术后顽固性淋巴瘘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张苏杰,赵卫红,于路平,殷华奇,张晓威,李清,刘士军,徐涛
    2018, (4):  717-72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5     PMID: 3012277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9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组织、血管及肌肉组织构成。肾AML可同时合并结节性硬化症,但多数为散发,好发于中年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可由影像学检查检出。典型AML在CT平扫上具有特征性的脂肪密度,易与其他肾肿瘤相鉴别,但少部分AML含有极少量或不含有脂肪成分,平扫CT难以发现负值成分,称为乏脂型血管平滑肌瘤,其确诊依赖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另外,部分AML具有恶性表象,可累及肾周、肾窦、淋巴结、其他内脏器官及下腔静脉,进一步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目前国内尚未见乏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发淋巴结肿大的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27岁女性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症家族史,初因CT发现左肾旁团块状高密度影及颈部、腋窝、腹股沟、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就诊于血液科,考虑淋巴瘤可能,为明确诊断而转入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左肾周肿物、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和活体组织检查,术后组织病理结果提示AML。患者术后并发持续性淋巴瘘,腹膜后引流乳糜液100~200 mL/d,持续12周,予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措施后成功闭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病例及文献,并对伴多发淋巴结肿大的肾AML诊断、治疗和术后顽固性淋巴瘘的处理进行总结和探讨。
    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病例分析
    于路平,赵卫红,刘士军,李清,徐涛
    2018, (4):  722-728.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6     PMID: 3012277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21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早期诊断困难,栓塞后并发症严重。疾病可通过B超、增强CT或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位置、除外肿瘤、清除凝血块造成的输尿管梗阻。本文报告1例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患者,以探讨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患者为36岁女性,入院前5 d无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血压90/70 mmHg,血红蛋白60 g/L。泌尿系统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近端输尿管及肾积水;膀胱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可能性大。入院后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大量陈旧性凝血块,右侧输尿管口喷血,输尿管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及肾盂内陈旧性凝血块,未见肿瘤,输尿管黏膜未见出血点,肾盂可见喷血,清除输尿管内凝血块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考虑右侧肾血管畸形所致出血可能,急诊行肾的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右侧肾动脉双支畸形,右肾中部见团状迂曲杂乱血管,选择性插管提示两支肾动脉二级和三级分支均存在破裂出血,考虑“肾动静脉瘘”。用微导管分别超选择造影置管至右肾病变供血动脉,以微弹簧栓子进行栓塞,栓塞后造影,示原迂曲杂乱血管消失,肾静脉提前显影征象消失。患者术后4 d血尿缓解,术后5 d贫血改善,并恢复良好出院,随访4个月未出现血尿症状,复查B超右肾积水消失,肾动态显像提示右肾功能正常。因此,肾动脉DSA是诊断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金标准,DSA时有必要先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数目,避免漏诊,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瘘安全、有效。
    病例报告
    1例复杂染色体易位伴男性不育患者的家系核型分析及文献复习
    吴桂杰,马帅,郑连文,徐影,孟繁鹤,代晓微
    2018, (4):  729-73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7     PMID: 3012277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9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染色体复杂易位是累及3条以上染色体,有3个以上断裂点的染色体结构异常,这种异常非常罕见。染色体畸变携带者一般个体表型正常,但是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平衡易位的染色体及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交换,生成配子时发生遗传物质变化,这类配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遗传物质严重不平衡,往往表现出不育、不孕、流产、死胎或者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就1例复杂染色体易位伴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肾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合并骨转移1例及文献回顾
    黄子雄,张晓鹏,董森,刘士军,杨荣利,周宇石,马伟国
    2018, (4):  732-735.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8     PMID: 3012278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37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肾细胞癌中一种十分罕见的病理亚型。一般认为该亚型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低级别、侵袭能力较弱、预后较好等“惰性”肿瘤行为。本例MTSCC展现出了较为特异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肠代膀胱内原发肠源性腺癌1例
    覃子健,毕海,马潞林,黄毅,张帆
    2018, (4):  737-739.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29     PMID: 3012278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2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膀胱癌按浸润深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辅以膀胱内灌注治疗,预防肿瘤的复发;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于浸润深度深,易发生转移,故多采用膀胱全切[1]。膀胱全切后肠代膀胱被认为是膀胱全切后下尿路重建的金标准[2],但是由于肠代膀胱后尿液经由肠管排泄,肠管不能完全替代膀胱,可产生电解质紊乱、尿路感染、积水等诸多并发症[3],其中已经证实肠代膀胱后可能再发生肿瘤,其发生概率虽低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介绍1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Studer肠代膀胱内新发肠源性腺癌的病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复发性前列腺囊腺瘤1例
    杨文博,张晓威,杨健,李清,徐涛,白文俊
    2018, (4):  740-742.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0     PMID: 3012278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1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房性前列腺囊腺瘤(multilocular prostatic cystadenoma, MPC)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肿瘤体积通常较大,位于直肠和膀胱之间[1]。患者主要表现为泌尿系梗阻症状,如排尿中断、尿流较细、尿不尽等。影像学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盆腔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的位置信息,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还有助于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由于MPC罕见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报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定论。2017年 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MPC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 1 例,并成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 现报告如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5例
    崔晨,蒋洁,陈文,崔立刚,王金锐
    2018, (4):  743-746.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1     PMID: 3012278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69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是一种少见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实质及肾周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约占所有肾感染的0.6%~1.4%,由于发病率不高,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常常被误诊为恶性病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5例XGP,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声像图认识。
    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蔡士铭,燕宇,赵慧萍,武蓓,左力,王梅
    2018, (4):  747-75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2     PMID: 3012278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48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重要且常见的并发症。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eosinophilic peritonitis)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非感染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目前病因未明,通常与患者对透析系统的组成成分(如管路或透析液)过敏,或与细菌、真菌、结核等感染相关,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腹膜透析液(简称腹透液)混浊、低热、轻度腹痛、腹透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多具有自限性。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在1967年由Lee等[1]首次报道。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但国内鲜有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患者的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并结合病例进行文献复习。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1例
    张思,李文海,赵琰,蔡林
    2018, (4):  752-754.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3     PMID: 3012278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21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皮肤合并系统性浆细胞增多症(cutaneous and systemic plasmacytosis,CSP)是一种以皮肤或多系统成熟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疾病,最常累及皮肤、淋巴结、骨髓,发病率较低,亚洲人多见,男性发病率稍高,典型的发病年龄为20~55岁。该病的特征为浆细胞多克隆增殖,皮肤浆细胞增多症(cutaneous plasmacytosis,CP)仅累及皮肤,较为罕见,皮损常表现为棕红色斑块,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长波紫外线照射有一定疗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1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现报道如下。
    短篇论著
    双侧睾丸肿瘤1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朱冬冬,朱军,虞巍,王冰洁,陈宇珂,范宇,张中元,金杰,谌诚
    2018, (4):  755-758.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8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睾丸肿瘤在男性全身肿瘤中发病率较低,双侧更为少见,有关该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相对缺乏。199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收治睾丸肿瘤452例,其中双侧睾丸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
    后腹腔镜下孤立肾采用肾动脉非阻断法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剜除术的疗效评价
    马伟国,秦彩朋,于路平,张晓鹏,刘士军,王永顺, 白文俊,徐涛
    2018, (4):  759-761.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0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孤立肾合并肾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lapar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LNSS)成为孤立肾合并肾肿瘤的主要术式[1]。本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例孤立肾合并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动脉非阻断法LNSS,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麦氏点斜切口在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中的应用
    叶雄俊,刘军,安立哲,熊六林,徐涛,黄晓波
    2018, (4):  762-封三.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15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目前被认为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的标准治疗术式,无论采用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均能够实现较好的肿瘤控制效果[1-2]。国内多采用后腹腔镜处理患侧肾及上段输尿管后,改平卧位取下腹部弧形切口(Gibson 切口)腹膜外途径处理输尿管末端[3],但该术式存在一些问题:变换体位增加了手术及麻醉时间;虽然Gibson切口较大,但暴露输尿管壁内段仍存在空间受限。本研究采用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UTUC,利用麦氏点斜切口取出标本,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出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  编:詹启敏
编辑部主任:曾桂芳
国内刊号:CN 11-4691/R
国际刊号:ISSN 1671-167X
邮发代号:国内2-489 国外BM283

封面和目录下载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